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1)
2023(11806)
2022(10184)
2021(9276)
2020(7812)
2019(17951)
2018(17945)
2017(33577)
2016(18896)
2015(21569)
2014(22113)
2013(21915)
2012(21110)
2011(19482)
2010(19831)
2009(18434)
2008(18465)
2007(17007)
2006(15059)
2005(13903)
作者
(60703)
(50603)
(50497)
(47909)
(32211)
(24595)
(23236)
(19920)
(19281)
(18339)
(17309)
(17139)
(16531)
(16314)
(16254)
(15705)
(15696)
(14963)
(14774)
(14734)
(12978)
(12964)
(12601)
(11686)
(11566)
(11557)
(11348)
(11338)
(10595)
(10451)
学科
(82663)
经济(82565)
管理(47188)
(45515)
(33980)
企业(33980)
方法(30878)
数学(26771)
数学方法(26467)
中国(25601)
(25001)
地方(24380)
(19936)
业经(17990)
(17945)
农业(16625)
(16473)
(14977)
贸易(14965)
(14785)
银行(14729)
(14481)
金融(14473)
(14389)
(14278)
地方经济(13397)
环境(12684)
(12549)
(12532)
理论(12304)
机构
学院(278652)
大学(276454)
(109112)
经济(106447)
研究(106062)
管理(96000)
理学(80342)
中国(79403)
理学院(79255)
管理学(77546)
管理学院(77041)
科学(69710)
(61754)
(61665)
(57803)
研究所(52507)
(50659)
农业(48698)
中心(47793)
业大(47447)
(46035)
北京(39361)
(38896)
财经(38647)
师范(38357)
(37884)
(36705)
(36535)
(34697)
技术(34206)
基金
项目(178766)
科学(135884)
研究(127095)
基金(123153)
(109940)
国家(108977)
科学基金(89251)
社会(75957)
(73687)
社会科(71667)
社会科学(71645)
基金项目(64766)
(61725)
教育(58477)
自然(57970)
自然科(56523)
自然科学(56493)
自然科学基金(55426)
编号(52755)
资助(51369)
(44419)
成果(44329)
重点(41646)
课题(39010)
(37880)
(36532)
计划(35151)
发展(34706)
科研(34399)
创新(34339)
期刊
(131803)
经济(131803)
研究(83310)
中国(65063)
(58300)
学报(54203)
科学(45421)
(39278)
农业(39199)
大学(39152)
学学(37013)
管理(35521)
教育(35050)
(28145)
金融(28145)
技术(25267)
业经(23146)
(20894)
经济研究(20738)
财经(18957)
问题(17583)
(16367)
(15691)
业大(14599)
图书(14094)
科技(13902)
技术经济(13575)
(13523)
商业(13116)
统计(13029)
共检索到440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晶  林雄杰  童金华  刘朋虎  林占熺  
为筛选富萜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菌株,对收集的3株牛樟芝菌株(Ac620,Ac1404,Ac001)进行itS序列分析,通过香草醛-冰醋酸法对牛樟芝液体发酵菌丝体总三萜含量进行分析。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Ac1404和Ac001的itS序列完全相同,长度均为593 bp,Ac 620菌株的长度为581 bp。供试菌株Ac001、Ac1404和Ac620菌丝体中的三萜含量分别为34.30、18.47和16.68 mg·g-1(dW),菌株Ac001与Ac1404和Ac620间菌丝三萜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晶  林雄杰  何静敏  蔡璨  林占熺  
为探讨牛樟芝子实体和不同培养时期的菌丝体中三萜含量及鲨烯环氧酶基因(Se)和甲羟戊酸焦磷酸脱羧酶基因(Mvd)的表达情况,采用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菌丝体和子实体的三萜含量,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甲羟戊酸途径(MvA)中Se和Mvd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当生长至21 d时牛樟芝菌丝体干重逐渐趋于稳定。当培养时间小于28 d时,菌丝体中三萜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且28 d时菌丝体的三萜含量最高,达(39.192±2.025)Mg/g,仅次于牛樟芝子实体三萜含量(49.391±2.675)Mg/g,玉米芯栽培的牛樟芝子实体三萜含量最低,为(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颖娟  张磊  解春艳  孙梅芳  顾振新  陈志刚  
以米糠液为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分别添加糙米浆、麦芽汁或豆芽汁,进行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分析灵芝菌丝体利用培养基的情况,筛选培养基组分。结果表明:米糠液与豆芽汁(可溶性固形物为2°B rix)以4∶1的体积比混合进行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时,其菌丝体干重及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可达11.45 g.L-1和10.20 g.L-1;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总糖、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略有上升,游离氨基态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含量均显著增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温立丽  鲁婷婷  徐琼  佟德利  魏雅冬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桑黄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提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水提取法提取桑黄菌丝体多糖的最适料水比为1∶50,提取温度为70℃,浸提时间为2h,乙醇终浓度为80%,多糖得率为3.4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亚倩  庄孟颖  刘兴健  吴小平  张君丽  郑明锋  傅俊生  
[目的]优化马尾松松针-绣球菌双向液体发酵条件,并探究绣球菌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为绣球菌菌丝体的高效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向液体发酵法,即在绣球菌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适量马尾松松针粉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马尾松松针添加量(0.50,0.75,1.00,1.25,1.50 g/L)、发酵时间(12,16,20,24,28,32 d)、绣球菌接种量(25,50,75,100,125,150 mL/L)、pH(4,5,6,7,8)对绣球菌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优化双向液体发酵条件。以未添加马尾松松针粉的处理为对照组,提取菌丝体多糖,采用红外光谱对菌丝体的多糖结构进行分析。测定菌丝体多糖对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当马尾松松针粉末添加量为1.25 g/L、发酵时间为24 d、接种量为100 mL/L、pH为5时,绣球菌菌丝体生物量均较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马尾松松针-绣球菌双向液体发酵的最优条件为:马尾松松针粉末添加量1.25 g/L、发酵时间24 d、pH为4、接种量125 mL/L,在此条件下绣球菌菌丝体生物量可达到(11.16±0.22) g/L。与对照组相比,双向液体发酵绣球菌菌丝体生物量提高了约162.10%。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松针-绣球菌双向液体法发酵得到的菌丝体多糖与对照组的红外主要吸收峰一致。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绣球菌菌丝体多糖对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结论]得到了马尾松松针-绣球菌双向液体发酵产绣球菌菌丝体的最佳条件,此条件下得到的菌丝体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庆智  王飞  渠志臻  闫伟  
采用蒙古口蘑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体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真菌菌丝体凝集素提取的主要因素(浸泡溶液、浸泡时间及不同的硫酸铵分级沉淀浓度)做多因素交叉实验。提取的凝集素生物活性的大小采用凝集素的血凝效价来表示,即能引起血凝现象的凝集素的最高稀释倍数2″表示。结果表明:浸泡溶液、浸泡时间及不同的硫酸铵分级沉淀浓度都显著影响提取的凝集素相对含量。并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溶液0.01 mol/L PBS(pH 值7.4),浸泡时间48h 和分级沉淀浓度20%~7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鲁婷婷  温立丽  魏雅冬  佟德利  
液体发酵樟芝是目前樟芝多糖开发的有效途径。以樟芝的生物量和多糖为指标,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樟芝产糖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3.5%的葡萄糖,0.35%的豆饼粉提取液,0.1%的磷酸二氢钾,0.05%的硫酸镁,0.01%VB1。在此培养条件下,获得菌丝体生物量为5.15g·L-1,总多糖为2.06g·L-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珏  贺新生  郑林用  
柏树火焰层孔菌是柏树的病原菌物,是中国和亚洲的新记录属中的新记录种。本文采用液体发酵的方法对菌丝体生长的营养条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柏树火焰层孔菌菌丝体生长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麸皮,P、K、Mg对其菌丝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Fe、Zn对其菌丝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通过生长曲线试验得到Logistic方程:y=0.22/(1+1.019 e-0.013x),菌丝体干质量为0.22 g.100 mL-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宝琴  徐泽平  杨传伦  
【目的】探讨高纯度碱提灰树花菌株GF-932发酵菌丝体β-葡聚糖的免疫活性,以期为灰树花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碱提、酶解的方法,从灰树花菌株GF-932发酵菌丝体中提取β-葡聚糖,经过超滤和QSepharose FF凝胶柱层析纯化冻干得高纯度β-葡聚糖,采用分子排阻法测定该β-葡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质量分布宽度,以HPLC法测定其β-葡聚糖含量;根据人体口服推荐剂量每kg体质量2.5 mg/d,分别设低剂量组(12.5mg/d)、中剂量组(25.0 mg/d)、高剂量组(75.0 mg/d),对SPF小鼠连续经口灌胃纯化的β-葡聚糖30 d,以灌胃灭菌蒸馏水作对照,通过迟发型变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孔高原  王军强  闫训友  
本实验以液体深层发酵法培养金顶侧耳,研究在不同浓度(0.250、0.125、0.083、0.063、0.05 mg/mL)壳聚糖的条件下对金顶侧耳菌丝体可溶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金顶侧耳菌丝体的多糖产量均具有促进作用,但随添加壳聚糖浓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以0.063 mg/mL的壳聚糖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发酵液中多糖含量增加最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荆留萍  杜双田  金凌云  马璐  
【目的】研究不同前体物及营养物对蛹虫草液体发酵中虫草素和虫草多糖含量的影响,筛选提高虫草素及虫草多糖的最适添加物及其添加质量浓度。【方法】将不同质量浓度的腺苷、核糖、次黄嘌呤、谷氨酰胺、甘氨酸、核黄素、苯丙氨酸及甲硫氨酸8种物质添加到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提取菌丝体中的虫草素与多糖,分别用HPLC法、硫酸-苯酚法对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8种添加物中,腺苷、核糖、谷氨酰胺、甘氨酸均能明显提高虫草素及虫草多糖的含量,其最适添加量分别为4.0,2.0~3.0,0.5~1.0,0.5mg/mL;苯丙氨酸、甲硫氨酸、次黄嘌呤对蛹虫草液体发酵中虫草素和多糖含量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核黄素对虫草素与多糖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敏  闫伟  
以褐环乳牛肝菌为试验材料,从酶学的角度,通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脯氨酸(Pro)与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研究了菌丝体培养过程中菌丝体活力与这几项测试指标的相关性,为对供试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的菌丝体活力进行评价探索可行方法。结果表明,菌丝体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与菌丝体生物量变化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菌丝体相对电导率在菌丝体生长最旺盛时,其值最低。这两项指标可作为反映菌丝体活力的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脯氨酸与丙二醛含量也可作为反映菌丝体活力的参考指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阳   乔鑫   张俊青   胡磊   姜兰兰   王星   边银丙  
为探求抑制香菇镉富集的方法,开发镉污染防控技术,设置实验室菌丝培养和大棚袋式栽培2个阶段试验,分析培养条件及外源添加物对香菇菌丝及子实体中镉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10~30℃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菌丝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在pH 4~8范围内随着培养基pH值升高,菌丝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含镉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添加5 mmol/L Ca(NO_3)_2、KNO_3和Mg(NO_3)_2,发现Mg~(2+)能明显抑制菌丝对镉的富集;随着香菇子实体发育成熟,镉含量逐渐降低,不同部位镉含量呈现菌褶>菌盖>菌柄;在培养料中分别添加硫酸镁、硫酸锌、活性炭和沸石,发现添加50 mg/kg硫酸镁、60 mg/kg硝酸锌和2.5%活性炭,能使子实体镉含量下降42.8%、46.9%和50.3%。上述研究表明,培养条件和外源添加物对香菇菌丝体和子实体镉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可通过外源添加物抑制香菇对镉的富集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定洪  王波  彭卫红  黄忠乾  谭伟  甘炳成  郑林用  
以4个野生灵芝菌株为研究材料,以6个外源菌株为参考菌株,采用MEGA4软件对ITS序列进行NJ法聚类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4个灵芝菌株ITS序列与另外6个参考菌株对齐序列长度在357~369 bp之间,G/C含量变化为43.4%~57.7%;德昌灵芝1#、德昌灵芝4#和通江灵芝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德昌灵芝3#与它们的遗传距离为0.0029;与4个野生灵芝菌株亲缘关系由近到远分别是韩芝、红芝、灵芝(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灵芝、血芝、云芝;结合4个野生菌株的ITS序列分析结果和形态特征,4个菌株被鉴定为灵芝(Ganoderma lucidum)种类的不同株系。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施慧  许文军  徐汉祥  史海东  
"牛奶病"是近年来秋、冬季三疣梭子蟹暂养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流行性疾病,患病蟹的体液和肌肉组织中有大量的酵母菌。根据GenBank中的假丝酵母菌的18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扩增患"牛奶病"三疣梭子蟹上分离到的酵母菌的部分18S rRNA基因,PCR产物经纯化回收后克隆入pUCm-T载体,筛选出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已发表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时以蟹源弧菌和寄生虫的DNA样本为对照。结果,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假丝酵母菌的18S rRNA基因的同源性为84.4%~100%。同时,仅从试验用酵母菌DNA样本中扩增出了532bp左右的特异性片段,其他对照样本均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