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4)
2023(7353)
2022(6215)
2021(5840)
2020(4775)
2019(10570)
2018(10353)
2017(19999)
2016(10664)
2015(11731)
2014(11142)
2013(11139)
2012(9939)
2011(8463)
2010(8494)
2009(8027)
2008(7688)
2007(6591)
2006(5623)
2005(5031)
作者
(25941)
(21411)
(21398)
(20657)
(13505)
(9976)
(9884)
(8170)
(7938)
(7833)
(7123)
(6927)
(6759)
(6654)
(6627)
(6545)
(6429)
(6162)
(6045)
(6039)
(5188)
(5101)
(5096)
(4979)
(4851)
(4745)
(4598)
(4596)
(4224)
(4210)
学科
(43406)
经济(43372)
管理(31413)
(29346)
(24682)
企业(24682)
(24205)
方法(17932)
数学(15949)
数学方法(15845)
(14366)
贸易(14364)
(14134)
财政(12883)
(12761)
(12446)
中国(12331)
地方(10658)
(10538)
(10528)
财务(10526)
财务管理(10479)
业经(10281)
企业财务(9909)
(9837)
产业(9684)
(8078)
出口(8076)
出口贸易(8076)
农业(7370)
机构
学院(136298)
大学(131777)
(62975)
经济(61965)
管理(51911)
理学(44823)
理学院(44487)
管理学(43825)
管理学院(43614)
研究(41546)
(36911)
中国(35468)
(25942)
财经(25573)
(23108)
科学(22460)
(21335)
经济学(20898)
中心(20388)
(19640)
经济学院(19205)
财经大学(18700)
(18401)
研究所(17094)
业大(16595)
(16267)
北京(15690)
(15250)
师范(15122)
(15115)
基金
项目(89160)
科学(71022)
研究(69356)
基金(64977)
(54349)
国家(53922)
科学基金(47436)
社会(46166)
社会科(44157)
社会科学(44150)
(35924)
基金项目(33960)
教育(31290)
编号(28520)
(28308)
自然(27723)
自然科(27135)
自然科学(27131)
资助(26691)
自然科学基金(26622)
成果(22408)
(20284)
(19826)
(19634)
重点(19597)
国家社会(19533)
课题(19170)
(18444)
创新(18315)
人文(18097)
期刊
(69393)
经济(69393)
研究(44438)
(32931)
中国(27844)
管理(18831)
(18029)
金融(18029)
(17389)
学报(15738)
科学(14639)
经济研究(13212)
财经(12975)
大学(12967)
业经(12699)
学学(12399)
教育(11490)
(11257)
农业(11235)
技术(11005)
(10056)
问题(9476)
国际(7816)
财会(7677)
会计(7659)
(7348)
财政(7348)
商业(7346)
理论(6724)
统计(6710)
共检索到212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基于1953—2010年统计数据的研究表明,三次产业调整速度能够显著地影响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函数图像表现为非对称的"U型"曲线。调整速度存在着最优区间。调整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在通货膨胀预期增强的情况下,产业发展规划要防止因为结构失衡而增大通货膨胀压力。另外,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当中信贷投放与财政支出等政策必须相互配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文辉   张晓斌  
在发展经济被作为“剩余责任”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会以“财政+金融”“政银合作”等多种模式,利用各类投资形式和工具,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带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项目建设。以县域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县级财政支出对贷款投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该作用进一步增大;财政支出对贷款投放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人均GDP越高的地区,财政支出对贷款投放的促进作用越大;财政支出主要通过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和第二产业(工业)产出来带动银行信贷投放,第三产业(服务业)产出不是财政支出影响信贷投放的中介渠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云欢  
转移支付能够熨平地区财政收入的冲击,防止财政支出的大起大落。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的财政体制沿革,然后建立转移支付平滑作用的理论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对转移支付对各省份财政支出波动的平滑效应进行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净转移支付能够减少各省份80%左右的财政收入冲击,各省份对预算的紧控有利于转移支付平滑机制的发挥。市场化改革和财政分权均弱化了转移支付的平滑功能。同时,东部省份比中西部省份的收入冲击更容易受到净转移支付的影响,尤其是在分税制改革以后。考虑到财政支出平滑的地区差异,中央政府应尽可能采取与收入能力和支出需要相匹配的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形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定祥  李思聪  李姗  
利用1985—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并加入了财政支出与银行信贷的交叉项,以考察政府主导的外生金融体系对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财政支出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且东部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却抑制了经济的增长;东部地区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银行信贷资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政府主导的外生金融体系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但在中、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武丁文烨  杨云  李玉双  
目前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政府支出结构的优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支出结构影响经济波动的相关假设,并基于我国1995~2015年间的省际数据,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其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支出对经济波动具有双重影响:在经济正常运行时期,会因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加剧经济波动,而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则能够弥补生产领域私人投资的不足,平滑经济周期。政府维持性支出会加剧消费波动并降低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率,进而加剧经济波动;社会服务性支出则能够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有效的抑制经济波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武丁文烨  杨云  李玉双  
目前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政府支出结构的优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支出结构影响经济波动的相关假设,并基于我国19952015年间的省际数据,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其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支出对经济波动具有双重影响:在经济正常运行时期,会因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加剧经济波动,而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则能够弥补生产领域私人投资的不足,平滑经济周期。政府维持性支出会加剧消费波动并降低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率,进而加剧经济波动;社会服务性支出则能够通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西雅   刘剑民  
本文以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技术进步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机理以及财政支出波动对二者关系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技术进步总体上正向影响企业投资水平,地方财政支出波动对企业技术进步与企业投资水平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效应;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波动的影响下,投入资本回报率提升、融资约束放松、创新绩效提高会对企业投资水平提升产生激励效应;地方财政支出波动对民营企业、市场化水平低地区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影响明显强于国有企业、市场化水平高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企业。该研究结论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投资水平等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翱  李长洪  
本文在城乡二元经济特征背景下,按照财政支出的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将我国财政支出分为政府城镇和农村的生产性财政支出、消费性财政支出,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了多种外生冲击对总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短期内,政府城镇(农村)生产性支出的增加对总产出的正向作用比政府城镇(农村)消费性支出的增加更为明显,但长期内效果相反。当进一步分析政府财政支出冲击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城乡厂商所得税税率波动对城乡居民就业的影响时发现:(1)政府城镇(农村)消费性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在短期内表现为挤出效应,在长期表现为挤入效应;政府城镇(农村)生产性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农村)居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肖洁  龚六堂  张庆华  
本文利用中国1994-2010年281个城市和市委书记市长变更数据对财政支出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对财政支出的波动原因进行探讨。本文发现,市级官员变更,尤其是市委书记变更,对财政支出增长率有显著的负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较为明显,同时与官员的年龄有关,即年轻官员变更对于支出增长率的负影响更加显著。总体来看,市委书记市长变更增加会降低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整体水平并增加波动性。本文对财政政策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官员更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柯桦  梁微  葛宏翔  
经济波动如何影响经济发展,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重要话题。文章选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检验经济波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并揭示出一个传递渠道:社会性财政支出。研究发现,经济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为负,间接效应为正,总体效应取决于两者的强弱对比。间接效应主要是通过社会性支出发挥作用的,即经济波动增加了社会性支出,而社会性支出对增长存在积极作用。据此提出建议: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能力,降低经济波动;政府需要适当加大社会性支出的投入,以促进长期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卞志村  胡恒强  
本文将消费税、投资补贴、劳动收入税和资本收入税引入居民预算约束,分析了我国结构性减税及投资补贴的经济效应。研究表明:减少资本收入税的作用力度最大,但可能使经济大幅波动;减少劳动收入税,可对经济起到微调作用;增加投资补贴在刺激投资的同时却抑制消费;减少消费税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会促进收入合理分配。本文在构建模型时还将政府支出引入了生产函数,认为其亦具有生产性,并通过财富负效应和收入正效应解释了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和投资的"挤入效应"。我们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进行结构性减税和财政支出扩张都是必要的,两者都可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玉德  杨晓璇  刘剑民  
地方主要官员变更引致的财政支出波动会对地方经济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加剧当地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笔者以2006—2016年沪深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官员变更引致的财政支出波动及其对企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变更会显著影响当地企业的系统性风险;财政支出对企业系统性风险存在积极和消极双重效应,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系统性风险受到财政支出波动的影响较小;提高城镇化水平有利于缓解企业系统性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柯桦  梁微  葛宏翔  
经济波动如何影响经济发展,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重要话题。文章选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检验经济波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并揭示出一个传递渠道:社会性财政支出。研究发现,经济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为负,间接效应为正,总体效应取决于两者的强弱对比。间接效应主要是通过社会性支出发挥作用的,即经济波动增加了社会性支出,而社会性支出对增长存在积极作用。据此提出建议: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能力,降低经济波动;政府需要适当加大社会性支出的投入,以促进长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一宏  李德伟  
财政支出是保证政权建设的物质基础 ,也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实现宏观调控 ,促进产业结构合理有效配置的主要手段。本文充分论证了调整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必要性 ,并且提出了调整的总体思路。在如何规范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 ,加强购买性支出的管理以及调整转移性支出结构等方面 ,作者都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这些建议对改革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由于本文篇幅较长 ,本刊分为上、下两部分进行发表 ,本期刊登的为下部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丽霞  闫暁茗  
产业结构变迁及经济转型中各类矛盾日益凸显,"一带一路"建设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稳定运行注入了新动力。基于此,本文通过讨论财政支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波动内在传导与外在冲击累积效应、外部效应及规模效应,揭示出短期内财政支出对经济波动内在传导效应并不显著,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外在冲击效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财政支出与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叠加效应增速较缓;长期来看,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明显,即当期财政支出规模越大,其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累积联动效应越显著,下一期对经济波动敏感度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