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8)
2023(9821)
2022(8031)
2021(7338)
2020(6107)
2019(13259)
2018(12884)
2017(23873)
2016(13435)
2015(14374)
2014(14085)
2013(13703)
2012(12899)
2011(11282)
2010(11017)
2009(10132)
2008(10215)
2007(9238)
2006(7896)
2005(6865)
作者
(43917)
(36790)
(36771)
(34570)
(23262)
(18284)
(16329)
(14412)
(13960)
(12948)
(12716)
(12319)
(11928)
(11814)
(11682)
(11470)
(11207)
(11007)
(10626)
(10612)
(9622)
(9101)
(8933)
(8414)
(8280)
(8249)
(8192)
(8095)
(7610)
(7558)
学科
(47477)
经济(47416)
管理(38050)
(37252)
(29945)
企业(29945)
方法(22568)
数学(19762)
数学方法(19478)
(15640)
(13857)
(13764)
中国(12668)
(10773)
贸易(10769)
业经(10681)
(10512)
环境(9834)
(9402)
农业(9301)
(9108)
财务(9093)
技术(9086)
财务管理(9072)
企业财务(8703)
(8482)
银行(8416)
(8142)
金融(8139)
(7973)
机构
大学(193290)
学院(192329)
(71528)
研究(70086)
经济(70063)
管理(67269)
理学(59165)
理学院(58407)
管理学(56974)
管理学院(56662)
中国(50681)
科学(50541)
(50350)
农业(40612)
(40505)
业大(40055)
(38706)
研究所(36143)
(32032)
中心(31571)
(28425)
农业大学(26948)
财经(26341)
(25089)
北京(24603)
(24234)
(24215)
(23049)
(22863)
科学院(22523)
基金
项目(140447)
科学(107792)
基金(102899)
(96419)
国家(95650)
研究(87775)
科学基金(79004)
社会(56139)
自然(56096)
(55331)
自然科(54870)
自然科学(54842)
基金项目(54798)
自然科学基金(53893)
社会科(53276)
社会科学(53257)
(47754)
资助(41971)
教育(39573)
重点(32695)
计划(31131)
编号(31078)
(29448)
(29376)
(29307)
科研(28635)
科技(28476)
创新(27610)
(26803)
大学(24660)
期刊
(71639)
经济(71639)
学报(50101)
研究(47570)
(44906)
科学(39596)
中国(35747)
大学(35623)
学学(34609)
农业(30250)
(24857)
管理(23274)
(16523)
(15806)
金融(15806)
业大(15279)
教育(14592)
(13544)
技术(13312)
财经(13111)
农业大学(12882)
经济研究(12427)
业经(11646)
(11238)
科技(11164)
林业(10240)
问题(9630)
中国农业(8945)
自然(8749)
技术经济(8416)
共检索到269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毅青  吴根义  许振成  邵继海  
提取牛粪堆肥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并将DOM转移至含有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FACHB905细胞的培养液中,DOM含量以溶解性有机碳(DOC)质量浓度进行衡量,分别控制培养液中DOC的终质量浓度为0、15、30、60、90、120 mg/L(分别记为CK、T1、T2、T3、T4、T5)。通过测定藻细胞密度、色素含量和藻毒素含量,研究DOM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生化及产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aeruginosa F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凡  赵中华  陈晨  田园  郦倩玉  龚雄虎  叶晨昊  
选取富营养化湖泊蓝藻水华常见优势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M.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暴露培养实验考察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化合物菲(Phenanthrene,Phe)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Phe(0. 05~0. 2 mg/L)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0. 2 mg/LPhe促进作用最为显著(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荣琴  刘辰  李夏浩祺  杨剑锋  李会科  
采用荧光激发–发射光谱和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渭北黄土高原生草物质腐解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含量、组分和光谱特征,以期为果园生草翻压腐解和果园土壤管理评价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结果表明,不同生草物质腐解的过程中,腐解速率大小为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WC)>小冠花(Securigera varia Lassenn)(CV)>鸡脚草(Dactylis glomerata)(OG)。EEM-PARAFAC将各生草物质腐解的DOM荧光主要组分鉴定为1个类腐殖酸组分(C1)和2个类蛋白组分(C2、C3);各生草物质腐解的过程中类蛋白质组分的荧光强度远高于类腐殖酸组分,且C2组分占主导地位。豆科植物白三叶总荧光强度的值高于小冠花和鸡脚草处理;小冠花处理在腐解的过程中微生物源为DOM的主要来源,而白三叶和鸡脚草是混合来源,即陆生植物腐殖质和微生物源。各生草物质腐殖化系数(HIX)表现为小冠花>鸡脚草>白三叶;紫外指标(SUVA254)表现为鸡脚草>小冠花>白三叶,且随着腐解天数延长依次增大。综合溶解性有机物含量、组分及光谱特征的变化以及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在渭北旱塬,豆科植物白三叶作为腐解材料时更易于分解和释放溶解性有机养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海生  左福元  董红敏  栾冬梅  袁丰  饶骏  
【目的】分析堆体规模对牛粪堆肥过程中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牛粪与锯末混合物进行堆肥,调节含水率约为66%,牛粪、锯末混合物的质量分别为109.24, 217.52和429.53 kg,每周翻堆2次。通过发酵棚+INNOVA 1412i多种气体分析仪+INNOVA 1409-24多点采样器测量系统,对3种规模堆肥过程中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不间断测试,每小时测量一次进气口和排气口氨气、氧化亚氮、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浓度,进而对堆肥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分析与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洪颜  李杰  刘晶晶  赵野  王小芬  崔宗均  
为评价沼液作为堆肥含氮添加剂的应用效果,开发沼液的处理应用技术,本研究以牛粪树叶堆肥为对照,沼液和树叶混合堆制发酵,探讨其发酵进程中主要酶活性及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沼液堆肥和牛粪堆肥在50℃以上的高温持续35d以上,且沼液堆肥持续50℃以上的高温期比牛粪堆肥缩短了8d。沼液堆肥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碱性磷酸单酯酶活性都是随堆肥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最低值分别出现在第30天(为25.9U/mL)和第45天(为0.15U/mL),脲酶活性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第6天时NH3-N达到最高值4.2mg/(g.24h),第45天时NH3-N达到最低值1.02mg/(g.24h);而牛粪堆肥的β-葡萄糖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霞   张建云   房慧勇   郑玉光   马东来   谷仙  
为探究蚯蚓肥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抑菌功能,首先采用赤子爱胜蚓对牛粪进行规范化堆肥,待充分腐熟后测得蚯蚓肥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重金属等含量;其次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蚯蚓肥中的真菌和细菌进行物种注释,并对其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及功能预测;最后,采用平板对峙的方法,以提取的蚯蚓肥浸提液进行灭菌为对照,验证蚯蚓肥浸提液中的微生物对易引起植物腐烂的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蚯蚓肥中有机质含量为24.4%,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为16.2%、13.2%、19.4%,总铅、总铬和总砷的重金属含量未超过有机肥标准;蚯蚓肥细菌群落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真菌群落中,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和被孢霉门。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细菌有6条代谢通路,63项功能分组,与化能异养、好氧化能异养和发酵作用相关基因信息占比最高。真菌功能预测结果以腐生营养型和病理营养型为主,未定义的腐生菌占主导地位;此外,蚯蚓肥浸提液能有效抑制腐皮镰刀菌菌丝的生长,其灭菌后的抑制效果明显减弱。该研究结果为探究蚯蚓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拮抗病原菌及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基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蔡琳琳  李素艳  龚小强  孙向阳  张建伟  于鑫  魏乐  
为促进绿化废弃物和牛粪的资源化利用,采用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 fetida对绿化废弃物和牛粪的混合物进行好氧-蚯蚓结合堆肥处理。在绿化废弃物好氧堆肥60 d后,按0(T1),2%(T2),4%(T3),6%(T4),8%(T5),10%(T6)的质量分数在绿化废弃物中添加牛粪,并加入蚯蚓,继续蚯蚓堆肥60 d,以无牛粪无蚯蚓的绿化废弃物堆肥作为对照(T0),最终将堆肥产品用作基质进行美丽竹芋Calathea veitchiana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堆肥处理(T1T6)产品在营养元素含量和美丽竹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建伟  毕江涛  李文兵  贾渊超  毛瑞璠  
【目的】探讨腐熟菌剂与配施辅料对奶牛粪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及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奶牛粪为堆肥原料,配施腐熟菌剂与稻壳粉、麦麸、脱硫石膏,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变化及堆肥结束时菌群结构,阐明腐熟菌剂与配施辅料对堆肥理化性质及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T1~T4处理升温期堆体发酵时长较CK减少1~2 d,高温期(>50 ℃)发酵时长较CK增加2~6 d。T1、T3、T4处理的含水率较CK显著降低(P<0.05)。不同发酵时期堆体电导率均小于4.00 mS/cm。升温期有机质下降42.28%~47.98%,T4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T1~T4处理堆体小白菜发芽指数在高温期和降温期快速升高,显著高于CK(P<0.05)。随堆肥持续,T1~T4处理pH由8.40降为7.30~7.63,全氮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碳氮比由32.31降为9.01~10.90,堆肥结束时T1~T4处理和CK细菌群落在门、属水平上优势菌群相对丰度存在差异。AMOVA分析显示,T1~T4处理和CK细菌群落结构呈极显著差异(P<0.001);MetaState分析显示,存在极显著差异的菌属有: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嗜热纤维梭菌属(Thermoclostridium)、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SAR324_clade(Marine_group_B);CCA分析表明,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理化性状顺序为:OM>EC>TN>pH>MC。【结论】主成分综合得分法评价显示,T3处理,即奶牛粪+菌剂0.1%+稻壳粉1%+麦麸1%,为最佳堆肥方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惠雁  陈永华  陈明利  杜露  韩良泽  柳俊  
采用不同浓度(0 g/L、10 g/L、30 g/L、40 g/L、50 g/L)的种植水比较了菖蒲(Acorus calamu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和水蕹菜(Ipomoea aquatica)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能力,探讨了其中抑制能力最佳的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5种种植水均对铜绿微囊藻产生了化感抑制作用,且均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50 g/L苦草和水蕹菜种植水的平均抑藻率分别为90.30%和86.05%。在40 g/L水蕹菜及苦草种植水分别作用下,铜绿微囊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于第2~4 d达峰值,此后,藻酶活性开始降低,苦草组藻细胞最终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而水蕹菜组藻细胞最终失活(P<0.05)。各处理组藻丙二醛(MDA)含量先升后降;核酸及非电解质外渗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叶绿素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水生植物种植水能通过破坏铜绿微囊藻生理机制来抑制其生长。本结果可为水生植物控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一奇  王电站  颜成  张华生  周立祥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厌氧过程中猪场废水组成与性质的变化,从微观变化分析沼液难于生化处理的深度原因,对猪场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方法]采集猪场实际废水,利用全混式厌氧反应器(CSTR)对其进行厌氧发酵,探究猪场废水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溶解性和颗粒态有机物组成与性质的变化,以评价厌氧消化对猪场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随着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时间的延长,沼液水相的比紫外吸光度从初始值0.057提高到0.104 L·mg~(-1)·cm~(-1)。同时,亲水性有机物比例从初始的69.8%下降到16.2%。三维荧光光谱显示,随着厌氧消化的进行,可溶性有机物中腐殖酸等难降解有机物的特征峰增强,而易降解的蛋白类有机物特征峰明显减弱。不同厌氧时间的猪场沼液无论稀释与否,其颗粒态有机物(以化学需氧量衡量)水解率或溶解率(经12 h曝气处理)均较低,仅为-33.3%~28.6%。沼液中颗粒态有机物通过活性污泥吸附絮凝共沉降去除率也较低(-22.5%~19.4%)。[结论]猪场沼液中颗粒态有机物难于降解或靠活性污泥颗粒吸附絮凝共沉降而去除,且沼液中溶解性有机物结构随消化时间的延长趋于稳定,这2种因素是除猪场废水厌氧消化后氨氮含量较高、C/N严重失衡外,导致猪场沼液难以生化处理的另外重要原因。因此,适当缩短厌氧消化时间并在生化单元前端增加深度去除悬浮物(SS)单元是提高沼液后期生化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文利  王国栋  刘选卫  马祖友  
 对在不同N/P(1∶1,5∶1,16∶1,50∶1,100∶1)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营养生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P=16∶1的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速度最快,细胞生物量最高;N/P小于16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状态较N/P大于16时好,说明其生长主要受磷的限制。藻细胞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受N/P的影响,其含量表现为16∶1>5∶1>1∶1>50∶1>100∶1;此外,藻细胞叶绿素含量随N/P的增加而降低。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宏洲  杨宸  彭俊  刘海侠  
抗生素的过量使用不可避免地给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而经过各种途径进入水环境的抗生素残留成为持久性污染物,破坏水生态系统的稳定。试验以5个不同浓度氟苯尼考处理铜绿微囊藻,测定其生长及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氟苯尼考浓度低于0.1 mg/L时促进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合成,而对藻胆蛋白含量和多糖分泌无直接影响;浓度高于1.0 mg/L时则抑制其叶绿素a合成,而藻胆蛋白和多糖含量均随处理浓度升高而增加。不同浓度的氟苯尼考处理对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相关基因rbcL和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编码基因psaB和psbD1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rbcL和psaB基因的表达量在试验前3天均有下调,后期随浓度明显上调;psbD1基因在1.0 mg/L组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组。结论为水中氟苯尼考含量在1.0 mg/L以上有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趋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国宾  薛红芬  汤晓莉  杨明挚  陈善娜  陈小兰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收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培养的铜绿微囊藻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了56种化合物,光下41种,暗下39种,其中24种为共有物质。暗下生长较光下生长的铜绿微囊藻中,醇类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由光下47.69%下降为暗下5.19%),烷类、烯类、苯类物质略有下降;而酸类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光下为0.78%,暗下为12.93%),酮类、胺类、酯类所占比例也明显上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川  郭劲松  祁俊生  潘杰  程聪  
按照河床形态、水文条件、排污口分布、支流状况等特点从长江万州段及长江支流苎溪河选取8个断面进行采样,对水样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光谱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利用日立F-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对长江水、普通自来水和纯水在紫外光激励下产生的荧光光谱及其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研究了不同水样、不同取样点的水体DOM的荧光特性和三维荧光光谱图。结果表明:长江水在波长290 nm左右的紫外光激励下能产生较强的荧光。荧光峰是350~550 nm范围的宽谱峰,荧光峰值波长在450 nm左右。但是不同取样点水样的荧光峰强度明显有差异,在4号、5号、2号取样点的水样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取样点,这与采样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浩折霞  黄大鹏  顾少华  韦中  徐阳春  沈其荣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配比酒糟-牛粪堆肥基质对不同类瓜果类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合西瓜、黄瓜、番茄生长的育苗基质。[方法]以腐熟的牛粪堆肥、酒糟、蛭石为原料复配不同基质配方,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在蔬菜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复配基质的EC、pH值和通气孔隙要比单纯堆肥、酒糟低;酒糟、牛粪堆肥、蛭石的体积比为65∶15∶20(T5处理)与70∶10∶20(T6处理)的复配基质各项理化性质均在瓜果类蔬菜幼苗生长的适宜范围内,该基质配方培育的瓜果类蔬菜幼苗根茎体积、百株鲜质量、根系活力、叶绿素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