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4)
2023(8681)
2022(7371)
2021(6636)
2020(5591)
2019(12072)
2018(11880)
2017(21371)
2016(12316)
2015(13522)
2014(13304)
2013(12620)
2012(11661)
2011(10484)
2010(10190)
2009(9178)
2008(8924)
2007(7882)
2006(6710)
2005(5814)
作者
(39896)
(33407)
(33274)
(31424)
(21052)
(16233)
(15015)
(13396)
(12645)
(11620)
(11338)
(11025)
(10952)
(10694)
(10538)
(10358)
(10267)
(9934)
(9624)
(9457)
(8700)
(8161)
(8154)
(7696)
(7590)
(7511)
(7381)
(7272)
(6997)
(6972)
学科
(40490)
经济(40432)
管理(31726)
(29506)
(22461)
企业(22461)
方法(18099)
数学(16191)
数学方法(16035)
(13200)
(12574)
中国(12173)
(11813)
(9784)
贸易(9782)
(9726)
(9514)
业经(9298)
农业(8783)
(7720)
地方(7650)
(7432)
银行(7378)
技术(7115)
(7113)
财务(7089)
财务管理(7079)
(7038)
(6965)
金融(6957)
机构
学院(169446)
大学(168934)
研究(64493)
(62502)
经济(61154)
管理(58716)
理学(51326)
理学院(50615)
管理学(49375)
管理学院(49101)
(46981)
中国(46079)
科学(45977)
农业(37997)
(36408)
(35933)
业大(35750)
研究所(33650)
中心(28977)
(27663)
(25560)
农业大学(24743)
(23229)
(22732)
北京(22272)
财经(22258)
技术(22012)
(21861)
(21283)
科学院(20830)
基金
项目(125265)
科学(96124)
基金(90103)
(84534)
国家(83819)
研究(80946)
科学基金(68737)
(50827)
社会(49824)
自然(48457)
基金项目(47895)
自然科(47397)
自然科学(47377)
社会科(47092)
社会科学(47081)
自然科学基金(46554)
(43838)
教育(37112)
资助(36042)
编号(30427)
重点(29244)
计划(28139)
(26744)
(26594)
(26230)
科技(25570)
科研(25373)
创新(25025)
(24211)
成果(23644)
期刊
(63741)
经济(63741)
学报(43270)
研究(42732)
(42109)
中国(35548)
科学(33784)
大学(29957)
学学(28926)
农业(28227)
(20621)
管理(19662)
教育(16911)
(15402)
业大(13116)
(13059)
金融(13059)
技术(12573)
业经(11592)
经济研究(11423)
农业大学(11280)
(11272)
财经(10436)
科技(9770)
(8961)
问题(8516)
中国农业(8349)
林业(8276)
(7612)
统计(7598)
共检索到243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秀容  高雪  许尚忠  张英汉  任红艳  
为研究肉牛与体脂相关的胴体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利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检测了牛DGAT1基因K232A取代的2个等位基因K和A在实验群体中的分布频率,并分析了基因型对4个肉牛群体部分胴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编码赖氨酸的等位基因K在地方黄牛品种鲁西牛、晋南牛、秦川牛和杂交牛利木赞牛×鲁西牛群体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75、0.39、0.40和0.35,在南阳牛中的分布频率最高,为0.83。在本研究中,牛DGAT1基因的K232A取代对背膘厚度(P=0.88)、大理石花纹等级(P=0.13)和肌内脂肪(P=0.19)没有显著影响,但与腔油重/胴体重、嫩度显著相关,KK型和KA个体外脊肌肉剪切力低于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秀容  高雪  许尚忠  张英汉  李俊雅  任红艳  
利用单链构向多态性方法检测了牛DGAT1基因第8外元AA→GC碱基突变,分析了该突变在三河牛、中国荷斯坦奶牛和中国西门塔尔奶牛中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以及该突变对这3个品种奶牛群体产奶量、乳脂和乳蛋白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该突变在鲁西牛、晋南牛、秦川牛和南阳牛中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表明,编码赖氨酸的等位基因K在三河牛、中国荷斯坦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17,0.33和0.04,在鲁西牛、晋南牛、秦川牛和南阳牛4个中国地方品种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72,0.39,0.46和0.83;K232A取代与三河牛的平均乳脂率相关(P=0.017),KK和KA基因型个体的平均乳脂率分别较A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刚  罗军  刘俊霞  韩雪峰  绳贺军  张丽娟  武会娟  曹艳红  
【目的】探讨陕北白绒山羊DGAT1基因的SNPs及其与部分生长、胴体性状的相关性,为陕北白绒山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234只陕北白绒山羊的部分生长、胴体指标,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其DGAT1基因外显子14的多态性及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系。【结果】该座位存在一个突变位点(G→A),此SNPs导致甘氨酸(G)突变为谷氨酸(E);该群体的该位点有1对等位基因A和B以及3种基因型AA、AB和BB,A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AA型为优势基因型,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AA型与BB型之间、AB型与BB型之间均在断奶重、周岁重、胸围和管围4个性状上差异极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小莉  胡江  郭淑珍  石斌刚  谢建鹏  罗玉柱  王继卿  牟永娟  
【目的】检测牦牛DGAT1基因多态性,评估基因突变对牦牛乳品质性状的影响,以期丰富牦牛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基础。【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牦牛及野血牦牛DGAT1基因intron5-exon7和intron15-exon17区突变,分析基因突变对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牦牛DGAT1基因intron5-exon7区发现c.562+32_c.562+33ins CCGCCC的插入/缺失,等位基因M、基因型MM频率最高为优势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各类群牦牛PICT和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桂芝  李成渤  秦孜娟  王建民  戈新  赵金山  李培培  王建华  
【目的】探讨崂山奶山羊DGAT1基因与泌乳性状的关系。【方法】以175只崂山奶山羊泌乳母羊为试验群体,利用PCR-SSCP方法和候选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DGAT1-P1(包含第8外显子)、DGAT1-P2(5’调控区内)、DGAT1-P3和DGAT1-P4位点在该群体中的多态性,并采用最小二乘方法分析DGAT1-P4位点多态性与泌乳性状之间的关联效应。【结果】崂山奶山羊DGAT1-P1和DGAT1-P2位点不存在多态性。对崂山奶山羊高乳脂率和低乳脂率个体的DGAT1-P3位点核苷酸序列比对,发现在序列600bp处即DAGT1-P4位点上存在着A→G的单核苷酸替换,对乳脂率有显著影响(P<0.0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毛永江  陈仁金  陈莹  常玲玲  施雪奎  杨章平  施健  黄回华  
【目的】探索南方地区中国荷斯坦牛DGAT1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上海光明乳业集团金山奶牛场30个公牛家系的605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法分析DGAT1基因K232A位点遗传多态性,采用混合动物模型分析DGAT1基因K232A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校正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7个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共检测到KK、KA和AA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918、0.1917和0.0165,等位基因K和A的频率分别为0.8876和0.1124。该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校正产奶量、乳蛋白量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飞  李卫真  刘丽仙  袁峰  李大林  苗永旺  
为了阐明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DGAT1基因的第8外显子的群体遗传差异和特征,采用PCR-SSCP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11个水牛群体402份样品进行了群体变异检测,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上已发表的牛科物种DGAT1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DGAT1基因第8外显子序列一致,序列全长为75 bp;与普通奶牛序列相比,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DGAT1基因第8外显子都为K等位基因,揭示其与水牛的高乳脂率、低泌乳量有关。序列比对发现K等位基因在牛科物种中普遍存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水牛中DGAT1基因第8外显子的遗传特征,可为其奶用性状选育利用提供遗传背景资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雪蕾  刘榜  彭勇波  刘雪颖  张庆德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PPARGC1A基因第9外显子A1747C位点在通城猪及其杂交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并分析其对胴体性状的影响。猪PPARGC1A基因第9外显子A1747C位点在通城猪(n=24)、瑞典长白猪(n=26)、英国大白猪(n=23)、长大通(n=43)、大长通(n=40)存在多态分布,在长白猪中只有AA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析表明国外品种中CC基因型频率低于国内地方品种;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CC基因型个体的胸腰椎背膘厚、肩部背膘厚和三点平均背膘厚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等位基因C是胸腰椎背膘厚和三点平均背膘厚的增效等位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桂琼  姜勋平  熊远著  邓昌彦  屈彦纯  
134头F2 代杂种猪 (大白×梅山 )在平均体重 88kg时屠宰。用分布在 1、 2和 6号染色体上的 2 4个微卫星座位估计个体基因杂合度 ,分析 1 3个胴体性状随个体基因杂合度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屠宰率、胴体重、花油率、板油率、腰部膘厚、胸部膘厚、肩部膘厚、皮率、瘦肉率和脂肪率在各个体基因杂合度 (hi)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 >0 0 5 )。胴体长、眼肌面积和骨率在各hi 水平间差异显著 ,hi 小于 0 6时皮率与骨率随hi 增加逐渐降低 ,大于 0 6时随hi 增加而增加 ,而瘦肉率的变化趋势与皮率和骨率恰恰相反。眼肌面积随hi 增加而上下波动。胴体长则随hi 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博洋  孟纪伦  邱峥艳  芦春艳  秦立红  张国梁  赵志辉  
采用PCR-SSCP方法对58头草原红牛钙激活中性蛋白酶3基因(CAPN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外显子1存在三种基因型AA、AB和BB,测序发现,在外显子1的124位存在碱基突变,由原来的A突变为G,氨基酸水平由天冬氨酸Asp变为天冬酰胺Asn,此SNP位点在此前的研究中未见报道。经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该位点等位基因A占优势地位,且三种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 e inberg平衡。通过显著性差异检验发现,CAPN3基因此位点的多态性对该牛群的屠宰率、净肉率和大理石花纹这三个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这将为CAPN3作为牛肉肉质性状候选基因提供进一步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俊  褚宏亮  陈东亚  杨维芳  刘大鹏  徐燕  
利用接触筒法检测淡色库蚊6个野外种群成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性水平,同时利用PASA(PCR amplification of specific alleles)方法检测每个种群kdr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表明:不同种群的溴氰菊酯抗性水平与抗性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的相关性(R2=0.836,P=0.011),但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抗性水平与抗性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的相关性(R2分别为0.493和0.530,P值分别为0.120和0.101);对3种拟除虫菊酯抗性平均值直线回归分析显示,抗性等位基因频率与生物测试结果呈显著直线相关(R2=0.840,P=0.01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亮  黄瑞华  李开桢  邱新深  于传军  黄春玲  王蒙  周波  王钧顺  
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H-FABP、HSL基因在83头苏淮猪中的多态性分布。结果表明:H-FABP基因的3个变异位点和HSL基因都存在多态性。H-FABP HinfⅠ位点HH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1 mm,极显著低于hh基因型个体(20.16 mm)(P<0.05)。HH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9.69%,极显著高于hh型个体(54.84%)(P<0.01),Hh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8.69%,显著高于hh型个体(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龙梅  郭玲  刘玉兰  付书林  陈洪波  张晶  邓昌彦  
以梅山猪、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研究对象,筛选出MRKN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并进行PCR-RFLP验证,利用PCR-Bst UI-RFLP对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285头)DNA样品酶切分型,将分型结果与猪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猪MRKN3基因编码区有7个SNPs,分别为293C>G、361G>A、497G>A、630G>A、678T>C、1376C>T、和1407T>A;其中678T>C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外不同猪种中存在差异;猪MRKN3基因678T>C位点与内脂率及臀部膘厚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云雷  王红梅  陈伟  龚海燕  桑晓慧  崔艳利  赵佩  
【目的】发掘棉花抗黄萎病相关的优异等位基因,利用优异等位基因对棉花抗黄萎病性状进行分子检测,实现对抗病性的快速鉴定和对抗病基因型的直接选择,有效解决当前抗病性鉴定周期长、抗病性选择效率低的技术难题。【方法】选用125份陆地棉优异种质,分别采用田间黄萎病病圃鉴定和温室接种鉴定对材料进行抗黄萎病鉴定,分析材料的抗病性变异;通过筛选前期获得的与棉花抗黄萎病表型显著关联的优异等位基因位点并计算其效应值,分析不同材料中含有的优异等位基因数目及其优异等位基因效应值之和,研究利用优异等位基因位点进行棉花抗黄萎病预测的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强  洛桑顿珠  鲜莉莉  平措占堆  索朗多吉  巴多  旦巴  旦巴加参  支张  巴桑旺堆  
【目的】进一步明确西藏阿里牦牛生态类群(Ali [AL])重要经济性状分子遗传改良潜力。【方法】利用SNaPshot基因分型技术对AL类群内7个已被证实与牦牛生长和泌乳经济性状显著相关的候选SNPs标记的基因型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在阿里牦牛群体内2个SNP位点(MyoD1_C1710T和ACSL1_G2409A)是中度多态位点(0.2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