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3)
- 2023(8381)
- 2022(7630)
- 2021(7295)
- 2020(6105)
- 2019(14302)
- 2018(14369)
- 2017(28002)
- 2016(15304)
- 2015(17268)
- 2014(17289)
- 2013(17118)
- 2012(15495)
- 2011(13842)
- 2010(13555)
- 2009(12186)
- 2008(11589)
- 2007(9783)
- 2006(8393)
- 2005(7049)
- 学科
- 济(57882)
- 经济(57817)
- 管理(43353)
- 业(40880)
- 企(34697)
- 企业(34697)
- 方法(29403)
- 数学(25426)
- 数学方法(25146)
- 农(14813)
- 中国(13909)
- 学(13815)
- 财(13729)
- 业经(12879)
- 地方(12027)
- 理论(10381)
- 和(10176)
- 农业(9963)
- 贸(9943)
- 贸易(9939)
- 易(9632)
- 技术(9606)
- 环境(9488)
- 务(9176)
- 财务(9119)
- 财务管理(9105)
- 制(8967)
- 企业财务(8626)
- 教育(8595)
- 划(8377)
- 机构
- 大学(213350)
- 学院(211293)
- 管理(88919)
- 济(78491)
- 理学(78254)
- 理学院(77376)
- 经济(76618)
- 管理学(76051)
- 管理学院(75690)
- 研究(67997)
- 中国(47879)
- 京(45375)
- 科学(44797)
- 所(34017)
- 财(34008)
- 农(33813)
- 业大(33786)
- 研究所(31513)
- 中心(30385)
- 江(28681)
- 北京(28485)
- 财经(28285)
- 范(27998)
- 师范(27724)
- 农业(26683)
- 经(25774)
- 院(24989)
- 州(24045)
- 技术(22681)
- 师范大学(22533)
- 基金
- 项目(153577)
- 科学(119920)
- 研究(111764)
- 基金(110739)
- 家(96385)
- 国家(95584)
- 科学基金(82224)
- 社会(67940)
- 社会科(64273)
- 社会科学(64255)
- 省(60510)
- 基金项目(60151)
- 自然(55262)
- 自然科(53938)
- 自然科学(53923)
- 自然科学基金(52931)
- 划(50941)
- 教育(50772)
- 编号(46295)
- 资助(45558)
- 成果(36854)
- 重点(33727)
- 部(33281)
- 发(32119)
- 创(32010)
- 课题(31142)
- 创新(29737)
- 科研(29639)
- 项目编号(28881)
- 大学(28509)
共检索到289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玉柱 季延平 刘慇 赵桂华 牛迎福 王海明 赵海军
牡丹红斑病在山东菏泽牡丹栽培区的发病率达50%左右,病重的牡丹园可达90%以上。从8批次384个样 品中分离获得512个分离株,经筛选、纯化、回接试验,依其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病原菌鉴定为牡丹枝孢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病害发生与牡丹不同品种、初侵染源等因子密切相关。筛选出了50%多菌灵、700k,甲基托布津 等防治红斑病的有效药剂,应用800倍液从3月中旬牡丹展叶前至7月中旬防治4次,效果达90%以上,感病指数 可控制在5以下。
关键词:
牡丹 红斑病 病原菌 发病规律 防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凤丽
朱顶兰红斑病病菌〔Stagonospora curtisii(Berk)Sacc.〕在患病组织内越冬,于3月上旬开始初次侵染,而后病菌进行重复侵染。病害发生期为3~11月,病害的发生与温度、湿度、降水量和雨日有关,在诸因子中以与雨日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梅雨季节和秋雨季节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期。朱顶兰的被害程度不但与品种有关,而且与栽培环境有关。根据室内抑菌测定和圃地防治试验,ZHB(自己混合配制药剂),四氯苯酞、百菌清、三环唑等杀菌剂,对该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如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其防治效果更佳。
关键词:
朱顶兰 赤斑病 病理规律 药剂防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仿云 陈德忠
该文报道了兰州和平牡丹园培育紫斑牡丹新品种的方法和过程,讨论和分析了新品种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牡丹品种分类系统.主要结果有:①20年从32万多株实生苗中选育出9种花色、7种花型、500多个紫斑牡丹新品种;②甘肃紫斑牡丹品种(群)与中原普通牡丹品种(群)大规模反复杂交,极大地丰富了后代的遗传多样性,为大量选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③按色、类、型、组和品种五个等级组成的牡丹品种分类系统,“色型兼备、科学实用”,有推广价值.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凤丽
病菌(Stagonospora curtisii)主要危害朱顶兰(Amaryllis vittata)叶片及花梗,其次危害鳞茎。病斑呈椭圆形、纺缍形或半圆形。被害部初期呈鲜红色,后期转赭红色,其上密生黑色小点。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为25℃;适宜pH位为4~9,最适为6左右;菌丝生长对培养基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PSA培养基最佳;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葡萄糖最佳,山梨糖最差;对氮源的利用,有机氮及无机氮均能利用,其中以牛肉浸膏和门冬酰胺最佳,尿素最差;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为25℃,高于35℃或低于8℃时孢子均不能萌发。
关键词:
朱顶兰红斑病 水仙壳多隔孢菌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凤丽
朱顶兰红斑病病菌为Stagonospora curtisii(Berk.)Sacc.经接种试验和调查表明,此菌除危害朱顶兰外,还危害君子兰属的君子兰,文殊兰属的文殊兰,蜘蛛兰属的水鬼蕉,石蒜属的忽地笑、长筒石蒜、换锦花、夏水仙、中国石蒜、红蓝石蒜、石蒜、麦杆石蒜以及水仙属的水仙,总计危害6个属13种植物(包括孤挺花属的朱顶兰)。S.curtisii病菌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呈现的症状有所不同,作者将其归纳为两类:一类呈现红斑,如朱顶兰、君子兰、水鬼蕉被害呈现圆形或纺缍形的红斑;另一类呈现褐斑,如文殊兰、忽地笑、水仙被害呈现褐斑或褐色条斑。
关键词:
红斑病 朱顶兰 寄主 危害 症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雪梅 成仿云 唐立红 朱月 袁军辉 鞠志新
从甘肃兰州引入赤峰地区紫斑牡丹11个品种的2年生嫁接苗和5年生实生苗,进行了3年驯化栽培与适应性观察,并与中原牡丹‘洛阳红’对比,开展了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1)紫斑牡丹能够适应赤峰地区的气候环境,经适当防寒后能够正常露地越冬生长,其生长量从引种后第2年迅速增加,第3年除个别品种外均能正常开花,与原产地相比,萌动期(3月末至4月中旬)晚近1个月,开花期(5月中下旬)晚20d左右,从萌动至开花时间缩短,休眠期(11月上旬至次年3月末、4月中旬)明显加长;2)紫斑牡丹叶片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与抗寒性关联,可作为鉴别品种抗寒性的解剖学指标;3)紫斑牡丹叶片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降低而升高,电导率低...
关键词:
紫斑牡丹 引种 适应性 抗寒性 赤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业斌 商鸿生 成玉梅
慨述了牡丹病害研究进展及牡丹固有的化学抗病物质提取、测定方法与抑菌活性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牡丹 病害 抗病物质 丹皮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琰芳 陈富飞
1996年将紫斑牡丹引种到北京,并对不同时间、不同场地、裸根及带土运输与移栽对引种成活的影响以及开花、气候条件和园林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北京引种紫斑牡丹是可行的,并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紫斑牡丹 引种 园林应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斌 李岩 李霞 陈慧黠 刘明清 孔永涛
从患“红斑病”的虾夷马粪海胆病灶处分离出一种可疑病原菌,编号为0205。经感染实验证实,此菌可通过体表创面感染海胆,引起“红斑”症状出现。发病与水温关系密切,高温易发病,低温发病率降低。0205菌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短杆近球形,具单极毛,生长需盐。对其进行系统鉴定归为弧菌属,其生理生化特性与伯捷氏细菌系统第9版中所列模式种均不相同。经16S rRNA gene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检索发现该菌与GenBank中AJ002566菌同源性为99.8%,AJ002566菌由德国学者Yakimov直接提交其16S rRNA gene序列1~1476bp,无分类位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奎 王雁 郑宝强 郭欣
系统总结了我国珍稀资源黄牡丹的研究现状,概括分析了其染色体核型与系统分类地位、在栽培品种起源中的作用以及亲缘关系、生理特性与育种应用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民贵 张继 陈学林 张吉平 张玉芳 白永兴
【目的】探讨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抗旱性研究的最佳模拟条件,对不同品种紫斑牡丹的抗旱性进行比较,并筛选出鉴定紫斑牡丹抗旱性的指标。【方法】以4年生的‘紫斑粉’、‘书生捧墨’、‘蓝海银波’、‘艳冠群芳’、‘紫楼闪金’和‘鹤翎白’6个紫斑牡丹品种及在中原地区广泛栽培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为材料,用0,0.1,0.2,0.3kg/L的聚乙二醇(PEG-6000)浇灌供试植物盆栽幼苗,测定其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等。用隶属函数法评价不同品种紫斑牡丹的抗旱性,用关联度分析法筛选评价紫斑牡丹抗旱性的指标。【结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成仿云
3个新品种均从紫斑牡丹传统品种天然杂种中选育出,花香、花繁、嫩枝长、长势强,适合于园林应用或切花栽培。其中‘桃花镶玉’为复色单瓣至荷花型花,瓣中间大部分深粉色、瓣缘白色,瓣质厚而多皱;‘祥云’为乳黄色皇冠型花,花瓣质地细腻,花冠整齐匀称;‘高原圣火’花鲜紫红色,荷花型或菊花型,丰花、枝长,可切花栽培。
关键词:
紫斑牡丹 牡丹 新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庞利铮 成仿云 钟原 蔡长福 崔虎亮
在紫斑牡丹主栽区甘肃筛选出一个由150株实生单株组成的关联分析群体,在对共计32个性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表型进行了变异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22个数量性状变异极显著(P<0.01),性状变异系数为10%~30%;10个分类性状变异类型丰富,表型变异在紫斑牡丹中具有代表性;主成分分析表明枝芽性状和叶片长度是主要的性状变异,表型变异在群体内分布均匀、无明显层次结构,但性状间存在不同层次的相关性。上述结果表明该群体是进行紫斑牡丹关联分析研究的理想群体。
关键词:
紫斑牡丹 关联分析 关联群体 表型 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秀梅 成仿云 钟原 齐力旺
为筛选适于紫斑牡丹体胚发生的诱导培养基,以‘书生捧墨’花后90 d的种胚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诱导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蔗糖、BAP和NAA 4个因素及其组合对体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体胚诱导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以NAA对其影响最大,基本培养基和BAP次之,蔗糖的影响最小;4个因素的最佳组合为:改良MS+BAP 0.5 mg/L+NAA 0 mg/L+蔗糖100.0 g/L;经包含该组合的培养基培养70 d,体胚诱导率达63.3%,并获得了体胚再生植株。
关键词:
紫斑牡丹 体胚发生 正交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