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7)
- 2023(7066)
- 2022(6285)
- 2021(5682)
- 2020(5303)
- 2019(12408)
- 2018(12284)
- 2017(23579)
- 2016(13547)
- 2015(15605)
- 2014(15701)
- 2013(15749)
- 2012(15135)
- 2011(13895)
- 2010(13879)
- 2009(13032)
- 2008(13301)
- 2007(12351)
- 2006(10604)
- 2005(9596)
- 学科
- 济(54699)
- 经济(54645)
- 管理(33206)
- 业(33109)
- 方法(28450)
- 企(25564)
- 企业(25564)
- 数学(25553)
- 数学方法(25288)
- 农(15636)
- 学(15309)
- 财(14055)
- 中国(13637)
- 贸(11796)
- 贸易(11793)
- 易(11467)
- 地方(10346)
- 农业(10199)
- 业经(10176)
- 制(9931)
- 务(8475)
- 财务(8461)
- 财务管理(8429)
- 和(8319)
- 银(8180)
- 银行(8122)
- 理论(8066)
- 企业财务(7948)
- 融(7947)
- 金融(7945)
- 机构
- 大学(204592)
- 学院(201872)
- 济(77677)
- 研究(75897)
- 经济(75880)
- 管理(69731)
- 理学(59700)
- 理学院(58905)
- 管理学(57524)
- 管理学院(57179)
- 中国(55319)
- 科学(53076)
- 农(51048)
- 京(45212)
- 所(42992)
- 农业(41452)
- 研究所(39678)
- 业大(39420)
- 中心(34754)
- 财(34661)
- 江(32220)
- 北京(28447)
- 财经(27643)
- 院(26839)
- 农业大学(26602)
- 范(26033)
- 省(25927)
- 师范(25538)
- 经(24993)
- 州(24981)
- 基金
- 项目(136347)
- 科学(102887)
- 基金(96306)
- 研究(90074)
- 家(88774)
- 国家(88054)
- 科学基金(71066)
- 省(54632)
- 社会(53188)
- 基金项目(50560)
- 社会科(50218)
- 社会科学(50198)
- 自然(49600)
- 自然科(48393)
- 自然科学(48371)
- 自然科学基金(47513)
- 划(47479)
- 教育(42016)
- 资助(41476)
- 编号(35776)
- 重点(31912)
- 计划(29835)
- 成果(29726)
- 部(29651)
- 发(29649)
- 科研(27645)
- 创(27577)
- 科技(27386)
- 课题(26059)
- 创新(25964)
共检索到298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万强 梅楚刚 付常振 辛亚平 张松 王国庆 昝林森
【目的】研究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和安格斯牛共630头个体的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α2亚基(AMPKα2)基因PRKAA2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200头秦川牛生长及肉质性状的关联性。【方法】利用PCRSSCP、DNA测序、飞行质谱(MALDI-TOF)等技术,分析检测4个品种牛PRKAA2基因6个外显子的单核酸多态性(SNPS);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秦川牛各多态位点的遗传变异特性与体尺及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PRKAA2基因第2、4、6、7、8、9外显子中,只检测到第4外显子27G>C和60T>C 2个突变位点;关联分析表明,27G>C位点与秦川牛背膘厚和眼肌面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嫣然 吴森 王晓宇 昝林森
【目的】研究秦川肉牛FGF2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肉牛生长和肉质性状的关联性。【方法】选取1824月龄的健康秦川肉牛384头,测定其生长和肉质性状指标,采集血样,采用DNA技术检测FGF2基因全部外显子中的单核苷酸突变位点,对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研究其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并以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该SNP位点与秦川肉牛生长和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在第1、2外显子上未发现突变位点,在第3外显子上存在4个SNP突变位点:SV1(g.A54740>T),SV2(g.A54758>C),SV3(
关键词:
秦川肉牛 FGF2基因 多态性 关联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梅 朱怡轩 王孝义 陈强 董新星 严达伟 李明丽
【目的】探讨PID1基因多态性对宣和猪肉质性状的影响。【方法】以119头宣和猪为本试验的试验材料,对PID1基因外显子3采取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其进行SNP位点检测,选择最小二乘模型对各突变位点基因型及单倍型组合进行肉质性状方面的差异分析。【结果】在宣和猪PID1基因外显子3区域共检测出4个SNP位点,分别为253643 bp处的T→C(T253643C)、253675 bp处的G→C(G253675C)、253734 bp处的A→G(A253734G)和253827 bp处的G→A(G253827A)。4个SNP位点均检测出3种基因型,分别以等位基因T、G、G、A及基因型TT、GC、AG、AA的频率最高。4个SNP位点共有9种单倍型和24种单倍型组合,其中单倍型CGGA和单倍型组合CGGA/TCAA的频率最高。各位点杂合度在0.4490~0.4997,都属于中度多态且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 >0.05),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G253675C位点与大理石纹评分存在显著关联,其中GC基因型可显著提高大理石纹评分(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冠群 昝林森 王洪宝 桂林生
【目的】研究秦川牛SIRT3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秦川牛体尺、肉用性状的影响,以探索改善秦川牛体尺、肉用性状的分子育种方法。【方法】随机选择相近饲喂条件下468头18~24月龄健康秦川母牛,采用DNA直接测序技术进行SIRT3基因全区域遗传变异检测。运用SPSS16.0软件中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SIRT3基因不同基因型与秦川牛体尺(体斜长、体高、腰高、尻长、腰角宽、胸深、胸围和坐骨端宽)和肉质性状(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肌肉脂肪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经DNA测序发现,秦川牛SIRT3基因在第4内含子上存在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C22522T突变和C22680G突变,均存在3种基因型。χ2检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冠群 昝林森 王洪宝 桂林生
【目的】研究秦川牛SIRT3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秦川牛体尺、肉用性状的影响,以探索改善秦川牛体尺、肉用性状的分子育种方法。【方法】随机选择相近饲喂条件下468头18~24月龄健康秦川母牛,采用DNA直接测序技术进行SIRT3基因全区域遗传变异检测。运用SPSS16.0软件中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SIRT3基因不同基因型与秦川牛体尺(体斜长、体高、腰高、尻长、腰角宽、胸深、胸围和坐骨端宽)和肉质性状(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肌肉脂肪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经DNA测序发现,秦川牛SIRT3基因在第4内含子上存在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C22522T突变和C22680G突变,均存在3种基因型。χ2检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四华 杨磊 童雨翠 范心凤 何婷婷 汪加发 李永胜 耿照玉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AMP激活蛋白激酶α1和α2基因(PRKAA1、PRKAA2)在高、低饲料效率组肉鸭胸大肌、腿肌和肝脏中表达水平及其与剩余采食量(RFI)性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体质量相近的H系肉公鸭1 000只,测定21~42日龄时的采食量和体增重,计算RFI。挑选高、低RFI组肉鸭各8只,采用定量PCR检测PRKAA1和PRKAA2在2组肉鸭胸大肌、腿肌和肝脏中表达水平。[结果]PRKAA1 mRNA在低RFI组肉鸭胸大肌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高RFI组(P<0.01),腿肌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高RFI组(P<0.05),腿肌中相对表达量与日采食量和RFI显著负相关(P<0.05),腿肌中相对表达量与RF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RKAA1和PRKAA2基因在高、低RFI组肉鸭胸大肌和腿肌中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且与剩余采食量性状显著相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海芳 汪超 张庆德 刘榜
采用PCR-RFLP方法对通城、大白和长白3个纯种及长大通和大长通2个三元杂种共5个群体MyoD1基因第1内含子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多态位点与生长、胴体和肉质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第1内含子第257位存在1个A/C颠换,引起DdeⅠ酶切位点的改变。PCR产物经DdeⅠ酶切后,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其中通城猪中C等位基因的分布占主要优势,大白、长白猪中2种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相近。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基因型与肉色评分和失水率相关(P<0.05或P<0.01);CC基因型个体的肉色评分显著高于AA和AC基因型个体;而CC基因型个体的失水率极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研究结果进一...
关键词:
猪 MyoD1基因 多态性 肉质性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付标 昝林森 王洪程 王洪宝 田万强 王虹 钟昕
【目的】对秦川牛Chemerin基因第2和第6外显子进行SNPs检测,并研究其与秦川牛肉质性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NA直接测序技术并结合PCR-SSCP方法,对324头2~3岁秦川牛Chemerin基因第2和第6外显子进行多态性分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Chemerin基因不同基因型与秦川牛肉质性状(宰前活质量、胴体质量、背膘厚、大理石花纹评分、系水力、眼肌面积和嫩度)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秦川牛Chemerin基因第2外显子868 bp处发生了A→G突变,第6外显子2 948 bp处发生了C→G突变;用PCR-SSCP方法检测得到AA、AG、GG、EE和EF 5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长春 傅田 强巴央宗 唐晓惠 朱猛进 樊斌 熊统安 李奎 刘榜
利用改良等位基因特异性PCR(Modified Allele Specific PCR,M-ASP)结合PCR-RFLP以及直接测序方法对藏鸡和隐性白羽鸡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内含子4(Intron4)的一个位点进行了SNP检测,并进行了该基因与藏鸡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检测结果显示,GH基因Intron4的这个位点同时具有M-ASP和SacI-RFLP多态。测序结果表明,该位点发生了C→G的碱基突变,产生了CC、CG和GG三种基因型。两个等位基因和三种基因型在两鸡种中的分布基本一致。其中,基因型CC和等位基因C的频率最高。χ2检验结果表明,基因型频率或者等位基因频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建强 祁增源 韩银仓 刘秀 孙永刚
[目的]研究牦牛SMAD4基因SNPs与生长性状的关系,探寻与牦牛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DNA测序和单倍型分型技术,对青海牦牛SMAD4基因进行SNPs检测及其基因分型、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并对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及组合单倍型与牦牛生长性状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牦牛SMAD4基因在内含子区域存在6个突变位点,其中g.393A>G、g.555A>G、g.6525A>G和g.18360C>T均存在3种基因型,g.582A>T和g.6492C>T均存在2种基因型。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6个位点间不存在强连锁不平衡效应。单倍型分析发现,在14种不同的单倍型中,单倍型H_1的发生频率最高。关联性分析表明,g.393A>G位点与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均显著相关(PG位点与体斜长显著相关(PT位点与体质量和体高均显著相关(PT位点与体高显著相关(PG位点与体质量显著相关(PT位点与胸围显著相关(P<0.05)。基因型组合发现,单倍型H_1H_(14)可能是影响牦牛生长性状的最优组合。[结论]牦牛SMAD4基因内含子区域上的6个位点与生长性状显著关联,可作为牦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横伟 桂林生 胡言 昝林森
【目的】探索脂肪酸结合蛋白3(Fat acid binding proteins 3,FABP3)及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基因对秦川牛肉用新品系肉用性状的影响,为秦川肉牛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选择1824月龄健康的秦川肉牛571头,尾静脉采血10mL/头,提取血液DNA,PCR扩增FABP3及FABP4基因,检测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分析SNP位点基因型和单倍型组合对肉牛肉用性状(背膘厚、眼肌面积、肌间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测序发现,在FABP3基因第3个内含子上检测出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秀娟 高翰 李海鹏 高雪 孙宝忠 程强 徐磊 张亚朋 雷元华 魏萌 李三禄 胡俊伟 张长庆 高会江 李俊雅 张路培 陈燕
【目的】通过研究平凉红牛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深入挖掘平凉红牛的肉用特征和遗传特性,为平凉红牛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选取24头平凉红牛阉牛,经强度育肥180 d后屠宰,年龄在24—36月龄,对其体尺、屠宰性能、胴体指数进行测定,并选取其中3头的外脊和大黄瓜条进行肉质测定分析。【结果】经育肥后的成年平凉红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胸围、管围相较于2019年测定的22—28月龄的平凉红牛分别增长6.96%、4.61%、4.43%、4.28%、7.90%,体斜长减少3.52%;胴体重为(417.01±56.94)kg、净肉重为(372.48±54.60)kg、屠宰率为61.56%±1.86%、净肉率为54.92%±2.60%,相较于2010年测定的24月龄平凉红牛数据分别增长12.61%、19.16%、-1.91%、3.82%,肉骨比为8.65±2.00,相较于2012年测定的22—27月龄数据增长27.96%;此外高档肉块重(里脊、外脊、眼肉、上脑)为(51.59±7.92)kg,优质肉块重(臀肉、霖肉、米龙、大黄瓜条、小黄瓜条、辣椒条、肩肉)为(62.62±5.56)kg,分别占净肉重的13.91%±1.45%和17.07%±2.24%,平凉红牛的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良好。在肉品质方面,外脊和大黄瓜条的剪切力分别为2.72 kg和4.43 kg,比市场购买的A3级雪花牛肉分别低19.58%和64.82%,但差异不显著(P>0.05);外脊和大黄瓜条的粗蛋白含量均达到了20%以上,且平凉红牛外脊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雪花牛肉(P<0.05);外脊中EPA含量显著较高(P<0.05)。【结论】经过改良和选育,平凉红牛的体格增大、胸围增长,体躯紧凑,肉用性能提高;平凉红牛肉质具有细嫩鲜美、风味浓厚、营养价值高的特点,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樊月圆 富国文 昝林森 李卫真 王绍卿
以6个牛品种(秦川牛、南阳牛、郏县红牛、鲁西牛、安格斯和夏南牛)共计717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与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PPARδ基因全部编码区及部分内含子区域的SNPs位点进行检测,并分析了SNPs位点与秦川牛的部分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检测样本中,未检测到编码区的突变,仅在PPARδ基因第2内含子上发现了1个61 C→T的突变。χ2检验显示,在该位点,南阳牛和夏南牛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其余4个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除夏南牛群体处于中度多态,其余5个群体均属于低度多态;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彩霞 赵生国 李天科 雷赵民
旨在分析早胜牛及其杂交牛CALCA基因第4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发现与肉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加快肉牛选育进程提供参考。利用PCR-SSCP技术对早胜牛、南杂牛、秦杂牛和西杂牛共362个个体的CALCA基因第4外显子进行了遗传变异检测,并运用SPSS 17.0软件对早胜牛(平凉类群)遗传变异与经济性状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LCA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2个突变位点T3237A和G3289A,并检测到AA和AB2种基因型。相关性分析表明,CALCA基因突变位点与剪切力、眼肌面积、热胴体重和熟肉率显著相关(P<0.05),AA基因型个体剪切力、热胴体重和熟肉率显著高于AB基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娜 曾丹 王晓清 王佩 罗志嘉 李潇 周先文
采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法对中华鳖的2个SNP位点进行验证,并统计其基因型频率。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2个SNP位点与中华鳖6个生长性状(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体高和裙边宽度)的差异。结果显示,只有A–1609G位点上的体高和裙边宽度有显著差异;这2个SNP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共组成6种双倍型(去掉频率小于3%的双倍型D1、D6和D9),ANOVA分析结果表明这6种双倍型的6个生长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D4双倍型6个生长性状的均值最大,属于生长优势双倍型。筛选到的IGF2基因上的2个SNP位点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