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5)
2023(6936)
2022(5561)
2021(4846)
2020(4262)
2019(9355)
2018(9214)
2017(18644)
2016(9696)
2015(11124)
2014(11019)
2013(11094)
2012(9752)
2011(8015)
2010(8402)
2009(8278)
2008(8295)
2007(7499)
2006(6736)
2005(6307)
作者
(27187)
(22760)
(22506)
(21304)
(14617)
(10674)
(10114)
(8767)
(8433)
(8194)
(7723)
(7488)
(7458)
(7132)
(7084)
(6850)
(6683)
(6527)
(6426)
(6357)
(5616)
(5522)
(5478)
(5236)
(5087)
(5043)
(5017)
(4979)
(4478)
(4418)
学科
(66571)
(62091)
企业(62091)
(53158)
经济(53097)
管理(46958)
方法(23111)
业经(23078)
(19863)
(19791)
(16205)
数学(16195)
财务(16171)
财务管理(16163)
数学方法(16111)
农业(15084)
企业财务(15072)
技术(13919)
中国(11738)
(11375)
(10454)
企业经济(10312)
(10196)
经营(10038)
(9935)
技术管理(9652)
理论(9572)
地方(9136)
(8718)
(8512)
机构
学院(147304)
大学(137829)
(69363)
经济(68460)
管理(63779)
理学(54654)
理学院(54269)
管理学(53779)
管理学院(53521)
研究(41692)
中国(35688)
(32340)
(27924)
财经(25380)
(24566)
(23243)
(22995)
科学(22552)
经济学(20575)
(20473)
商学(19705)
商学院(19546)
业大(19346)
农业(19247)
中心(19058)
经济学院(18776)
财经大学(18342)
经济管理(18325)
研究所(17991)
(17890)
基金
项目(90929)
科学(73985)
研究(68419)
基金(67712)
(56878)
国家(56295)
科学基金(51214)
社会(46409)
社会科(44191)
社会科学(44182)
(37347)
基金项目(35886)
自然(32196)
自然科(31499)
自然科学(31494)
自然科学基金(31026)
教育(29774)
(28646)
(27842)
资助(27077)
编号(26040)
(22646)
(20648)
创新(20113)
(20016)
重点(19728)
国家社会(19302)
成果(19114)
(18946)
人文(18185)
期刊
(81937)
经济(81937)
研究(42425)
管理(29429)
(29106)
中国(25512)
(24050)
技术(18095)
科学(17486)
农业(16815)
业经(16394)
学报(15424)
(13387)
金融(13387)
财经(13230)
经济研究(13219)
大学(12853)
学学(12684)
(11542)
(11364)
技术经济(10861)
问题(10367)
商业(9227)
财会(9211)
现代(8701)
世界(8567)
(8439)
经济管理(7933)
会计(7474)
(7093)
共检索到222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黎明  
过去的三十多年,我国经济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持续高速增长阶段。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较好地发挥了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潜在经济增长率逐步放缓,将从"持续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受此影响,我国物流运行增速有所放缓,物流业在产业地位、社会需求、发展模式、产业格局、组织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为积极应对中速增长带来的挑战,抓住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新时期我国物流业应在各级各地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坚持系统整合的核心理念,探索管理提升的发展道路,完善服务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祁京梅  
1979~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过分依赖外需的高增长动力被弱化,同时经济依赖廉价丰富生产要素的高增长时代趋于结束,经济运行进入了一个拐点转折期。经过最近几年的调整转型,可以确认,我国经济增长逐渐由过去的高增长步入中速增长时期。未来一个时期将会维持6%~8%的中速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陆江  
物流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与成绩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现代物流业经历了理论探索、实践起步到全面发展的历程。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原国家物资总局牵头,组织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山东省等相关部门和部分大专院校考察了日本物资管理,首次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明确要求"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安徽省各级财政部门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稳中求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拓宽发展空间千方百计扩大有效需求,是保持经济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许颖  
2022年,我国人口发展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总人口比上年末减少了85万,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现象。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人口与发展决策大数据实验室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等数据,采用人口队列要素预测、人口概率预测、人口教育多状态预测方法,对人口变动趋势进行多情景预测。测算结果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年度出生人口会有所波动,预计“十五五”进入稳定人口负增长阶段。人口负增长是人口变迁过程中的重大趋势性变化,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长期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桂汕  
经济增长的阶段论或经济发展阶段学说,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史学家概括和划分经济增长的阶段,是为了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分析造成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特征的原因,以及评价不同阶段的经济绩效和阶段跨越的历史动因;并为工业化与现代化战略设计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东  陈玥  
珠三角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然而珠三角内部发展仍存在不均衡现象,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可能对边缘城市形成带动效应,进而对物流业价值链转型造成一定影响。而推动物流业价值链转型不仅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探究区域增长极对物流业价值链转型效率的影响,对于合理发挥区域增长极作用,加快物流业价值链转型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选取珠三角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效率DEA法,测算珠三角区域增长极对物流业价值链转型效率(投入变量和产出变量效率)的影响,以期助力珠三角发挥区域增长极积极作用,提升物流业价值链转型效率。结果表明:极化效应影响物流业价值链转型的效率最高;辐射效应影响物流业价值链转型的效率中等,发展中期广州市辐射效应影响的效率表现出长期下降趋势;支配效应影响物流业价值链转型的效率较差,仅有2019、2020年效率值高于1。由此可见,广州市对周边城市的影响主要通过极化效应、辐射效应产生,即通过吸引生产要素带动区域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伟文  赵新林  
现代企业竞争的焦点聚集在被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业上,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物流业面临国外先进物流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我国物流业要想能应对国外的竞争压力以及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国政府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我国政府与物流业的关系;然后阐述了现阶段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支持;接着指出政府在物流业中应扮演的角色,政府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军扩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绍史  
一、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和投资面临的形势今年以来,全球发达经济体经济有所企稳,但总体增长势头仍然较弱;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普遍放缓,明显弱于预期。世界经济增长总体动力不足,大国经济政策继续分化,特别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如何调整,成为影响全球经济金融稳定的最大不确定因素。近期,国际股市、汇市以及大宗商品市场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并引发共振,加大了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晓琳  
目前,我国已结束了短缺经济,进入了买方市场,消费已从供给约束型转向市场约束型,由过去国家包下来的消费领域开始进入个人消费,消费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本文拟从发展信用消费角度探讨扩大内需的途径。信用消费是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消费方式,而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建新  欧阳力胜  曾万平  
为了稳增长、控物价,国家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当前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水平仍处高位,宏观调控面临两难境地。面对这样的形势,笔者认为,在紧货币控物价的同时,财政政策则需在增加有效供给、稳定增长、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