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5)
2023(1714)
2022(1602)
2021(1680)
2020(1224)
2019(3024)
2018(2708)
2017(4596)
2016(3108)
2015(4805)
2014(5517)
2013(4776)
2012(3676)
2011(2902)
2010(3016)
2009(2206)
2008(1955)
2007(1699)
2006(1388)
2005(1309)
作者
(7610)
(6019)
(6005)
(5848)
(3751)
(2866)
(2854)
(2435)
(2372)
(2320)
(2204)
(2143)
(1968)
(1946)
(1917)
(1884)
(1837)
(1835)
(1798)
(1752)
(1705)
(1622)
(1524)
(1523)
(1443)
(1422)
(1413)
(1387)
(1325)
(1322)
学科
教学(7446)
(6423)
经济(6420)
管理(6382)
理论(5302)
学法(5277)
教学法(5277)
学理(4701)
学理论(4701)
中国(4654)
教育(3559)
(3446)
(3430)
企业(3430)
物资(3209)
学校(3207)
技术(2306)
业经(2193)
方法(2178)
高等(2082)
数学(2037)
地方(1968)
数学方法(1921)
职业(1921)
职业技术(1880)
技术学校(1811)
高等职业(1797)
经营(1743)
(1727)
政治(1678)
机构
学院(43428)
大学(30550)
职业(17501)
技术(15309)
职业技术(12937)
技术学院(12826)
管理(10056)
研究(8716)
理学(8212)
理学院(8108)
(7797)
管理学(7745)
管理学院(7681)
(7518)
(7439)
经济(7391)
教育(7382)
师范(7332)
(6923)
(6688)
科学(5551)
师范大学(5423)
工程(5355)
业大(4696)
中国(4524)
北京(4439)
(4263)
(4079)
中心(3873)
研究所(3841)
基金
项目(24422)
研究(23467)
科学(17415)
教育(16678)
(14522)
编号(13079)
课题(11673)
基金(11220)
(11157)
(10762)
成果(9906)
社会(9221)
社会科(8593)
社会科学(8590)
(8444)
国家(8296)
规划(7458)
科学基金(7243)
(6899)
项目编号(6660)
(6596)
年度(6390)
教学(6388)
重点(6283)
研究成果(6075)
高职(6035)
基金项目(6017)
(5806)
(5762)
(5681)
期刊
教育(21378)
技术(15217)
中国(12064)
职业(11343)
研究(9816)
(9370)
经济(9370)
技术教育(7530)
职业技术(7530)
职业技术教育(7530)
物流(5377)
(4424)
论坛(4424)
管理(4186)
职教(3908)
学报(3581)
(3562)
大学(3182)
(2851)
学学(2703)
农业(2646)
科学(2437)
业经(2418)
成人(2207)
成人教育(2207)
商业(1931)
图书(1759)
高等(1721)
(1716)
经济研究(1618)
共检索到59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文芳  张敏  
聚焦中高职协同衔接课程设计,首先分析了中高职协同衔接的意义,再根据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课程体系现状调查,从国外中高职现状及经验借鉴,提出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可行性建议,重点探讨课程体系设计,最后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进行课程体系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在《江苏高教》2013年第3期撰文分析了中高职课程形成的路径、展开的逻辑、课程分段的处理以及课程任务的分担四大问题。就课程形成的路径而言,目前许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是按对照式或下延式路径展开。这两种设计路径不能满足中高职衔接最为重要的目的,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凌  
统一的课程标准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核心。以中高职衔接的工程机械专业《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标准为例,其开发与设计过程中,以工程机械专业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中高职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以识读和绘制图样的任务为线索,设计相应的内容模块,使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标准得以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桂萍  宋烨  
课程衔接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落脚点。针对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存在的问题,从中高职电子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或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工作岗位出发,理清典型工作任务,使中高职电子专业培养规格更加明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对中高职衔接电子类专业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兴洲  耿悦  
目前,中高职衔接已成为应对职业教育外部改革与内在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而课程衔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课程链"的建构是对课程衔接实践理念指导的初步探索。以德、美两国为代表的国际背景为基础,从"课程链"的内涵、意义、建构的具体要求以及保障等四个方面来阐释,强调课程衔接要依据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突出衔接的灵活性、人本性与规律性等特征,在国家政策、优质师资队伍以及评价机制等保障体系下,以课程衔接推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庆  石伟平  
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既不是如何推进局部办学实体之间的衔接,也不仅仅是如何使高职教育体现出相对于中职教育的高等性,而是如何通过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一重要战略目标。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应在思维模式上突破当前的"定位说"之争,采用课程论的思维模式,从对具体课程内容的分析出发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明确定位及衔接。在方法上,则应采取从职业岗位到工作任务再到职业能力的逐层推进技术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家寰  
本文针对当前中高职衔接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设计一体化课程结构,实现中高职有机衔接,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光伟  
目前,我国中职升高职以纸笔考试为主,缺乏直接升学的通道,制约了中高职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建立中职生综合素质评价升学、中高职贯通培养、保送升学等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雪松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高职衔接的办学模式越来越成为职业院校的首选。然而,尚不完备的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制约了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工作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做好团队建设、典型职业活动分析、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研制等环节的工作,以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备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小平  曹毅  杨埙  
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中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的比照分析,指出目前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基本设计思路、课程体系框架及实施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维昭  何世松  贾颖莲  
职业教育经过十年来的内涵式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微观层面的职业教育课程仍然存在诸多学科体系痕迹,严重影响了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现有的课程标准、内容体系、教材等满足不了目前大力推进中高职衔接的需要,更与当前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不相适应。以职业教育装备制造类专业核心课程《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为例,分析了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傅大梅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分段培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了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原则与路径,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就业需求的"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课程体系框架,设置了以就业为导向,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一体化课程,提出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施举措。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洋  
"3+2"中高职衔接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体系设计则是"3+2"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本文结合开展"3+2"中高职衔接改革实验的实际经验,从课程体系衔接的工作基础、基本原则和衔接要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3+2"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鸿  
当今时代,通信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巨变,进而改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模块化课程设计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着眼于全职业生涯周期的课程组织新模式。文章阐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背景下模块化课程设计的内涵与意义;从模块化课程开发、模块化课程教学及模块化课程考评等角度,揭示了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下模块化课程设计的问题;从模块化课程建设原则、课程开发策略、课程教学策略及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策略等层面,提出基于模块化课程设计的中高职教育衔接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白娟  周丽  
针对当前中高职旅游类专业"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衔接设计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并提出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