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85)
2023(15309)
2022(12683)
2021(11424)
2020(9585)
2019(21863)
2018(21393)
2017(41423)
2016(22197)
2015(25314)
2014(25517)
2013(25753)
2012(23942)
2011(21654)
2010(22343)
2009(21115)
2008(21183)
2007(19397)
2006(17424)
2005(16254)
作者
(66801)
(56058)
(55980)
(53061)
(35904)
(26735)
(25375)
(21717)
(21035)
(20048)
(19138)
(18500)
(18185)
(17862)
(17585)
(17221)
(16654)
(16574)
(16218)
(16126)
(14059)
(13998)
(13648)
(12876)
(12629)
(12505)
(12493)
(12385)
(11265)
(11165)
学科
(124190)
经济(124068)
(87166)
(76516)
企业(76516)
管理(76187)
方法(46055)
数学(36921)
数学方法(36684)
业经(33404)
(33139)
中国(31171)
(30679)
地方(28987)
农业(23365)
(21225)
(21168)
财务(21119)
财务管理(21083)
企业财务(19824)
(19813)
贸易(19798)
技术(19704)
(19332)
(19115)
(19059)
理论(17254)
(16869)
(16645)
金融(16643)
机构
学院(340231)
大学(333592)
(156010)
经济(153143)
管理(131534)
研究(117157)
理学(111510)
理学院(110312)
管理学(108907)
管理学院(108256)
中国(91457)
(70490)
(70424)
科学(68124)
(60366)
(57680)
财经(55302)
研究所(53996)
(53752)
中心(52737)
(49929)
经济学(48433)
业大(46721)
北京(45108)
农业(45023)
经济学院(43554)
(42313)
(41782)
师范(41408)
(41240)
基金
项目(210626)
科学(166836)
研究(156220)
基金(152442)
(130983)
国家(129768)
科学基金(112347)
社会(102208)
社会科(97042)
社会科学(97017)
(84147)
基金项目(80310)
自然(69915)
教育(69853)
(68749)
自然科(68290)
自然科学(68269)
自然科学基金(67104)
编号(62209)
资助(62177)
(51167)
成果(49766)
重点(47233)
(46566)
(46218)
课题(43416)
(43307)
创新(42543)
国家社会(42301)
发展(42026)
期刊
(187510)
经济(187510)
研究(105504)
中国(68638)
(57384)
(54309)
管理(53619)
学报(46426)
科学(45590)
农业(36762)
大学(35564)
(34660)
金融(34660)
技术(34157)
学学(33832)
业经(31196)
经济研究(30228)
教育(29735)
财经(28767)
(25004)
问题(24178)
(21673)
技术经济(21356)
(19348)
世界(18343)
商业(18027)
统计(16825)
现代(16728)
国际(16655)
(15596)
共检索到531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玉光  
为深入研究物流业对推动国民经济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首先对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市场供需调节、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的作用与贡献,并运用投入产出法对自2002-2011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对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具有强劲的推动力和推动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梦洁  
现代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一方面,现代物流业对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及产业经济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另一方面,国民经济也会通过其发展水平、发展规模以及产业结构对现代物流业发展产生影响。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均衡、发展水平不高以及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体系等问题,应通过加快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快完善现代物流业竞争市场建设、加大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提升现代物流业信息化水平等措施,更好地促使现代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付新平  田丹  樊东方  
选取我国1991年-2015年GDP和货运周转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91年-2015年我国物流需求量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但是物流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速,国民经济的物流弹性大于1,物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付新平  田丹  樊东方  
选取我国1991年-2015年GDP和货运周转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91年-2015年我国物流需求量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但是物流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速,国民经济的物流弹性大于1,物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云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等数量分析技术和全国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计算了我国物流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对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产业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物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同时,区域物流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引发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最后,对我国物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白朋飞  
在阐述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1996-2012年中国的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并借助动态耦合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演化态势。结果表明:1996-2012年间,中国物流业综合指数先是缓慢下降然后又快速上升,而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从耦合演化态势来看,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1996-2001年从低级共生向协调发展过度和2002-2012年协调发展两个阶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闫葳  
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日益明显,因此利用实证手段深入分析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从全国以及分区域角度分别对此进行了研究,选取上海、河南以及重庆分别代表东、中、西部地区,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谭冰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计算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有关指标的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度,对两个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也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并应用多维灰色动态协调模型GM(1,N)来定量测度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物流业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守宏  
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先导,农村十年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之一,就是乡镇企业的奋然崛起。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在过去的十年中支持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国民经济增长格局,而且将在更长的历史时期内,在更大的规模上,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变革,影响中国经济的未来。本研究报告试图站在国民经济全局的立场上,从总量增长和结构变革的角度,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乡镇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忠凡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二是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在1992年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的基础上,1993年又有明显的提高;三是价格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社会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80%的生产资料、90%的生活资料价格均已放开;四是产业结构得到初步改善,集中表现在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尤其是铁路、公路建设进展迅猛;五是对外开放迅速扩大,无论是开放范围、利用外资、外贸发展等均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大成效。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是完全正确的。只要我们认真地贯彻“讲话”的精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在1992年初新的形势下,根据我们模型的测算和实证分析,提出对今年一些主要国民经济指标的预测意见如下: 1.生产按不变价格计算,1992年社会总产值增长率将达到12.3%,国民收入(生产额)增长率将达到9.2%,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将达到9.1%。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增长率将分别达到:农业3.8%;工业14.9%,其中重工业15.4%,轻工业14.4%;建筑业8.5%;运输邮电业7.3%;商业4.5%。 2.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6150亿元,按现价计算比1991年增加16.5%,按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晓超  
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是1992年首先提出的,历时已两年有余。两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继1983~1985年和1987~1988年两个高增长期后又进行了一个高速增长阶段,在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中独领风骚,显示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强劲。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两年期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原来不突出的问题日显尖锐,原来突出的问题却又表现出新的特征。针对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崭新的、重大的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1991年,我国顺利地完成了治理整顿的任务,无论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都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稳定增长,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整体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为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发展规划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 1992年新春伊始,邓小平同志在南方的讲话,为经济工作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取得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强  陈蔚  杜宇  
一、1993年国民经济 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 1992年,国民经济在恢复中走向高速增长,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比上年增长12%左右。1993年,国民经济的发展尽管在一些方面将遇到不利因素的困扰,如前几年治理整顿时期累积的若干物资条件将逐渐消失,经济快速增长中伴生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在强化,等等,但总起来看,仍将有较多的有利因素,只要合理调控,这些因素将促进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经济体制的活力进一步增强。1992年初,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以后,统一了党内外的思想认识,党的14大的胜利召开,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济军  
1996年国民经济发展的预测分析陈济军(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一、1996年国民经济发展环境展望(一)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提出了基本要求1.国际形势要求我国增强经济实力。近年国际力量对比剧变。要取得主动,必须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确实,“发展是硬道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