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7)
2023(12104)
2022(10619)
2021(9761)
2020(8660)
2019(20391)
2018(20228)
2017(38954)
2016(21707)
2015(25011)
2014(25199)
2013(24995)
2012(23161)
2011(20940)
2010(21157)
2009(19724)
2008(19818)
2007(17846)
2006(15446)
2005(13933)
作者
(62670)
(52761)
(52697)
(49996)
(33376)
(25484)
(24149)
(20824)
(19794)
(18865)
(17773)
(17689)
(17036)
(16790)
(16442)
(16270)
(16104)
(15617)
(15303)
(15178)
(13139)
(13091)
(12894)
(12072)
(11929)
(11884)
(11817)
(11791)
(10710)
(10466)
学科
(90979)
经济(90853)
管理(66097)
(62447)
(51205)
企业(51205)
方法(42400)
数学(37780)
数学方法(37261)
(26451)
(26128)
(20912)
中国(20701)
地方(19308)
业经(18637)
(17683)
农业(17309)
(15919)
财务(15871)
财务管理(15827)
(15512)
贸易(15503)
(14984)
企业财务(14919)
(14822)
理论(14377)
环境(13385)
(13356)
银行(13328)
(13311)
机构
学院(310214)
大学(309311)
(124495)
经济(121630)
管理(119082)
理学(102527)
研究(102146)
理学院(101348)
管理学(99381)
管理学院(98767)
中国(77720)
(65016)
科学(63368)
(60109)
(54723)
(52252)
(48652)
中心(48120)
业大(47402)
研究所(47126)
财经(46664)
农业(42530)
(41954)
北京(40629)
(40469)
师范(40080)
(38307)
经济学(37356)
(36709)
财经大学(34199)
基金
项目(205342)
科学(160851)
研究(149826)
基金(147570)
(128407)
国家(127343)
科学基金(108830)
社会(93240)
社会科(88169)
社会科学(88140)
(82198)
基金项目(78520)
自然(71226)
教育(71000)
自然科(69475)
自然科学(69457)
(68952)
自然科学基金(68189)
编号(61951)
资助(60993)
成果(50890)
重点(46589)
(45770)
课题(43674)
(43579)
(42796)
(40246)
创新(40006)
科研(39525)
教育部(39209)
期刊
(138331)
经济(138331)
研究(89059)
中国(63834)
(50023)
(49675)
学报(47972)
科学(44176)
管理(42031)
大学(36228)
教育(35233)
学学(33982)
农业(32751)
技术(29055)
(28223)
金融(28223)
财经(22986)
业经(22359)
经济研究(20813)
(19571)
问题(18834)
(18014)
统计(15909)
技术经济(15707)
(15566)
(14743)
财会(14412)
(14351)
资源(14242)
理论(14180)
共检索到463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艳丽  修长柏  
以内蒙古自治区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为例证,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牧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及其绩效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牧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与绩效高度相关,利益分配机制越完善,越有利于提高合作社绩效;健全的公共积累制度有助于提高合作社的生态绩效;利益分配原则对合作社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组织凝聚力有很大影响,按劳分配有助于提高组织凝聚力和社会绩效,但抑制经济绩效,按资分配有利于提高经济绩效,但抑制组织凝聚力和社会绩效。因此,基于我国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际,应建立和完善公共积累提取制度和分割制度,逐步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并存的利益分配原则,以提高牧民专...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丁文强  侯向阳  董海宾  李西良  尹燕亭  刘慧慧  
本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内蒙古自治区五大草原类型15个旗(县) 848户牧户的调研数据为分析样本,通过熵值法评估不同类型生计资本的权重,然后建立二元Log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牧民生计资本与旱灾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50.12%的牧户认为过去5年发生了旱灾,并有47.52%的牧户采取旱灾应对策略。2)牧民应对旱灾策略主要为购买草料、出售家畜和转场放牧,占比分别为33.02%、15.80%和10.38%。3)牧户的生计资本存量对其采取的旱灾应对措施购买草料、出售家畜、走场放牧、寄养家畜、外出打工存在显著影响。内蒙古自治区牧民由于生计资本存量较低,应对旱灾风险的策略较少,因此,应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发展多元化信贷供给模式,建立专业化牧民协会等措施增强牧民旱灾抵御能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雷霏霏  吴薇  曹文广  刘玉梅  
新型牧民合作社是创新牧区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本文总结了美国和日本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分析了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牧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新型牧民合作社发展的启示,旨在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促进新型牧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邓汉琨  张心灵  范文娟  刘宇晨  
草原生态补偿的关键在于界定生态服务的上游供给方和下游受益方,并根据各区域提供的生态服务量建立差异性补偿标准,以提高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文章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0个牧业盟市2010-2020年统计数据,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内蒙古各区域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草原生态外溢价值,再以草原生态外溢价值为依据,对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补奖财政资金在不同牧业盟市之间进行重新分配,构建跨区域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近10年来草原生态服务价值和草原生态外溢价值稳居前4位的盟市分别为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平均每年生态外溢价值依次为7.69×10~(24)太阳能焦耳、3.92×10~(24)太阳能焦耳、2.54×10~(24)太阳能焦耳和2.20×10~(24)太阳能焦耳,其他盟市的草原生态外溢价值的排名不断波动;(2)内蒙古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市、中部地区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以及西部地区鄂尔多斯市长期处于补偿赤字状态,两轮补偿资金总赤字分别为11.33亿元、4.75亿元、2.48亿元和5.24亿元;而东部地区通辽市和赤峰市以及西部地区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长期处于补偿盈余状态,两轮补偿资金总盈余分别为2.99亿元、3.93亿元、1.84亿元和7.27亿元。文章提出在新一轮补偿标准设定时,应适当降低补偿盈余地区的补偿资金,向补偿赤字地区转移,进一步提升赤字地区的补偿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供给量建立区域差异性生态补偿标准,不仅能够有效规避生态补偿标准“一刀切”问题,还可以有效提升补偿资金使用效率及政策激励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玉春  孟繁杰  
内蒙古自治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也暴露出经营上的许多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普遍存在的经营风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海春  齐红倩  
基于内蒙古9个地级市2010—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对其贡献显著,而绿色—协调—开放发展贡献相对不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蒙中、蒙西、蒙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次递减,并且经济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标在不同地市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短板。因此,未来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上要补齐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共同短板,局部则要补齐各地市自身发展的特有短板。充分把握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地域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是内蒙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侯国庆  马骥  安锦  
本文利用2009年、2011年和2014年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采用多元选择模型和扩展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部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本专科生就业差异。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当地毕业生中所占比例超过全国人口平均水平,并在获得政府工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就业部门逐渐从经济发达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表现出就业过程的理性化,但其中也受到竞争力偏弱的影响;就业过程受到性别、专业类别、生源地、学历类别、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但不同年度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本、专科毕业生在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间的就业情况存在差异,且主要由变量特征造成,反映出专业能力对就业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海春  齐红倩  
基于内蒙古9个地级市2010—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对其贡献显著,而绿色—协调—开放发展贡献相对不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蒙中、蒙西、蒙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次递减,并且经济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标在不同地市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短板。因此,未来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上要补齐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共同短板,局部则要补齐各地市自身发展的特有短板。充分把握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地域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是内蒙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蒿俊晓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创新,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能够帮助社员抱团抵御市场风险,提高规模化效益,实现创收增效。由于农村专业合作社属于农民的自发组织,专业性的缺失导致账务处理方面问题突出。为此,本文基于我国合作社财会制度相关规定,以内蒙古自治区专业合作社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搜集数据梳理其会计核算现状,并就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成因分析,提出具有适用性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新  靳乐山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进行实地研究,通过牧民对社区资源、适应措施以及目前政策有效性的评价,结合专家讨论结果,本文提出了三方面的政策改进方向:一是提高对牧民生产生活的直接帮扶力度,减弱气候变化影响;二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体制改革,增强社区整体适应能力;三是加强生态恢复和保护,以利于长期适应气候变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金超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三农三牧"问题解决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为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重要环节,做好"三农三牧"商业金融服务,既是党和国家赋予农业银行的历史使命,也是农业银行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本文以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结合当地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农业银行在当地服务"三农三牧"业务发展的特点,深入分析了民族自治地区的金融需求和金融服务"三农三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效服务"三农三牧"的新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艳丽  修长柏  
随着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其利益分配机制也要不断演变。本文从生命周期视角将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划分为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建立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分配基本模型,分时期构建其利益分配机制,并以内蒙古特力格图牧民专业合作社为应用实例,对其发展的特点和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杰  高芬  
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经济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对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可以有效评价草畜平衡发展态势。文章对200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系统与畜牧业经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但前者增速较缓并具有明显波动性;2000—2017年间两大系统由濒临失调逐渐发展为近几年的中级协调或良好协调,表明二者存在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正耦合关系。另外,与畜牧业经济发展相比,草原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稍显滞后。因此,未来国家应继续实施和完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将二者的耦合发展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栩  
一般而言,土地财政是指政府围绕土地所进行的财政收支和利益分配。但在中国,土地财政主要指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土地出让金,并以此作为其财政收人的重要来源。以内蒙古为例,2007年~2011年,土地出让金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从1 4%增长到2 5.3%,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超过了50%,有些地区甚至占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孔德帅  胡振通  靳乐山  
牧民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对于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4个嘎查294个牧民的实地调查数据,描述了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现状,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有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总体较弱,仅有34.0%的牧民明确表示愿意子女继续从事草原畜牧业经营。少数民族、家中有村干部的样本牧民具有较强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年龄越大,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越强。天然草场和劳动力是草原畜牧业的两种主要生产要素,与两者相关的家庭人均草场面积、草场质量状况、家庭人口数和家庭畜牧业从业人数都对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有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