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6)
2023(12254)
2022(10661)
2021(9975)
2020(8808)
2019(20495)
2018(20289)
2017(39347)
2016(21238)
2015(24099)
2014(23988)
2013(23693)
2012(22021)
2011(19699)
2010(19446)
2009(18028)
2008(17879)
2007(15874)
2006(13526)
2005(11923)
作者
(61535)
(52073)
(51707)
(49398)
(33063)
(25265)
(23628)
(20403)
(19810)
(18559)
(17785)
(17575)
(16416)
(16272)
(16201)
(16171)
(15854)
(15201)
(15012)
(14961)
(12741)
(12726)
(12574)
(11977)
(11593)
(11570)
(11451)
(11364)
(10581)
(10421)
学科
(91624)
经济(91524)
管理(62143)
(61366)
(50153)
企业(50153)
方法(48456)
数学(43499)
数学方法(42999)
(25384)
(23929)
中国(20386)
业经(19005)
(18666)
地方(18231)
农业(16988)
(16460)
贸易(16455)
(16245)
(15973)
(15934)
财务(15930)
财务管理(15887)
企业财务(15095)
(13191)
银行(13161)
(13113)
理论(12920)
技术(12630)
(12591)
机构
大学(304903)
学院(302734)
(124093)
管理(123099)
经济(121694)
理学(107042)
理学院(105951)
管理学(104084)
管理学院(103539)
研究(96817)
中国(74496)
(63873)
科学(60359)
(56089)
(53887)
业大(48155)
中心(48033)
(48026)
财经(45820)
(45697)
研究所(43909)
农业(41940)
(41694)
北京(39592)
经济学(38023)
(37722)
师范(37280)
(36220)
(35091)
经济学院(34624)
基金
项目(210819)
科学(166616)
基金(155705)
研究(149622)
(136614)
国家(135547)
科学基金(117075)
社会(95203)
社会科(90408)
社会科学(90380)
基金项目(82991)
(80976)
自然(78348)
自然科(76573)
自然科学(76551)
自然科学基金(75219)
教育(69473)
(69324)
资助(64412)
编号(60118)
成果(47586)
重点(47415)
(47227)
(43815)
(43473)
科研(41525)
教育部(40712)
创新(40703)
课题(40103)
国家社会(39727)
期刊
(127816)
经济(127816)
研究(80989)
中国(53062)
学报(49280)
(46218)
科学(45698)
(44547)
管理(42475)
大学(37461)
学学(35558)
农业(30378)
(27911)
金融(27911)
技术(26944)
教育(25977)
财经(22624)
业经(22016)
经济研究(19885)
(19305)
问题(18042)
(17453)
统计(17095)
(15315)
技术经济(15311)
图书(15066)
理论(14908)
(14905)
决策(13938)
资源(13922)
共检索到434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宝希吉日  根锁  乌日根巴雅尔  
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三个旗(市)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草场承包到户政策实施以来,牧户的草场经营行为发生的变化,以及对牧户选择草场经营方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草场面积、是否打草、户主的放牧经验和草场是否围栏等因素对牧户选择不同的草场经营方式有显著影响。作为牧户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之一,草场的合理利用对牧民的收入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轮牧次数、牲畜数量和户主学历等三个因素对牧户的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谭淑豪  谭文列婧  励汀郁  朱勇  张巧云  刘博  
本文运用"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分析框架,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4个牧业旗147户牧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以及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气象数据,通过构建牧民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牧民的社会脆弱性状况。分析结果表明:牧民社会脆弱性水平整体较高,六成以上的牧民都面临着高脆弱性;牧民家庭抚养比例、职业粘性、居住粘性、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等11个指标是影响牧民社会脆弱性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可望对类似的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生态脆弱地区实行精准扶贫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乌仁格日乐  根锁  鬼木俊次  宝希吉日  
草场"承包到户"以来,以户为单位的"圈地运动"的兴起成为比较成功的耕地承包模式。但畜牧业生产特点不同于种植业,而随着种植业的发展,细碎化耕地已经不符合农业规模经营的要求,耕地流转成为必然。在这一背景下,以户为单位的草场围栏引发了广泛争议。文章以锡林郭勒盟为调查地区,从经济、生态及文化角度对草场围栏的效益进行浅显分析,并加以相关讨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彦明  李欧美  
从整体来看,开展草场抵押贷款业务有利于激活草原资产价值,丰富牧民融资方式,是解决农牧民贷款难的根本途径,也是推进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金融在落实精准扶贫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及其所属的镶黄旗在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政策、实施金融精准扶贫方面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笔者基于对锡林郭勒盟及镶黄旗的调研,总结金融精准扶贫在牧区实施的经验,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斌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为例,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内蒙古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卫生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卫生服务设施基础薄弱、乡镇卫生院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农牧民对新农合的认知程度不高、报销金额比率不高等问题,并从完善新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优化农村牧区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萨日盖  张裕凤  
研究目的:以东乌珠穆沁旗为研究区,分析牧草地流转价格影响因素,研究牧草地流转价格变化规律,确定合理、有效的牧草地流转价格体系,为牧草地合理流转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法,调查牧草地流转情况,分析牧草地流转价格和牧户牧业收入,采用收益还原法测算牧草地流转价格。研究结果:近两年东乌珠穆沁旗牧草地租赁价格为45—150元/hm2,牧草地租赁价格变动幅度大;牧户牧业总纯收入最高达到33万元,最低只有1万元,牧户牧业纯收入差距明显;影响牧草地流转价格的主要因素有草地类型、植物群落、植被高度及覆盖度、降水量等。研究结论:按照平均牧业纯收益还原测算牧草地流转价格,测算30年期牧草地流转价格西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娜  
近年来,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地资源利用的讨论和研究中,关于游牧生产方式与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哪种生产方式更能促进草畜合理利用的争论成为一个焦点。本文选取作为中国11片重点草原牧区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该盟解放以前游牧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特点的回顾、分析,得出在传统游牧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中的各个阶段对草畜利用的效率有所不同,应该辩证看待游牧生产方式,保留其合理内核,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和草地资源保护利用提供有利借鉴的结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艳丽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有效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巩固草原生态建设成果、提高牧民收入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为例,阐述了禁牧舍饲项目和"生态恢复禁牧区"项目中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践,剖析了我国现行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存在缺乏长效机制、政策制定不尽合理以及补偿资金投入不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措施:①科学合理制定补偿办法;②多渠道增加草原生态补偿资金投入;③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巩国丽  刘纪远  邵全琴  
土壤风蚀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中国北方典型风蚀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得本区成为华北重要的生态屏障,为此锡林郭勒盟全区均划入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了更好地阐明锡林郭勒盟的土壤风力侵蚀过程,指导区域的荒漠化防治,,基于气象、遥感数据,利用RWEQ模型定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的土壤风蚀时空格局,揭示土壤风蚀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锡林郭勒盟多年平均土壤风蚀量为3.39亿t。土壤风蚀强度以微度和轻度为主,主要集中在植被较好,风蚀力较低,降雨量较高,雪被覆盖地表时间较长的东、中部地区以及南部地区。侵蚀强度为中度以上的侵蚀区集中在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和正蓝旗的浑善达克沙地;9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的土壤风蚀强度总体上呈减弱趋势,主要与风场强度的减弱,植被盖度等的变化有关。土壤风蚀多发生于风蚀力较大的春季,风蚀强度较大区域的春季植被盖度与风蚀量呈显著负相关(r>0.7,p<0.01),且近20年植被盖度提升有效降低了该区域的土壤风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梅  乔光华  
以锡林郭勒盟牧区为例,利用NOAA/HAVRR NDVI与MODIS NDVI遥感数据,估计得到其1981—2013年的植被覆盖度,并根据草地退化国家标准,计算草地退化指数作为衡量草地质量状况的指标,实证研究气候变化与生产经营活动对草地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1—2013年,锡盟牧区草地退化指数呈先升后降的特征,总体呈上升态势,说明研究区草地退化水平呈先恶化、后期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2)研究区草地退化主要受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其中,非农生产经营活动是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尤其是矿产开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婷  于德永  乔建民  郝蕊芳  
提高土壤保持能力对于维持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景观格局分析与逐步回归的统计方法,在流域尺度上对2005—2010年锡林郭勒盟景观格局变化对土壤保持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保持能力差异显著,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林地>农田>草地;(2)2005—2010年,锡林郭勒盟林地土壤保持能力减弱,草地和农田土壤保持能力增强;(3)不同景观水平指数及不同斑块类型水平指数对土壤保持能力的影响差异显著;(4)景观水平上,流域土壤保持能力随着斑块数量和香农多样性指数的减小以及景观形状指数和香农均匀度指数的增加而相对增强,其中,斑块数量对土壤保持能力的影响更大;(5)斑块类型水平上,在降雨减少而植被覆盖度降低的情况下,随着聚合度的增加,林地土壤保持能力减弱幅度变小,其中,草地土壤保持能力随着最大斑块指数的增加而增强,农田土壤保持能力随着斑块面积百分比的增加以及平均邻接度指数的减小而增强。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区域景观管理水平,促进水土保持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梅   刘瑶瑶  
[目的]气象灾害给草原牧区的牧户生计带来了巨大风险,分析牧户生计恢复力及其障碍因素是牧户有效抵御灾害、提升恢复力的关键。[方法]本文基于锡林郭勒草原牧区220户牧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生计恢复力,并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其主要障碍因素。[结果]结果表明:(1)研究区牧户整体生计恢复力为0.316,居于中等水平,在各维度层中,认知能力最强,学习能力最弱。(2)从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除认知能力与自组织能力外,荒漠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草甸草原区牧户的生计恢复力、缓冲能力和学习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_(生计恢复力)=0.008,P_(缓冲能力)=0.021,P_(学习能力)=0.032)。(3)技能获取能力、亲朋好友数量、领导潜力等10项指标是影响牧户生计恢复力的主要障碍因素。[结论]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按照“凭借区域资源优势、双管齐下、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的思路构建牧户生计恢复力提升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岳天祥  马胜男  李镇清  陈泗清  田永中  
本文回顾了生态多样性空间尺度效应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生态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相互关系研究中存在的方法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白音锡勒草地生态系统为例,运用多尺度多样性模型、香侬模型和辛普森模型对不同空间分辨率和尺度上对生态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尺度多样性模型模拟得到的景观元多样性严格地随着空间分辨率的降低而下降,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说明多尺度多样性模型更适于在多个空间尺度上的运用;空间分辨率的变化对生态多样性与草地最大地上生物量和荒漠化面积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非线性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波  王纯洁  斯木吉德  贾知锋  阿日查  张剑  郭雪梅  贺美玲  吉米斯  陈浩  超克  敖日格乐  
为研究锡林郭勒草原蒙古牛肌肉肉质特性,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全年放牧蒙古牛和西门塔尔牛各8头,屠宰后采集背最长肌肌肉进行肉品质及矿物质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蒙古牛肌肉中的肌肉红度a~*、黄度b~*、系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干物质、灰分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而失水率、pH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2)蒙古牛矿物质元素Ca、P、Cr、Cu、Fe、Mn、Zn、Se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Mg、K含量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综上,蒙古牛肌肉肉质特性比西门塔尔牛好,肉中所含矿物质大多比西门塔尔牛高,所以具有更好的食用、加工潜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汤曾伟  王宏  李晓兵  迟登凯  李晓慧  
利用MOD13Q1数据和CASA模型计算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2006-2015年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并分析NPP时空变化趋势以及其与气象、牧畜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在时间分布上,锡盟地区10年内NPP呈增长趋势,平均增幅达到4.56gC·(m2·a)-1。中部地区NPP波动情况最为明显,变异系数在0.3以上,为生态敏感区。在空间分布上,NPP取值范围在0~750gC·(m2·a)-1,与地域植被类型、水热条件分布有关,表现为东部草甸草原>中部典型草原>西部荒漠草原。2)降水为该地NPP的决定性要素,其中达到强正相关的像元数目比有83.8%,且6、7月份降水对该地后期NPP影响显著。温度因子和NPP呈负相关关系,尤其是累积最高温度这一影响因子,但温度影响无显著滞后效应。3)牧畜量和NPP之间并不显著相关,说明并不是简单的牧畜量增高NPP就会下降,还应考虑牲畜排泄物对土壤有机质的改良,及啃食方式对植株遗传等多因素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