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8)
2023(6453)
2022(5394)
2021(4793)
2020(3701)
2019(8494)
2018(8281)
2017(15406)
2016(8310)
2015(9150)
2014(9161)
2013(9192)
2012(9106)
2011(8425)
2010(8738)
2009(7940)
2008(7659)
2007(7038)
2006(6557)
2005(6361)
作者
(24654)
(20440)
(20405)
(19252)
(13151)
(9831)
(9262)
(7914)
(7792)
(7453)
(7093)
(6737)
(6728)
(6651)
(6471)
(6357)
(6044)
(5929)
(5870)
(5767)
(5355)
(5054)
(4911)
(4788)
(4661)
(4614)
(4588)
(4576)
(4175)
(4172)
学科
(43672)
经济(43636)
(19711)
管理(18862)
地方(17298)
中国(16234)
(14293)
贸易(14283)
(13934)
(13375)
(13072)
企业(13072)
(11397)
方法(10774)
业经(10535)
地方经济(9812)
农业(9268)
(9177)
数学(9174)
数学方法(9113)
(8396)
金融(8394)
(8124)
银行(8116)
(8104)
(8088)
出口(8086)
出口贸易(8086)
(8036)
(7119)
机构
学院(119064)
大学(116514)
(54403)
经济(53294)
研究(47791)
管理(41201)
中国(37546)
理学(33638)
理学院(33178)
管理学(32720)
管理学院(32482)
科学(27511)
(26566)
(25106)
(24628)
研究所(21811)
中心(21385)
(21119)
(20450)
财经(18432)
(17739)
师范(17579)
北京(17544)
(17400)
经济学(17140)
(16600)
(16576)
(16368)
农业(16103)
业大(15753)
基金
项目(72234)
科学(56769)
研究(56080)
基金(50305)
(43239)
国家(42818)
社会(36208)
科学基金(36043)
社会科(34442)
社会科学(34437)
(29575)
基金项目(25843)
教育(24592)
(24127)
(22931)
编号(22840)
资助(20491)
自然(20459)
自然科(19951)
自然科学(19948)
自然科学基金(19553)
发展(19061)
成果(18919)
(18707)
课题(17118)
重点(16593)
(15649)
(15156)
国家社会(15045)
创新(14231)
期刊
(70582)
经济(70582)
研究(42871)
中国(32634)
(21492)
(17767)
管理(17104)
教育(16613)
学报(16394)
(16098)
金融(16098)
科学(15959)
农业(14938)
业经(13024)
大学(12797)
学学(11753)
经济研究(11721)
技术(11121)
(9893)
问题(9691)
财经(8993)
国际(8797)
(7844)
(7826)
世界(7539)
商业(6444)
图书(6379)
技术经济(6259)
(6084)
论坛(6084)
共检索到209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益宇  
理清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的前提。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构建理性精神.包括独立、自省和宽容三个部分。大学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系统深入的思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独立明智的判断力: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培养学生超越文化、信仰、种族等界限的道德准则和国际化的视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卫兴华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新世纪第一个五年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主要目标,明确提出了经济工作的主题是发展,主线是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的动力是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信用风险控制问题研究课题组  
信用风险评估是整个信用风险控制体系中的核心,而建立在数理统计基础上的信用风险评估模 型又是信用风险评估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中外信用风险评估的发展和技术方法的介绍和评价,本文提出,我 们不能照搬国外的信用评估模型;以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吸取中外成熟经验,结合实际,建立具有中国特 色的信用风险评估数学模型是构建中国信用风险控制体系的根本出发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占亭  
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还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易言  
在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过程中,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采取了更多的行政性、指令性的控制手段。在加强专业银行宏观与系统调控职能的形势下,基层银行的经营自主权逐项上收,经营环境恶化,企业化改革乃至承包经营难以继续推行,银根的持续全面紧缩,使金融市场陷于有行无市的窘境;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直接融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亚萍  
职业院校实施成功教育借鉴于基础教育的研究成果,又立足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以职校学生的自我成长需求和新时代国家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立足实施成功教育须针对职业教育的不足之处、围绕职校学生成才需求的着力点,提出从坚持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职业教育观方面来有效实施成功教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斌贤  
近三十多年来探讨教育史学科重建的成效不彰,其关键原因在于忽视对教育史学科本体问题的思考。本文通过梳理部分教育史教材和专题研究成果发现,受正统教育理论和线性历史现的双重影响,教育史学科将视野局限于正规学校教育的变迁,导致研究领域狭窄和对教育史本质的曲解,从而使教育史学科陷于困境;主张更新对教育史本质的认识,强调作为教育史学科研究对象的教育史是过去一切时代人类所开展的社会化活动及其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幸强国  
“社会人”和“经济人”是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的出发点。经济学本质上是包含人的“终极关怀”的社会科学 ,因此 ,以“社会人”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更为合理。在“经济人”假定的基础上 ,运用数学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是经济学的重大进步。然而 ,数学方法本身不是经济规律 ,而是经济学的工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 ,它能够并且有必要借鉴、改造、消化以“经济人”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服务。这就是“社会人”和“经济人”的统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聂华桐  
改革一振兴。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工作,是一项历史性的工作。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鍵在于发展经济和提高全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但归根结底首要任务是发展国民经济。改革的目的在于建立起适合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体制,使全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生产力得到解放。这个基本精神,贯穿于中国近年来进行的一连串改革之中。科技体制的改革,也体现了这个精神。如何把人们的才智引导到发展国民经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慕玮  杨春平  
慕玮、杨春平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了师资整合对高职院校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要围绕教师本身角色特征,推动教师心理素质、个人魅力以及抗压能力培养,减少师资整合的内在困境,加速师资整合工作的开展。首先,作者提出了高职院校师资整合的基本出发点:1.师资整合坚持"以师为本"的建设思路;2.师资队伍专业化准入制度和培养体系;3.依据教师个性特征树立动态发展目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琰  
从投资者保护理论出发,分析回答我国上市公司是否一定要分散公司所有权,能否在集权的情况下避免“内部人”现象的问题。投资者保护理论认为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各国对投资者保护的法律体系不同所引起的,投资者法律保护的强弱将影响公司所有权结构的选择。公司治理在投资者法律保护弱的国家能发挥更大作用。该理论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启示,如何在所有权集中的情况下防止内部人掠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增田  彭寿清  
主体需要是教科书评价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确立的基本依据。主体需要本质上是社会需要,具有社会性;主体需要是主体的一种能动反映,具有个体性和明确指向性;主体需要是一个系统,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主体需要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具有变化性和发展性。教科书评价中的主体需要指的是价值主体的需要和经过主体选择的需要。主体需要作为价值标准,成为教科书评价的出发点。主体需要作为教科书评价标准确立的基本依据主要表现为:主体需要是教科书评价标准确立的内在基础;它决定着教科书评价标准的价值追求和显现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