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2)
- 2023(6254)
- 2022(5530)
- 2021(5244)
- 2020(4787)
- 2019(11393)
- 2018(11445)
- 2017(22152)
- 2016(12566)
- 2015(14643)
- 2014(14860)
- 2013(15083)
- 2012(14126)
- 2011(12677)
- 2010(13132)
- 2009(12517)
- 2008(13058)
- 2007(12214)
- 2006(10632)
- 2005(9632)
- 学科
- 济(50143)
- 经济(50097)
- 管理(45717)
- 业(40087)
- 企(34950)
- 企业(34950)
- 方法(26291)
- 数学(22674)
- 数学方法(22497)
- 财(18200)
- 农(13298)
- 务(12885)
- 财务(12850)
- 财务管理(12814)
- 企业财务(12085)
- 制(11606)
- 中国(11530)
- 学(10766)
- 业经(10322)
- 贸(9175)
- 贸易(9173)
- 易(8899)
- 地方(8821)
- 银(8807)
- 银行(8785)
- 和(8734)
- 农业(8607)
- 理论(8214)
- 行(8129)
- 划(8020)
- 机构
- 大学(183844)
- 学院(182116)
- 管理(72627)
- 济(71688)
- 经济(69889)
- 理学(60120)
- 理学院(59449)
- 管理学(58576)
- 管理学院(58188)
- 研究(57432)
- 中国(47727)
- 京(39331)
- 财(36967)
- 科学(35831)
- 农(32147)
- 所(30445)
- 江(29497)
- 中心(28159)
- 财经(28156)
- 业大(27372)
- 研究所(27203)
- 农业(25434)
- 经(25346)
- 北京(24982)
- 州(23468)
- 范(22632)
- 师范(22408)
- 经济学(21285)
- 财经大学(20721)
- 院(20057)
- 基金
- 项目(111414)
- 科学(85552)
- 研究(81152)
- 基金(79139)
- 家(68331)
- 国家(67745)
- 科学基金(57145)
- 社会(49190)
- 社会科(46510)
- 社会科学(46488)
- 省(43718)
- 基金项目(42263)
- 教育(37732)
- 自然(37272)
- 划(36877)
- 自然科(36309)
- 自然科学(36296)
- 自然科学基金(35663)
- 编号(34456)
- 资助(33302)
- 成果(29010)
- 部(25132)
- 重点(24831)
- 课题(23134)
- 发(22823)
- 创(22394)
- 科研(21821)
- 教育部(21301)
- 大学(21220)
- 性(20999)
共检索到280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璐瑛
物业管理对改善居家环境、营建和谐社区、提高生活质量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物业管理中业主、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公司之间矛盾重重,纠纷不断。要弄清问题的根源,必须明确什么是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权属于谁这个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他们之间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平衡点,才有可能理顺三者的关系。《物权法》明确了各个主体的责、权、利,在解决物业管理纠纷中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和实用价值,但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它还需要在理论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中不断检验。
关键词:
物业管理 委托 信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邓旭
国际托收中委托人可否向代收行直接主张权利已存通说,但随着司法实践抛弃通说,现已形成"复代理说"、"间接代理说"两种新学说。然而基于英美判例的先前通说只是建立在英美次代理理论,并没有注意到英美的复代理理论以及司法实践均支持委托人可向代收行直接主张权利。我国的"复代理说"、"间接代理说"两种新学说均不符合代理人对外必须为法律行为的特征,并不足取。现行法下宜类推适用《民法通则》关于复代理的规定。借鉴法国民法、瑞士债法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的规定,在立法中赋予委托人对转受托人的直接请求权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
关键词:
托收 代理 转委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良
存单纠纷案件中,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判定成为困扰司法审判人员的一大难点。本文从分析存单纠纷案件中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借贷纠纷的法律特征入手,进而对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借贷纠纷三种不同的存单纠纷案件作了详细的法律辨析,以供学界和司法审判人员参考。
关键词:
存单 纠纷 辨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鹿作刚 单人俊
委托加工的产品只标注委托方而不标注加工方产地和企业名称的做法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如何对这一行为加以定性,直接关系到对该行为的处理。具体分析这一行为涉及的法律关系,依据我国法律对该行为的相应规定,明晰该行为的法律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这一行为法律性质的认定与处理方法乃本文之阐述目的。
关键词:
委托加工产品 产品标识 定性处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辛越阳
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法律属性如何定性,关系着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工作如何具体展开的问题,不确定委托代理的法律属性就无法划定权责的界限和授权委托的形制。面对庞杂的自然资源体系,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自身的属性也颇具争论。从现实情况来看,很难将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定义为一种行政职责,同时两个行政机关间也无法建立民事协议关系,现阶段其法律性质可以认为是一种上下级政府间的行政协议,通过这种行政协议来分配各级政府之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行使资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智慧
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业务大楼、地产、住宅等采纳委托物业管理这一管理模式。图书馆如何在现有条件之下搞好物业管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图书馆业务改革在保证了图书、情报资源得到较为充分利用的同时,也提出了巨大的多样的和全方位的服务需求。这其中,少不了后勤管理、服务和保障。传统的后勤管理、服务和保障采用多科室多部门协同管理的模式,相互间职责不易划清,又是依靠拨款办事,缺乏活力,人员积极性难以调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志理
近年来,委托贷款业务发展很快,呈现规模不断扩大、方式不断创新的特点,为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运用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但也给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风险防范带来了挑战。本文从法律、统计、会计的角度,对委托贷款的起源和现状进行梳理,对规范委托贷款管理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
委托贷款 法律 统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建文 王立平
银行信贷资金营运中出现了典型的长贷短存现象,已成为理论界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笔者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政府与银行总体目标函数统一,长贷短存是政府与银行间激励约束相容的委托代理良性机制在资金运作中的客观表现形式,具有合理性,根本上引发系统流动性风险较小,并提出继续推进银行改革以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关键词:
委托代理 长贷短存 合理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忠诚 汪其昌
为正确把握和认识信托投资业务中的关联交易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 ,把关联交易分为三类 :信托投资公司 (受托人 )与其关系人之间的关联交易和信托项目公司与其关系人之间的关联交易 ;价格类关联交易和非价格类关联交易 ;正当关联交易和不当关联交易。本文认为 ,信托投资公司可以进行正当的关联交易并从中盈利 ,但不能从事不当关联交易。
关键词:
信托业务 正当关联交易 不当关联交易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步延胜 徐建中
本文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城市物业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原因,通过委托代理理论阐述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在一个持续的时间链上的博弈关系,提出物业公司要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自身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以谋取发展。
关键词:
规模效应 外部性 委托代理 动态博弈均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正峰 张晓萍
中国通过委托合同建立起间接代理制度,受托人据此可以依托间接代理从事包括集合资产管理在内的各类资产管理业务。依照制度竞合的一般理论和域外处理间接代理与自益信托竞合的实践,应将证券公司的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界定为自益信托,以信托法制代替间接代理作为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基础法制,同时《信托法》的调整较间接代理法制背景下的委托合同制度更有利于投资人利益的保护。
关键词:
间接代理 自益信托 委托合同 竞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鹤群
以“个人本位”法权构造的民法规则适用于以“团体本位”法权构造的“农户”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其集中体现为农地信托流转委托人主体混同以及“多重代理”关系下“行政公权力”的深度介入,导致行政垄断,不仅阻碍了农地承包经营权主体自由意思的真实表达,而且增强了信托法律关系的不稳定性。因此,为构建主体明晰、监管适度和流转顺畅的农地信托流转法律制度,必须以农地确权为前提,明晰农地承包经营权物权主体,并赋予其适格的委托人主体法律地位,破解“多重代理”模式的法律困境;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为基础,构建农地信托流转的适格监督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鹤群
以"个人本位"法权构造的民法规则适用于以"团体本位"法权构造的"农户"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其集中体现为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委托人主体混同及"多重代理"关系下"行政公权力"的深度介入,导致行政垄断,不仅阻碍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自由意思的真实表达,而且增强了信托法律关系的不稳定性。对此,为构建主体明晰、监管适度和流转顺畅的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法律制度,必须以农村土地确权为前提,明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主体,并赋予其适格的委托人主体法律地位,破解"多重代理"模式的法律困境;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为基础,构建农村土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郭雳 汤宏渊
近两年在审核公开发行时,证监会对于含有信托主体股东的企业基本采取排斥态度,对信托公司的业务造成影响,引发争议。本文从法律角度对该政策的可能成因进行了剖析,并讨论了实践中各种变通规避的类型及其弊端。基于理论和现实的研究表明,尤其是对于信托型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上述否定态度的理由并不充分。更合理的制度安排在于证监会、银监会、国资委各自确立监管重点并协调合作,实现和谐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启星
委托贷款是在我国禁止企业间借贷的情况下,调节社会资金余缺、释放市场的流动性有效手段。然而,部分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利用委托贷款进行资本投机,使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空心化"的风险。委托贷款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相关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不确定性,使委托贷款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本文认为,应通过明确委托贷款为行纪合同法律关系、对委托人进行严格限制、降低委托贷款利率、建立信用风险预防制度,保障委托贷款健康发展。
关键词:
委托贷款 经济风险 法律风险 控制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