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5)
- 2023(10813)
- 2022(9060)
- 2021(8082)
- 2020(6812)
- 2019(14716)
- 2018(14495)
- 2017(26460)
- 2016(14968)
- 2015(16540)
- 2014(16389)
- 2013(15916)
- 2012(15136)
- 2011(14027)
- 2010(14034)
- 2009(12898)
- 2008(12370)
- 2007(11070)
- 2006(9976)
- 2005(9006)
- 学科
- 济(75993)
- 经济(75916)
- 管理(40033)
- 业(34555)
- 企(26423)
- 企业(26423)
- 方法(25049)
- 数学(22070)
- 数学方法(21907)
- 地方(18784)
- 学(18302)
- 中国(17664)
- 农(17167)
- 财(14556)
- 业经(14230)
- 地方经济(12821)
- 制(12667)
- 贸(11717)
- 贸易(11712)
- 农业(11631)
- 易(11303)
- 环境(10716)
- 体(10624)
- 融(10164)
- 金融(10156)
- 银(9944)
- 银行(9879)
- 行(9509)
- 理论(9125)
- 和(8886)
- 机构
- 学院(219718)
- 大学(219215)
- 济(94875)
- 经济(93024)
- 研究(86037)
- 管理(75571)
- 理学(65007)
- 理学院(64145)
- 管理学(62866)
- 管理学院(62490)
- 中国(61579)
- 科学(56573)
- 农(53685)
- 所(47060)
- 京(46577)
- 研究所(43371)
- 农业(42936)
- 业大(40909)
- 财(40493)
- 中心(37732)
- 江(33882)
- 财经(32205)
- 院(30116)
- 经济学(29878)
- 省(29323)
- 经(29246)
- 北京(28977)
- 科学院(27986)
- 农业大学(27748)
- 范(27250)
- 基金
- 项目(150379)
- 科学(115691)
- 基金(108255)
- 研究(100263)
- 家(99659)
- 国家(98803)
- 科学基金(81206)
- 社会(64213)
- 社会科(60735)
- 社会科学(60718)
- 省(60694)
- 基金项目(57209)
- 自然(54376)
- 自然科(53150)
- 自然科学(53127)
- 自然科学基金(52183)
- 划(51269)
- 教育(45202)
- 资助(43324)
- 编号(37412)
- 重点(34900)
- 发(33652)
- 部(31812)
- 计划(31551)
- 创(31368)
- 成果(29943)
- 创新(29519)
- 科研(29295)
- 科技(28124)
- 课题(27965)
- 期刊
- 济(109680)
- 经济(109680)
- 研究(63288)
- 学报(49654)
- 农(49129)
- 中国(46034)
- 科学(39968)
- 大学(34951)
- 学学(33838)
- 农业(32642)
- 财(30644)
- 管理(28243)
- 经济研究(19294)
- 教育(19239)
- 融(18523)
- 金融(18523)
- 技术(17588)
- 业(17475)
- 财经(16958)
- 业经(16465)
- 经(14800)
- 问题(14269)
- 业大(14055)
- 版(12687)
- 农业大学(12138)
- 贸(11444)
- 技术经济(11259)
- 科技(11029)
- 世界(10826)
- 统计(10418)
共检索到334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秀容 高雪 许尚忠 张英汉 李俊雅 任红艳
利用单链构向多态性方法检测了牛DGAT1基因第8外元AA→GC碱基突变,分析了该突变在三河牛、中国荷斯坦奶牛和中国西门塔尔奶牛中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以及该突变对这3个品种奶牛群体产奶量、乳脂和乳蛋白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该突变在鲁西牛、晋南牛、秦川牛和南阳牛中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表明,编码赖氨酸的等位基因K在三河牛、中国荷斯坦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17,0.33和0.04,在鲁西牛、晋南牛、秦川牛和南阳牛4个中国地方品种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72,0.39,0.46和0.83;K232A取代与三河牛的平均乳脂率相关(P=0.017),KK和KA基因型个体的平均乳脂率分别较AA...
关键词:
DGAT1基因 奶牛 K232A取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秀容 高雪 许尚忠 张英汉 任红艳
为研究肉牛与体脂相关的胴体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利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检测了牛DGAT1基因K232A取代的2个等位基因K和A在实验群体中的分布频率,并分析了基因型对4个肉牛群体部分胴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编码赖氨酸的等位基因K在地方黄牛品种鲁西牛、晋南牛、秦川牛和杂交牛利木赞牛×鲁西牛群体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75、0.39、0.40和0.35,在南阳牛中的分布频率最高,为0.83。在本研究中,牛DGAT1基因的K232A取代对背膘厚度(P=0.88)、大理石花纹等级(P=0.13)和肌内脂肪(P=0.19)没有显著影响,但与腔油重/胴体重、嫩度显著相关,KK型和KA个体外脊肌肉剪切力低于A...
关键词:
DGAT1基因 肉牛 SSCP 胴体性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小莉 胡江 郭淑珍 石斌刚 谢建鹏 罗玉柱 王继卿 牟永娟
【目的】检测牦牛DGAT1基因多态性,评估基因突变对牦牛乳品质性状的影响,以期丰富牦牛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基础。【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牦牛及野血牦牛DGAT1基因intron5-exon7和intron15-exon17区突变,分析基因突变对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牦牛DGAT1基因intron5-exon7区发现c.562+32_c.562+33ins CCGCCC的插入/缺失,等位基因M、基因型MM频率最高为优势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各类群牦牛PICT和c
关键词:
牦牛 DGAT1基因 多态性 乳品质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飞 李卫真 刘丽仙 袁峰 李大林 苗永旺
为了阐明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DGAT1基因的第8外显子的群体遗传差异和特征,采用PCR-SSCP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11个水牛群体402份样品进行了群体变异检测,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上已发表的牛科物种DGAT1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DGAT1基因第8外显子序列一致,序列全长为75 bp;与普通奶牛序列相比,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DGAT1基因第8外显子都为K等位基因,揭示其与水牛的高乳脂率、低泌乳量有关。序列比对发现K等位基因在牛科物种中普遍存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水牛中DGAT1基因第8外显子的遗传特征,可为其奶用性状选育利用提供遗传背景资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毛永江 陈仁金 陈莹 常玲玲 施雪奎 杨章平 施健 黄回华
【目的】探索南方地区中国荷斯坦牛DGAT1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上海光明乳业集团金山奶牛场30个公牛家系的605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法分析DGAT1基因K232A位点遗传多态性,采用混合动物模型分析DGAT1基因K232A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校正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7个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共检测到KK、KA和AA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918、0.1917和0.0165,等位基因K和A的频率分别为0.8876和0.1124。该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校正产奶量、乳蛋白量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梅 昝林森 王洪宝 高丽 宋付标 王洪程 焦阳
【目的】研究牛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第2、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单核苷酸的多态性(SNPs),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6个牛群体(鲁西牛、鲁杂牛(鲁西牛×西门塔尔牛)、南阳牛、夏南牛、郏县红牛、秦川牛)共779头3~4岁左右母牛为研究材料,通过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牛MyoG基因上存在的SNPs,并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yoG基因第2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不存在多态性,第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测序结果表明该突变位于3-′UTR 2 109位点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各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刚 罗军 刘俊霞 韩雪峰 绳贺军 张丽娟 武会娟 曹艳红
【目的】探讨陕北白绒山羊DGAT1基因的SNPs及其与部分生长、胴体性状的相关性,为陕北白绒山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234只陕北白绒山羊的部分生长、胴体指标,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其DGAT1基因外显子14的多态性及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系。【结果】该座位存在一个突变位点(G→A),此SNPs导致甘氨酸(G)突变为谷氨酸(E);该群体的该位点有1对等位基因A和B以及3种基因型AA、AB和BB,A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AA型为优势基因型,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AA型与BB型之间、AB型与BB型之间均在断奶重、周岁重、胸围和管围4个性状上差异极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桂芝 李成渤 秦孜娟 王建民 戈新 赵金山 李培培 王建华
【目的】探讨崂山奶山羊DGAT1基因与泌乳性状的关系。【方法】以175只崂山奶山羊泌乳母羊为试验群体,利用PCR-SSCP方法和候选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DGAT1-P1(包含第8外显子)、DGAT1-P2(5’调控区内)、DGAT1-P3和DGAT1-P4位点在该群体中的多态性,并采用最小二乘方法分析DGAT1-P4位点多态性与泌乳性状之间的关联效应。【结果】崂山奶山羊DGAT1-P1和DGAT1-P2位点不存在多态性。对崂山奶山羊高乳脂率和低乳脂率个体的DGAT1-P3位点核苷酸序列比对,发现在序列600bp处即DAGT1-P4位点上存在着A→G的单核苷酸替换,对乳脂率有显著影响(P<0.0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正文 张凌云 安雪姣 张小强 杨雅楠 蔡原 赵生国
[目的]挖掘肉牛(Bos taurus)新转录本,探讨其潜在功能,为进一步探明牛肉品质差异的遗传机制提供思路。[方法]以平凉红牛、杂交和牛(和牛×平凉红牛)和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背最长肌,进行RNA-seq测序,构建cDNA文库,将重新组装的测序数据与牛参考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优化已注释转录本的信息,挖掘新转录本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随机挑选9个显著差异表达的新转录本进行RT-qPCR验证。[结果]对1 081个转录本的5'非翻译区域(UTR)和1 586个转录本的3'UTR分别实现了延伸,并对1 038个转录本的5'和3'UTR都实现了延伸。挖掘新转录本442个,其中92个新转录本在不同群体间表达差异显著(P<0.05);GO分析显示,表达差异显著的新转录本在代谢过程、酶催化活性和细胞部分等显著富集;KEGG富集发现,显著差异表达的新转录本显著富集在味觉转导、过氧化物酶、河马(Hippo)和MAPK等信号通路中。RT-qPCR结果与RNA-seq结果在定量方面存在差异,但变化趋势一致,说明转录组测序结果可靠。[结论]新转录本通过各种代谢途径和通路广泛参与调控牛肌肉生长、脂肪沉积、疾病和免疫等各项生命活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趁 葛建军 张梦华 张晓雪 刘丽元 王丹 张春红 马新兵 黄锡霞 马光辉
为探讨非遗传因素对西门塔尔母牛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规律,利用新疆呼图壁种牛场1989—2014年间共1 492头西门塔尔牛的生产性能记录,分析了不同胎次、产犊年份、产犊季节、产犊年龄对西门塔尔牛305d产奶量、体高、硬长、软长、胸围、腹围、尻宽、尻长、腿围、管围、体重和外貌评分的影响,并进行了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胎次、产犊年份、产犊年龄对西门塔尔牛305d产奶量、体高、硬长、软长、胸围、腹围、尻宽、尻长、腿围、管围、体重和外貌评分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不同产犊季节对西门塔尔牛305d产奶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宋祥兰 杨义林 王兰英 邝先松 胡小康 吴延旭 赵晓青
为探讨‘赣州油1号’‘赣州油2号’‘赣州油3号’‘赣州油4号’‘赣州油5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新品种的经济性状,以这5个8~10年生油茶新品种2011-2013年的调查数据为材料,对其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赣州油’1~5号油茶新品种果实性状指标的差异明显,果形以桃形、球形、橘形等3种为主,果色主要有红色、黄色和青色,果实越大,果皮越厚,500 g鲜籽个数越少,平均果形指数为1.07;产油量是由含油率及产果量决定,鲜果含油率大小依次为‘赣州油3号’>‘赣州油2号’>‘赣州油4号’>‘赣州油5号’>‘赣州油1号’,666.67 m2产油量分别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国富 吴慧光 孙国权 李俊雅 王景山 王玉泉 高树新
为探讨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和2基因(DGAT1和DGAT2)发育性表达特点及其与背膘厚的关系,采用137头肉用中国西门塔尔牛,屠宰并采集组织样品,根据胴体背膘厚度分成高、低2组,每组各选择15个个体,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DGAT1和DGAT2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在不同个体背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睾丸、肾脏、肋间肉、心脏、胰脏、背膘、肩肉、肝脏、网脂、肠脂、脾脏、肺、眼肉和淋巴等多种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DGAT1和DGAT2在不同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且与背膘厚度呈显著相关(P<0.05)。结果表明,DGAT1和DGAT2与肉牛背膘厚度显著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志杰 钟金城 字向东 陈智华 徐惊涛 金双 常怀普 宋海峰 刘建磊
【目的】探究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基因在牦牛内的遗传多态性,为进一步揭示牦牛群体间遗传分化、开展牦牛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以及HSL基因在牦牛物种中的定位、表达调控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九龙牦牛、麦洼牦牛和巴州牦牛共92头牦牛的HSL基因部分外显子Ⅰ进行SmaⅠ酶切多态性分析;统计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大小,进行卡方(χ2)适合性、独立性检验,并计算纯合度、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多态参数。【结果】3个牦牛群体在HSL基因外显子Ⅰ具有SmaⅠ酶切多态性,在该酶切位点存在AA、AB和BB3种基因型。3个牦牛群体均检测到AA和AB基因型,而BB基因型只在巴...
关键词:
牦牛 HSL基因 PCR-RFL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强 洛桑顿珠 鲜莉莉 平措占堆 索朗多吉 巴多 旦巴 旦巴加参 支张 巴桑旺堆
【目的】进一步明确西藏阿里牦牛生态类群(Ali [AL])重要经济性状分子遗传改良潜力。【方法】利用SNaPshot基因分型技术对AL类群内7个已被证实与牦牛生长和泌乳经济性状显著相关的候选SNPs标记的基因型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在阿里牦牛群体内2个SNP位点(MyoD1_C1710T和ACSL1_G2409A)是中度多态位点(0.2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滑留帅 陈宏 杨晓冰 杨奇 蓝贤勇
为了分析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木赞牛杂交群体(简称利杂群体)Pit-1基因的多态性与育肥性状的关系,为固原本地黄牛下一步的杂交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利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共178个个体的Pit-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了其与育肥个体育肥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51 bp的PCR产物被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消化后表现出多态性,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在该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为0.3039/0.6961和0.1614/0.8386。与部分育肥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在育肥的初期阶段,BB型和AB型个体的精料料肉比均显著低于AA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