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2)
2023(3589)
2022(2965)
2021(2737)
2020(2327)
2019(5056)
2018(4852)
2017(8646)
2016(5031)
2015(5472)
2014(5311)
2013(5191)
2012(4588)
2011(4200)
2010(4135)
2009(3573)
2008(3462)
2007(3000)
2006(2541)
2005(2127)
作者
(17722)
(14621)
(14574)
(13507)
(8934)
(7166)
(6475)
(5654)
(5603)
(5135)
(4889)
(4878)
(4870)
(4698)
(4695)
(4483)
(4481)
(4290)
(4169)
(4145)
(3768)
(3682)
(3583)
(3360)
(3259)
(3252)
(3206)
(3158)
(3107)
(3073)
学科
(15767)
经济(15758)
管理(10496)
(10308)
方法(8209)
数学(7606)
数学方法(7413)
(7370)
企业(7370)
(5551)
(5492)
中国(4012)
农业(3741)
业经(3553)
(3247)
环境(2956)
地方(2923)
(2808)
贸易(2808)
(2727)
理论(2703)
(2291)
(2285)
技术(2224)
产业(2174)
教育(2091)
(2060)
及其(2000)
生物(1926)
(1917)
机构
学院(71092)
大学(70490)
研究(26436)
(23383)
(23186)
管理(22865)
经济(22664)
科学(21374)
理学(20400)
理学院(20057)
管理学(19407)
管理学院(19310)
农业(18984)
业大(17918)
中国(17393)
(15023)
(14395)
研究所(14265)
农业大学(13141)
中心(11579)
(10869)
(10672)
技术(10522)
(10222)
实验(10167)
实验室(9826)
(9713)
(9451)
重点(9275)
(9189)
基金
项目(55251)
科学(41586)
基金(39236)
(37340)
国家(37063)
研究(33093)
科学基金(30232)
(23784)
自然(22226)
自然科(21709)
自然科学(21692)
自然科学基金(21312)
基金项目(20954)
(20062)
社会(19732)
社会科(18768)
社会科学(18757)
资助(16003)
教育(15870)
计划(13626)
重点(13189)
科技(12771)
编号(12177)
(12033)
(11728)
科研(11221)
创新(11036)
(10862)
(10770)
(10667)
期刊
(22104)
经济(22104)
学报(22071)
(21292)
科学(16242)
大学(15543)
研究(15519)
学学(15166)
农业(14662)
中国(14093)
(7717)
管理(7689)
业大(7630)
教育(7006)
农业大学(6730)
(6670)
(6005)
技术(5844)
科技(4693)
中国农业(4674)
自然(4540)
林业(4110)
自然科(3964)
自然科学(3964)
业经(3794)
经济研究(3715)
财经(3490)
资源(3434)
(3347)
金融(3347)
共检索到96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婷  魏亚琴  杨红建  牛永艳  陈娟  王治业  
为筛选牦牛粪便中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实现高纤维素类饲料资源化利用。利用刚果红平板染色法初筛,纤维素酶活测定复筛,从甘肃省天祝县牦牛粪便中分离产纤维素酶菌株,并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对菌株培养时间、温度、初始pH、接种量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并在优化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将优化后纤维素酶液处理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10 d后检测秸秆降解率。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1株产纤维素酶菌株M2,鉴定为Bacillus pumilus;初步确定该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3℃、初始pH 6.5、接种量5%、培养时间30 h,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最高为520 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3倍;滤纸酶活为98 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1倍;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优于其他2种秸秆,玉米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6.2%、25.5%和4.3%。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涵文  潘双子  吴珑韬  甘乾福  石神炳  梁学武  
从大熊猫粪便中分离到4株纤维素降解菌,分别命名为NC016612、NC012914、NC021171和NC020990.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鉴定,分离的菌株分别为克雷伯菌、类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和白色链霉菌.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法对菌株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克雷伯菌、类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和白色链霉菌的酶活性分别为18.642、9.234、23.125和24.732 U·μg-1,类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和白色链霉菌对纤维素的降解具有协同作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蒋玉俭  李新鑫  孙飞飞  余学军  
为了寻找较为高效的纤维素降解菌,以便更好利用纤维素资源,结合分析被刚果红染色后形成的透明圈大小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强弱,从浙江省临安市竹林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J6-1。经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对该菌株的液态发酵产酶条件和产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产酶条件是以15.0 g·L-1稻草粉作碳源、以3.0 g·L-1酵母膏为氮源,10%接种量,pH 5.0,40℃发酵培养5 d。经优化后菌株J6-1最高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达到了41.82×16.67μkat·L-1和17.26×16.67μkat·L-1,并且经5次传代培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温冬灼  张智  魏罡  张晓彤  
【目的】筛选沼气发酵液中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并对产酶条件进行优化,为沼气发酵利用和纤维素酶的工业化开发提供高效菌株。【方法】利用刚果红平板染色法初筛,纤维素酶活测定进行复筛,从沼气发酵池中分离产纤维素酶菌株,并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对菌株产酶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硫酸镁和磷酸二氢钾添加量进行单因素优化,以滤纸酶活为指标,并在优化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菌株接种量、培养时间、初始pH值、温度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试验设计(BBD)优化纤维素降解菌产酶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初步确定该菌株发酵产酶培养基最佳条件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0.75%、蛋白胨含量6%、硫酸镁添加量0.05%、磷酸二氢钾添加量0.2%;产纤维素酶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6℃,初始pH值为7.0,接种量4%,培养时间24 h,优化后其滤纸酶活达到98.49 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约1.6倍。【结论】根据菌体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菌株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本研究为沼气发酵利用和纤维素酶的工业化开发提供了高效菌株,建议进一步研究纤维素酶的生产利于其在工业水平上的应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陈南  
用稀释平板法在羧甲基纤维素平板培养基和纤维素刚果红平板培养基上,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耐热细菌H-5,初步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该菌株的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经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H-5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培养温度为40℃,内切酶活力(CMCase)和滤纸酶活力(FPase)最高可达27.14U和22.17U,最佳培养时间为3d,内切酶活力(CMCase)和滤纸酶活力(Fpase)最高可达26.38U和20.14U,最适初始pH值为6~6.5,内切酶活力(CMCase)和滤纸酶活力(FPase)最高可达24.08U和21.96U,...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青兰  洪玉枝  刘子铎  
以稻秆作为唯一碳源,研究了氮源、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等对丝状真菌菌株Gibberella fujikuroi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丝状真菌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适氮源为CO(NH2)2,接种量为5%,培养时间为120 h,培养温度为28~37℃,培养基初始pH为5~6。在最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液中内切葡聚糖酶活力、天然纤维素酶活力和滤纸酶活力分别可达到1.723 IU/mL0、.368 IU/mL和0.344 IU/m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宁珍  付传明  何金祥  唐凤鸾  区婵  何成新  
用稀释法和表面消毒法分别从腐烂木屑和霉变树枝中分离纤维素降解真菌,获得两个菌株,编号为34和H。在以木屑为唯一营养的培养基上,两个菌株生长良好;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上,真菌H生长速度明显大于真菌34,但所形成的刚果红透明圈直径则真菌34明显大于H。研究两个菌株的生物学及产酶特性发现:复杂多糖比简单双糖或单糖更利于菌株的生长,淀粉是它们的最佳碳源;当MS为无机盐、滤纸或CMC-Na为碳源、pH为6.0~7.0时,两个菌株的纤维素酶活较高;其中,真菌34的最高FPase和CMCase为144.14和325.67 U/L,真菌H则为111.38和328.47U/L。真菌34与四株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子昂  胡跃高  杨苏声  
从腐烂朽木及附近的土壤采样,分离到25株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菌株,其中LY16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最高。采用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初步鉴定其为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通过碳氮源优化等试验进行产酶条件研究,得出该菌株最佳的产酶条件,培养基配方为(g/L):微晶纤维素10,麸皮40,蛋白胨4,尿素12,KH2PO42,MgSO4.7H2O 1,CaCl2.2H2O 1,FeSO40.01,MnSO40.004 5,CoCl20.003 6,ZnSO40.0035,培养温度30℃、装液量50mL,转速200 r/min,培养时间为72 h。优化后在该条件下,CMC酶活为2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能富  吴祖建  黄一帆  刘斌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从福州永泰温泉分离到1株降解纤维素的嗜热菌YT-40-1,经过形态观察和ITS rD-NA序列比较分析,初步鉴定为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菌株YT-40-1在初始pH为4.0、温度为50℃、接种量为10%、摇床转速为200 r.min-1的条件下在培养基中培养72 h,总酶活力达到最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宁宁  林白雪  何柳  余能富  刘斌  谢联辉  
以半纤维素为惟一碳源,从温泉中分离到1株降解半纤维素酶的嗜热菌DT-1,经16S rDNA序列比较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Geobacillus thermocatenulatus.菌株DT-1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表明:在培养基初始pH为5.0,温度为55℃,装液量为30%,摇床转速为120 r.min-1的条件下培养36 h,该菌株产酶总活力达到最大.对菌株DT-1所产半纤维素酶的性质分析表明: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5℃,最适作用pH为6;另外,2-ME、EDTA、SDS、PMSF在不同程度上能增强酶的活性,其余抑制剂和去污剂DDT、Tween-20和TritonX-100对该酶活力影响不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楠  杨兴明  徐阳春  沈其荣  黄启为  
以滤纸条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从牛粪堆肥中分离出6株能降解纤维素的高温细菌,对其进行了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对各菌株进行了透明圈测定、纤维素酶活性测定和滤纸条崩解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可以在纤维素-刚果红平板上快速生长,透明圈形成速度达到8~10 mm.d-1。酶活性最高的菌株A-3在接种后16 h酶活性为1.21 mg.mL-1(30 min)。部分优良菌株能在3 d内将滤纸条完全降解。为确定菌株A-3的分类学地位,PCR扩增后测定其16S rDNA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并与一些相关细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秀秀  韩梅  李丽娜  李晶  
为探究1株耐冷纤维素降解细菌HQ产内切纤维素酶的最佳发酵条件,通过测定菌株HQ细胞培养液和超声细胞破碎液的CMCase酶活,确定CMCase为胞外酶。以CMCase酶活为指标,运用PlaCkett-BurMan方法初步筛选出影响CMCase酶活的3个主要因素,即初始PH、接种量和促进因子。以响应面法对菌株HQ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最终确定菌株HQ较优的发酵条件为:30.0g/l CMC-na为培养基碳源、40.0g/l 1∶1牛肉膏-蛋白胨为氮源、0.11%吐温-80作为促进因子、初始PH为5.35、最适产酶温度为40℃、接种量为6.42%。在最适条件下摇瓶培养,4d后CMCase酶活可达到3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元喜  张晓昱  胡佳华  邓元修  
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木质纤维素降解吴元喜张晓昱胡佳华邓元修(华中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武汉430074)SCREENOFLIGNOCELLULOLYTICSTRAINANDBIODEGRADATIONOFLIGNOCELLULOSEWuYuanxi...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阳春  杨红建  沈博通  
为获得高产纤维降解酶瘤胃厌氧真菌,从放牧饲养条件下随机选出10头屠宰后的青海大通牦牛瘤胃中采集食糜样本,通过亨盖特滚管技术筛选得到29株厌氧真菌菌株。以小麦秸秆为底物,测定这些菌株第6天培养液中乙酰酯酶、阿魏酸酯酶、木聚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微晶纤维素酶的活性。29株真菌之间5种酶活性差异显著,阿魏酸酯酶活性最高的菌株比活性最低的菌株活性高出7.9倍,差异最显著;而羧甲基纤维素仅高出2.5倍,差异最不显著。对各菌株5种酶活性进行相关分析,乙酰酯酶、阿魏酸酯酶、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67,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凌波  许欢欢  夏燕维  郭传旭  杨明珠  马磊  缪有志  刘东阳  张瑞福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油菜秸秆高效降解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分析,为油菜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刚果红透明圈试验以及纤维素酶活性测定对菌株进行分离筛选;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分析在降解过程中降解菌对油菜秸秆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设置盆栽试验模拟秸秆还田以综合探究菌株对油菜秸秆的降解特性;通过纤维素酶酶谱分析及质谱检测技术获得纤维素酶基因(celI)的序列信息,克隆该基因,再利用pPICZαA质粒和毕赤酵母X33进行异源表达;经镍柱纯化后对CelI的酶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从腐烂油菜秸秆田土样中共分离纯化出8株真菌,其中菌株A15的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比值最大,为3.0,且滤纸酶活性和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分别为16.13和8.16 U·g~(-1),经鉴定其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接种菌株A15固体发酵28 d后,油菜秸秆失重率达29.17%,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至29.41%和17.18%,经过30 d的模拟秸秆还田盆栽试验,油菜秸秆失重率达57.50%;成功表达并纯化了菌株A15来源的GH7家族纤维素酶CelI,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2×10~3,具有内、外切葡聚糖酶的双重活性,CelI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且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CelI的内切葡聚糖酶活性最适pH值为4,且Co~(2+)、Mn~(2+)、Ca~(2+)对其具有促进作用,而CelI的外切葡聚糖酶活性最适pH值为5,且Mn~(2+)对其具有显著激活作用,而Zn~(2+)、Fe~(3+)具有抑制作用。[结论]从腐烂油菜秸秆田土样中筛选到1株油菜秸秆降解真菌绿色木霉A15,其能高效产胞外纤维素酶,在油菜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