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9)
2023(6722)
2022(5377)
2021(4725)
2020(3896)
2019(8403)
2018(8010)
2017(14562)
2016(8256)
2015(8565)
2014(8099)
2013(7853)
2012(7132)
2011(6315)
2010(6098)
2009(5554)
2008(5426)
2007(4708)
2006(4056)
2005(3324)
作者
(26794)
(22488)
(22369)
(20857)
(13860)
(11039)
(9683)
(8871)
(8437)
(7765)
(7654)
(7317)
(7308)
(7066)
(7030)
(6874)
(6769)
(6690)
(6450)
(6352)
(5853)
(5476)
(5296)
(5200)
(5017)
(4937)
(4841)
(4801)
(4626)
(4594)
学科
(28403)
经济(28368)
管理(23171)
(22935)
(17255)
企业(17255)
方法(13202)
数学(12035)
数学方法(11941)
(10101)
(9137)
(8758)
税收(8220)
(8190)
(7643)
业经(7441)
中国(7404)
(7389)
贸易(7389)
(7229)
农业(7042)
技术(5408)
环境(5220)
(5215)
财务(5206)
财务管理(5201)
(5076)
产业(4956)
企业财务(4939)
地方(4544)
机构
大学(114698)
学院(114487)
(44732)
经济(43960)
管理(42515)
研究(40981)
理学(37876)
理学院(37468)
管理学(36739)
管理学院(36581)
(32538)
科学(29194)
中国(28883)
农业(26397)
业大(25764)
(23499)
(22190)
研究所(20800)
(20427)
中心(18215)
农业大学(18042)
财经(16593)
(16272)
(15282)
(15157)
(14614)
北京(14107)
(13740)
科学院(13685)
经济学(13612)
基金
项目(87631)
科学(67674)
基金(64998)
(61489)
国家(61019)
研究(54072)
科学基金(50494)
自然(35895)
社会(35547)
自然科(35093)
自然科学(35075)
基金项目(35042)
自然科学基金(34499)
(34087)
社会科(33834)
社会科学(33823)
(30048)
资助(25194)
教育(23732)
重点(20391)
计划(19957)
编号(19041)
(18882)
(18455)
(18334)
科技(18096)
科研(17852)
创新(17771)
(17452)
(15746)
期刊
(42665)
经济(42665)
学报(30562)
(28876)
研究(28430)
科学(23265)
大学(21341)
学学(20973)
农业(19777)
中国(19457)
(14466)
管理(13394)
(10820)
业大(9758)
农业大学(8459)
(7859)
经济研究(7818)
业经(7621)
(7542)
金融(7542)
财经(7512)
技术(7089)
科技(6995)
(6391)
(6054)
(6002)
问题(5966)
中国农业(5821)
教育(5776)
林业(5760)
共检索到156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旭  王旭军  党秀丽  许堃  丛源欣  陈璐  张兴  吕金朔  
为修复受重金属镉污染的农田土壤,控制镉由土壤向地上部转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牛粪与秸秆不同配比(秸秆与牛粪碳含量比1∶1,1∶2,1∶3和1∶4)对棕壤理化性质、土壤中重金属Cd赋存形态的影响,并采用差速离心与化学试剂提取法分析重金属Cd在油菜亚细胞的分布及其存在的化学形态,探究牛粪与秸秆配施对油菜中Cd分布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秸秆与牛粪碳含量比1∶1,1∶2,1∶3处理的土壤pH值分别增加0.76,0.88,0.74个单位,阳离子交换量分别提高1.03,1.57,0.62cmol·kg~(-1);秸秆与牛粪碳含量比1∶2配施处理的土壤可交换态Cd所占比例较对照相比降低4.14%,残渣态Cd所占比例增加8.21%。秸秆与牛粪碳含量比1∶1,1∶2,1∶4配施处理的油菜根部细胞器中Cd所占比例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2.17%、2.39%和1.30%。根部乙醇提取态Cd所占比例与单施秸秆处理相比分别降低9.78%,16.44%和13.48%,与单施牛粪处理相比分别降低6.95%、13.61%和10.65%。上述结果表明,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秸秆与牛粪碳含量比1∶2配施处理效果最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振宇   姜苹红   崔啸川   谢可军  
土壤镉(Cd)污染加剧,单一施用天然材料降Cd效率较低,材料改性与复配是实现土壤Cd高效修复的重要途径。为此,本研究采用生菜盆栽试验,探讨了改性凹凸棒土单施及其复配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Cd活性和赋存形态以及生菜生长发育和Cd吸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凹凸棒土单施显著降低了土壤Cd活性47.50%~67.19%、生菜Cd含量31.82%~36.36%,增加了生菜地上部干重8.45%~11.27%(P <0.05)。凹凸棒土复配秸秆生物炭显著降低了土壤Cd活性40.00%~72.50%,提高了土壤pH 0.21~0.36个单位、有机质含量13.10%~15.53%、电导率37.42%~50.10%和阳离子交换量7.97%~12.75%(P<0.05);显著降低了生菜Cd含量28.79%~39.90%,同步增加了生菜地上部干重13.15%~21.13%(P<0.05),其中铁改性凹凸棒土复配秸秆生物炭效果最佳。铁改性凹凸棒土复配秸秆生物炭促进了Cd由活性态向稳定态转化。路径分析显示,土壤pH是直接影响土壤Cd活性的首要影响因子,土壤Cd活性直接影响生菜Cd含量。因此,铁改性凹凸棒土复配秸秆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土壤pH和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Cd稳定化和生菜生长,进而降低土壤Cd活性,进一步抑制生菜Cd吸收,具备较强土壤Cd污染修复应用潜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晓霞  黎其万  李茂萱  陈璐  张文波  杜丽娟  刘贤金  卢海燕  米艳华  
【目的】本研究为稻米Cd污染阻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调控剂T1(纳米活性炭+硅钾钙镁肥)、T2(火山石+钙镁磷肥)和Si(叶面硅肥)单一及组合共5种不同调控措施(T1、T2、Si、T1+Si、T2+Si)对云南个旧矿区稻田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及对稻米镉累积的影响。【结果】土壤调控措施均能提高土壤pH,T2处理调控效果最好,较对照提高0.80个单位;调控剂处理后,土壤酸可提取态Cd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残渣态有不同程度的增加,T1+Si处理对土壤酸可提取态调控效果最好,较对照降低了31.6%。经调控措施处理后水稻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合调控处理的增产效果优于单一调控措施,T1+Si、T2+Si组合处理较对照分别增加27.2%、29.7%。不同处理水稻根系C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茎叶中C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糙米中Cd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符合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12),其中T1+Si处理糙米中Cd含量较对照降低45.3%。【结论】采用纳米活性炭+硅钾钙镁肥基施以及在水稻灌浆期和抽穗期分别喷施叶面硅肥不仅可以有效修复个旧矿区镉污染土壤,而且可以明显降低糙米中镉的含量,提高矿区稻米安全质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桂平  衣纯真  张福锁  李花粉  
通过油菜盆栽试验研究了锌、镉吸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镉能加重锌对油菜的毒害症状,同时发现,当土壤加锌量小于25mg·kg-1时,锌的投入促进了油菜对镉的吸收,锌对镉吸收具有协同作用;但当土壤加锌量超过25mg·kg-1时,投入锌却抑制了油菜对镉的吸收,此时锌对镉的吸收则有拮抗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超  艾绍英  唐明灯  李林峰  王艳红  李义纯  
【目的】探索施用调理剂对稻田土壤镉形态和水稻镉吸收的影响,为调理剂的田间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一种碱性矿物源复合材料作为供试调理剂,采用水稻盆栽试验动态取样方法,研究调理剂对不同生育时期稻田土壤镉形态及镉在植株体内迁移的影响。【结果】矿物调理剂有效提高土壤p H,降低土壤有效态镉(DTPA-Cd)含量,促进土壤镉的可利用态持续向难利用态或残渣态转化。矿物调理剂显著降低水稻根系、茎叶、谷壳和糙米镉含量,且其用量分别与水稻根系、茎叶、谷壳、糙米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水稻各部位镉含量与土壤DTPA-Cd、返青期土壤可交换态镉和孕穗期土壤可交换态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返青期土壤可氧化态镉和孕穗期土壤可还原态镉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生育时期水稻根系和茎叶中镉含量的显著不同,对照处理(CK)不同生育时期根系镉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成熟期≈返青期>拔节期>分蘖期>孕穗期;茎叶镉含量的大小顺序为:返青期>成熟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时,与对照相比,矿物调理剂对水稻根系、茎叶、谷壳和糙米镉含量的最大降幅依次为92.0%、94.1%、86.3%、80.6%;当调理剂用量达到5 g·kg~(-1)土时,糙米镉含量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0.2mg·kg~(-1))。水稻各部位镉含量顺序为根系>>茎叶>>糙米>谷壳。由不同生育时期镉从根系向茎叶的转运系数可知,矿物调理剂对水稻生育前期镉的阻控效果优于生育后期。【结论】该调理剂可促进土壤中高活性镉向低活性转化,抑制水稻各器官对镉的吸收富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小雨  刘建玲  廖文华  李志伟  苏晓红  康胜乐  
为了研究磷锌配施对油菜养分吸收和土壤有效磷、锌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测定植株及土壤的养分浓度,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施用磷肥显著增加油菜的生物量,过量施用磷肥油菜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施锌对油菜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增施磷肥显著增加油菜地上部和根中全磷;施用锌肥,油菜地上部和根中全磷无显著变化。增施磷肥显著降低了油菜地上部和根锌的浓度。施用锌肥,油菜地上部和根中锌浓度均显著上升。施磷对土壤有效锌无显著影响;施用锌肥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锌,且随施锌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磷显著增加了土壤Olsen-P浓度;施锌不影响土壤Olsen-P浓度。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土壤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及中性磷酸酶活性均逐渐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衣纯真  付桂平  张福锁  李花粉  
本文研究在镉污染的土壤上施用钾肥(KCl)对水稻、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累积镉的影响。结果表明:KCl对这两种作物吸收镉均有促进作用,KCl对水稻吸收镉的促进效率高于小麦,其可食部分含镉量是:麦粒>糙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超光  豆虎  梁永超  娄运生  
通过土培试验,研究了外源硅对土壤镉形态组成的影响,以及与玉米吸镉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0.1和1.0mmol·kg-1(以CdSO4·8/3H2O加入)镉处理的土壤加入2.0g·kg-1硅酸钠(以Na2SiO3·9H2O加入,pH调至6.0)后可显著减轻镉对玉米的毒害,降低玉米吸镉量。加硅处理显著降低土壤中的交换态和铁锰结合态镉量,但显著提高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镉的量。硅降低镉对玉米毒害的机制之一是硅改变了根外土壤中镉的形态,降低了镉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鹏  潘丽萍  张超兰  
选用对镉(Cd)具有较强耐性和累积性的湿地植物红蛋(EChinodorus osiris)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其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和Cd污染水平下,植株对Cd的吸收累积特性以及土壤中Cd化学形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根区土壤具有更低的p h值,随着时间的增加,土壤p h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无论在淹水还是非淹水条件下,根区土壤中酸提取态Cd和可氧化态Cd含量均高于非根区土壤,分别提高了1.48%~4.33%和10.25%~16.24%。土壤淹水处理显著提高了红蛋植株生物量、根表铁膜含量、铁膜中Cd含量以及植株体内Cd的含量。总体来说,淹水条件更有利于红蛋植株对土壤中Cd的吸收和累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聂新星  冯敬云  段小丽  张敏敏  刘波  张斌  杨利  
【目的】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现状不容乐观,稻米Cd超标风险日益增加,而秸秆还田将秸秆富集的Cd归还至土壤,且还田秸秆腐解也能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进而改变Cd的生物有效性。探讨秸秆还田对水稻Cd吸收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实现安全的秸秆还田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数据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土壤性质和秸秆特性等因素下秸秆还田对水稻Cd吸收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米、秸秆中Cd的含量,但影响不显著。强酸性土壤(pH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光麒  尹勇  李昆  张辉  刘红兵  代天飞  
大田条件下与盆栽试验相比具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本文选择几种已经报道有效且简便易行的镉污染钝化修复技术,在四川省典型区域大田栽培条件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土壤镉轻度污染的LZ地区,稻米镉含量也较低,且均低于GB2762-2012标准限值,各处理与常规处理间稻米镉含量未表现出较明显差异。在土壤镉含量中、重度污染的GH和XC地区,施用调理剂处理和石灰处理,稻米镉含量下降20%~60%,2种处理方式效果相当;相对常规处理,施用有机肥处理的稻米镉含量有增有减,其原因尚待进一步探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鸣凤  刘新伟  王海彤  赵竹青  
【目的】探索高硼环境下施用硫肥对油菜硼吸收和分配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硫肥缓解油菜硼毒害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油菜华油杂9号为试验材料,在高硼灰潮土上(全硼含量13.44 mg·kg~(-1),有效硼5.03 mg·kg~(-1))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6个硫水平(0、20、50、100、200、500 mg·kg~(-1))对油菜果荚、叶、茎、根部的硼含量及硼的分配、细胞壁的提取率、细胞壁硼含量和比例的影响。【结果】随着施硫量增加,油菜各部位的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施硫50 mg·kg~(-1)时,油菜鲜重生物量最高,可达364.5 g/株。施用不同量硫肥后,油菜硼含量及分配均为果荚>叶>茎>根,表明果荚为硼的主要累积器官。增施硫肥,油菜果荚的硼含量呈下降趋势,施硫量由0增至100 mg·kg~(-1),油菜果荚硼含量和分配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14.8%和15.0%。油菜果荚细胞壁提取率增加43.0%,其细胞壁硼含量和比例无显著变化,继续增施硫肥至200 mg·kg~(-1),油菜果荚硼含量、硼分配比和细胞壁硼均下降至显著水平,且细胞壁硼分配比显著上升。与果荚不同,增施硫肥后油菜叶、茎和根的硼含量则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施硫量由0增至100 mg·kg~(-1),油菜叶、茎和根硼含量分别增加15.0%、32.9%和34.9%,其分配比例分别增加13.4%、29.6%和18.6%,同时油菜叶片、茎和根部细胞壁硼含量显著增加12.3%、22.9%和14.9%,表明增施硫肥增加了油菜叶、茎和根的硼含量。【结论】硫肥可通过增加油菜生物量,限制硼从根、茎、叶到果荚的转运,以及增加油菜果荚细胞壁硼含量来缓解高硼对油菜果荚的毒害,最佳施硫量为50—100 mg·kg~(-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雁飞   钟蕙镁   刘淑仪   熊柳梅   聂雄峰   陈韦韦   刘斌  
【目的】研究桂西北岩溶区Cd污染棕色石灰土母质稻田土壤团聚体Cd赋存形态特性,为区域内该类型Cd污染稻田稻米安全生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湿筛法将采样土壤团聚体分离成>2.000 mm、1.000~2.000 mm、0.250~1.000 mm、0.074~0.250 mm和<0.074 mm 5个粒级的团聚体,研究桂西北岩溶区0~20 cm、20~30 cm、30~50 cm和50~80 cm剖面深度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不同粒径团聚体Cd含量及其主要赋存形态。【结果】各层剖面0.250-1.000 mm粒径团聚体占比较为稳定,均在30.00%以上,各层剖面间无显著差异(P>0.05)。0~20 cm剖面(耕作层)中>2.000 mm粒径团聚体占比最大(40.20%),随着剖面深度增加,>2.000 mm粒径团聚体占比迅速降低,<0.250 mm粒径团聚体占比呈逐渐增加趋势。不同粒径团聚体Cd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0~20 cm、20~30 cm和30~50 cm剖面中,Cd主要富集在>2.000 mm粒径团聚体中,Cd含量分别高达到2.22、1.66和0.95 mg/kg,在50~80 cm剖面中,Cd主要富集在1.000~2.000 mm粒径团聚体中。>2.000 mm粒径团聚体在0~30 cm土层中对全土Cd含量的贡献率最大。不同剖面深度团聚体中Cd赋存形态存在明显差异,0~20 cm剖面各粒径团聚体中Cd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可交换态Cd占比最小(<0.074 mm粒径团聚体除外),随着剖面深度增加,团聚体中可交换态Cd占比明显增加,当剖面深度增加至30 cm以下时,团聚体中Cd主要以碳酸结合态存在,残渣态含量最小。【结论】桂西北岩溶区Cd污染棕色石灰土母质稻田Cd主要富集在>2.000 mm和1.000~2.000 mm粒径的团聚体中;0~20 cm耕作层各粒径团聚体中的Cd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可交换态占比最小,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可交换态Cd占比明显增加,稳定形态Cd占比明显降低。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土壤大粒径团聚体含量,避免过度精耕和深翻,减少耕层土壤可交换态Cd含量,降低水稻生产过程中稻米Cd超标的风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茹淑华  张国印  耿暖  孙世友  王凌  陈贵今  祁耀正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积累镉能力白菜吸收累积镉的特征。分别对4种不同积累Cd能力白菜地上部Cd含量与土壤全Cd含量之间的关系分别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发现二者均分别符合线性或二次曲线模型。结果表明,4种不同积累Cd能力的白菜地上部Cd含量与土壤全Cd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白菜为叶菜类蔬菜,按GB2762-2005规定的叶菜类蔬菜中Cd最高允许限量标准,由拟合方程可以推算出,白菜地上部Cd含量为0.2 mg/kg时,种植白菜新北京3号、北京小杂60、多抗3号和早心白所允许的最大土壤Cd含量分别为1.74,2.25,0.603和0.842 mg/kg。可见土壤Cd含量低于1.0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占标  殷涂童  周倩倩  张静  盛下放  何琳燕  
[目的]本文旨在利用产生物膜芽胞杆菌减少叶菜重金属积累,探索其修复蔬菜土壤的机制。[方法]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农田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室内培养模拟试验,通过测定菌株Bacillus velezensis B9和B25在叶菜根部的定殖和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测定接种Bacillus velezensis B9和B25处理后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和长叶莴苣(Lactuca sativa var.longifolia)的鲜质量、Cd和Pb含量、根际土壤多糖含量、脲酶活性和产生物膜细菌比例以及细菌定殖。[结果]与接种灭菌悬液处理相比,小白菜B9L和B25L处理(分别接种B9和B25菌悬液)地上部干质量分别显著增加54%和41%,B25L处理长叶莴苣地上部干质量显著增加74%;B9L和B25L处理显著降低2种蔬菜地上部和根中的Cd、Pb含量,其中B9L处理小白菜地上部Cd和Pb含量分别显著降低24%和33%,B25L处理长叶莴苣地上部Cd和Pb含量分别显著降低33%和35%。菌株B9和B25均在2种蔬菜根部定殖形成生物膜,接种B9和B25菌株显著提高根际土壤生物膜生成菌比例、土壤多糖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显著提高根际土壤pH值,最终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Pb含量。[结论]产生物膜芽胞杆菌B.velezensis B9和B25可以阻控蔬菜吸收Cd、Pb,在蔬菜根部定殖产生生物膜,提高根际土壤多糖含量和脲酶活性,具有修复Cd、Pb污染土壤、实现蔬菜安全生产的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