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5)
- 2023(14844)
- 2022(12334)
- 2021(11248)
- 2020(9176)
- 2019(20892)
- 2018(20727)
- 2017(39207)
- 2016(21122)
- 2015(23962)
- 2014(24163)
- 2013(23908)
- 2012(21858)
- 2011(19432)
- 2010(19873)
- 2009(18789)
- 2008(18885)
- 2007(17121)
- 2006(15582)
- 2005(14603)
- 学科
- 济(96409)
- 经济(96270)
- 业(88447)
- 管理(79871)
- 企(79245)
- 企业(79245)
- 方法(33237)
- 业经(32283)
- 农(31197)
- 财(30417)
- 中国(27673)
- 地方(25638)
- 数学(24660)
- 数学方法(24396)
- 制(23654)
- 农业(21802)
- 务(21485)
- 财务(21425)
- 财务管理(21394)
- 企业财务(20080)
- 技术(19507)
- 和(17684)
- 体(17268)
- 理论(16361)
- 划(16285)
- 贸(16260)
- 贸易(16242)
- 策(16039)
- 银(15838)
- 银行(15824)
- 机构
- 学院(307455)
- 大学(299954)
- 济(127501)
- 经济(124717)
- 管理(121468)
- 理学(102444)
- 研究(101709)
- 理学院(101344)
- 管理学(100093)
- 管理学院(99481)
- 中国(81410)
- 京(64567)
- 财(63387)
- 科学(58986)
- 所(50717)
- 江(50131)
- 农(49450)
- 财经(48274)
- 中心(46887)
- 研究所(44767)
- 经(43433)
- 业大(41517)
- 北京(41019)
- 州(39696)
- 范(39418)
- 师范(39083)
- 农业(38040)
- 院(37259)
- 经济学(36953)
- 财经大学(35098)
- 基金
- 项目(193285)
- 科学(153427)
- 研究(147218)
- 基金(137915)
- 家(117275)
- 国家(116120)
- 科学基金(101839)
- 社会(94253)
- 社会科(89277)
- 社会科学(89252)
- 省(78738)
- 基金项目(73068)
- 教育(66325)
- 划(63903)
- 自然(63419)
- 自然科(61892)
- 自然科学(61875)
- 自然科学基金(60759)
- 编号(60191)
- 资助(55218)
- 成果(48659)
- 发(46251)
- 创(43327)
- 重点(43020)
- 课题(42969)
- 部(41903)
- 制(40991)
- 业(39828)
- 创新(39706)
- 国家社会(38065)
- 期刊
- 济(159598)
- 经济(159598)
- 研究(96306)
- 中国(69708)
- 财(53210)
- 管理(51446)
- 农(47764)
- 科学(40078)
- 学报(38744)
- 教育(33669)
- 融(32660)
- 金融(32660)
- 农业(32586)
- 技术(31925)
- 大学(31035)
- 业经(29355)
- 学学(29023)
- 财经(24161)
- 经济研究(23944)
- 经(20898)
- 问题(20356)
- 业(19213)
- 技术经济(17100)
- 现代(15927)
- 商业(15505)
- 贸(15229)
- 财会(15151)
- 世界(14593)
- 会计(14488)
- 科技(14218)
共检索到490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洪涛 骆温平 高永琳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其中物流业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的联动发展,要做到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相匹配,即物流业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协调发展。本文以上海市为例,通过建立物流业系统、制造业系统和批发零售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分别确定三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再利用灰色理论来研究物流业-制造业、物流业-批发零售业发展的协调效果。研究发现:2002-2012年上海市物流业-制造业发展的协调效果比物流业-批发零售业发展的协调效果好,并进行了原因分析。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批发零售业 协调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彧
物流业作为一种衍生性产业,与批发零售业存在紧密联系。在物流业集聚过程中,批发零售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物流业集聚也在推动着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对物流业集聚与批发零售业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山东省物流业集聚和批发零售业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 6.0软件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物流业集聚的三个参数对于批发零售业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大批发零售业的生产总值,增加从业人数,会造成物流产业集聚度的下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茜敏
中国物流业与批发零售业的协同发展一直以来都深受国家的重视。根据中国31个省市2002、2007、2012这三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物流业与批发零售业的协同发展水平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物流业的中间需求在不断扩大,批发零售业对物流业的推动作用大于物流业对批发零售业的拉动作用,两业的发展存在不协同。利用1978-2015年的时间序列构建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动态分析两业的关系,发现物流业对于批发零售业发展的贡献度要高于批发零售业对于物流业发展的贡献度。最后就分析结果提出了中国物流业与批发零售业协同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茜敏
中国物流业与批发零售业的协同发展一直以来都深受国家的重视。根据中国31个省市2002、2007、2012这三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物流业与批发零售业的协同发展水平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物流业的中间需求在不断扩大,批发零售业对物流业的推动作用大于物流业对批发零售业的拉动作用,两业的发展存在不协同。利用1978-2015年的时间序列构建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动态分析两业的关系,发现物流业对于批发零售业发展的贡献度要高于批发零售业对于物流业发展的贡献度。最后就分析结果提出了中国物流业与批发零售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汪春阳 范林榜 董慧君
首先分析苏北五市的经济运行情况,重点分析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在江苏省的地位。以徐州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物流业和制造业的主要成分,再结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0年到2012年两业的协调度,得出2008年是一个分水岭,2008年以后徐州市制造业和物流业稳定协调发展。最后根据苏北特色对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
苏北地区 物流业 制造业 协调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如忠 郭澄澄
当前,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创新、贸易与金融等服务产业领先优势,占据了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地位。如何突破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区位锁定,加快我国产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作为一种产业间资源有效配置方式,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对内有利于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对外能够成为链接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方式。以上海市为例,通过构建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对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机制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协同发展可以提高产业间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新兴产业创新集群,也是加快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由此得出启示:通过主导产业引致、价值链协同配套以及产业创新集群发挥产业关联性作用,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形成产业协同正向溢出效应,有利于构造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综合体,加快促进我国嵌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逐步实现我国制造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递进升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艳辉
在人口持续膨胀,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发展资源节约型制造业成为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了对资源节约型制造业综合评价的包括4大要素和1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2003年上海市制造业的资源节约使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这套指标体系将为其他各省市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资源节约型产业的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制造业 评价指标体系 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崔向林 罗芳
在"互联网+"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保证,对上海市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了2006-2015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显示,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整体协调度不高,基本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的阶段,两者之间的发展仍未形成良性互动。对此,该文提出了促进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调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崔向林 罗芳
在“互联网+”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保证,对上海市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了2006-2015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显示,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整体协调度不高,基本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的阶段,两者之间的发展仍未形成良性互动。对此,该文提出了促进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凯
物流业是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本文利用1987 ̄2004年上海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统计数据,根据协整原理建立数学模型,测度农村各项治理措施的绩效,得出物流业是上海市农村发展瓶颈的结论。文章提出,上海市郊区突破物流发展瓶颈,应制定与区域人口和资源流动模式相一致的物流发展模式,完善区域内综合交通网的布局规划,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交通综合系统,建立多元物流网络组织,统一交通税费标准,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实现城乡物流一体化。
关键词:
物流业 发展瓶颈 新农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松庆 顾占波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综述了两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并从"核心竞争力"、"合作博弈论"、"协同演化创新"三个方面归纳了两业协调发展的机理,从"共生"和"融合"视角梳理了两业发展的协调度建模测算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阐述了两业协调发展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强 刘岩 李娜 高鸽
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存在协同发展关系,探究它们的协调发展水平对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及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华东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在构建两种产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先利用耦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测算2010—2019年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水平,再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检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结构合理性、城镇化水平、地区创新能力、网络信息化水平对两种产业耦合协调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2010—2019年华东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但六省一市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制造业与物流业已由基本失调提升至轻微失调。各影响因素中网络信息化水平成为华东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余诸因素对两种产业的耦合协调也具有显著影响。各影响因素相互交互产生了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关系,共同作用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且作用效果显著强于单个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上述观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以期为促进华东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潘立生 方芳
本文以我国批发零售业和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负债及负债来源对企业投资支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两个行业都不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但负债比例越高,企业投资支出越少,负债对企业投资支出的抑制作用明显;债务来源方面,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商业信用对投资支出的抑制作用强于银行借款;批发零售业银行借款对投资支出的抑制作用强于商业信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慧婷 张俊瑞 徐萍
文章运用盈余分布法和最佳拟合曲线模型,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1998~2006年经营现金流为研究对象,揭示上市公司现金流操控现象的存在性,并比较两个行业的不同操控程度。实证结果显示:现金流量0点是两个行业现金流分布的阈值点,且批发零售业操控程度高于制造业;上年经营现金流量业绩是批发零售业现金流分布的显著阈值点,但在制造业的结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经营现金流操控 阈值点 操控程度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弓宪文
基于耦合理论和协同理论构建了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模型,从产业投入水平、产出效率、发展规模及成长能力出发建立了两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对我国2003-2013年两业耦合协调的时序演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我国两业耦合协调度在波动中不断上升,总体呈现从失调向逐步协调发展的时序演化特征。其中物流业和制造业有序度交替上升,共同推动两业协调发展,但物流业有序度高于制造业,对两业协调发展的贡献更大。最后建立GRNN神经网络模型对两业耦合协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发现未来两业耦合协调度呈现进一步上升的发展趋势,但协调水平不高,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应从物流业、制造业政府及外部环境入手,促进两业协调水平不断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