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4)
- 2023(14147)
- 2022(12382)
- 2021(11960)
- 2020(9799)
- 2019(22805)
- 2018(22970)
- 2017(42186)
- 2016(23600)
- 2015(26584)
- 2014(26380)
- 2013(24882)
- 2012(22572)
- 2011(20260)
- 2010(20412)
- 2009(18482)
- 2008(17607)
- 2007(15051)
- 2006(13456)
- 2005(11773)
- 学科
- 济(80204)
- 经济(80091)
- 管理(59524)
- 业(56111)
- 企(46573)
- 企业(46573)
- 方法(34336)
- 数学(29292)
- 数学方法(28888)
- 中国(26974)
- 农(24361)
- 教育(23321)
- 财(20786)
- 学(20223)
- 业经(19088)
- 地方(17797)
- 理论(17628)
- 制(17216)
- 农业(16088)
- 贸(15442)
- 贸易(15432)
- 易(14980)
- 和(13565)
- 技术(13508)
- 环境(12614)
- 银(12481)
- 银行(12446)
- 体(12310)
- 融(12297)
- 金融(12295)
- 机构
- 大学(313544)
- 学院(310440)
- 管理(118219)
- 济(113452)
- 经济(110624)
- 研究(108548)
- 理学(102082)
- 理学院(100828)
- 管理学(98906)
- 管理学院(98321)
- 中国(74939)
- 京(68343)
- 科学(67580)
- 所(54155)
- 财(53014)
- 范(51164)
- 师范(50810)
- 研究所(49486)
- 中心(47731)
- 农(47317)
- 江(45804)
- 业大(44960)
- 北京(44170)
- 财经(41814)
- 师范大学(41570)
- 教育(40302)
- 院(39670)
- 经(37993)
- 州(37353)
- 农业(36587)
- 基金
- 项目(213168)
- 科学(167748)
- 研究(163557)
- 基金(150399)
- 家(130822)
- 国家(129322)
- 科学基金(109867)
- 社会(99070)
- 社会科(93388)
- 社会科学(93362)
- 省(84094)
- 教育(80616)
- 基金项目(79732)
- 划(72668)
- 自然(70300)
- 编号(70181)
- 自然科(68547)
- 自然科学(68529)
- 自然科学基金(67235)
- 资助(60740)
- 成果(59233)
- 课题(50367)
- 重点(48781)
- 部(47499)
- 发(46361)
- 创(44504)
- 项目编号(42834)
- 年(41658)
- 教育部(41271)
- 创新(41199)
共检索到464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鲍晓艳
近年来,随着牧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寄宿学生的人数比例逐年上升,因此部分农牧区孩子的家庭教育链条基本断裂,对在家庭环境中传承本民族文化,对孩子健全的人格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一定影响。提出教育改革不仅注重资源共享优化教育环境等问题,同时也应兼顾解决就近上学体现教育平等问题,解决通过家庭教育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使受教育者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
牧区教育改革 家庭教育 困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伟
本文以对职业女性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调查为依据,围绕当代职业女性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时间精力不足、父亲教育缺失、隔代教育弊端以及心理焦虑等困境,进而研究提出了政策支撑、社会支持、角色及时调整、心理调适、夫妻共担教育责任、对隔代教育趋利避害等对策措施,以期帮助更多的职业女性走出家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更好更成功地教育下一代。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家庭教育 困境 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葛丰交
由于新疆牧区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新时期牧区教育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成为新疆教育工作的难点。本文从扼要介绍新疆牧区概况和特点入手,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师资、设施、经费、参考书、就业等7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大投入、信息化、师资建设、助学体系、双语教育等9条发展牧区教育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疆牧区教育 问题困难 对策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登旺 韩磊
粮食型家庭农场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我国粮食供给的重要主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开展的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为粮食型家庭农场调整生产结构、优化粮食品种、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了机遇。但粮食价格不断下降、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严重压缩了粮食型家庭农场的利润空间,导致一些粮食型家庭农场陷入经营困境。本文在概述新一轮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及其进展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当前粮食型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困境,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粮食型家庭农场摆脱转型发展困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倩 程天君
受众理解、接受和遵从政策的程度事关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家庭作为受众单位之一,在政策落实和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城市不同家庭背景的父母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城市家庭的教育实践深入于当前的改革背景之中,不同家庭对“双减”政策的认识情况、执行态度和行为参与均存在差异,并且蕴含深刻的文化逻辑和阶层烙印,初衷良好且目标明确的“双减”政策在取得一定减负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教育公平风险。究其原因,“双减”政策执行深受家庭背景、国家制度、教育和文化多种结构性因素制约,建议从坚持教育政策引领、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和推动校外培训机构合理转型四个方面对“双减”落实困境进行纾解。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冬梅
为适应新的人口形势,我国对生育政策进行了逐步调整,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现在的全面二孩,但数据显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常州市新生儿出生率并没有明显增长,反而出现了下降。调查显示,教育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全面二孩政策后常州市人口的变动情况和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调查了二孩家庭对教育数量、质量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全面二孩 二孩家庭 教育需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薇
家庭教育不仅是促使子代“成人”的有效途径,也是通过代际“筹划”实现亲代生命延续的重要方式。然而,家庭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忽视“个体成人”价值本身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子代健全人格的培养和人类代际更好的继替,为此,须回归家庭教育价值及实践本身。不同的时空场域和文化环境,家庭教育展开的逻辑起点和实践理路不同,现代家庭教育正处于古今交融的时间场域、中西互嵌的空间场域、家庭变迁的社会场域。在如此复杂的处境中,要切实开展并发挥家庭教育的现实功用,应该树立“在世代之中存在”的家庭发展观、“亲亲为大”的家庭亲子观、“成人先于成才”的家庭成才观。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层面“再家庭化”的政策支持、社会层面拟“亲缘共育”机制的再造、家—校合作层面“主体权责”边界的明晰、家庭本身层面的“自觉自为”等实践措施,共同培育内心丰盈、人格健全的子代。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忠 陈辉
家庭教育投入在质量支持、资源使用效率支持与目的支持三个维度上,构成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社会支持因素。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及推断性统计分析发现,家庭教育投入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存在目的支持模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投资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社会收入差距过大、家长的教育理念落后和投资能力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以及教育评价体制束缚是家庭教育投入支持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此,提高家庭教育投入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水平进而保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缩小收入差距是根本,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基础,更新家长观念是保障,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是动力。
关键词:
家庭教育投入 教育改革与发展 支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胜洪 张宇帆
学校作为响应政策链接社会与家庭、协调联动家庭教育责任主体的主要力量,优化其协同功能理应作为家校社协同体系建设的关键。通过梳理家庭教育相关政策话语中对学校责任的表述发现,家庭教育中学校具有协同的法定职责,这具体体现在提供服务、进行指导、参与干预三个方面,但是家校社协同实践中学校功能彰显仍面临履责错位、履责缺位、履责越位的法治困境。找准学校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其协同作用的方向以及法治路径需着力于权责利边界、评价指标、能力培育及政策工具的优化,进一步激发学校在构建优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过程中的助推力。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校社协同 学校责任 学校协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蔚
文化自信是激发改革的内生动力。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发展维度来看,文化自信是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资源失衡、自我认同缺失、文化积淀匮乏、办学导向偏差影响了高职教育文化自信的提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开启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全面改革的步伐,鉴于此,文章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础;注重文化发展视域,持续推进高职教育改革;积极适应改革新形势,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三方面共同入手,找准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自信的切入点;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发展成就和未来预期,增强群体自豪感;依托合作教学的特长和优势,增强高职教育文化自信的特异性;加强国际交流,拓展高职教育文化自信建设的平台。
关键词:
文化自信 职教改革 高职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志军 王宏伟
新一轮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对高中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此政策设计注重赋予学生选择权,是对学生"专业性向"的充分关注与尊重;规定"不分文理科",有利于跨跃"两种文化"鸿沟;破解录取依据的单一化,有利于增强高中与大学教育的关联度。与此同时,在进一步深化实施过程中,高中教育将面临着行政班建制存废的焦虑、学生自主选课选考的盲目、个性化学业指导的缺席、学科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失衡等诸多风险与挑战。面向未来,高中教育应着力于实现理顺行政班与走班制度的内在关系、推进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建立学生发展成长导师制度以及构建区域性教师流动机制等路径超越。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段成荣 吕利丹 王宗萍
在人口从农村大规模流向城镇的过程中,大多数流动父母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留守儿童规模快速扩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在深入挖掘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在重庆市31所农村小学收集的1.2万名学生的调查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展开讨论。本研究兼顾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机会和学业成绩、义务教育和后义务阶段教育,通过综合比较和分析,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把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飞
在我国农村地区,城镇化发展直接冲击到了各个家庭,进而引发许多普遍性的家庭教育问题,这就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得以解决。因此,构建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就成为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立足于我国农村"半熟人社会"以及"无主体熟人社会"中的一种现实选择。按照支持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宏观层面的政府支持、中观层面的社会组织支持和个人层面的个人支持。在支持主体中,尤其要关注社会组织的支持,其中要特别加强以学校、社区和家庭教育专业组织为主导力量的支持,进而从支持内容、支持途径和支持主体的多方参与中强化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
关键词:
城镇化 家庭教育 社会支持 社会组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是其整个教育工作中的焦点之一。在儿童的整个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纽带功效,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纽带影响力却出现持续减弱的倾向,以致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构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纽带,提升父母榜样示范作用,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破解其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纽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晓伟
在我国全面而快速的社会转型期,受现代化的规律性客观因素与我国特有的体制性因素影响,农村家庭教育陷入困境之中。现阶段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两类: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家庭援助和支持,迫切需要政策的落实、全社会的支持以及农民个体的自觉意识与主动行为。如能将之置于"社区"这一社会政策的基本操作单元,充分发挥城乡社区的资源动员机制与社会服务递送机制,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农村家庭教育困境可望能有所突破。
关键词:
农村家庭教育 社会转型 社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