- 年份
- 2024(12208)
- 2023(17449)
- 2022(14360)
- 2021(13065)
- 2020(10949)
- 2019(24806)
- 2018(24490)
- 2017(46999)
- 2016(25120)
- 2015(28596)
- 2014(28535)
- 2013(27739)
- 2012(25184)
- 2011(22345)
- 2010(22599)
- 2009(20528)
- 2008(19896)
- 2007(17428)
- 2006(15296)
- 2005(13557)
- 学科
- 济(116518)
- 经济(116417)
- 管理(73891)
- 业(72701)
- 企(59625)
- 企业(59625)
- 方法(51837)
- 数学(45983)
- 数学方法(45302)
- 中国(33336)
- 农(30199)
- 地方(27985)
- 业经(27774)
- 财(25672)
- 农业(20509)
- 贸(19108)
- 贸易(19094)
- 制(18766)
- 易(18436)
- 技术(18258)
- 学(18113)
- 理论(17233)
- 银(16914)
- 银行(16897)
- 产业(16713)
- 融(16690)
- 金融(16688)
- 务(16415)
- 财务(16327)
- 财务管理(16288)
- 机构
- 学院(353972)
- 大学(350122)
- 济(148162)
- 经济(145342)
- 管理(141389)
- 理学(122512)
- 理学院(121297)
- 管理学(118960)
- 管理学院(118310)
- 研究(114092)
- 中国(87285)
- 京(73403)
- 科学(67433)
- 财(66712)
- 所(55149)
- 中心(53996)
- 农(53474)
- 财经(53226)
- 江(52941)
- 研究所(49842)
- 业大(49690)
- 经(48392)
- 北京(46016)
- 范(45687)
- 经济学(45468)
- 师范(45215)
- 州(42637)
- 院(41768)
- 农业(41450)
- 经济学院(41063)
- 基金
- 项目(240504)
- 科学(191963)
- 研究(177822)
- 基金(175086)
- 家(151072)
- 国家(149807)
- 科学基金(131187)
- 社会(114777)
- 社会科(109169)
- 社会科学(109147)
- 省(95484)
- 基金项目(91590)
- 自然(83664)
- 教育(83134)
- 自然科(81864)
- 自然科学(81853)
- 自然科学基金(80388)
- 划(79222)
- 编号(72435)
- 资助(72334)
- 成果(57321)
- 发(55631)
- 重点(54038)
- 部(52661)
- 创(51212)
- 课题(50023)
- 国家社会(47858)
- 创新(47705)
- 教育部(46125)
- 科研(45598)
- 期刊
- 济(159917)
- 经济(159917)
- 研究(100653)
- 中国(70715)
- 管理(54361)
- 财(51137)
- 学报(48910)
- 农(48743)
- 科学(47325)
- 教育(40200)
- 大学(38932)
- 技术(36608)
- 学学(36374)
- 农业(33626)
- 融(33007)
- 金融(33007)
- 业经(28629)
- 经济研究(26819)
- 财经(25883)
- 经(22305)
- 问题(21141)
- 统计(19798)
- 业(18516)
- 策(18424)
- 技术经济(18180)
- 商业(17718)
- 图书(17490)
- 决策(16382)
- 科技(15973)
- 贸(15910)
共检索到522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丫丫 王磊 彭永涛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以及我国竞争优势的提升。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以互联网+物流的智慧物流模式为特征,其本质上反映了信息产业对物流产业的融合与渗透。“互联网+”背景下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以及智慧物流的发展需要关注并验证我国物流业的智能化水平及其对产业绩效的影响。而基于WIOD数据和KPWW方法,从产业层面入手测算我国信息产业与物流产业融合程度(即物流产业智能化水平)并考察其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发现,信息产业对物流产业的融合渗透程度不断加深,物流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升
文章聚焦科技创新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于空间计量及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具有显著的、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能够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溢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来自科技创新的一个标准差冲击表现出持续的正响应,但整体反应并不大;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差贡献率偏小。文章进而从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增强要素流动与集约化配置机制、强化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对接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升
文章聚焦科技创新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于空间计量及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具有显著的、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能够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溢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来自科技创新的一个标准差冲击表现出持续的正响应,但整体反应并不大;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差贡献率偏小。文章进而从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增强要素流动与集约化配置机制、强化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对接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泰积 刘威仪 李竹渝
传统金融时间序列中,对于股价研究多以当日收盘价为基础。这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观测信息的损失,从而导致模型解释能力的降低。文章讨论了模糊自回归(FAR(p))模型和模糊双线性回归(FDLR(p,q))模型结构,并在金融动态数据不同趋势条件下,直接讨论针对区间序列的金融时间序列模型的变化;基于不同特点的金融区间波段,对这两个模型作了比较研究,进一步讨论了模型的拟合评价与解释能力。
关键词:
金融区间数据 回归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昌兵 余梅丽 华丽香 王子敏
本文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研发投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表明,研发投入与财务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门限回归模型检验发现,研发投入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存在融资结构双重门限效应。当融资结构水平低于第一门限值和介于两个门限值区间时,研发投入增加会显著改善财务状况,但改善效应随融资结构水平提高而显著下降。当融资结构水平大于第二门限值时,研发投入增加会显著增加财务风险。采用替换变量法和滞后一期法对上述研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证明上述结论成立。在异质性检验中发现,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财务风险影响的融资结构门限效应不尽相同,即有双重门限效应和单一门限效应之分。在不同融资结构水平下,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财务风险影响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据此,给控制或防范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因研发投入而引发的财务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军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面板门槛模型等,实证检验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异质性影响方面,产业智能化对东部地区与环境规制强度较弱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在作用机制方面,产业智能化能够通过提升资本配置效率、促进绿色低碳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赋能低碳经济发展。在空间效应方面,产业智能化与低碳经济发展均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且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在门槛效应方面,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桂梅 程开明 罗雨森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熵值TOPSIS法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改进GP指数量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解析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发现:不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下,知识产权保护均呈现显著促进作用;考虑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则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社会和谐均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纪玉俊 张鹏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制造业集聚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与地区市场化进程有着密切关系。将地区市场化进程作为门槛变量,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低或低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同时也发现,沿海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要明显快于内陆地区,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相对更大。这就要求不同地区在吸引FDI促进制造业集聚的过程中,要提高本地区的市场化水平,从而有利于这一作用的更好发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纪玉俊 张鹏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制造业集聚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与地区市场化进程有着密切关系。将地区市场化进程作为门槛变量,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低或低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同时也发现,沿海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要明显快于内陆地区,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相对更大。这就要求不同地区在吸引FDI促进制造业集聚的过程中,要提高本地区的市场化水平,从而有利于这一作用的更好发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方淼 程宝栋 宋维明
研究利用外资与中国林业产业增长关系,尽可能使林业外资有效地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保障木材安全并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运用1997~2008年数据,用协整方法对利用外资和林业产业增长进行了长期均衡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分析,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两者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外资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利用外资是林业产业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提出的建议是,优化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扩大外商投资来源与投资方式,结合林业产业政策和外资政策对外资进行引导。
关键词:
外资 林业产业 脉冲响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晖 秦佳奇 郭明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减排目标实现任重道远,研究进口产品质量提升、工业智能化推进能否有效提升碳效率对中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贸易国别异质性基础,选取各省主要进口来源国的进口产品技术属性作为高质量进口代理,并从基础投入、生产应用和竞争力与效益三层面测度中国30个省份工业智能化水平,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质量进口对碳效率的影响。并将工业智能化作为调节变量纳入二者研究框架,尝试解构高质量进口对碳排放的外部传导路径。研究发现:高质量进口和工业智能化均能够显著提升碳效率,工业智能化正向调节高质量进口与碳效率二者间的关系,区域间调节作用相差较小。而且高质量进口对碳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的高质量进口对碳效率的提升不显著,中部地区的碳效率提升效果大于西部地区。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高质量进口 碳效率 调节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泽 丁斋娟
加快推进智能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选择。文章以中国智能化发展与节能减排融合为契机,利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智能化发展的节能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智能化发展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应,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智能化发展的减排效应存在空间溢出特征,且在区域维度、时间维度和智能化水平维度具有典型的异质性特征;智能化发展能够引致节能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以及规模效应,其中,节能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是智能化发展实现碳减排的主要作用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丽娟 毛程连
传统地方政府竞争多以税收竞争和公共支出竞争为研究对象,而本文则关注了我国特有的土地优惠政策竞争。基于我国29省市区2003-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对土地优惠政策竞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尽管就全国范围看,地方政府已就土地优惠政策展开了积极竞争,并且经济水平相近地区要比地理位置相邻地区竞争效应更为显著。而从分地区来看,观测期内只有西部地区存在显著土地优惠政策的竞争效应,东部和中部地区并没有采取与西部地区一致的土地优惠竞争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万小勇 顾乃康
文章基于门槛回归模型,对融资约束是否会影响现金及超额现金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现金及超额现金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在弱融资约束企业,现金及超额现金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市场价值,而在强融资约束企业,现金及超额现金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市场价值,这支持了代理理论和融资约束理论,说明弱融资约束企业滥用现金的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现金持有对企业价值具有负向影响,强融资约束企业持有现金,能够抓住更多投资机会,现金持有对企业价值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小剑 扈文秀
本文从商品便利收益视角,利用门限自回归模型实证了WTI原油现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研究表明,WTI原油现货价格在样本两个阶段均存在价格泡沫,其内在价值会随国际原油市场变化而调整。2010-2013年,自国际经济逐渐走出次贷危机影响后,WTI原油内在价值逐步回升,但同时价格泡沫也在扩大。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