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1)
2023(13861)
2022(12083)
2021(11598)
2020(9635)
2019(22576)
2018(22288)
2017(43296)
2016(23007)
2015(26053)
2014(25778)
2013(25707)
2012(23475)
2011(21255)
2010(21043)
2009(19088)
2008(18378)
2007(15754)
2006(13850)
2005(12345)
作者
(64857)
(54086)
(53521)
(51179)
(34527)
(25734)
(24344)
(21196)
(20519)
(19044)
(18461)
(18392)
(17175)
(16997)
(16652)
(16624)
(16153)
(15714)
(15377)
(15275)
(13317)
(13199)
(12822)
(12227)
(12004)
(11885)
(11868)
(11599)
(10700)
(10659)
学科
(96148)
经济(96028)
管理(63285)
(61135)
(49416)
企业(49416)
方法(44771)
数学(39442)
数学方法(39106)
中国(28378)
(26111)
(23938)
(22393)
贸易(22383)
(21873)
业经(19797)
(19610)
地方(18068)
(17215)
农业(17101)
(14599)
环境(14342)
(14056)
银行(14017)
(13791)
(13724)
金融(13722)
理论(13640)
技术(13533)
(13479)
机构
大学(329657)
学院(324497)
(140424)
经济(137831)
管理(131056)
理学(114313)
研究(113404)
理学院(113067)
管理学(111348)
管理学院(110774)
中国(84971)
(70464)
科学(67630)
(61316)
(55924)
研究所(51280)
中心(50176)
财经(50095)
(49668)
业大(46646)
(45930)
北京(45028)
(44453)
经济学(43744)
(42696)
师范(42332)
(41210)
经济学院(39495)
农业(38767)
财经大学(37569)
基金
项目(226251)
科学(179497)
基金(168116)
研究(165806)
(147058)
国家(145636)
科学基金(125057)
社会(107625)
社会科(102086)
社会科学(102059)
基金项目(89220)
(83876)
自然(80243)
自然科(78411)
自然科学(78391)
自然科学基金(77038)
教育(74801)
(71728)
资助(69508)
编号(65918)
成果(53052)
(51643)
重点(50091)
(47860)
(46534)
国家社会(45469)
教育部(44657)
课题(44605)
创新(43498)
科研(43186)
期刊
(149466)
经济(149466)
研究(99741)
中国(58486)
学报(50094)
科学(47813)
管理(47216)
(45071)
(43567)
大学(38405)
学学(36020)
教育(32116)
农业(31654)
(26122)
金融(26122)
经济研究(25690)
技术(25615)
财经(24388)
业经(22959)
(20899)
问题(19868)
(17521)
图书(16945)
(16944)
理论(16252)
世界(15818)
技术经济(15786)
科技(15224)
国际(14859)
实践(14579)
共检索到472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雷钦礼  
本文将物价变动和家庭非消费支出明确纳入了分析家庭消费行为的理性预期-持久收入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在物价变动环境下居民家庭消费跨期优化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按收入等级分类的住户调查伪面板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进行计量分析。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因素主要有上期消费的惯性作用、家庭实际可消费收入水平及其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速度。近些年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需求不足引致内需不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城镇居民家庭可消费收入增长慢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其次是物价特别是住房价格的快速大幅上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任蕴  
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模式的形成与演变,一方面取决于一个国家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和产品的结构等因素,另一方面,它也对生产力发展、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变化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因此,了解、研究当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模式及其演变规律,对于正确引导居民的消费行为,形成合理的消费支出结构,使其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纵的方面——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演变的特点和成因,及横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云虹  李帅娜  
基于房产属性界定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运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中国家庭资产结构中房产占比的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存在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房产占比的增加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2)房产占比的增加显著促进了城镇的中等收入家庭居民消费,对高收入家庭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居民消费的影响虽不显著,但仍为正向影响,对城镇低收入家庭和中等偏上收入家庭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抑制作用;(3)房产占比的增加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相反效果,且西部地区的影响系数在统计上并不显著。由此可见,在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同时,要充分重视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家庭资产结构变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魏新  邱黎强  
为了在有限的财力下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机会,中国除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收取少量的杂费外,近年来,一个重要的教育财政政策变化就是开始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成本分担,收取一定的学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赞  赵丽清  陈杰  
老年人消费已成为决定居民消费总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居民退休后的消费会显著下降,被称为"退休消费困惑"。本文基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的大样本微观数据,系统分析中国老年家庭的消费行为特征,尤其重点探讨中国是否存在"退休消费困惑"。研究发现,中国老年家庭的消费有较高的收入弹性,但健康水平对其消费有显著的挤压效应。并且,中国老年家庭在退休后总消费水平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2~3个百分点的提升,尤其近些年份在较发达地区,退休对消费的提振作用更明显。这对在扩大内需和应对老龄化战略中如何开拓老年人消费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宇鹏  
文章在跨期最优消费理论基础上,以平均消费倾向作为居民消费行为评价指标,建立分析人口老龄化与平均消费倾向关系的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对2001~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因素显著影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老年人口抚养比越高,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越高;少儿人口抚养比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可能是家庭未成年人抚养总支出对抚养数量弹性较小。研究还发现,消费习惯是近年来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之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龙志和  
一、不完全消费品市场 在目前流行的经济学著述及文献中,经常出现对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居民消费行为不加区分甚至混同的现象。我们认为,这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正确地加以区别是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基本出发点。 基于西方经济现实,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主要指家庭支出。它包括西方家庭所必需的物质性消费(衣、食、住、行)、服务性消费(劳务、教育、医疗、娱乐等)、社会保障性消费(保险、退休)和社会消费(赋税)。扣除赋税后,西方经济学及统计中所指“个人可支配收入”为居民货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继海  臧旭恒  
在等级需求中,最低生存商品的跨期替代弹性最小,因此,绝对贫穷的消费者不能较大地改变消费以获得跨时激励的好处,其增加的收入将大部分用于增加现期消费。通过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居民1992—2002年的基本需求支出,可看出,困难户和最低收入户家庭的收入长期低于居民的基本需求支出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暴晓丽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采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LES),研究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老龄化人口的基本消费支出仍主要集中在衣食住等基本需求方面,在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保健等商品方面潜在需求很大。而相较于年轻人,对总支出及商品价格的敏感程度较高,即老龄化人口在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保健等非基本需求的消费品方面,总支出弹性及价格弹性要大于非老龄化人口。未来,应加大此类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升级,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潜力。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冯单单  黄蔚  
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并最终决定着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全国31个省市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和结构有较大差异,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较高,消费结构也较合理。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改善消费结构,不但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也要引导居民正确消费、提高各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永珍  王子成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和2014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住房资产、金融资产和生产经营性资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没有财富效应;生产经营性资产对总消费的影响大于金融资产;对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有财富效应,其影响略大于金融资产;住房资产增长促进了基本生活需求型消费;金融资产对两类消费的财富效应均主要受风险性金融资产影响;高收入家庭、多套房家庭、中老年家庭表现出较大的住房资产财富效应;拥有一套大产权自有住房的青年家庭具有较大的金融资产财富效应;生产经营性资产显著提高了收入水平较高、拥有多套自有住房的家庭和小产权自有住房家庭的总消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永珍  王子成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和2014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住房资产、金融资产和生产经营性资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没有财富效应;生产经营性资产对总消费的影响大于金融资产;对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有财富效应,其影响略大于金融资产;住房资产增长促进了基本生活需求型消费;金融资产对两类消费的财富效应均主要受风险性金融资产影响;高收入家庭、多套房家庭、中老年家庭表现出较大的住房资产财富效应;拥有一套大产权自有住房的青年家庭具有较大的金融资产财富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树才  蒋诗  
本文基于跨时叠代模型与理性预期理论,建立含有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参数两期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其消费和效用随预期通胀率与利率变化的关系,得出在理性预期的前提下,消费者可以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以维持基本不变的效用水平。并且,当消费者预期通胀率小于某一较高水平时,提高利率并不能起到降低消费从而抑制通胀的作用。同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1995-2012年间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短期内消费行为是具有理性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小鹰  
在我国,住房、汽车、通讯、教育和旅游正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五大消费热点。尤其是近几年教育消费增长态势越发明显。当一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该国的消费结构就会发生较大转变,从以生存资料为主的消费转变为以发展资料为主的消费,进而逐步转向对更高层次物质和精神消费的追求。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学费水平的逐步提高,高等教育消费已然成为拉动我国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高等教育消费的急剧扩张给城镇居民生活也带来了较大影响。本文基于此背景对家庭高教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探析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路径,拉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毅  
文章采用组群分析方法,利用CGSS2003—2008年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定量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人口年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年龄效应和组群效应均呈线性递增趋势,前者的增长率高于后者。消费差距的年龄效应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消费差距的组群效应则保持稳定增长。老龄化和组内效应对消费差距变动的贡献明显。最后,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教育投资、缓减老龄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