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6)
- 2023(14200)
- 2022(12683)
- 2021(11994)
- 2020(10330)
- 2019(24127)
- 2018(24352)
- 2017(47007)
- 2016(26256)
- 2015(30168)
- 2014(30602)
- 2013(30387)
- 2012(28520)
- 2011(25728)
- 2010(25897)
- 2009(23948)
- 2008(24060)
- 2007(21507)
- 2006(18563)
- 2005(16311)
- 学科
- 济(105028)
- 经济(104901)
- 管理(73912)
- 业(70587)
- 企(58146)
- 企业(58146)
- 方法(52237)
- 数学(45321)
- 数学方法(44743)
- 农(28764)
- 财(26969)
- 学(26815)
- 中国(25738)
- 业经(21782)
- 地方(21042)
- 贸(19521)
- 贸易(19512)
- 农业(19082)
- 易(18893)
- 制(18457)
- 理论(17938)
- 务(17453)
- 财务(17376)
- 财务管理(17334)
- 和(17184)
- 环境(16422)
- 企业财务(16391)
- 银(15288)
- 技术(15216)
- 银行(15213)
- 机构
- 大学(387771)
- 学院(383542)
- 管理(147831)
- 济(145412)
- 经济(141984)
- 研究(129444)
- 理学(128228)
- 理学院(126691)
- 管理学(124140)
- 管理学院(123467)
- 中国(94559)
- 科学(86150)
- 京(83530)
- 农(71192)
- 所(68129)
- 财(66510)
- 业大(63165)
- 研究所(62536)
- 中心(58675)
- 江(56809)
- 农业(56559)
- 财经(53691)
- 北京(52577)
- 范(52270)
- 师范(51685)
- 经(48541)
- 院(46133)
- 州(46012)
- 经济学(42985)
- 技术(41743)
- 基金
- 项目(260838)
- 科学(202004)
- 基金(187127)
- 研究(185066)
- 家(164740)
- 国家(163372)
- 科学基金(137869)
- 社会(112244)
- 社会科(106037)
- 社会科学(106004)
- 省(102694)
- 基金项目(100315)
- 自然(92815)
- 自然科(90607)
- 自然科学(90576)
- 自然科学基金(88932)
- 划(87294)
- 教育(85579)
- 资助(78107)
- 编号(76035)
- 成果(62735)
- 重点(58628)
- 部(56965)
- 发(54982)
- 创(52916)
- 课题(52607)
- 科研(50848)
- 创新(49475)
- 计划(49375)
- 大学(48271)
- 期刊
- 济(158240)
- 经济(158240)
- 研究(107848)
- 学报(70234)
- 中国(69792)
- 农(64762)
- 科学(61601)
- 大学(51419)
- 管理(51128)
- 财(51102)
- 学学(48437)
- 农业(44752)
- 教育(42142)
- 技术(32465)
- 融(29668)
- 金融(29668)
- 业经(25699)
- 财经(25662)
- 经济研究(24228)
- 业(23070)
- 经(21735)
- 图书(21376)
- 问题(21206)
- 版(20510)
- 技术经济(19016)
- 科技(18707)
- 理论(18701)
- 业大(18458)
- 实践(17257)
- 践(17257)
共检索到552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海卓 熊显荣 马鸿程 黄向月 闵星宇 李键
旨在探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7A在牦牛生殖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表达模式。以牦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技术克隆获得牦牛KDM7A编码区序列,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KDM7A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获得KDM7A基因在牦牛卵巢、肾、胃、小肠、肌肉、心、子宫、脾、肺和肝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该基因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KDM7A开放阅读框含有2 409 bp碱基,共编码802个氨基酸,且与其他物种相比,牦牛与黄牛、野牛及山羊同源性较高。此外,KDM7A在牦牛各组织中广谱表达,通过进行各组织KDM7A表达量差异性分析得出该基因在子宫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除胃以外其他组织(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鹏 陈阿琴 曹娜 吴婷婷 魏华
用不同浓度的促滤泡激素(FSH)和17α,20β-双羟孕酮分别作用于斑马鱼卵母细胞。结果表明,1 IU/mL的FSH和5 ng/mL的17α,20β-双羟孕酮对斑马鱼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17α,20β-双羟孕酮的作用效果较好,经过SDS-PDGE电泳和WesternBlot检测发现,5 ng/mL 17α,20β-双羟孕酮对斑马鱼卵母细胞诱导后,分裂原蛋白激酶被激活,生发泡破裂的卵母细胞数目增多。免疫组化检测证实,第Ⅰ期的卵母细胞中分裂原蛋白激酶没有激活,第Ⅱ期、第Ⅲ期细胞质中分裂原蛋白激酶开始激活,第Ⅴ期卵母细胞的胞质与核区同时存在活性的分裂原蛋白激酶,并伴有生发泡破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咪咪 张迟 常爱玲 党婉誉 周彩红 俞狄虎 吴莹莹 张敏
‘无籽’瓯柑Citrus suavissima‘seedless’是野生型瓯柑Citrus suavissima的芽变,其花粉完全败育,败育起始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研究‘无籽’瓯柑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的分子机制,有利于深入认识果树芽变的发生机制。随机选择"无籽"瓯柑和瓯柑各3株,根据花蕾直径采集花粉母细胞时期(Ⅰ),四分体时期(Ⅱ),单核花粉粒时期(Ⅲ),双核花粉粒时期(Ⅳ)及花粉粒成熟期(Ⅴ)共5个时期的花蕾并分离花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分析减数分裂特性基因rad51和ms1的相对表达量,3次重复。通过sPss 16.0的最小显著差法(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文昌 殷实 李泽沛 王斌 杨柳青 周婧雯 李键
为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Histone deacetylases 8,HDAC8)在牦牛生殖中的作用,以牦牛肝脏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克隆牦牛HDAC8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牦牛HDAC8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牦牛不同组织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GV、MⅠ和MⅡ期)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牦牛HDAC8基因序列为1 109 bp(GenBank No.MK889494),CDS为1 008 bp,编码氨基酸335个;序列比对分析发现,牦牛与其他哺乳动物的相似性在94%以上,表明HDAC8在哺乳类动物进化过程及蛋白结构水平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组织表达分析发现,HDAC8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HDAC8基因在卵母细胞不同发育阶段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表达水平随着卵母细胞成熟阶段的递增呈上升趋势,MⅡ期表达水平最高,极显著高于GV和MⅠ期(P<0.01)。综上,HDAC8基因可能在牦牛肝脏代谢及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中起一定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探索HDAC8在牦牛生殖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牦牛 HDAC8基因 组织表达 卵母细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朱之悌 张志毅
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对毛白杨 (PopulustomentosaCarr.)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进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毛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有一定的规律 ,且与花序的形态和花药颜色变化有密切相关 ;②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表现因个体不同而不同 ,终变期、中期Ⅰ有数目不等的单价体出现 ,在后期Ⅰ乃至末期Ⅰ、末期Ⅱ可见到单独存在的落后染色体 ,体现了毛白杨遗传上的异质性 ;③毛白杨减数分裂存在多核仁现象 ,在末期Ⅰ、末期Ⅱ最多可见到含 8个小核仁的子核 ,并且随着减数分裂进行 ,多个小核仁发生合并 ,最终生成一个大核仁 ;④毛白杨各无性系在减数分裂进程上存在着差异 ,甚至同一雄性无性系...
关键词:
毛白杨 细胞遗传学 多核仁 减数分裂进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丁凤玲 魏华 陈阿琴 沙晓姣 任周 余言想
为了阐明p38MAP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活在斑马鱼(Danio rerio)卵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恢复中的作用,用卵泡刺激素(FSH)、SB203580(p38MAPK抑制剂)、PKA激活剂forskolin单独作用及FSH与SB203580、FSH与PKA抑制剂H89共同培养斑马鱼卵母细胞。采集不同培养时间的卵母细胞,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38MAPK磷酸化,观察生发泡破裂(GVBD)情况。结果表明,斑马鱼卵母细胞在FSH诱发下,p38MAPK活性明显升高;单独添加SB203580斑马鱼卵母细胞p38MAPK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潘阳阳 李秦 崔燕 樊江峰 杨琨 何俊峰 余四九
【目的】探明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其受体(EGFR)在牦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动态,并且研究EGF对牦牛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集牦牛卵巢,捡取质量较好的牦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es,COCs),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分别处理未成熟和成熟的牦牛COCs,采用Real-time 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OCs成熟过程中EGF及EGFR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动态;牦牛COCs成熟培养时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50、100和200 ng·m L-1 EGF及最佳作用浓度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鹏 康向阳 张平冬 王尚德 林威
以杜仲雌雄花芽为材料,通过对杜仲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的观察对比发现:①杜仲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之间进行,花药从团聚开始向四周伸展时,小孢子母细胞开始进入减数分裂,前期持续时间较长,中期Ⅰ到末期Ⅱ分裂进行较快.杜仲花粉为2细胞型,发育过程经历小孢子单核期(早期、中期、晚期)、二核期(前期后期)、成熟花粉期,自减数分裂结束后至散粉历时15d左右.②杜仲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间相差很长,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开始的时间相对较晚、延续的时间较长.大约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10d左右,大孢子母细胞才刚刚开始进入减数分裂,此时花粉发育至二核期;恰好当花粉成熟散粉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米焱 张伶俐 李海军 杜晨光 曹贵方
【目的】探讨Ghrelin和GHS-R1a mRNA在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及二者表达与FSH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体外成熟进程中牛卵母细胞Ghrelin和GHS-R1a mRNA水平表达变化,观察不同浓度FSH对Ghrelin和GHS-R1a mRNA表达的作用以及FSH与FSH受体抑制剂的组合对Ghrelin和GHS-R1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实时定量RT-PCR结果揭示牛卵母细胞Ghrelin和GHS-R1a 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着成熟过程的延长而呈现一定变化规律,即Ghrelin和GHS-R1a mRNA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从8 h开始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玉娟 程志号 王沫 蔡明历 郝大翠 刘焰
应用压片法对药用植物半枝莲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枝莲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正常,终变期可形成13个二价体,其减数分裂为同时型;花粉粒育性为98.4%;半支莲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6,核型公式为K(2n)=2x=26=20m+4sm+2st,染色体长度范围为1.49~4.24μ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8S+8M1+4M2+6L,其核型为"2B"型,从染色体水平证明半枝莲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进化的种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冬 张蜀宁 郑金双 刘惠吉 侯喜林
以中国芹品种铁杆芹花蕾为材料,选取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将其与根尖染色体核型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了获得终变期分裂相的最佳制片方法。结果表明:二者核型公式均为K(2n)=2x=22=6m+2sm+8st+6t,其中第5、7、9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6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2、3、8、11对为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4、10对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S+2M1+6M2+1L,染色体核型为3B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利杰 权富生 刘军 张东 刘根胜 张涌
通过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卵丘细胞或其外围壁层颗粒细胞进行共培养,对山羊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卵泡颗粒细胞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成熟液中添加105和106个/mL卵丘细胞或外围壁层颗粒细胞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添加5×106个/mL(41.2%)和107个/mL(24.6%)卵丘细胞或外围壁层颗粒细胞组的成熟率显著降低(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传虎 张秋平 姚家玲 陈春丽
【目的】研究和确定禾本科无融合生殖植物——龙须草(Eulaliopsisbinata)的染色体数目并进一步判断其倍性。【方法】采用根尖压片法确定龙须草的染色体数目,通过分析龙须草核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确定其倍性水平。【结果】龙须草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条,核型公式为2n=40=18m+2sm,属于1B型。龙须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胞质分裂,终变期染色体构型为20Ⅱ。在其减数分裂过程观察到中期Ⅰ出现不配对染色体(34.3%),后期Ⅰ出现落后染色体,变幅为1~3个(32.4%),末期Ⅱ~四分体时期可观察到明显的微核(20%)等异常现象。【结论】龙须草是异源四倍体植物,具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丹 苏泳霖 钟如卓 郭志诚 邬婧 郑哲 王庆恒
热休克蛋白Hsp90在蛋白质正确折叠、胞内物质运输、细胞增殖调控、配子发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光裸星虫热休克蛋白Hsp90 (SnHsp90) cDNA全长序列。SnHsp90全长3110 bp,其中,3′UTR为582 bp,5′UTR为72 bp,开放阅读框为2456 bp,编码818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SnHsp90蛋白具有1个信号肽,存在B型Hsp90的3个标签序列FLREL、IGQFGVGFYS、LPLNVSRE以及保守模块GxxGxG,表明SnHsp90属于Hsp90B亚族。与其他物种的Hsp90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SnHsp90与鸭嘴海豆芽(Lingula anatine) Hsp90相似度最高,为77.72%。三维结构建模发现,Hsp90在不同物种之间的空间构象具有较高保守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SnHsp90先与小头虫(Capitella teleta)、水蛭(Helobdella robusta)等环节动物的Hsp90聚为一支,再与鸭嘴海豆芽等其他无脊椎动物聚为一大支,而脊椎动物聚为另一大支,表明SnHsp90与小头虫Hsp90亲缘关系最近。RT-PCR结果显示,SnHsp90在光裸星虫的体壁、收吻肌、肾管等组织中均有表达。SnHsp90也可在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表达,其中,在Egg2和Egg6期显著高表达(P<0.05),暗示,SnHsp90可能参与到光裸星虫卵母细胞的蛋白质正确折叠、卵黄合成与环境抗逆等过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光裸星虫卵母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积累了基础资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桂玉 冯书堂 李吉涛 牟玉莲 潘登科 郭炳冉
【目的】研究探讨卵丘细胞的完整性在支持和促进猪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卵丘与卵母细胞互作的分子机理。【方法】对具有完整致密卵丘细胞包裹的和无卵丘细胞包裹的猪卵母细胞进行了体外成熟培养试验,应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和半定量反转录PCR技术(RT-PCR),对这2类猪卵母细胞中mRNA的差异表达进行研究,得到了14条差异表达条带,经过回收、克隆、测序后,再运用半定量(RT-PCR)进行检测。【结果】体外培养的裸卵细胞的各项成熟指标均低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3个基因(PELP1,Myo5b and CAST)和一条新EST序列在有卵丘和无卵丘的猪卵母细胞中表现出差异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