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19)
2023(19654)
2022(16573)
2021(15395)
2020(12778)
2019(28955)
2018(28773)
2017(54822)
2016(29641)
2015(33386)
2014(33311)
2013(33310)
2012(30752)
2011(27645)
2010(27999)
2009(26123)
2008(25688)
2007(22797)
2006(20559)
2005(18728)
作者
(87127)
(72411)
(71958)
(68390)
(46467)
(34591)
(32717)
(28244)
(27696)
(26142)
(24707)
(24593)
(23308)
(23266)
(22238)
(22168)
(21388)
(21113)
(20855)
(20733)
(18212)
(17957)
(17516)
(16801)
(16340)
(16173)
(16096)
(15952)
(14560)
(14304)
学科
(142098)
经济(141956)
(100026)
管理(94556)
(87030)
企业(87030)
方法(53870)
数学(43477)
数学方法(43023)
(38627)
业经(37436)
中国(36877)
地方(34540)
(34130)
(27093)
农业(27012)
(24824)
(23079)
财务(22989)
财务管理(22960)
(22928)
理论(22779)
技术(22699)
(22325)
贸易(22308)
企业财务(21620)
(21499)
环境(20725)
(19575)
(19188)
机构
学院(429335)
大学(426089)
(179119)
经济(175339)
管理(168769)
研究(148554)
理学(144113)
理学院(142433)
管理学(140224)
管理学院(139433)
中国(113382)
(92351)
科学(90540)
(80991)
(75511)
(70599)
研究所(68169)
(68025)
中心(66433)
财经(63737)
业大(61773)
北京(58666)
(57689)
(57238)
师范(56717)
农业(54766)
(54213)
(53424)
经济学(53219)
经济学院(47606)
基金
项目(282594)
科学(222657)
研究(209086)
基金(203220)
(176106)
国家(174523)
科学基金(150510)
社会(132339)
社会科(125246)
社会科学(125212)
(112500)
基金项目(107846)
自然(96609)
教育(94684)
自然科(94309)
自然科学(94287)
(92768)
自然科学基金(92594)
编号(85497)
资助(82995)
成果(68762)
(64127)
重点(63283)
(61405)
(59854)
课题(59470)
创新(55389)
国家社会(53870)
科研(53080)
教育部(52447)
期刊
(213456)
经济(213456)
研究(131649)
中国(88509)
管理(67571)
(64951)
(63409)
学报(63398)
科学(60936)
大学(48238)
教育(47230)
学学(45379)
农业(44755)
技术(41520)
(39522)
金融(39522)
业经(35676)
经济研究(33080)
财经(31828)
(27444)
问题(27391)
(24990)
技术经济(23794)
图书(21304)
现代(21017)
资源(20587)
商业(20201)
科技(20190)
(20131)
世界(19830)
共检索到662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红娟   方梅  
为考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及变化趋势,在对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法计算物流业与区域经济指标权重,得到综合指标,进而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得到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情况;借鉴已有研究,构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共生模型。再次,以浙江省为例,根据建立的物流业和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1-2021年的数据,共计315个样本,从耦合协调、共生两个视角分析了浙江省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算例结果提出了浙江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盛亚  郑书莉  
流通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商品流通和物资交换的功能,我国流通产业长期受被动成长路径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程度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浙江省为例,构建耦合度和耦合发展度指标,研究发现:(1)两系统耦合度呈现短期波动、长期平稳的状态,区域经济发展指数明显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滞后于流通产业发展指数;(2)耦合发展度在2005-2013年期间可划分为过渡阶段和协调发展阶段,随着产业集群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初现成效,流通业内生增长机制逐步形成;(3)预测期内两系统耦合度为优,耦合发展度快速提高,预计在新常态背景下表现更为稳定;(4)依然需要通过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璐璐  虞虎  周彬  
基于动力齿轮理论,修正了耦合协调模型和熵权赋值评价法,分析了2007—2015年浙江省11个地市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浙江省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水平逐步提高并在研究中期出现小的波动,地市间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2)2007—2015年,浙江省11个地市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呈"U"形时间变化趋势,可以划分为初步协调型、轻度失调型、中度失调型和重度失调型4种,提出了未来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化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海峰  
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探究在要素禀赋结构作用下所形成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螺旋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机制。基于耦合协调理论,构筑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耦合协调作用,当两个系统发展水平较高且趋于一致时,系统组合的协调等级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黎东升  聂庄玲  
高质量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及探索性空间分析法,从时空维度对2010—2019年浙江省11个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及空间演化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参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均不断提升,但三者间差距呈扩大的趋势,表现为社会发展超前,经济和环境的发展相对滞后;(2)浙江全省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呈现以杭州、宁波两大都市经济圈为中心,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弱的阶梯状态势,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3)浙江省区域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位于浙东北的湖州、嘉兴、绍兴主要表现为“高—高”聚集,位于浙西南的丽水、温州主要表现为“低—低”聚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黎东升  聂庄玲  
高质量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及探索性空间分析法,从时空维度对2010—2019年浙江省11个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及空间演化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参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均不断提升,但三者间差距呈扩大的趋势,表现为社会发展超前,经济和环境的发展相对滞后;(2)浙江全省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呈现以杭州、宁波两大都市经济圈为中心,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弱的阶梯状态势,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3)浙江省区域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位于浙东北的湖州、嘉兴、绍兴主要表现为“高—高”聚集,位于浙西南的丽水、温州主要表现为“低—低”聚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云奇  杨学连  王赋  贺宝根  宿静  于兴修  
围绕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这一主题,选取浙江省安吉县小流域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山区小流域可更新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参照高程变化,以每100m高程间隔为单元,以安吉县相关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数据,计算各高程段各类可更新资源的GDP产出,进而计算实现经济转化的资源价值量TRV,再计算TRV占资源价值的比例、TRV占GDP的比例。研究表明,随地势升高,各高程段总体TRV与资源价值的比值降低,说明可更新资源的开发程度越来越低;总体TRV与GDP的比值呈增加趋势,经济发展对本土资源的依赖性增加。整个小流域经济产出利用了本土可更新资源总价值的15%,本土可更新资源实现经济转化的那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啸啸  欧阳新欢  李爱增  李文权  
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2005~2011年物流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2005~2011年,河南省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稳步提高,耦合协调等级从严重失调逐步向初步协调转变。但耦合协调度只达到了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有待于向良性协调或优质协调方向转变,以促进区域物流与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亚贞  
在分析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基础上,以物流产业12个评价指标和区域经济13个评价指标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国家统计年鉴和第三产业统计年鉴等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建立一种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耦合研究模型。结果显示,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两极分化状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物流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度越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普遍滞后于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仪华  王园  
文章以福建省内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研究对象,选取各地2016-2017年度区域经济数据和旅游全域化的指标数据,实证分析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域旅游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全域旅游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程度属于中等水平,区域经济水平越高,地方产业越具延展性、可持续性,发展全域旅游的成效越明显,两个系统的协调也越趋于良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夏晴  何万里  
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总利用外资的比重日益增加。本文对浙江省服务业外资与GDP、人均GDP、服务业比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判断服务业外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南  
本文以浙江省杭甬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高速公路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促进作用。通过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分析,显示了杭甬高速公路对沿线三市经济的贡献在逐年增大。统计数据表明杭甬高速公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高峰  薛白  
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在具有正反馈特性的耦合机制下联动发展。该耦合机制下,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犹如相互咬合的齿轮,通过要素配置角度的经济增长和要素流动角度的结构优化统一起来,民营经济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参量(即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动态关联和良性互动,使两者间存在协同发展现象。政府通过制度和财政收支对要素流动与要素配置变革产生作用,推动两者间的联动发展;而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耦合机制中起到润滑剂作用。通过对舟山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的分析,本文对两系统联动发展的耦合机制进行了经验性解释。基于此,本文认为,充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守红  蔡海亚  
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2-2011年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描述了两者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的协调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两者的协调度有所上升,发现协调度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空间集聚效益不断增强,但总体协调程度还不高,仍需进一步改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东  贺舒显  
本文运用极值熵值法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以2000-2016年可获得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别对云南省科技投入-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纵向研究、横向对比和内部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文章指出,要从拓宽认识视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经济增加质量等方面着手,提高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