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1)
- 2023(5481)
- 2022(4445)
- 2021(4337)
- 2020(3611)
- 2019(8539)
- 2018(8740)
- 2017(16489)
- 2016(9288)
- 2015(11476)
- 2014(11566)
- 2013(10941)
- 2012(9290)
- 2011(8162)
- 2010(8611)
- 2009(7444)
- 2008(7196)
- 2007(6549)
- 2006(5565)
- 2005(4938)
- 学科
- 济(34820)
- 经济(34790)
- 管理(24351)
- 业(21276)
- 方法(18372)
- 企(18258)
- 企业(18258)
- 数学(16809)
- 数学方法(16285)
- 中国(11765)
- 理论(10070)
- 农(9377)
- 教学(9168)
- 业经(7990)
- 教育(6927)
- 财(6331)
- 地方(6326)
- 学法(6194)
- 教学法(6194)
- 贸(5734)
- 贸易(5731)
- 学(5726)
- 易(5578)
- 技术(5559)
- 农业(5517)
- 学理(5357)
- 学理论(5357)
- 制(5026)
- 和(4821)
- 经营(4465)
- 机构
- 学院(125475)
- 大学(118775)
- 管理(47277)
- 济(43387)
- 经济(42282)
- 理学(40747)
- 理学院(40331)
- 管理学(39152)
- 管理学院(38936)
- 研究(36171)
- 中国(26106)
- 京(25232)
- 科学(22778)
- 财(19607)
- 技术(19458)
- 江(19439)
- 农(18265)
- 业大(18117)
- 所(17604)
- 范(17448)
- 师范(17275)
- 职业(17088)
- 中心(16859)
- 研究所(16065)
- 北京(16041)
- 州(15990)
- 财经(15398)
- 农业(14181)
- 经(13866)
- 院(13404)
- 基金
- 项目(83529)
- 科学(64608)
- 研究(64107)
- 基金(55596)
- 家(47487)
- 国家(47088)
- 科学基金(40961)
- 省(36763)
- 社会(36435)
- 社会科(34459)
- 社会科学(34447)
- 教育(34183)
- 划(29963)
- 编号(28798)
- 基金项目(28633)
- 自然(26785)
- 自然科(26209)
- 自然科学(26205)
- 自然科学基金(25653)
- 资助(24507)
- 成果(22959)
- 课题(21597)
- 重点(19277)
- 年(18185)
- 创(18140)
- 发(17914)
- 部(17349)
- 项目编号(17181)
- 创新(16768)
- 规划(16477)
共检索到182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毕丽丽
依据德国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以物流企业人才需求为主线,结合学生自身实际与学校教育现状,比较和分析三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探索北京市商业学校物流专业基于物流服务的"工学交替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峥 时珍 邓国平 李丽 李川 李煜 韩卫宏 鲁李斌 余文龙 赵伟忠
本文通过探索"工学交替、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提炼出具有工学多次交替、岗位和能力的双螺旋递进、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双元评价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的联合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企业的好员工、社会的好公民、家庭的好成员,使毕业生成为适应"专业、企业、职业"三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从而实现培养新"三好"人才的目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瑛
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例,分析"双层次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工学交替实践背景,提出体现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思路,从重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教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工学互融"工作室、构建职业素质体系等5个方面,阐述工学交替实践的做法和成效。
关键词:
工程造价 双层次 螺旋递进 工学交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佳
会计作为一门技能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在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文章探索的工学结合的"三段递进+角色转换"全程训练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很好实现这一转化过程。该模式通过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课程+认证课程+拓展提升课程"专业课程群的实施,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教育资源,实现了融"教、学、做"于一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武春岭 李贺华 鲁先志
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难点,提出了"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校企合作机制。通过构建模块化课程,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对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静
根据区域会展产业发展状况及会展产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特点,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构建了"跟随展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通过让学生观展、参展、办展,实现专业岗位能力提升。在此过程中,选取典型会展活动作为学生"跟展"实习项目,并制定与此相适应的灵活的教学制度,保障人才培养各环节落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碧琼
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旨在培养国际商务行业所需的中等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劳动者。学校教育应从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各种能力训练为重要抓手,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角色转换能力递进"式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很好地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变,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辉
文章从五年制高职教育基本规律与会计职业发展规律入手,提出了"五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作者通过对该模式的构建与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为下一步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五年制 五段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兵
本文通过对楼宇智能专业就业情况的分析,总结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三阶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解决目前高职楼宇智能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工学交替 三阶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秀荣
一、导言高职院校是以实施高等职业技术学历教育与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机构,通过教育与培训,使受教育者掌握技术与就业本领,从而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加强校企合作能够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也是走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两张皮"的必然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祝斌
高职院校有效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构建适应"工学交替"教学的课程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此,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本着"依据需求、多元推进、模式各异"的原则,在航海类专业实施校内模拟航海职业环境模式,在船舶工程类专业实施工程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模式,在汽车类专业实施引企入校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文静 于英丽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借助示范校建设的契机,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的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相脱节现象,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提出"旺出淡归、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学期授课制,按旅游行业特点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实施工作与学习的交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蓉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我院金融与证券专业于2006年1月开始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本文对该专业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方法等一系列改革探索进行了介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振传 史岩 邹银
高职院校的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还无法真正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探索更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双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能够体现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未来国家与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所在。因此,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发展大势的情况下,本文在针对双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阐述目前高职院校双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建,最后在探索实践中总结出高职院校双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循环递进式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后生
根据区域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状况、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筹)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构建了"四阶递进,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施,通过建立校企"双主体"共育人才机制、构建相应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实践,着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学生、学院和企业的三方"共赢",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三阶段技能递进式”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高职GIS专业“三层递进、五化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能力导向;层次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校企联手、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三年八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分析及其对策
“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高职“三段三结合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两平台三模块、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为例
“工学交替、学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刍议——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