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9)
2023(10699)
2022(9581)
2021(9128)
2020(7528)
2019(17365)
2018(17500)
2017(33617)
2016(18294)
2015(20694)
2014(20494)
2013(20379)
2012(18482)
2011(16777)
2010(16600)
2009(14983)
2008(14538)
2007(12643)
2006(11089)
2005(9443)
作者
(52619)
(43395)
(43201)
(41211)
(27594)
(20995)
(19700)
(17223)
(16680)
(15495)
(14984)
(14589)
(13774)
(13633)
(13424)
(13093)
(12959)
(12838)
(12467)
(12178)
(10831)
(10477)
(10262)
(9920)
(9734)
(9651)
(9644)
(9523)
(8679)
(8586)
学科
(71438)
经济(71266)
管理(52071)
(48126)
(40151)
企业(40151)
方法(33702)
数学(27530)
数学方法(27203)
(20710)
中国(18507)
(18446)
(16901)
业经(16889)
地方(16822)
环境(14729)
(14718)
理论(14336)
农业(14062)
(11909)
贸易(11902)
(11505)
(11298)
(11198)
技术(10903)
教育(10711)
(10390)
财务(10327)
财务管理(10313)
企业财务(9786)
机构
大学(258166)
学院(255658)
管理(104359)
(96466)
经济(94228)
理学(91244)
理学院(90178)
管理学(88581)
管理学院(88127)
研究(85953)
中国(60909)
科学(55730)
(55396)
(42963)
(42687)
(40567)
业大(39646)
研究所(39517)
中心(38149)
(35794)
师范(35532)
(35500)
北京(35256)
财经(34886)
(31655)
农业(31456)
(31346)
(29585)
师范大学(29014)
经济学(27509)
基金
项目(181618)
科学(142413)
研究(132882)
基金(131282)
(114258)
国家(113289)
科学基金(97214)
社会(83236)
社会科(77898)
社会科学(77872)
基金项目(71151)
(70626)
自然(64210)
自然科(62566)
自然科学(62552)
自然科学基金(61364)
教育(60118)
(59989)
编号(54899)
资助(53219)
成果(44173)
重点(40444)
(39519)
(38366)
(37274)
课题(36970)
创新(34661)
科研(34617)
教育部(33676)
大学(33612)
期刊
(106199)
经济(106199)
研究(74726)
中国(46011)
学报(42108)
科学(39288)
(36853)
管理(36835)
大学(31538)
(30417)
教育(30273)
学学(29468)
农业(26076)
技术(20580)
业经(17561)
(16895)
金融(16895)
财经(16063)
经济研究(15730)
图书(15623)
科技(13800)
(13574)
问题(13547)
资源(13346)
(13064)
理论(13003)
(12084)
实践(12014)
(12014)
现代(11752)
共检索到362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善英  朱广印  王艳  
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国内生态移民的研究。针对不同地区移民的社会适应性,众多学者从生产、生活及文化适应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移民适应性的措施。但牧区生态移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从发展的角度考虑,今后还需要加强对牧区生态移民的跟踪研究、比较研究和拓展研究。对现有牧民适应性的研究进行比较总结,既能较好了解不同地区移民的适应情况,也能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乌静  
通过对达茂旗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政策的排斥性是造成牧民移民后经济收入少、政治参与度低、社会融入难、文化堕距大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适应困境,文章认为生态移民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牧区、牧业、牧民的特点,促进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乌静  
通过对达茂旗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政策的排斥性是造成牧民移民后经济收入少、政治参与度低、社会融入难、文化堕距大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适应困境,文章认为生态移民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牧区、牧业、牧民的特点,促进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爱军,苏莹荣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艳红  
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状况、适应的不同方面及影响适应的因素等问题上。新近的研究趋势主要表现于几个方面:(1)注重中介变量的探讨;(2)转变研究取向;(3)注重研究方法多样化。文章还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1)社会适应评估标准不一;(2)适应过程研究及纵向研究缺乏;(3)适应机制的理论建构待加强;(4)干预对策及实践研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亮  王俊鸿  
本文通过对长江上游牧区生态移民搬迁之后生活状态和社会适应的分析,讨论了搬迁移民在急促城市化过程中社会不适应的原因,从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和心理等几个方面阐释了文化和职业培训在改善移民社会适应性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还对移民迁入地目前的培训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移民培训的内容安排、持续性、追踪机制、培训对象的态度以及培训参与者资源整合的能力是影响目前培训效果发挥的主要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炎炎  杨世箐  
灾后移民的社会适应涉及因灾人口迁移效果,直接影响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社会适应的自评问卷对北川等地灾后移民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移民社会适应状况进行了横向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涉及的四个层面社会适应状况有所差异,生计发展适应状况相对最好,介于"很适应"和"比较适应"水平;基本生活适应和人际交往适应水平相对较好,介于"比较适应"和"适应一般"水平;在思乡情绪层面的心理适应水平相对最差,可近似认为在"不太适应"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丽君  
生态移民是中国为改善生态环境、消除区域性贫困而采取的一项政策行动。牧区生态移民是由政府主导的"非自愿性生态移民",其主要目标是为保护某个区域特殊生态或让某个区域生态得以修复,并减少牧民贫困。牧区生态移民并非简单人口流动,也非生态环境和经济行为问题,其包含着传统游牧社会向城镇定居的社会机体演化的浓缩过程,涉及社会和文化传承问题。因此,需审慎做好牧区生态移民各项工作及政策导向,降低其经济、社会和生态风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陶格斯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对镶黄旗转移到呼和浩特市郊区的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行了描述,并对影响社会适应的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据此提出几点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俊宏  
基于农户可持续生计理论,以内蒙古包头市7个牧区生态移民安置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计转型背景下牧区生态移民生计困境。研究表明:生态移民呈现出冲击型脆弱性和结构型脆弱性,生态移民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生计转型困境,生态移民拥有较低的生计转型适应能力,生态移民具有较低的生计潜力。文章认为,为了促进生态移民在生计转型生计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增强生态移民生计资本积累和培育、提高生态移民生计转型能力、建立和完善生态移民社会安全保护体系、倾听生态移民的声音、合理构建旨在促进生态移民实现顺利转型的产业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隋燕娜  杨海凤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草原退化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生态移民,但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贫困现象。文章以迈克尔(Michael M.Cernea)的贫困风险理论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方面因素对牧区生态移民可能面临的贫困风险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为草原牧区生态移民贫困风险规避提供有益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俊宏  
因生态移民较高的生计脆弱性、较低的生计转型能力以及复杂的生计转型困境,往往会造成以"人口空心化"、"公共服务利用空心化"、"产业空心化"为特征的牧区生态移民新村"空心化"问题。本文提出从多方面帮扶生态移民创业、多样化生计策略、创新生计模式、建立非农就业服务机构以及构建适合生态移民的产业体系等措施的治理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震,雷洪  
三峡移民在搬迁后生活环境的社会适应或社会化中,其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迁后的社会心态是这种主观能动性首先的和集中的表现状态。经对湖北部分首批三峡移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本文从移民对搬迁前后生活环境的感觉比较、对迁后生活环境满意度、生活环境的习惯感觉、生活关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考察、分析了这些移民迁后的社会心态状况及各种原因。从一个角度反映了首批搬迁的三峡移民目前的状况,并对调整、引导三峡移民的社会心态提出了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燕  王顺克  
文章通过对三峡库区移民状况的调查,探讨了现阶段三峡库区移民社会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社保体系的原则,提出了在三峡库区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筹措资金,构建具有三峡库区特色的地质灾害社会保险基金,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功能的失业保险,并以家庭账户为基础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三峡库区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豪祥  谭平  张国兵  
文章通过采用设计的"社会适应性调查问卷",对湖北省内的468名三峡工程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