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37)
2023(16801)
2022(14356)
2021(13104)
2020(11215)
2019(25524)
2018(25222)
2017(49124)
2016(26532)
2015(30003)
2014(29675)
2013(29651)
2012(26775)
2011(23805)
2010(23812)
2009(22495)
2008(22556)
2007(20184)
2006(17920)
2005(16136)
作者
(75840)
(62923)
(62798)
(59826)
(40376)
(30162)
(28359)
(24561)
(24037)
(22656)
(21508)
(21489)
(20159)
(19931)
(19493)
(19160)
(18814)
(18561)
(18155)
(17964)
(15548)
(15487)
(15214)
(14373)
(14017)
(14015)
(14012)
(13955)
(12612)
(12363)
学科
(114242)
经济(114080)
(102504)
管理(96008)
(91454)
企业(91454)
方法(53451)
数学(43466)
数学方法(43087)
(37599)
(34276)
业经(33695)
中国(28176)
(26381)
财务(26292)
财务管理(26253)
(25624)
企业财务(24832)
农业(23555)
技术(21080)
地方(20621)
理论(20269)
(20217)
贸易(20204)
(19709)
(19600)
(19265)
(18806)
(18557)
(17339)
机构
学院(386864)
大学(384392)
(160126)
管理(159779)
经济(156923)
理学(138244)
理学院(136843)
管理学(134880)
管理学院(134164)
研究(120215)
中国(93112)
(80707)
(78283)
科学(71110)
财经(62202)
(60075)
(58726)
(57510)
(56533)
业大(54968)
中心(54639)
研究所(52711)
北京(50645)
经济学(48388)
农业(46890)
(46410)
财经大学(46177)
师范(46026)
(45832)
经济学院(43889)
基金
项目(257237)
科学(204582)
研究(191224)
基金(189110)
(162021)
国家(160645)
科学基金(140996)
社会(123027)
社会科(116774)
社会科学(116748)
(100337)
基金项目(100278)
自然(90689)
自然科(88595)
自然科学(88578)
自然科学基金(87050)
教育(87015)
(82583)
资助(77659)
编号(77129)
成果(61880)
(57407)
重点(56345)
(55229)
(53726)
课题(52401)
(51185)
创新(50937)
国家社会(50660)
教育部(50090)
期刊
(178459)
经济(178459)
研究(114969)
中国(71033)
(63748)
管理(62559)
(55549)
学报(54648)
科学(51948)
大学(42830)
学学(40565)
农业(38260)
教育(37326)
技术(35572)
(35001)
金融(35001)
财经(31500)
业经(31035)
经济研究(27808)
(26917)
问题(23253)
(21740)
技术经济(20628)
现代(18763)
理论(18601)
商业(18478)
财会(18061)
科技(17599)
(17308)
(16995)
共检索到567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沙颖  陈圻  
运用我国28个制造业细分行业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总体竞争力的提升,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部分中介了物流业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交易成本的中介效应更为明显;成本中介效应在不同要素密集类型的制造业之间存在差异,物流业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正向推动效应最为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丽  
文章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内涵,构建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8—2009年经济数据,采用区位熵系数法、比较分析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存在市场拓展能力和利润水平偏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核心企业不够强大、产业链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辽宁装备制造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完善产业链,实施国际化和高端化发展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明身  田兰章  王俊杰  
由于关系到我国的信息安全以及降低信息化成本、IT技术生命周期的原因,提升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紧迫性。本文使用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质量与附加值指数等指标对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IT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型等产品领域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高附加值、高技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但在这些领域,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提升我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资源禀赋的改善和升级、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的技术跟踪和技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具有较高抱负水平和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新雨  
首先分析了物流业节省制造业的交易成本机理,然后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定量考察了2009-2014年间天津市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直接和中介效应,验证了天津市物流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制造业效率的效果,最后在京津冀一体化框架下,提出促进天津市物流业发展以及提高物流业对制造业发展带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立平  
一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直接表现在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劳动生产率以及高科技含量三方面,本文分别从这三方面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但是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竞争力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运苏  
基于HOV模型,本文利用2004~2010年26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呈"U"型,现在我国仍处在拐点的左侧,即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将降低竞争力,"波特效应"还不显著;随着分位点的提高,环境规制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负面影响逐步降低,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特点决定的。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如果能够制定合理科学的环境政策,实现环境规制与竞争力良性循环是完全有可能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铁球  
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国际技术溢出、产业内资源再配置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产品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并就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发现产品内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剑辉  
"十四五"规划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2021年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戴建平  骆温平  
社会分工是制造业将物流等非核心业务由内在化到外在化转变的推进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最终的共同价值是获得核心竞争力。当前理论研究中对我国物流产业的界定比较模糊,研究中需要考虑我国物流产业的重新分类,同时在联动的机理研究上,需要从单纯的双边联动拓展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多边合作上。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戴建平  骆温平  
社会分工是制造业将物流等非核心业务由内在化到外在化转变的推进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最终的共同价值是获得核心竞争力。当前理论研究中对我国物流产业的界定比较模糊,研究中需要考虑我国物流产业的重新分类,同时在联动的机理研究上,需要从单纯的双边联动拓展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多边合作上。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传忠  孙兴隆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基础研究对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水平提升和技术结构改善两条路径实现的。本文基于1998—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基础研究影响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机制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基础研究都能明显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且时期越长,作用效果越显著。在区域层面,东部地区的基础研究对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较显著;中部地区的基础研究在长期对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显著,在短期内作用效果不明显;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因尚未跨越经济发展水平门槛和基础研究强度门槛,产业的技术进步更多依赖于技术引进而非基础研究。总体上看,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效应需要一定条件,主要包括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且研发投入需要达到一定强度等。以上研究结论对加强我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华  耿弘  
本文基于政府行为视角,考察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从政府干预效率、进入壁垒与市场自组织、政策法规、公共服务供给四个纬度,探讨了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的成因,并相应地给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红祥  张祥祯  吴艳  贺正楚  
对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机理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和国际竞争力理论,从供给侧、需求侧的角度探索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的结构和内容。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包括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三个子系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系统包括出口竞争、市场份额和产业内贸易三个子系统,依据这两个系统,评价和测度了制造业发展质量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并根据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来实现两个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构建互动指标和耦合的互动模型,采集2001-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两类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皆呈现先快速增长后略微下降的发展趋势,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呈现"倒U"型模式,目前属于中级协调阶段,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在金融危机过后发展较为平稳,但国际竞争力系统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2)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增量的综合发展水平,呈现较明显的"强-弱-强"M型小波动趋势,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呈现很明显的"倒U"型模式,相较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发展质量目前改变了依靠增量推动的经济模式,进入较为平稳的"保质"发展模式。(3)预测结果显示,要坚持"保质"的经济模式,实现互动发展的稳中有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博亮  林爵权  
质量竞争力指数是按照特定的数学方法生成的、用于反映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指标。文章对过去数年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进行比较,结合质量发展阶段对各地区质量竞争力指数进行分析,从政府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探讨提高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战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建民  丁莹莹  
在知识经济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双重作用下催生了知识管理新范式,它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效实施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有必要通过加强知识管理提升竞争力。但我国装备制造业实施知识管理存在隐性知识不易传播、知识管理评估困难、缺乏协同效应、未正确认识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应采取完善动力机制,重视隐性知识,弘扬工匠精神;对企业实施分布式知识管理模式;建立共享知识库,完善政产学研用知识管理体系;综合使用数字和模拟技术,重视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等措施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