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3)
2023(6257)
2022(5300)
2021(4910)
2020(4213)
2019(9455)
2018(9702)
2017(18314)
2016(10159)
2015(11022)
2014(10914)
2013(10585)
2012(9526)
2011(8334)
2010(8632)
2009(8494)
2008(8774)
2007(7684)
2006(7092)
2005(6741)
作者
(25716)
(21590)
(21538)
(20951)
(13821)
(10196)
(9712)
(8139)
(8068)
(7857)
(7621)
(7182)
(7135)
(7104)
(7060)
(6685)
(6452)
(6296)
(6238)
(6235)
(5720)
(5194)
(5155)
(5004)
(4987)
(4923)
(4798)
(4724)
(4323)
(4303)
学科
管理(35993)
(32904)
经济(32830)
(30458)
(28180)
企业(28180)
(21706)
税收(20266)
(20095)
(19026)
(15245)
(11073)
方法(11048)
(10635)
财务(10618)
财务管理(10588)
中国(10143)
企业财务(10073)
体制(9750)
业经(9284)
数学(9220)
数学方法(9096)
(8646)
(7934)
银行(7926)
财政(7599)
(7518)
(7400)
金融(7398)
(6119)
机构
大学(134662)
学院(133467)
(57242)
经济(56036)
管理(49274)
研究(45408)
理学(41357)
理学院(40942)
管理学(40452)
管理学院(40163)
(38713)
中国(36215)
(27957)
财经(27329)
(24627)
科学(23687)
(22284)
(22235)
财经大学(20127)
中心(20051)
研究所(19056)
经济学(18532)
北京(17885)
(16767)
(16671)
经济学院(16535)
(16476)
(15966)
(15886)
师范(15822)
基金
项目(81552)
科学(64979)
研究(63932)
基金(60187)
(51223)
国家(50800)
科学基金(44188)
社会(42047)
社会科(39910)
社会科学(39902)
基金项目(30861)
(30526)
教育(29637)
编号(26167)
自然(26108)
(25653)
自然科(25513)
自然科学(25507)
自然科学基金(25076)
资助(24303)
成果(23632)
(23178)
(19168)
(18617)
重点(18295)
课题(18257)
国家社会(18106)
(17514)
教育部(17239)
项目编号(16975)
期刊
(68085)
经济(68085)
研究(51721)
(33674)
中国(31848)
管理(20482)
学报(17660)
教育(17520)
(16297)
(15804)
科学(15556)
(15518)
(15196)
金融(15196)
大学(14422)
财经(14097)
税务(13783)
学学(13277)
(12043)
经济研究(11236)
技术(10799)
农业(9682)
业经(9386)
问题(8489)
财会(8370)
会计(8098)
(7241)
国际(7114)
改革(6513)
(6513)
共检索到223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明  
不规范的财政分权改革造成了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和"逆向软预算约束",而分税制改革给地方政府收入结构带来的"驱赶效应",以及地方政府事实上具有获取体制外资源(非正式财权)的强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又强化了地方政府"逆向软预算约束"机制。以地方政府"逆向软预算约束"为主要特点的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实际上已成为物业税税制改革的制约机制。因此,物业税税制改革的成功需要相关财政体制制度的深层次变革与完善,物业税改革任重道远。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明  
在正式体制内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巨大缺口的压力背景下,地方政府面临相对"软化"的制度约束环境,激烈的政府间竞争和政绩显示需要加剧财政收支缺口压力,这使得地方政府突破体制内预算约束的限制,"由上而下"地对"软预算约束"资源的攫取非正式财权(各种苛捐杂费、负债以及土地财政等),滋生出"逆向软预算约束"的体制外非正式财权的运行"潜规则"。从本质上看,中国地方政府非正式财权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对市场和私人部门两类政府机会主义行为恶性循环综合作用的产物,而有效防止和化解这两类机会主义行为的综合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非正式财权产生的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合云  
从逆向软预算约束的理论视角分析,"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在目前的制度环境、强激励机制和弱约束机制下在其管辖范围内攫取资源来完成政府政策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解决"土地财政"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应是优化制度环境、调整目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具体来看,应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深化财政分权改革;将政绩考核权力适度下放,以完善激励机制;推动政府预算与会计改革,增强外部约束主体的约束能力和约束意愿。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鑫  
从我国企业债务融资的制度背景出发,分析我国在转轨经济时期政府、国有上市公司和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内在关系所产生的预算软约束问题。由于预算的软约束,债务融资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为了检验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作用的有效性,我们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所有 A 股上市公司2001~2003年的数据,经过实证检验发现,债务融资与企业的价值是负相关的;并且在高成长公司中,债务融资与企业价值的负相关程度要弱于低成长公司。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东  张仕廉  
中央政府冀望通过开征物业税缓解地方财政困难,进而建立事权和财权、财力相配套的财税体制,从根本上遏止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解决地方政府的"逆向软预算约束"问题。但此项改革举措并未得到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相较于物业税而言,地方政府更青睐于"土地财政"。物业税迟迟不能全面实际开征,关键在于与物业税改革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的缺失。应从激励制度、信息系统、征管制度、公共财政制度、评估制度、地方政府间分配制度等方面完善物业税改革的配套制度,为物业税的有效推进和全面实施奠定有利的基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力  祝玉坤  胡春梅  
现有的环境税制研究大多脱离环境工具运作的社会制度、技术和生态背景,孤立地探讨其比较效率。本文尝试从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和区域差异视角,探讨转型期中国影响环境税制效率的因素及作用机制。在环境资源公有产权体制下,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父爱主义"因素等容易引发地方环境规制软约束问题。在区域非均衡发展过程中,中西部地区政府和居民在承受资源开采所带来环境破坏成本的同时,并未充分享有资源开发的经济成果。因此,本文通过构建产权与区域两大制度变量对环境税制效率影响的分析框架,探讨在预算软约束背景下我国环境税制改革路径,提出推进环境税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俞建海  
高校所承担的政策性负担造成了高校软预算约束和超量贷款。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的情况下,政策性负担将导致高校校长的逆向选择,从而造成高校的超量贷款和效率降低。当高校承担政策性负担时,政府限制高校的贷款自主权往往是一种次优的制度安排。硬化高校预算约束的关键在于剥离高校的政策性负担。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明  樊勇  Riel Franzsen  
近年来,南非的财产税制度正在进行全面的改革,其改革中所产生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物业税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在对南非财产税制的改革目的、新财产税制主要内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我国物业税改革进行比较,提出了完善我国物业税改革的一些设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洪玉  
物业税是一种长期制度安排,不是一种短期干预市场的政策工具。其目标主要是配合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支出,确定一个长期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同时促进房地产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红英  
"物业"一词,源于香港和东南亚,其含义一般是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其与之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等,是房地产或不动产的别称。因此,物业税的课税对象应是房地产。但香港的"物业税"并非房地产税,它属于房地产租金收入税,物业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云波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到:“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2004年1月15日,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刘昆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透露,广东有可能在今年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由于开征物业税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行业多,涉及范围广,关系到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是个敏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东  
在物业税改革推进艰难和滞缓的现实背景下,文章分析了物业税改革面临的技术障碍,指出技术障碍的背后,是真实的利益博弈,物业税改革推进的真正障碍是既得利益者对改革的阻扰。既得利益者主要有地方政府、利益相关部门和以部分官员为代表的既得利益阶层。为化解既得利益格局,物业税改革亟需顶层设计,并就物业税改革进行具体的顶层设计。强调改革要顶层设计、亦需社会公众参与,当前亟需凝聚物业税改革共识,并就改革推进的举措和切入点给出具体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东  张仕廉  
在物业税即将扩大"实转"试点的现实背景下,就物业税改革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厘清物业税法与现行房地产相关税法的关系,指出沪、渝房产税改革立法合法,规划了物业税改革立法的路径,并就沪、渝房产税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进行评析,强调物业税改革立法需社会公众参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青  吴晓玲  
一、引言物业税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地方税体系和分税制财政体制,组织财政收入,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之一。要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物业税体系首先必须明确该税种应满足的一些基本标准。标准的选择对于确定物业税的税制要素、评估及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英  
在地方政府各项可获得的收入来源中,财产课税是最佳选择。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下,财产税改革具有不同的“路径”与“特色”。我国应把财产税或物业税改革纳入整体税制结构中作通盘设计,科学设置财产税或物业税的税基、税率、减免税优惠,逐步使其成为地方收入的重要支柱。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财产登记注册、评估制度及管理机构。必须重视并加速立法进程,切实保护纳税人的基本权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