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4)
2023(10934)
2022(9383)
2021(8569)
2020(7525)
2019(17302)
2018(17180)
2017(33206)
2016(18653)
2015(21033)
2014(21371)
2013(21316)
2012(20186)
2011(18311)
2010(18634)
2009(17409)
2008(17930)
2007(16348)
2006(14142)
2005(13005)
作者
(57568)
(48579)
(48477)
(46266)
(30932)
(23340)
(22143)
(18647)
(18248)
(17530)
(16619)
(16328)
(15795)
(15536)
(15535)
(15067)
(15033)
(14333)
(14302)
(13964)
(12258)
(12137)
(11785)
(11041)
(11024)
(10941)
(10932)
(10834)
(10049)
(9817)
学科
(73776)
经济(73661)
管理(56400)
(53056)
(44151)
企业(44151)
方法(35096)
数学(30540)
数学方法(30185)
(23734)
(20220)
(19830)
中国(18520)
(18458)
业经(15836)
(14865)
财务(14830)
财务管理(14787)
企业财务(14075)
(13716)
贸易(13711)
(13638)
银行(13587)
(13324)
(13145)
农业(12957)
(12866)
(12854)
金融(12849)
地方(12700)
机构
大学(281527)
学院(277606)
(111154)
经济(108685)
管理(101046)
研究(97354)
理学(86875)
理学院(85796)
管理学(84126)
管理学院(83595)
中国(72437)
科学(62287)
(59533)
(55612)
(54600)
(51958)
研究所(47192)
业大(44927)
中心(44103)
(43674)
财经(43522)
农业(43300)
(39356)
北京(37065)
(36294)
师范(35831)
经济学(35098)
(34335)
(33855)
财经大学(32336)
基金
项目(183284)
科学(143026)
基金(133745)
研究(128795)
(118560)
国家(117637)
科学基金(98811)
社会(80936)
社会科(76639)
社会科学(76614)
(71428)
基金项目(70778)
自然(65437)
自然科(63904)
自然科学(63875)
自然科学基金(62781)
(60960)
教育(60137)
资助(54998)
编号(50832)
成果(43253)
重点(42242)
(41379)
(38416)
(37868)
(36037)
课题(35965)
科研(35909)
创新(35635)
教育部(34908)
期刊
(122359)
经济(122359)
研究(80124)
中国(55752)
学报(52256)
(49807)
(46055)
科学(44990)
大学(38324)
学学(36378)
管理(36078)
农业(32766)
教育(27925)
(26193)
金融(26193)
财经(22420)
技术(22023)
经济研究(19184)
(19149)
业经(18586)
(17403)
问题(16473)
(15941)
业大(13420)
(13328)
技术经济(13280)
理论(13274)
科技(12891)
统计(12424)
财会(12242)
共检索到413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丹  解梦珺  吕博雅  王政  刘艺平  何松林  
【目的】探究花粉-柱头相互作用及主要保护酶、内源激素与牡丹芍药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关系,为阐明不亲和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芍药与牡丹杂交授粉及芍药自交授粉过程中,花粉在雌蕊上不同时间(1,3,5,8,12,24,36,48,72,96h)的生长动态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并对此过程中雌蕊内的保护酶(SOD、POD)活性和内源激素(ZR、ABA、IAA、GA3)含量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其形态变化的内在生理机制。【结果】芍药自交授粉后花粉大量萌发,花粉管伸长速度先慢后快,并通过花柱基部;芍药与牡丹杂交后,花粉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丹  张佼蕊  何松林  郑云冰  谢栋博  王政  刘艺平  
【目的】探寻克服牡丹与芍药远缘杂交受精前障碍的授粉方式,为克服牡丹、芍药远缘杂交不亲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芍药品种粉玉奴(Paeonia lactiflora‘Fenyunu’)为母本,牡丹品种凤丹白(Paeonia ostii‘Fengdanbai’)、洛阳红(Paeonia suffruticos a‘Luoyanghong’)为父本分别进行远缘杂交,采用常规授粉、延迟授粉、重复授粉、切割柱头授粉和蒙导授粉5种不同授粉方法,对授粉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过程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研究母本心皮形态学特征,统计杂交组合结实率。【结果】杂交组合粉玉奴×凤丹白、粉玉奴×洛阳红采用重复授粉、蒙导授粉、延迟授粉的效果均优于常规授粉,在花粉萌发量、花粉管伸长及单花结实率方面表现为延迟授粉>重复授粉>蒙导授粉>常规授粉>切割柱头授粉,说明延迟授粉对于克服受精前障碍效果最佳,为最佳授粉方式。切割柱头授粉虽效果不佳,但对克服受精前障碍有一定影响。【结论】在牡丹、芍药远缘杂交育种中,可以采取延迟授粉的方法,减缓甚至克服母本柱头或花柱对异源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抑制,克服受精前障碍,提高育种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翔宇  贾文庆  何松林  邱永杰  王乔健  胡缓  史来琨  刘会超  
[目的]明晰牡丹种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细胞学及生理机制,为牡丹远缘杂交提供理论及试验基础。[方法]以牡丹‘凤丹’为母本,保康牡丹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授粉亲和性研究,探讨授粉后雌蕊保护酶活性、可溶性物质含量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之间的联系。[结果]保康牡丹与‘凤丹’远缘杂交亲和性差的细胞学原因是花粉萌发慢,花粉管多有胼胝质沉积、扭曲缠绕严重,生长多无序并伴有分枝现象,只部分能穿过花柱到达子房。生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授粉后,SOD活性快速升高有利于花粉柱头识别及花粉管生长;MDA含量快速增加不利于远缘杂交授粉花粉管的伸长生长;远缘杂交雌蕊较自交雌蕊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高,表现为柱头识别作用及雌蕊排异作用加强;自交雌蕊IAA含量显著高于杂交,高水平IAA、GA3、IPA有助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远缘杂交雌蕊ABA含量显著高于自交雌蕊,高水平ABA、JA对花粉管生长显示抑制作用,诱发胼胝质沉积,花粉管扭曲缠绕生长无序。[结论]‘凤丹’与保康牡丹远缘杂交存在受精前障碍,其与雌蕊内部酶活性变化、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可溶性物质含量密切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丹  张明星  何松林  曹健康  华超  张佼蕊  刘艺平  
[目的]探究PsMTERF2基因在牡丹远缘杂交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分子及生理机制,为克服牡丹远缘杂交种子败育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牡丹MTERF2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并比较PsMTERF2基因在牡丹种子不同发育时期(‘凤丹白’自交与‘凤丹白’ב粉玉奴’授粉后14,18和28 d的正常与败育种子)的表达与牡丹不同组织(根、茎、叶、花瓣、花药、鳞芽、柱头、种子)中的差异性表达;测定不同发育时期正常种子与败育种子中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分析其与PsMTERF2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牡丹MTERF2基因CDS全长972 bp,编码32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77×10~4 D,理论等电点为8.87,具有3个跨膜螺旋区,不具有信号肽切割位点;进化树及三级结构分析显示,牡丹MTERF2基因具有7个MTERF结构域,蛋白结构较为复杂,其碱基序列与AtMTERF2同源性较高,故命名为PsMTERF2,GenBank登录号为MZ505000。PsMTERF2基因在牡丹自交种子各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均高于同一发育时期的杂交种子,且在种子发育后期二者差异更显著;PsMTERF2基因在牡丹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种子、柱头和花药中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授粉后14和28 d,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在自交正常种子中的含量均高于杂交败育种子,其中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PsMTERF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正相关,其余指标与PsMTERF2基因相对表达量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PsMTERF2基因可能通过影响代谢产物的合成参与调控种子发育的后期进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姜瑛  周萌  吴越  苗玉红  汪强  韩燕来  
在水培条件下,以加拿大引进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加1(Tybor naked oat)、加8(Marion oat 2002)、加9(Nova oat 2003)和白燕6号为试验材料,从盐害外观症状、生理指标及离子吸收方面综合评价不同基因型燕麦对盐胁迫浓度和胁迫时间的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各燕麦品种不同盐浓度处理间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Na+、K+吸收及K+/Na+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锐  余阳俊  徐家炳  陈广  张凤兰  孙继志  孙天水  
大白菜花期喷NaCl溶液,结合蜜蜂授粉克服自交不亲和性的试验结果表明,喷3%NaCl溶液效果最佳;于上午9:30喷结籽最多;每天早晨喷3%NaCl后在不同时间进行人工授粉均可结籽;NaCl处理株的花粉授粉效果好于未处理株,用于授粉的蜜蜂在使用前需隔离4天,以使身上的花粉失活。NaCl处理后的柱头乳突细胞胼胝质含量的变化与亲和性变化有相同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庭巧  袁涛  乔红雍  徐珂  
[目的]研究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生长对结果率和结实率的影响,以及败育胚珠的发生时期和胚珠败育的生理机制,为大花黄牡丹日后的引种栽培及人工调控结实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引种栽培的大花黄牡丹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1年连续3年在花果期进行二次枝发育与果实发育的田间控制试验,按照花蕾和二次枝处理的不同,分为A、B处理组和对照,其中A组保留不同花蕾,去除所有二次枝;B组保留所有二次枝,去除花蕾;对照组保留所有花蕾和二次枝,统计各处理的结果率和结实率;在花后12~50 d定期采集胚珠,对比分析正常胚珠与败育胚珠不同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含量以及脱落酸(ABA))差异。[结果]1)花后10~30 d是大花黄牡丹果实的生长高峰期,也是胚珠败育主要发生时段;花后13 d正常胚珠与败育胚珠外部形态差异明显。2)A组中,保留所有花蕾的植株结实率均较高,且高于对照组;B组中,多数去除花蕾处理组结实率高于对照组,其中仅保留最下方侧花处理结实率最低。3)花后13~14 d,大花黄牡丹正常胚珠中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同时期的败育胚珠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花后12~13 d,败育胚珠中淀粉含量最低,之后持续上升,而正常胚珠花后14 d时淀粉含量最高,之后迅速下降;花后13 d,败育胚珠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正常胚珠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花后13~15 d,败育胚珠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正常胚珠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花后13~50 d,大花黄牡丹正常胚珠和败育胚珠的S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正常胚珠的SOD活性始终高于败育胚珠。4)花后13~20 d,大花黄正常胚珠中的IAA、GA_3、ZR含量,以及(GA_3+-IAA+ZR)/AB A、GA_3/ABA和IAA/ABA均明显高于败育胚珠,ABA含量和ABA/(GA_3+IA A)低于败育胚珠。[结论]大花黄牡丹二次枝、侧花与顶花之间的竞争会导致胚珠败育,适当摘除二次枝或侧花可提高结实率;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活性低是导致胚珠败育的生理原因;此外,胚珠败育也与胚珠内源激素异常有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军  陈益泰  姜景民  王胜山  姜荣波  徐金良  
对来自3个省的52个毛红椿Toona ciliata var.pubescens家系在浙江开化进行了造林试验。3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毛红椿的树高、胸径、分枝数和分枝高度等4个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分枝数和分枝高度等4个生长性状在不同重复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毛红椿幼林期树高和胸径2个性状具有中等以上的遗传力,而分枝数和分枝高度等2个生长性状遗传力相对较低。以树高和胸径为选择性状,选择出65号、31号、10号、9号、80号、27号、18号和19号等8个在幼林期表现较为优异的家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杰  贾月慧  张克中  崔金腾  
东方百合与卷瓣组野生百合杂交(简称OS组合),属于亲缘关系最远的组间杂交,杂交障碍最大。挖掘雌蕊中杂交亲和性与不亲和性差异表达基因,有可能解释不亲和性杂交中引起花粉管定向生长异常的机理,进而阐明不亲和性杂交的分子机理,为实施克服杂交不亲和障碍技术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技术),分别以不亲和性杂交和亲和性杂交的东方百合雌蕊为试验组(tester)和驱动组(driver),建立正向抑制消减杂交文库,随机挑选180个阳性克隆,经过测序、去劣、去冗余、序列比对,有113个EST与数据库中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陆光沛  于晓南  
对美国芍药牡丹协会的特色奖项即APS金牌奖,做了系统介绍.结合近30年来的获奖品种,分析了花色、花型、种源构成等方面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花色以粉红、红色为主,强调明亮醒目、饱和度高;花型以重瓣、半重瓣为主,要求结构紧凑、层次丰富;而种源构成则愈加倾向杂种品种.评价标准折射出该协会的审美理念,表现为:重视传统同时美中求新、追求健康.APS金牌奖的评价标准及APS的审美理念对中国芍药牡丹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华新  沈熙环  李凤兰  李国锋  
1993~1995年在河南卢氏种子园作了授粉试验,分析了不同授粉试验的授粉效率,证实在油松雌球花授粉期内,最先到达珠被臂的花粉,具有进入珠孔和珠心的优先权;在花芽绽开后第1~4d为雌球花的最适可授期,其中又以第2~3d的授粉效率最高;在可授期内重复授粉,对提高授粉效率和增加球果中饱满种子数量的效果不明显;一个授粉袋一次授粉用量以02mL为宜,小于01mL时授粉效率明显下降,大于02mL也不能增加球果中的饱满种子数;当交配设计的亲本花粉缺乏时,可用死花粉或滑石粉与新鲜花粉以1∶1的比例混合使用。本文还对各种授粉试验的授粉效率,开花同步指数估算时加权植的确定,及其加权后同步指数的变化作了初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雄泽  马艳青  
为使杂交辣椒规模制种中获得最高效益 ,对海南、山西、江苏辣椒制种基地的 3种不同栽培模式不同阶段影响授粉效率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 ,三大基地影响授粉效率因素变化规律较为一致 ;种子千粒重在各阶段变化幅度较小 ,其主要由亲本特性决定 ;坐果率和日授粉花数受亲本特性和栽培条件的共同作用 ,对授粉效率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丰娇  蔡冰冰  孙胜楠  毕焕改  艾希珍  
【目的】氢气(H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它参与植物对高温、干旱、盐害、重金属等多种逆境胁迫的响应。探讨外源氢气(H_2)对黄瓜幼苗耐冷性的调控作用及其生理机制,为增强日光温室黄瓜对低温的适应能力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津优35号’黄瓜品种为试材,用饱和富氢水(HRW,H_2供体)浸种,蒸馏水浸种作对照(CK),常温下育苗。幼苗长至2叶1心时转移至光照培养箱中进行低温(昼/夜温度8℃/5℃)处理,分别于处理后0、1、3和5 d后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低温胁迫可使黄瓜幼苗叶片的电解质渗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国强  钱琼秋  朱祝军  
研究了黄瓜不同抗性品种在接菌前后酶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与植株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酚类物质含量密切相关。不同抗性黄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与PPO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可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常维霞  姚小华  
[目的]选育自交亲和无性系,以探明油茶自交亲和状况。[方法]采用自花套袋、人工自交及自由授粉3种处理,对50份油茶无性系材料的结实率、人工自交亲和指数(CI)、相对亲和指数及果实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油茶存在高度自交不亲和性,属于自交少孕植物。自花套袋结实率最低,人工自交次之,自由授粉结实率最高。油茶无性系间自交亲和性存在广泛差异,参试材料自交亲和指数介于0 1.355 5之间,其中无性系0531号(CI=1.355 5)、0504号(CI=1.044 4)为自交亲和无性系,其它无性系均自交不亲和。参试材料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自交亲和型(2%)、自交不亲和型(84%)和高度自交不亲和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