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2)
2023(8760)
2022(7870)
2021(7513)
2020(6279)
2019(14683)
2018(14735)
2017(28663)
2016(15699)
2015(17706)
2014(17705)
2013(17489)
2012(15802)
2011(14160)
2010(13822)
2009(12490)
2008(11939)
2007(10092)
2006(8610)
2005(7221)
作者
(45458)
(37275)
(37111)
(35270)
(23796)
(18067)
(16817)
(14923)
(14200)
(13271)
(12951)
(12369)
(11789)
(11742)
(11526)
(11302)
(11267)
(11179)
(10565)
(10487)
(9391)
(9026)
(8958)
(8437)
(8345)
(8302)
(8259)
(8151)
(7511)
(7420)
学科
(59503)
经济(59437)
管理(44352)
(42033)
(35763)
企业(35763)
方法(30375)
数学(26361)
数学方法(26036)
(15130)
中国(14232)
(14011)
(13957)
业经(13175)
地方(12402)
理论(10658)
(10544)
贸易(10539)
(10340)
(10228)
农业(10139)
技术(9955)
环境(9618)
(9410)
财务(9352)
财务管理(9337)
(9090)
企业财务(8844)
教育(8759)
(8676)
机构
大学(218885)
学院(216852)
管理(91057)
(80549)
理学(80080)
理学院(79240)
经济(78674)
管理学(77832)
管理学院(77469)
研究(69783)
中国(49164)
(46604)
科学(46020)
(35220)
业大(35198)
(34969)
(34854)
研究所(32368)
中心(31131)
(29455)
北京(29267)
财经(28982)
(28556)
师范(28297)
农业(27773)
(26407)
(25578)
(24733)
技术(23230)
师范大学(23039)
基金
项目(157646)
科学(122897)
研究(114298)
基金(113575)
(99255)
国家(98437)
科学基金(84435)
社会(69560)
社会科(65828)
社会科学(65810)
(61973)
基金项目(61510)
自然(56792)
自然科(55453)
自然科学(55441)
自然科学基金(54406)
(52300)
教育(51982)
编号(47165)
资助(46897)
成果(37528)
重点(34704)
(34127)
(32861)
(32823)
课题(31781)
创新(30546)
科研(30458)
项目编号(29410)
大学(29296)
期刊
(83227)
经济(83227)
研究(60699)
学报(36689)
中国(35828)
科学(33068)
管理(31943)
(31622)
大学(27276)
学学(25662)
(24436)
教育(24397)
农业(22932)
技术(18563)
(14250)
金融(14250)
业经(14128)
图书(13236)
财经(12933)
经济研究(12718)
理论(11769)
科技(11746)
(11197)
实践(11156)
(11156)
问题(10802)
(10770)
情报(10364)
技术经济(10349)
业大(9977)
共检索到297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荣清  赵洪文  周明亮  
试验采用多元杂交的5种组合模式进行牦牛种间杂交,研究了F3代犏牛的生长发育、母本的繁殖与产乳性能及F3代的适应性等。结果表明:A和B组合F3代的初生重及生长发育优于C、D和E组合,E组合的流产及产后死亡率较低;5种杂交组合的母本产乳量显著高于牦牛;F3代犏牛的体温、呼吸、脉搏均在正常范围内;1周岁内的犏牛患病与死亡较高,周岁后,患病较少,加强周岁内的饲养管理;A、B和E组合模式是牦牛多元种间杂交的较优组合方式,并且F3代犏牛具有较强高原环境的适应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凤  朱之悌  张志毅  
该文对8个白杨派基因型和5个黑杨派基因型组成的21个杂交组合进行了黑白杨派间杂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单交组合没有得到苗木,20%的三交组合和67%的双交组合得到了苗木;②三交组合所得苗木形态为偏母本型,双交组合苗木形态经15个形态性状的系统聚类分析,有的可分为3类:偏母本型、中间型、偏父本型,有的为明显的偏父本型;③三交组合所得苗木生长量小,有的为侏儒状,同一双交组合所得苗木生长差异很大,其中一个组合的苗高最高与最低相差达6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朝明  邹桂伟  罗相忠  潘光碧  杨国庆  朱传忠  
连续 2年进行大口鲇 (♀ )与鲇鱼 (♂ )的杂交系列试验 ,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杂交组受精率稍低 ,而孵化率、出苗率没明显差异 ,说明大口鲇 (♀ )与鲇鱼 (♂ )之间的杂交不存在繁殖障碍或繁殖障碍较小 ;杂交后代生长 (体重、体长 )与母本相近 ,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而与父本差异显著 (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瑞桐  王保德  李国宏  RichardReardon  吴云  运虎  
在野外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成虫相互交配进行了调查 ,同时于野外铁纱笼内进行了两种天牛成虫之间的交配试验 .结果表明 ,野外自然条件下两种天牛成虫间都可相互交配 ,其中光肩星天牛♀×♂的比率占34 4 % ,黄斑星天牛♀×♂占 1 3 3% ,淡黄型♀×♂占 1 0 6 % ,黄斑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占 1 6 7% ,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占 1 0 6 % ,其它类型间的相互交配占 1 4 4 % .铁纱笼内黄斑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交配 ,产生的后代成虫 ,鞘翅表现为白斑、黄斑和淡黄斑 3种类型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交配后代毛斑为黄斑和淡黄斑 ,黄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和占星  张继才  亐开兴  金显栋  王喆  王安奎  黄梅芬  赵刚  杨国荣  涂先云  袁希平  黄必志  
【目的】探讨大额牛(Bos frontalis)与瘤牛(Bos indicus)杂交利用潜能及杂交育种前景。【方法】选用婆罗门(Brahman)母牛,以CUE-MATETM(孕酮阴道栓)+PG(氯前列烯醇)法同期发情处理后用大额牛冷冻精液对其进行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调查记录母牛产犊时间、妊娠期及犊牛性别等;测定大额牛与婆罗门牛杂交F1(大婆F1)、大额牛和婆罗门牛的初生体重及6、12和18月龄的体重;进行大婆F1的核型分析;对大婆F1的繁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①婆罗门母牛的同期发情率、妊娠率和产犊率分别为83.87%、60.56%和45.0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和占星  王朋武  罗在仁  李春梅  尹以昌  亐开兴  王安奎  张继才  黄必志  袁希平  
【目的】探讨大额牛(Bos frontalis)与黄牛(Bos taurus)种间杂交利用及杂交育种前景。【方法】以云南黄牛(大理黄牛、德宏黄牛,n=379)和西本杂(西门塔尔牛♂×云南黄牛♀,n=136)为母本,大额牛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进行种间杂交。母牛在输精后约60 d,通过直肠检查进行妊娠诊断,并对妊娠母牛进行跟踪调查,统计产犊数,测定云南黄牛及杂种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体尺,观察调查杂种牛的主要外貌特征。【结果】1用大额牛冷冻精液累计输精515头母牛,平均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达73.98%和92.13%,其中黄牛母本的平均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为68.87%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慧廉  
按照国家"九五"科技攻关96-004-03-06专题(赣中红壤丘陵综合开发模式建设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计划,1997年~1998年在江西省泰和县中科院千烟洲实验站、冠朝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德初  彭俊华  龙太康  刘明  吴凡  邵启明  吴元奇  
选取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组在“八五”前期育成的一批不育系和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获得42个杂文组合(含3个对照)。1993年,在绵阳、成都、重庆和沪州作正规小区试验,鉴评杂交组合的表现。结果表明:参试杂交组合可划分为早、中、迟熟3组,各熟组内产量等10个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地点及基因型×地点工作效应,这三者的相对重要性因熟组和性状而别。多数组合主要性状表现出了明显的超标优势,在39个新组合中,比相应对照增产的组合有27个(占69.23%),其中21个(占53.85%)显著;表现高产稳产的早熟组合有早显A/201—2、早显A/明恢63、重六A/明恢63等9个;中熟组合有辐74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齐明  
对4片定植于浙江和江西两地的全同胞试验林进行调查,评选出的若干优良杂交组合,进行重复制种和区域 化造林试验。于2001年11月份调查了遂昌试点3年生的杉木全同胞试验林,测定树高,地径,轮盘数,冠幅和成活 率5个性状,经过方差分析,方差一协方差分析和综合指数分析,初步评出9702(龙15×1339);9706(1419×1339); 9703(龙15×闽33)3个全同胞家系,其表聊突出,3年生树高超过223 cm,同时适应性也强,造林成活率在97.9% 以上,值得在浙江省南部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锦文  邓华凤  李小林  邓伟  徐雨然  谷安宇  年伟  吕永刚  
在水富县同一纬度不同海拔的2个试验点,对4个不育系和2个恢复系以及组配所得到的8个杂交水稻新组合,杂交水稻对照品种"II优838",通过人工控光进行光温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感光性弱、感光性弱、短日高温生育期长的品种有11份,感光性中等、感温性弱、短日高温生育期长的品种有2份,感光性弱、感温性中等、短日高温生育期长的品种有1份,感温性中等、感光性中等、短日高温生育期长的品种有1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辅燕  陈洪梅  张培高  汪燕芬  田俊明  番兴明  
对28个供试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对照渝单8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的组合有8个,分别是2091、YR17、桂0810、8086、S0801、郑单1001、金玉506和W8210。穗部性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出籽率﹥穗粗﹥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穗长﹥轴粗。通径分析表明,各穗部性状对籽粒产量的重要性依次为行粒数﹥穗粗﹥穗行数﹥千粒重﹥出籽率﹥轴粗﹥穗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卫杰  王永军  杨朝霞  陈玉林  
选择道寒羔羊30只、萨寒羔羊30只和小尾寒羊羔羊20只,施予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对供试羔羊的生长和产肉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90日龄断奶时,道寒和萨寒羔羊平均体重分别为24.14和24.88 kg,分别比同龄小尾寒羊高23.47%和27.52%(P<0.01);在产肉性能方面,道寒和萨寒羔羊的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极显著大于同龄小尾寒羊(P<0.01),骨重、肉骨比、GR值、眼肌面积、肩部、背部、腰臀部、股部、胸部和腹部的胴体切割块重质量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丰  陈立云  陈光辉  刘利群  孟秋成  李春庚  
以配制的22个具有高产潜力的杂交稻组合和对照汕优63,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试验小区单株粒重和产量性状边际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单株粒重边际效应变幅范围为(37.9±17.6)%,变异系数为46.4%;单株穗数边际效应是影响单株粒重边际效应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每穗实粒数和每穗总粒数;探讨了水稻试验小区边际效应的估测及从育种和栽培角度利用边际效应的相关问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庄  杨茂成  
用曲线方程对太湖鹅及以其为母本的4个杂交组合的仔鹅体重变化和日增重变化进行了拟合,并作出了相应的曲线图.结果:3周龄前的仔鹅生长符合指数函数方程,而3周龄后则几呈直线关系;外来良种的杂交后代日增重最高峰(6周龄)比国内种的杂交后代(7周龄)约提前一周龄,相对增重的最高峰除个别组合外均在2周龄.屠宰结果显示:8周龄的仔鹅已有10%左右的腹脂,可见仔鹅上市日龄不应是传统的10周龄,而应提前至8周龄.根据仔鹅生长发育的规律,在生产中应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即前期应提高成活率,喂足精料;后期应使仔鹅处于一正常的饲养管理环境中,以发挥其生长潜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桂莲  屠乃美  张顺堂  
为了筛选再生力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的杂交稻优良组合 ,对 6个不同熟期的杂交水稻组合在同一栽培条件下比较其再生特性 ,结果表明 ,生育期较长 ,头季后期干物质生产量高 ,可溶性糖含量高的组合再生力强 ;各组合头季稻产量间差异不显著 ;由于各组合再生力不同 ,腋芽萌发有很大差异 ,再生季产量差异显著 ,培矮 6 4S/ E32 ,培两优 5 0 0再生季产量分别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2 6 .19% ,2 3.81% ,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因而培矮 6 4S/ E32 ,培两优5 0 0可作为湖南地区蓄留再生稻品种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