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4)
2023(10444)
2022(9195)
2021(8637)
2020(7468)
2019(17434)
2018(17416)
2017(35576)
2016(19563)
2015(21997)
2014(22381)
2013(22423)
2012(21447)
2011(19513)
2010(19833)
2009(18789)
2008(18986)
2007(17345)
2006(15241)
2005(14068)
作者
(57472)
(48079)
(47955)
(46187)
(30875)
(23023)
(22102)
(18614)
(17975)
(17461)
(16300)
(15938)
(15433)
(15383)
(15271)
(15031)
(14720)
(14126)
(14113)
(13853)
(12069)
(12003)
(11812)
(11057)
(10908)
(10850)
(10838)
(10819)
(9758)
(9669)
学科
(83131)
经济(83046)
(53954)
管理(53915)
(41400)
企业(41400)
方法(39577)
数学(35866)
数学方法(35509)
(24358)
(23493)
中国(23135)
(18458)
贸易(18448)
(18060)
(18015)
(16712)
地方(15851)
(15783)
银行(15753)
农业(15637)
业经(15602)
(15069)
(14232)
金融(14230)
(13706)
财务(13676)
财务管理(13641)
企业财务(12900)
(12865)
机构
大学(287157)
学院(286869)
(125332)
经济(122706)
管理(107814)
研究(99410)
理学(91758)
理学院(90751)
管理学(89281)
管理学院(88733)
中国(78174)
(61590)
(60264)
科学(58768)
(51909)
(49607)
财经(48045)
研究所(46632)
中心(45780)
(44038)
(43480)
业大(41250)
经济学(39592)
农业(39135)
北京(38471)
(36340)
经济学院(36032)
师范(36000)
财经大学(35517)
(35131)
基金
项目(178875)
科学(140011)
研究(130809)
基金(130018)
(112994)
国家(112071)
科学基金(94446)
社会(82663)
社会科(78422)
社会科学(78398)
(68829)
基金项目(67602)
教育(60684)
自然(60255)
自然科(58789)
自然科学(58769)
(58611)
自然科学基金(57771)
资助(55563)
编号(53457)
成果(45244)
(41195)
重点(40604)
(39017)
课题(37211)
(36318)
(35355)
教育部(35180)
科研(34532)
创新(34101)
期刊
(137993)
经济(137993)
研究(89180)
中国(53488)
(47428)
(44654)
学报(43537)
科学(39686)
管理(38536)
(34605)
金融(34605)
大学(32588)
学学(30822)
农业(29591)
教育(27641)
财经(24319)
技术(23472)
经济研究(23421)
业经(22087)
(20884)
问题(19112)
(17477)
理论(15399)
(15345)
统计(14831)
技术经济(14808)
国际(14750)
商业(13818)
实践(13741)
(13741)
共检索到436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书华  孔祥毅  
近段时期以来,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经济增长趋缓的压力开始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焦点所在。宏观领域流动性过剩的现实实际上是我国货币供求非均衡现象的反映,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角度,通过对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货币供给与物价和产出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和检验,指出了目前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困境,并针对这些问题就提高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李瑞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两次明显的物价(CPI)上涨。第一次发生在1988年,当年的物价上涨率为18.8%;第二次发生在1993-1994年,1994年的物价上涨率高达24.1%。这两次物价上涨的特点相同,均表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这两次物价上涨的性质有所不同:1988年的物价上涨是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春树  聂建平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物价上涨关系的实证分析方春树,聂建平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是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三大经济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这三大指标存在何种依存关系,更明确他说,作为外生变量一货币供给,对内生变量一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有何影响,本文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继军  李晓宁  
2009年以来,面对持续走高的物价,央行采取了连续上调准备金率的政策,以求减少货币供给量,稳定物价。通过建立CPI、广义货币供给量M2和GDP之间的回归模型,对1994~2010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对稳定物价有效的结论。认为治理通货膨胀要采取多样化的宏观经济政策,注意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搭配使用。同时要加快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念斋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紧缩性金融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本文认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和要求,科学决策是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目前,加强科学决策对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尤其重要;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主要包括对货币政策取向的决策、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决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决策和货币政策时滞的判断的决策等内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小梵  汪传敬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操作空间,得出有效性不足和操作空间有限的结论。其原因在于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制约了货币政策作用,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剧了这种状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中东  
从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与质量效果和货币政策的时滞三个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分析,不难看出,货币政策已成为我国调控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应该密切关注货币数量特别是M2的变动、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和货币政策时滞等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三个主要因素,以利于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欣  
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 ,对我国1994~ 1997年以及 1998~ 2 0 0 3年第一季度这两个时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货币渠道、信用渠道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在第一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是信用渠道 ,而第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则是货币渠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元月  
近年来 ,为治理经济中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 ,我国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 ,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甚至出现了货币政策效应的递减 ,这说明我国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存在梗阻。为此 ,我国应采取措施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思平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再次实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世界经济相继遭遇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在此期间,我国货币政策频繁调整,这引发了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本文选取相关数据,对2005年7月-2012年3月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我国央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程度、货币政策的时滞及政策协调性、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微观主体预期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丽  
本文将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分为1998-2002年及2003年至今两个阶段进行了简要回顾,从操作目标、中介目标、终极目标三个层次分析了1998-2002年和2003年至今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对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斌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操作会产生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冲击及经济对货币政策冲击如何反应的分析思路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估计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后 ,施加识别条件对货币政策冲击进行识别并得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然后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的基础上对货币政策冲击进行冲击响应分析。实证研究表明 ,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 ,在长期不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 ,但货币政策冲击对物价、货币供应量及贷款等会产生永久性影响 ,而且货币政策冲击短期内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持续作用时间不超过 40个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