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4)
2023(9163)
2022(8006)
2021(7309)
2020(6472)
2019(14883)
2018(14907)
2017(28004)
2016(16085)
2015(18655)
2014(19097)
2013(18751)
2012(17931)
2011(16386)
2010(16520)
2009(15428)
2008(15515)
2007(14327)
2006(12489)
2005(11237)
作者
(53623)
(44761)
(44705)
(42419)
(28369)
(21882)
(20623)
(17675)
(17052)
(16121)
(15263)
(15136)
(14650)
(14612)
(14380)
(14182)
(14096)
(13277)
(13194)
(13043)
(11662)
(11271)
(11215)
(10294)
(10267)
(10179)
(10133)
(9911)
(9430)
(9393)
学科
(62651)
经济(62564)
管理(40856)
(37924)
(29686)
企业(29686)
方法(29184)
数学(25590)
数学方法(25280)
(18759)
(18466)
中国(16722)
(16523)
(13828)
地方(13733)
业经(12093)
农业(11870)
(11639)
贸易(11636)
(11256)
理论(10526)
(10468)
银行(10397)
(10129)
(10070)
金融(10062)
(10050)
(9911)
(9543)
财务(9508)
机构
大学(238292)
学院(236797)
研究(90257)
(88420)
经济(86249)
管理(80511)
理学(68269)
理学院(67324)
中国(66138)
管理学(65706)
管理学院(65306)
科学(62589)
(59130)
(53138)
(50512)
农业(47494)
研究所(46395)
业大(45427)
(41247)
中心(40809)
(38703)
北京(33233)
(32081)
财经(31968)
(31528)
(31253)
师范(30670)
农业大学(30473)
(30150)
技术(30026)
基金
项目(158508)
科学(119617)
基金(110921)
研究(106450)
(101653)
国家(100842)
科学基金(81499)
(64212)
社会(62146)
社会科(58510)
社会科学(58487)
基金项目(58410)
自然(56412)
(55167)
自然科(54995)
自然科学(54962)
自然科学基金(53953)
教育(49784)
资助(46877)
编号(42975)
重点(37253)
成果(36244)
(34516)
计划(33944)
(33826)
(31964)
课题(31906)
科研(31642)
科技(31332)
创新(30112)
期刊
(99322)
经济(99322)
研究(65920)
学报(54714)
(54172)
中国(51915)
科学(43556)
大学(38665)
学学(36828)
农业(36104)
(33446)
管理(28583)
教育(26816)
(20519)
金融(20519)
技术(20206)
(19776)
业经(16107)
经济研究(15978)
财经(15901)
业大(15694)
(15343)
(13713)
问题(13520)
农业大学(13268)
科技(12040)
图书(11407)
统计(11274)
林业(11133)
技术经济(11013)
共检索到360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晶  林雄杰  何静敏  蔡璨  林占熺  
为探讨牛樟芝子实体和不同培养时期的菌丝体中三萜含量及鲨烯环氧酶基因(Se)和甲羟戊酸焦磷酸脱羧酶基因(Mvd)的表达情况,采用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菌丝体和子实体的三萜含量,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甲羟戊酸途径(MvA)中Se和Mvd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当生长至21 d时牛樟芝菌丝体干重逐渐趋于稳定。当培养时间小于28 d时,菌丝体中三萜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且28 d时菌丝体的三萜含量最高,达(39.192±2.025)Mg/g,仅次于牛樟芝子实体三萜含量(49.391±2.675)Mg/g,玉米芯栽培的牛樟芝子实体三萜含量最低,为(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晶  林雄杰  童金华  刘朋虎  林占熺  
为筛选富萜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菌株,对收集的3株牛樟芝菌株(Ac620,Ac1404,Ac001)进行itS序列分析,通过香草醛-冰醋酸法对牛樟芝液体发酵菌丝体总三萜含量进行分析。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Ac1404和Ac001的itS序列完全相同,长度均为593 bp,Ac 620菌株的长度为581 bp。供试菌株Ac001、Ac1404和Ac620菌丝体中的三萜含量分别为34.30、18.47和16.68 mg·g-1(dW),菌株Ac001与Ac1404和Ac620间菌丝三萜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阳   乔鑫   张俊青   胡磊   姜兰兰   王星   边银丙  
为探求抑制香菇镉富集的方法,开发镉污染防控技术,设置实验室菌丝培养和大棚袋式栽培2个阶段试验,分析培养条件及外源添加物对香菇菌丝及子实体中镉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10~30℃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菌丝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在pH 4~8范围内随着培养基pH值升高,菌丝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含镉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添加5 mmol/L Ca(NO_3)_2、KNO_3和Mg(NO_3)_2,发现Mg~(2+)能明显抑制菌丝对镉的富集;随着香菇子实体发育成熟,镉含量逐渐降低,不同部位镉含量呈现菌褶>菌盖>菌柄;在培养料中分别添加硫酸镁、硫酸锌、活性炭和沸石,发现添加50 mg/kg硫酸镁、60 mg/kg硝酸锌和2.5%活性炭,能使子实体镉含量下降42.8%、46.9%和50.3%。上述研究表明,培养条件和外源添加物对香菇菌丝体和子实体镉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可通过外源添加物抑制香菇对镉的富集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玉梅  李琴  付鸣佳  金华燕  沈俊良  钟雪晴  
为了探讨蛹虫草类枯草杆菌蛋白酶(SubtiliSin-like proteaSe)的表达特性,以真菌蛹虫草菌丝体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获得蛹虫草Cmkexin基因的orF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应用northern杂交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蓝光照射后蛹虫草菌丝体中Cmkexin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获得蛹虫草Cmkexin基因的orF序列。对翻译蛋白质产物Cmkexin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质含1个属蛋白转化酶的肽酶S8家族功能域(143~429)和1个前体蛋白转化酶p功能域(514~600),符合真菌类枯草杆菌蛋白酶的特征。蛹虫草菌丝体在黑暗预培养4 d后再蓝光照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书倩  辛广  刘长江  
采用结合AAS、CS、EAAI、BI、NI、SRC等评价体系对白灵菇子实体与菌丝体进行蛋白质营养评价,研究了白灵菇蛋白质结构的均衡性及合理性。结果表明:白灵菇菌丝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氮比例56%,子实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氮比例55.8%,高于鸡蛋(49%)和FAO标准模式(35%);但二者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值不高,表明白灵茹蛋白质菇氨基酸在均衡性方面尚存不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隆艳喜  罗雁茹  竺正航  廖芷依  王兰  
为了探讨高产四倍体水稻的不同遗传组成与品质的关系,以及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原因,以国家优质品种美香占2号(MXZ2)、象牙香占(XYXZ)、矮脚南特二倍体(AJNT-2x)、高产同源四倍体水稻矮脚南特(AJNT-4x)以及高产新型四倍体水稻华多1号(H1)为试验材料,利用BCA法测定胚乳蛋白质含量、近红外谷物分析仪进行品质分析、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qRT-PCR分析谷蛋白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AJNT-4x糙米、精米的蛋白含量分别为182.70,115.70 mg/g,高于国家优质品种MXZ2、XYXZ以及AJNT-2x,其营养品质大大提高;AJNT-4x的胶稠度为44.70 mm,低于MXZ2、XYXZ及AJNT-2x,且差异显著,其食用品质明显下降;而H1精米的蛋白含量最低,只有71.30 mg/g,但其胶稠度为112.70 mm,介于国家优质品种MXZ2与XYXZ之间。花后30 d AJNT-4x的17种氨基酸总量与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AJNT-2x与H1,H1的最低;H1的17种氨基酸总含量在花后15 d达到高峰,而AJNT-4x和AJNT-2x在花后20 d达到高峰,氨基酸含量积累过早停止导致H1在成熟期的总氨基酸含量下降,甚至低于AJNT-2x。在整个胚乳发育过程中,AJNT-4x、H1和AJNT-2x的4种贮藏蛋白积累趋势基本一致,但快速积累时间存在差异;AJNT-4x的谷蛋白快速积累的时间比AJNT-2x、H1早,且快速积累的时间长,导致AJNT-4x的蛋白含量最高。9个谷蛋白亚家族基因在花后5 d都有表达,随着胚乳的发育,各谷蛋白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再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不同的亚家族谷蛋白基因在相同的时间表达丰度不同;除GluB-1和GluB-4在H1中的表达峰值高于AJNT-4x和AJNT-2x,其他7个谷蛋白基因在H1中的表达峰值均远远低于AJNT-4x和AJNT-2x,差异显著;AJNT-4x的9个谷蛋白基因在花后30 d表达量均最高。上述结果为多倍体水稻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磊  郭玉蓉  张晓瑞  米瑞芳  
【目的】分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对苹果幼果黄酮含量及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查尔酮异构酶基因(CHI)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ALA处理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方法】在苹果疏果期前,用0(对照),100,200,300和400mg/L ALA处理苹果幼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ALA处理后3,6,9,12d幼果中的黄酮含量,同时利用荧光定量法测定幼果中CHS和CH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ALA质量浓度为0~300mg/L时,随着ALA质量浓度的升高,苹果黄酮含量与CHS、CHI基因表达量均相应升高;在ALA质量浓度升至400mg/L时,各项指标均表现出下降趋势。用不同质量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改静  李守勉  李明  田景花  王俊玲  李伟平  
研究了7种不同碳氮比栽培料对猴头菌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最适宜猴头菌生长发育的碳氮比。结果表明:猴头菌菌丝在7种碳氮比栽培料处理上均能生长,且都能形成子实体,但存在差异。在碳氮比为28∶1~38∶1的栽培料处理上菌丝生长最好,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快,且洁白浓密,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所设置的处理间,随碳氮比的增加,生物学效率呈增加趋势,当碳氮比达到38∶1时生物学效率达最高峰,此后,随碳氮比的增加生物学效率逐渐下降。综合考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方面的因素,最适宜猴头菌生长发育的碳氮比为38∶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革  郑小波  陆家云  李天飞  
将实验条件下制备、提取的黑胫病菌厚垣孢子、菌丝体悬浮液定量加入含水量分别为40%和70%的灭菌土壤中,分别于4℃、25℃和室温下保存,定期检测。结果表明:厚垣孢子在各处理土壤中至少可存活8个月,主要以细胞壁加厚、原生质浓缩的休眠状态存活,而菌丝体只能单独在土壤中存活2个月。在土壤中存活3个月内的厚垣孢子可用选择性培养基直接分离检测,3个月后需用诱捕的方法才能检测出来。温度对厚垣孢子、菌丝体的存活影响明显,低温有利两者的存活,不同含水量对两者的存活影响不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瑞珍  温韦华  刘浡洋  崔夏  贺然  曲良建  张永安  
[目的]研究Esteya vermicola真菌适应的pH范围,并探讨松树成分对其生长的影响,以期为E. vermicola菌在松树体内的定植和林业重大病害松材线虫野外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E. vermicola CBS115803(EV115803)和E. vermicola CNU120806(EV120806)为试验对象,测试EV真菌适应的pH范围,并以35 a黑松不同器官组织配制培养基,探究EV菌的生长情况,观测各菌株生长速率、菌体量和产孢量。[结果]EV菌适应的pH值范围为5~13,菌体量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更多的气生菌丝。PDA中加入松树成分对EV菌有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在以松针、松树皮、松枝条为唯一营养来源时,EV菌生长茂盛。以木质部锯末为单一营养源时,EV菌生长缓慢。[结论]EV菌适应的pH值范围为5~13,EV菌耐碱性极强,且在加有松树各部位成分的培养基上生长,菌株EV120806对松树培养基的适应性更强,未来有望将EV菌定殖在松树中做为共生菌,摄食入侵的松材线虫,从而使松树具有内源的防控因子防控松材线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孟红岩  郭莺  林文珍  林志楷  刘黎卿  
【目的】研究3种樟属植物对皿式培养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牛樟芝的人工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实验室保存的牛樟芝为研究材料,首先在基因组水平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然后在皿式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一系列浓度的牛樟、香樟和樟树木屑的热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比较牛樟芝菌丝的扩散直径和菌丝状态,分析3种樟属植物对牛樟芝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1)经鉴定本研究用的牛樟芝为模式菌株BCRC35396,GeneBank登录号为AY378094。(2)香樟的热水提取物最能促进牛樟芝菌丝的扩散,牛樟次之,樟树最弱;综合考虑菌落的生长状态,樟树的添加是最优的,牛樟次之,香樟最差。(3)3种樟属植物乙醇提取物添加至培养基后,樟树最能促进牛樟芝菌丝的扩散,牛樟和香樟作用效果类似,次于樟树;添加樟树乙醇提取物后菌落生长状态最优,牛樟次之,香樟最差。【结论】本研究认为在牛樟芝皿式培养时可以添加牛樟或樟树木屑提取物来促进牛樟芝菌丝体的生长。该研究为牛樟芝的皿式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颖娟  张磊  解春艳  孙梅芳  顾振新  陈志刚  
以米糠液为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分别添加糙米浆、麦芽汁或豆芽汁,进行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分析灵芝菌丝体利用培养基的情况,筛选培养基组分。结果表明:米糠液与豆芽汁(可溶性固形物为2°B rix)以4∶1的体积比混合进行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时,其菌丝体干重及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可达11.45 g.L-1和10.20 g.L-1;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总糖、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略有上升,游离氨基态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含量均显著增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呼红梅  王继英  郭建凤  张印  沈彦锋  武英  
旨在研究莱芜猪和杜洛克猪间肌肉H-FABP基因mRNA表达差异,同时分析H-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探索莱芜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机理。试验选择100kg体重莱芜猪10头、杜洛克7头,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H-FABP基因mRNA表达丰度,并测定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莱芜猪背最长肌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比杜洛克猪高36.16%。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肌肉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显著,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和肌内脂肪含量与饱和脂肪酸、饱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显著,莱芜猪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廉添添  杨涛  董彩虹  
为研究不同的干燥方法对蛹虫草子实体活性成分的影响,采用烘干干燥和冷冻干燥方法,选取4株不同栽培性状的菌株(菌株30,40,156和159),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蛹虫草子实体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有利于保护蛹虫草子实体多糖,其多糖含量(菌株30:2.83%,菌株40:5.76%,菌株156:4.63%,菌株159:2.98%)显著高于烘干干燥处理(菌株30:1.52%,菌株40:4.80%,菌株156:2.85%,菌株159:1.90%)。除类胡萝卜素含量低的白化菌株外,冷冻干燥条件下子实体类胡萝卜素含量(菌株30:5013.75μg·g-1,菌株40:2478.75μg·g...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善茂   陶勇   江慧   王健  
选用750只健康的37周龄产蛋期黑羽番鸭,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2%、4%、6%和8%发酵饲料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7 d,探究发酵饲料对产蛋番鸭生产性能、体组织脂肪含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的产蛋率、平均蛋质量、平均日产蛋质量、料蛋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日粮中添加4%、6%和8%发酵饲料显著(P<0.05)降低了破(软)蛋率;不同水平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胸肌和腿肌中的脂肪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和4%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FAS和LPL及8%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PPAR–γ基因表达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的,4%、6%和8%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腹脂ATGL基因表达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的,腹脂PPAR–γ基因表达量相比对照组的有增加趋势(P=0.07);4%发酵饲料组Sobs指数显著(P<0.05)高于6%发酵饲料组的,且4%发酵饲料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的;添加8%发酵饲料显著(P<0.05)降低了unclassified_o_Bacteroidales的相对丰度,添加4%发酵饲料显著(P<0.05)提高了norank_f_Oscillospiraceae的相对丰度。可见,饲粮中适量添加发酵饲料,能降低产蛋番鸭破(软)蛋率,调节鸭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在属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产蛋番鸭日粮中混合发酵饲料适宜添加水平为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