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43)
- 2023(16833)
- 2022(14400)
- 2021(13065)
- 2020(11093)
- 2019(25057)
- 2018(24779)
- 2017(48735)
- 2016(25905)
- 2015(29116)
- 2014(29025)
- 2013(29298)
- 2012(26828)
- 2011(23947)
- 2010(24113)
- 2009(22814)
- 2008(22435)
- 2007(19892)
- 2006(17909)
- 2005(16184)
- 学科
- 济(135476)
- 经济(135341)
- 业(97520)
- 管理(88126)
- 企(86094)
- 企业(86094)
- 方法(55587)
- 数学(45496)
- 数学方法(45121)
- 业经(35808)
- 农(34583)
- 财(33319)
- 中国(29638)
- 地方(28426)
- 农业(24694)
- 务(23493)
- 财务(23409)
- 财务管理(23373)
- 学(22827)
- 企业财务(22077)
- 技术(21664)
- 制(21334)
- 和(21243)
- 理论(20224)
- 贸(19939)
- 贸易(19927)
- 易(19223)
- 划(18288)
- 策(17952)
- 环境(17653)
- 机构
- 学院(384908)
- 大学(381438)
- 济(170680)
- 经济(167572)
- 管理(157895)
- 理学(136010)
- 理学院(134657)
- 管理学(132843)
- 管理学院(132148)
- 研究(125786)
- 中国(95955)
- 京(80410)
- 财(76268)
- 科学(73680)
- 所(62227)
- 财经(61248)
- 农(58635)
- 江(57205)
- 研究所(56044)
- 中心(55933)
- 经(55571)
- 业大(53379)
- 经济学(52236)
- 北京(50814)
- 经济学院(47019)
- 范(46149)
- 师范(45781)
- 农业(45684)
- 州(45683)
- 院(45370)
- 基金
- 项目(252832)
- 科学(200817)
- 研究(187754)
- 基金(185349)
- 家(158969)
- 国家(157619)
- 科学基金(137930)
- 社会(121839)
- 社会科(115777)
- 社会科学(115748)
- 省(98479)
- 基金项目(98219)
- 自然(87672)
- 自然科(85653)
- 自然科学(85636)
- 自然科学基金(84161)
- 教育(83659)
- 划(80739)
- 资助(76371)
- 编号(75167)
- 成果(59699)
- 部(55924)
- 重点(55393)
- 发(55154)
- 创(54261)
- 课题(50858)
- 国家社会(50482)
- 创新(50063)
- 教育部(48615)
- 人文(48542)
- 期刊
- 济(195914)
- 经济(195914)
- 研究(117109)
- 中国(67665)
- 管理(63188)
- 财(60262)
- 农(53786)
- 学报(53113)
- 科学(51131)
- 大学(41142)
- 学学(38867)
- 农业(37308)
- 技术(36583)
- 融(33627)
- 金融(33627)
- 业经(32152)
- 教育(32117)
- 经济研究(31731)
- 财经(31479)
- 经(27184)
- 问题(25107)
- 技术经济(23023)
- 业(21179)
- 现代(19199)
- 商业(18992)
- 贸(18364)
- 统计(18137)
- 理论(18125)
- 世界(18095)
- 图书(17774)
共检索到574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志刚
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和拉动力量,与宜宾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宜宾物流业发展与三次产业增长之间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物流业对宜宾第一产业的拉动效应和影响较弱,对第二、三产业拉动和影响较强。为更好地发挥现代物流业对宜宾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加快推进宜宾区域现代化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
关键词:
宜宾市 物流业 三次产业 回归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丽莎
本文选择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基于1981-2007年样本数据,利用指标法实证研究三次产业的投资产出率,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三次产业产值的贡献率,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投资 三次产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梁子婧
通过对2005-2013年江苏省物流业与三次产业增长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江苏省物流业与三次产业增长之间的回归方程以及物流业对三次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力。通过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江苏省物流业对三次产业增长均呈正向相关关系,尤其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贡献率和拉动力,关联较强。由于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物流业与第一产业呈较弱的正向相关关系,关联较弱。
关键词:
物流业 三次产业 贡献率 江苏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愚 陈珍珠
本文利用我国1952~2020年的统计数据,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揭示物流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间的增长关系。短期中,物流业增长率与三次产业增长率之间呈现少量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物流业发展受其自身冲击波动较大,受三次产业的冲击波动较小且持续时间较短。长期中,物流业与第一、二、三产业间存在两个长期协整关系,整合为一个长期关系时,物流业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增长弹性分别为0.698、0.124、0.308,呈现正向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短期内的非均衡状态会得到大约24%的反向修正和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玲 谢玉梅
文章选取1979~2010年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第二、三产业能源消费与其相应的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在短期内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高能耗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不明显,第三产业在前期对能源消费的正向冲击作用强劲,但是在后期却出现了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VAR模型 产业能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永恒
本文基于河南省的数据,在对货运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进行一定的转换后,综合为物流当量,并以此来代表该区域的物流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Logistics模型来分析物流当量与区域GDP的相关性,揭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再通过边际分析来计算出物流能力增长所带来的区域GDP的增长量。
关键词:
物流能力 物流当量 区域经济 贡献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凌志雄 潘妹
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认为中长期内我国经济增长仍是工业占有主导地位,城市化进程仍需要一段时期。但在我国经济增长短期却发生了增长动力的变化,第三产业已经超越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格兰杰因果检验也同时表明,第三产业将逐渐替代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力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秀梅 郝华
东北地区是建国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点地区。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随之改变,失去了工业发展优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辉 王晓霞
对比北京和全国的情形,本文分析了导致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显著的若干因素。结合对现有文献中有关结构效应的争论的分析,本文在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得出了一般性结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差距有关,也和资源在产业之间的转移方向有关。当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差距较大时,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这导致了一个经济体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效应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越依赖于技术进步。同时,由于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转移往往发生于三大产业之间,较少发生于三大产业内部的各行业之间,三大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迁对三大产业各自的产出...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甘信华 刘峰
以物流业和三次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经济理论的模型和方法,对中国1978~2009年物流业与三个产业发展的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看,中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之间呈现出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发展趋势,短期波动也起着正的影响作用;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看,中国物流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有单向的因果关系,与第三产业有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华
保险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已得到逐步的认识,但相关研究还是较少。保险作为金融中介,通过强大的筹资功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本文运用两个理论模型分别论证了财产保险为经济提供了分担机制,寿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长期资本,且两类保险对技术进步也有促进作用,保险制度直接与间接地提高了社会产量,推动了经济增长。以我国为实证,结果表明,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对GDP增长有贡献作用。
关键词:
保险业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金融中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N.格里高利·曼昆 大卫·罗默 大卫·N.威尔
本文检验了索洛模型是否与生活水平的国别变化相一致,提出了一个既包括人力资本积累也包括物质资本积累的扩展的索洛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跨国数据。该模型大约解释了人均收入国别变化的80%,支持模型预测的是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估计。本文也检验了索洛模型关于生活水平趋同的结论,即是否穷国趋向于比富国增长得快。检验表明,在保持人口增长和资本积累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各国会以扩展的索洛模型所预测的速度趋同。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索洛模型 内生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芳春 耿康顺
循环经济学要求我们实行绿色GDP核算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绿色GDP核算体系未能投入实践。那么在现行GDP体系中,对治理环境、减少污染所作出的绿色投资对经济增长是否有促进作用?文章经过实证分析发现,绿色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先负面作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再转变为促进作用。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GDP 绿色经济 环境治理投资 实证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荣 杨晓明
本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以1980年到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科技进步的时间序列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对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计量分析,并利用索洛余值法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进行测算,进而分析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一些加快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贞茹
要素投入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因,但要素投入的结构、类型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不同。文章利用1980~2010年的经济数据,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中引入了C-D生产函数模型,主要解决了其要素贡献以及地区结构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资本、劳动投入、金融发展水平及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