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5)
2023(6420)
2022(5339)
2021(4736)
2020(3942)
2019(8679)
2018(8237)
2017(15256)
2016(8485)
2015(9105)
2014(8550)
2013(8421)
2012(7796)
2011(6997)
2010(6787)
2009(6158)
2008(5934)
2007(5190)
2006(4496)
2005(3846)
作者
(29228)
(24198)
(24176)
(22529)
(15332)
(11922)
(10656)
(9588)
(9336)
(8347)
(8312)
(8044)
(8012)
(7813)
(7593)
(7567)
(7498)
(7293)
(7061)
(6994)
(6409)
(5974)
(5751)
(5612)
(5573)
(5439)
(5233)
(5211)
(5027)
(5026)
学科
(31377)
经济(31331)
管理(23282)
(22893)
(17752)
企业(17752)
方法(15145)
数学(13645)
数学方法(13506)
(9616)
(9349)
(8750)
中国(8148)
(7937)
贸易(7936)
(7753)
业经(7144)
农业(6485)
(5648)
技术(5572)
环境(5413)
(5245)
财务(5243)
财务管理(5231)
企业财务(4992)
地方(4899)
(4725)
银行(4678)
(4625)
金融(4624)
机构
大学(123841)
学院(121479)
(48204)
研究(47428)
经济(47396)
管理(43761)
理学(38963)
理学院(38465)
管理学(37635)
管理学院(37464)
(35566)
科学(34420)
中国(33709)
农业(28976)
业大(27718)
(26500)
(26448)
研究所(24880)
中心(20587)
(19643)
农业大学(19357)
(17679)
(17445)
(16293)
财经(16247)
(16246)
北京(16165)
(15488)
科学院(15463)
实验(15184)
基金
项目(92688)
科学(71436)
基金(68939)
(65950)
国家(65442)
研究(55919)
科学基金(53645)
自然(39059)
自然科(38183)
自然科学(38166)
自然科学基金(37543)
基金项目(36843)
社会(36246)
(36056)
社会科(34401)
社会科学(34390)
(31970)
资助(27691)
教育(24736)
重点(21701)
计划(21677)
科技(19780)
(19672)
(19639)
(19549)
科研(19273)
编号(18918)
(18541)
创新(18484)
(16705)
期刊
(46112)
经济(46112)
学报(33670)
(30818)
研究(30491)
科学(26915)
大学(23550)
学学(22907)
中国(22691)
农业(20755)
管理(14909)
(14108)
(11562)
业大(10626)
(8954)
金融(8954)
农业大学(8902)
经济研究(8842)
(8124)
财经(7889)
业经(7778)
科技(7373)
技术(7308)
林业(7218)
教育(7148)
(6754)
中国农业(6467)
问题(6412)
自然(5784)
商业(5629)
共检索到169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何明  刘利平  曲恒超  张晓晓  高建忠  
为研究牛磺酸对花鳗鲡幼鳗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0%、0.40%、0.60%、0.80%的牛磺酸,配制成牛磺酸含量为0.708%、0.908%、1.108%、1.308%、1.508%的5组试验饲料(D1,D2,D3,D4和D5),投喂体质量为85.95 g的花鳗鲡幼鳗14周。结果表明:(1)随着牛磺酸含量的升高,花鳗鲡体质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D4组达到最高值;D4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大于D1和D2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D1和D2组(P<0.0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良启  熊邦喜  白东清  常青  黄和东  唐劲松  
池养鳗鲡禁食6h后解剖,收集胃、前肠、中肠和后肠,测定其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胃组织蛋白酶显著高于肠组织蛋白醇,且前肠>中肠>后肠,肠组织淀粉酶活力前肠<中肠<后肠。肠淀粉酶与肠蛋白酶最适pH分别为7.6与7.8,相应最适底物浓度为1%与0.5%~1.0%,NaCl0.05mol/L对肠淀粉酶具有充分的激活效应。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靳恒  罗鸣钟  
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设置28℃、30℃和32℃三个高温处理组,研究高温对2种规格(规格Ⅰ:7.58~7.90 g/尾和规格Ⅱ:25.45~27.41g/尾)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存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周期30 d。结果显示:(1)水温28~32℃时,2种规格花鳗鲡存活率均高于95%;(2)高温对规格Ⅰ的实验鱼饲料转化率、摄食率以及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对规格Ⅱ的实验鱼摄食率影响不显著,对饲料转化率、生长性能影响显著,且均与温度呈负相关的关系;(3)规格大小对花鳗鲡的饲料转化率和摄食率有显著影响,饲料转化率随规格的增大而升高,摄食率随规格的增大而下降。结果表明高温对...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航  黄旭雄  王鑫磊  闫明磊  郑晓龙  
为探究饲料中牛磺酸含量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消化酶活性及抗胁迫能力的影响,在10%鱼粉的基础上设计牛磺酸添加量分别为0(A组)、0.15%(B组)、0.30%(C组)、0.45%(D组)和0.60%(E组)的等氮等能饲料(A、B、C、D和E饲料中实测牛磺酸含量依次为1.42、3.07、4.37、5.79和7.48 mg/g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0.160±0.002)g的幼虾56 d。养殖实验结束后,测定对虾的生长性能、肌肉常规组成、肝胰腺消化酶活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媛  王维娜  王安利  苗玉涛  
通过在饵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牛磺酸, 初步研究牛磺酸对日本沼虾生长及体内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饵料中添加 0 .4% ~0. 8%的牛磺酸, 日本沼虾的增重率显著增加 (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婳  邢秀苹  黄权  吴莉芳  杨欢欢  王洪鹤  
关键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婳  邢秀苹  黄权  吴莉芳  杨欢欢  王洪鹤  
【目的】研究温度和pH对黄金鲈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温度和pH对黄金鲈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其中,蛋白酶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淀粉酶和脂肪酶分别采用淀粉酶试剂盒和脂肪酶试剂盒测定。【结果】在设定的温度和pH范围内,黄金鲈各组织器官消化酶的活力均随着温度和pH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胃和肝脏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肠、中肠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50℃;胃、中肠、肝脏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5℃,前肠和幽门盲囊的淀粉酶最适温度为30℃;各组织器官脂肪酶活力最适温度均为40℃。黄金鲈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和肝脏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伟妮  林旋  王寿昆  陈威力  
为了解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后血清酶活力的变化规律,将日本鳗鲡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30尾,腹腔分别注射0.1 mL浓度为3×106CFU/mL的菌液和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在注射后0、1、5、9、13、17、21、25、29、33 d从两组各取3尾日本鳗鲡,尾静脉取血,测定其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注射嗜水气单胞菌一段时间后,实验组鳗鲡的ACP和SOD的活力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都在21 d时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黎  叶金云  吴成龙  张易祥  邵仙萍  姜志强  明建华  刘沛  
用不添加蝇蛆粉的对照饲料和添加1.0%、1.8%、2.6%、3.4%、4.2%、5.0%蝇蛆粉的6种试验饲料,分别饲喂初重为(127.42±4.83)g的青鱼8周,研究蝇蛆粉对青鱼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摄食添加5.0%蝇蛆粉组青鱼终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饲料中添加蝇蛆粉可降低青鱼肝体比和脏体比,当添加量为5.0%时降至最低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摄食添加4.2%蝇蛆粉组,青鱼全鱼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和蝇蛆粉添加量为1.0%、1.8%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量为3.4%、4.2%、5.0%组鱼体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强俊  王辉  李瑞伟  彭俊  
研究了在(27.0±1)℃条件下,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低聚木糖(0.015%、0.030%、0.045%、0.060%)对初始体重为(6.29±0.94)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幼鱼生长、饲料转化率、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共设5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水族箱内随机放幼鱼12尾,投喂率为6%,自然光周期,循环过滤水系统饲养8周。结果显示:添加0.030%低聚木糖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30%和0.045%低聚木糖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奥尼罗非鱼幼鱼全鱼的水分、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彦飞  周铭文  李家旭  何凌云  叶继丹  
为探讨饲料牛磺酸含量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TauT mRNA表达量及牛磺酸合成关键酶(CSD和CDO)活性的影响,实验在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0DT)中分别添加0.5%(0.5DT)、1.0%(1.0DT)、1.5%(1.5DT)的牛磺酸,配制成4种不同牛磺酸含量的饲料。将平均体质量为(13.85±0.25) g的320尾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循环水族箱,每箱放养20尾鱼,每组分别投喂一种相同实验饲料,每天定时投喂实验饲料至表观饱食状态,实验为期84 d。结果显示,在0DT饲料中补充外源牛磺酸能显著提高饲料效率、摄食率、增重率和全鱼粗蛋白含量,而显著降低肝体比和全鱼粗脂肪含量。组织中肝脏、肌肉、肠道TauT mRNA表达量在1.0DT组时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当饲料牛磺酸含量继续增加至1.5DT组时明显降低,但仍显著高于0DT和1.0DT组。斜带石斑鱼幼鱼血浆、肝脏、肠道和肌肉中牛磺酸含量与饲料牛磺酸含量之间呈正相关。饲料中补充外源牛磺酸能够显著降低肝脏、肌肉中CSD活性,同时降低血浆、肝脏、肠道和肌肉中CDO活性,但对血浆CSD活性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饲料中补充外源牛磺酸能够明显促进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增加鱼体蛋白沉积,同时降低鱼体脂肪沉积,上调组织中TauT mRNA表达水平及提高牛磺酸蓄积,降低牛磺酸合成关键酶活性。研究表明,以增重率为目标,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饲料中牛磺酸的适宜含量为0.9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卫东  鲁康乐  张春晓  王玲  冯伟  骆源  
为减少牛蛙饲料鱼粉使用量以降低养殖成本,研究了豆粕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的鱼粉对牛蛙的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酶活力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用豆粕分别替代0%、20%、40%、60%、80%和100%的鱼粉配制出6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每组饲料设3重复,养殖牛蛙60 d。结果显示,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摄食率、成活率、肝体指数、脏体指数、蛙体水分和灰分含量、蛙腿肌肉组成以及肝脏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豆粕100%替代鱼粉显著降低牛蛙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蛋白质累积率;随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提高,牛蛙的肥满度和后腿指数呈下降趋势,替代100%鱼粉显著降低牛蛙肥满度,替代60%鱼粉显著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凯迪  陈桂来  孙彬  王祥川  许莉佳  李云  
对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孵化后1~37 d仔鱼的体长、体重、RNA/DNA比率、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酶活力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胭脂鱼仔鱼1~37 d体长稳定增长。体重增加呈阶段性,在1~21 d体重增长缓慢,21~29 d体重增加较快,29~37 d体重快速增加。仔鱼从7 d开始摄食,1~6 d,RNA/DNA比率变化很小,蛋白含量逐渐降低;7~21 d,RNA/DNA比率波动较大,蛋白含量增长缓慢;21~37 d,RNA/DNA比率和蛋白质均增长迅速。生长率(GR)与RNA/DNA比率的回归方程为:GR=1.01RNA/DNA+1.6077(R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付新华  孙谧  孙世春  
以1龄大菱鲆(Scophalmusmaximus)为研究材料,研究养殖水温下大菱鲆消化酶的分布及不同温度和不同pH条件下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后肠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确定饵料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部位和主要消化酶的性质。结果表明,各部位蛋白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和pH依次为40℃,2 0;40℃,8 0;60℃,8 0;40℃,8 5;60℃,8 0。18℃养殖水温下,在适宜的pH范围内,各部位蛋白酶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幽门盲囊、胃、前肠、中肠、后肠;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和pH依次为40℃,6 5;40℃,8 0;40℃,7 5;50℃,7 0;40℃,8 0;淀粉酶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幽...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苏慧  区又君  李加儿  王永翠  刘汝建  曹守花  
研究了饥饿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消化器官中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在水温25±0.5℃、盐度20±1条件下,对卵形鲳鲹幼鱼进行短期饥饿处理(0 d、3 d、6 d、9 d、12 d),并分别测定卵形鲳鲹幼鱼的比内脏重与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3种消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卵形鲳鲹幼鱼的比内脏重不断下降,饥饿第0~6天下降速度最快(P﹤0.01),6 d后下降不显著(P﹥0.05);蛋白酶活力表现为饥饿第0~6天不断上升,第9天下降,第12天又显著升高(P﹤0.01),并且饥饿后的蛋白酶活力始终高于对照组(P﹤0.01);淀粉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