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0)
- 2023(8264)
- 2022(6259)
- 2021(5458)
- 2020(4381)
- 2019(9434)
- 2018(9290)
- 2017(17410)
- 2016(9818)
- 2015(10543)
- 2014(10369)
- 2013(9836)
- 2012(8534)
- 2011(7494)
- 2010(7180)
- 2009(6633)
- 2008(6390)
- 2007(5596)
- 2006(4867)
- 2005(4333)
- 学科
- 济(36782)
- 经济(36739)
- 业(26222)
- 管理(25942)
- 企(19540)
- 企业(19540)
- 方法(14570)
- 农(12937)
- 数学(12895)
- 数学方法(12793)
- 中国(11910)
- 业经(10117)
- 学(9404)
- 财(9025)
- 农业(8950)
- 贸(8096)
- 贸易(8094)
- 易(7901)
- 地方(7088)
- 产业(6656)
- 制(6557)
- 技术(6249)
- 发(6171)
- 环境(6131)
- 银(5634)
- 银行(5590)
- 务(5550)
- 财务(5536)
- 财务管理(5530)
- 信息(5430)
- 机构
- 大学(138855)
- 学院(137715)
- 济(54674)
- 经济(53766)
- 研究(51254)
- 管理(49486)
- 理学(43881)
- 理学院(43366)
- 管理学(42446)
- 管理学院(42232)
- 中国(36246)
- 农(35854)
- 科学(35586)
- 农业(28840)
- 京(28648)
- 业大(28239)
- 所(27746)
- 研究所(26055)
- 财(22459)
- 中心(22130)
- 江(20052)
- 农业大学(19215)
- 院(18945)
- 财经(18713)
- 经(17261)
- 北京(17181)
- 经济学(17104)
- 范(16919)
- 师范(16516)
- 省(16422)
- 基金
- 项目(102768)
- 科学(79621)
- 基金(75353)
- 家(70406)
- 国家(69846)
- 研究(66465)
- 科学基金(57788)
- 社会(43729)
- 社会科(41497)
- 社会科学(41485)
- 省(40585)
- 基金项目(40469)
- 自然(39544)
- 自然科(38698)
- 自然科学(38682)
- 自然科学基金(38020)
- 划(35065)
- 教育(29354)
- 资助(29053)
- 编号(24014)
- 重点(23948)
- 发(22618)
- 计划(22143)
- 创(21676)
- 部(21502)
- 科研(20678)
- 创新(20382)
- 业(20172)
- 科技(19908)
- 国家社会(19069)
共检索到191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媛 王维娜 王安利 苗玉涛
通过在饵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牛磺酸, 初步研究牛磺酸对日本沼虾生长及体内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饵料中添加 0 .4% ~0. 8%的牛磺酸, 日本沼虾的增重率显著增加 (P
关键词:
日本沼虾 牛磺酸 生长 酚氧化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明 孙盛明 傅洪拓 乔慧 张文宜 龚永生 蒋速飞 熊贻伟 许蕾 赵才源 王亚冰 胡宇宁
为研究低氧胁迫及恢复后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抗氧化酶活力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将体重(2.0±0.2) g的日本沼虾暴露于(2.0±0.2) mg/L低氧环境中24 h,设定溶解氧(6.0±0.2) mg/L为对照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于低氧胁迫0 h、6 h、12 h、24 h及复氧1 h、6 h、12 h、24 h分别采集实验组及对照组鳃、肝胰腺及肌肉组织,测定这些组织的抗氧化酶活力,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低氧胁迫期间肌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先升高后下降, 3种酶活力在低氧胁迫12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氧阶段肌肉组织中SOD、CAT酶活力呈波动性变化,GPX酶活力在复氧24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氧阶段3种酶活力均呈现波动性变化,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在低氧及复氧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许佳 江敏 吴昊 郑丽利 刘笑楠
采用静水毒性实验法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法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esulfonate,PFOS)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虾的急性致死和代谢的影响,同时通过慢性毒性实验分析不同质量浓度(0.1 ng/mL、1 ng/mL、5 ng/mL) PFOS胁迫下幼虾鳃、肝胰腺和胃肠道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PFOS对罗氏沼虾幼虾的96 hLC50为(0.68±0.2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68 mg/L。经20 ng/mL的PFOS胁迫24 h后,幼虾鳃中鉴定到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化合物共30种、肝胰腺中19种、胃肠道中24种,这些代谢差异物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和磷脂类代谢等代谢通路。慢性毒性实验中,不同暴露时间下不同浓度的PFOS胁迫对幼虾各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SOD、CAT和ACP活性受到抑制,MDA含量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FOS可造成幼虾鳃、肝胰腺和胃肠道组织发生氧化损伤,并对幼虾的生理代谢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为探究PFO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提供基础数据和借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章跃陵 王三英 刘光明 陈粤 邹湘辉
以采自厦门的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运用病原菌人工感染、血蓝蛋白浓度和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性测定等方法探索南美白对虾血蓝蛋白在体内、外对其血清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人工感染副溶血弧菌后,其血淋巴中血蓝蛋白浓度和PO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体外实验中将一定量的血蓝蛋白重组蛋白添加至血清中,其PO活性可明显升高;但同时添加血蓝蛋白重组蛋白和E.coliK12超声破碎液后,其PO活力反而降低。研究提示,血蓝蛋白在一定范围内确实可以正反馈调节PO活性,但在细菌等干扰之下,其又可表现出一定的负反馈抑制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丁志丽 孔有琴 张易祥 杜震宇 罗娜 曹访 李景芬 叶金云
为了探讨共轭亚油酸对日本沼虾生长、抗氧化及脂质代谢的影响,实验用不同含量的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替代鱼油,CLA添加水平分别为0%(CLA1)、1.5%(CLA2)、3%(CLA3)、4.5%(CLA4)和6%(CLA5),对日本沼虾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营养实验。实验虾的初始均重为(0.102±0.0024)g,每组设5个平行。结果显示,随着CLA含量的增加,各组虾的增重差异不显著,但存活率却有降低趋势,其中CLA5组存活率显著低于CLA1组;肝胰腺中丙二醛(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国福 宋晓玲 黄倢 周进 王秀华
为考察A3α-肽聚糖(Peptidoglycan,PG)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养成期对其免疫酶活性的影响,设立了连续投喂、间隔投喂和浸浴共6个实验组。连续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01%、0.05%和0.1%;间隔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为0.05%;浸浴组的给予方式为50mg/ml,3h/次/15d。分别在30、60和90d时,测定对虾体内及血浆上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另外,在60d和90d时,测定对虾血细胞内酚氧化酶(Phenoloxi...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留冰 潘鲁青
为研究磷脂酰丝氨酸(PS)对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合成、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PS激活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发挥酚氧化酶活性的机制,实验采用5、10和20μg/mL 3个PS浓度对凡纳滨对虾尾节肌肉进行注射,注射量为50μ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各处理组设3个平行组,取样时间为0、6、12、24、36、48和60 h,分别测定了血浆血蓝蛋白含量,肝胰脏血蓝蛋白p75、p77亚基和mRNA的表达以及血浆血蓝蛋白酚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血蓝蛋白含量在6 h内略有下降,6~36 h内呈峰值变化,24 h时达到最大值(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会平 黄大庄 苏筱雨 黄秋娴
The change of phenoloxidase activity and number and action of hemocyte in Apriona germari larvae infected by Beauveria bassiana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enoloxidase activity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hemocyte in hemolymph of A.germari larvae infected by B.bassiana increased to m...
关键词:
白僵菌 桑天牛 酚氧化酶 血细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彦新 岳凯迪 杜娟 宁黔冀
为了探索表皮酚氧化酶原激活因子 (prophenoloxiase activating factors,PPAFs) 在甲壳动物免疫反应中的功能,基于前期转录组数据,本实验利用PCR和RACE技术从日本沼虾表皮克隆并鉴定了一个新的PPAF基因,命名为MnPPAF1 (GenBank登录号为OP784577),利用生物信息学、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 和RNAi等方法,研究了该基因序列特征、时空表达模式、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表皮MnPPAF1的转录水平、酚氧化酶 (phenoloxidase,PO) 活性以及日本沼虾死亡率的变化。结果显示,MnPPAF1 cDNA全长1 718 bp,编码460个氨基酸,具有夹子结构域丝氨酸蛋白酶 (clip-domain serine proteinases,Clip-SPs) 和胰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 (trypsin-like serine proteases,Tryp-SPs) 结构域。MnPPAF1在腹背部的表皮、血细胞、鳃、胃、心、肝胰腺等多种组织均有表达;表皮MnPPAF1的表达与蜕皮周期有关,与蜕皮间期 (C期) 相比,蜕皮前晚期 (D_(4)期) MnPPAF1表达量增加857%。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表皮MnPPAF1表达水平在6 h达到了峰值,比对照组增加227%,而表皮PO活性在12 h达到峰值,同比增加24%。在腹背部第2节注射3 μg dsRNA溶液,每12 小时注射1次,共注射3次,最后1次注射后12 h,干扰效率最高,表皮MnPPAF1表达同比下降71.79%,至24 h,表皮PO活性降低72.31%。在干扰效率最高的时间点攻毒,在120 h,攻毒+干扰组虾的累计死亡率比攻毒+未干扰组增加26%。结果表明,MnPPAF1是表皮重要的免疫因子,参与调节酚氧化酶原系统的激活,该基因表达下调能显著增加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虾的死亡率。本研究为阐明表皮在甲壳动物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积累了资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莎 胡炜 李成林 朱夕波 赵斌 张少春 孙永军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在对照组(pH为8.4)、低pH胁迫组(pH为6.8、7.0、7.2、7.4、7.6和7.8)和高pH胁迫组(pH为8.6、8.8、9.0、9.2、9.4和9.6)的养殖水环境下,胁迫36 d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pH对刺参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在pH 7.4~9.0范围内,刺参存活率为100%,随着pH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增加,刺参存活率逐渐降低,当pH为6.8、7.0和9.6时,自第3天起,刺参处于过度应激状态,继而有死亡个体出现,至30 d时刺参死亡率为100%。不同pH显著影响刺参生长,刺参特定生长率随pH胁迫程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当pH为9.0时,刺参出现负增长。各pH胁迫组刺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pH胁迫程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低pH组中,以pH=7.4时刺参SOD和CAT活性最高,分别达到(74.92±2.24)U/ml和(14.99±2.38)U/ml,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高pH组中,SOD和CAT活性分别以pH 8.8和9.0时最高,分别达到(72.90±1.10)U/ml和(15.68±0.89)U/ml,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pH在7.4~9.0范围内是刺参存活与生长的适宜水环境,过高或过低均会引起刺参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进而导致刺参的死亡。
关键词:
刺参 pH 存活 生长 抗氧化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毅菲 熊传喜 王良发
以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为材料,研究温度、pH对其血清酚氧化酶活力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以L-dopa为反应底物,在试验设计的温度范围(20,30,40,50,60,70℃)内,测得酚氧化酶活力的最适温度为20℃,随温度升高酶活力迅速下降,该酶在20~40℃范围内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而30℃时最稳定;该酶的最适pH 7.0,在pH 6.0和7.0的缓冲系统中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云龙 姚延梼 李俊英
以华北落叶松3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期4种处理(对照、锌、铜、铜+锌)下各器官(叶、枝、干、主根、侧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幼苗各器官内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极为显著,干中PPO活性在3月达225.2U·g-1,而叶中PPO活性在5月仅为57.3U·g-1。叶子中PPO活性呈递增变化趋势,10月最高,枝、干、主根、侧根的PPO活性在年循环周期内呈规律性变化,7月均达高峰期。铜、锌对各器官内PPO活性有明显的影响,而且与生育期有关。铜对PPO活性的增强作用达显著水平,尤以枝最为突出,10月份铜处理后枝中PPO活性比对照提高95.1%;锌对主根PPO活性的...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多酚氧化酶(PPO) 铜 锌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邱小琮 赵红雪 王远吉 白文贤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将牛磺酸以0.05%、0.10%、0.15%、0.20%的剂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鲤(体重40.73±3.92 g)30 d后,测定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牛磺酸可以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降低鲤血清和肝胰脏中的丙二醛含量,其中0.10%添加组效果最好,极显著地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P<0.01),比对照组分别提高9.74%、8.04%;极显著地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8.00%、14.40%;极显著地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晓云 张志峰 姜明 王静凤 廖承义
The activity and location of phendoxidase (PO) in lymphatic organ of Penaeus chinensis were studied by enzyme cyto-chemical technique of electronic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ed: 1.Few PO positive reaction in lymphatic organ of health individual was observed. 2.In the sick, the activity of PO in ly...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建国 许琴瑟 王权 熊良伟 陆宏达 封琦 朱云干
以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酚氧化酶(PO)为材料,采用L-DOPA为反应底物,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PO活力,研究克氏原螯虾PO的特性,为其免疫学研究及优化PO准确测定方法提供依据。结果显示PO活力最高时的温度为35℃,低于和高于35℃活力逐渐下降,45℃以上活力迅速下降;0℃仍具有最高活力的24%。在pH4.0~9.5内PO均具有活力,鳃组织最佳pH5.5,血清最佳pH6.5。因此测定克氏原螯虾PO活力的最佳参数为温度35℃,pH5.5(鳃)或6.5(血清)。以上结果说明冰浴终止反应法测定克氏原螯虾PO活力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要慎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小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SSR标记筛选与验证
6种酚酸类物质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线粒体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仁用杏树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年变化规律研究
难易生根桉树多酚氧化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饲料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对日本沼虾生长、虾体组分、血清抗氧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pH对日本沼虾存活及肝功能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饲料牛磺酸含量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TauT mRNA表达量及牛磺酸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饲料中牛磺酸含量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消化酶活性及抗胁迫能力的影响
几种免疫促进剂对中国对虾血细胞数量、形态结构以及酚氧化酶产量和活性的影响
硒对藤茶抗氧化酶活性及有效成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