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1)
- 2023(4010)
- 2022(2585)
- 2021(2230)
- 2020(1730)
- 2019(3548)
- 2018(3787)
- 2017(7107)
- 2016(4125)
- 2015(4638)
- 2014(4833)
- 2013(4363)
- 2012(3676)
- 2011(3225)
- 2010(3194)
- 2009(3000)
- 2008(2958)
- 2007(2724)
- 2006(2517)
- 2005(2450)
- 学科
- 济(16679)
- 经济(16663)
- 业(10033)
- 管理(9050)
- 农(7438)
- 中国(7070)
- 企(6673)
- 企业(6673)
- 业经(5655)
- 农业(5136)
- 地方(4454)
- 发(4432)
- 发展(3955)
- 展(3951)
- 方法(3851)
- 产业(3563)
- 学(3522)
- 制(3179)
- 土地(3142)
- 信息(3139)
- 数学(3065)
- 数学方法(3033)
- 总论(2979)
- 信息产业(2947)
- 化(2903)
- 体(2867)
- 财(2843)
- 资源(2718)
- 银(2532)
- 银行(2526)
- 机构
- 学院(58123)
- 大学(57277)
- 研究(23088)
- 济(21621)
- 经济(21181)
- 管理(18887)
- 农(16736)
- 中国(16361)
- 理学(15834)
- 科学(15733)
- 理学院(15643)
- 管理学(15235)
- 管理学院(15154)
- 农业(13523)
- 京(13052)
- 所(12879)
- 业大(12106)
- 研究所(11884)
- 江(10264)
- 中心(10017)
- 财(9281)
- 农业大学(8872)
- 省(8723)
- 范(8090)
- 科学院(8026)
- 师范(7986)
- 院(7909)
- 北京(7732)
- 州(7625)
- 财经(7301)
共检索到89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玲 李小鹏
为提高"复耕水稻"的品质和无公害化标准,多年来,江苏省东海县牛山街道办财政所把科技选新、良种选优、产品选强作为实施"旧村改造、丘陵旱改水、库区滩涂开发"等复垦、复耕的既定发展目标,积极会同科研单位建立了"江苏省优质稻米生产加工标准化示范区"、"国家优质中粳无公害化生产示范区",不断加大稻米产业开发力度,有效提高了资金项目区"复耕水稻"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图为项目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正在起收机械栽插"复耕水稻"稻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太庆 路丹 江泽普
【目的】研究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为富硒水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3种不同的育秧方式,分别为常规浸种-常规肥料育秧(C-C),常规浸种-富硒基质育秧(C-Se)和硒溶液浸种-富硒基质育秧(Se-Se)。【结果】不同育秧方式对各时期的生物量及产量无显著影响,硒溶液浸种和富硒基质育秧能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的硒含量,移栽后水稻植株硒含量迅速降低。硒溶液浸种-富硒基质育秧能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根系、稻秆和稻壳的硒含量,而常规浸种-富硒基质育秧和硒溶液浸种-富硒基质育秧的糙米中硒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7. 1%和22. 7%。【结论】硒溶液浸种和富硒基质育秧均能有效提高稻米中硒含量,是生产富硒稻米的比较安全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水稻 育秧方式 农艺性状 硒富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赵春光 钱传忠
大规模工厂化养鳖高产技术赵春光,钱传忠(浙江省萧山市养鳖研究所)(中浙萧山特种水产公司)为摸索出一套大型工厂化养鳖高产的综合性措施,1994年我们进行了实用性技术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与材料1.试验条件试验场地是在我所的实验基中浙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章剑
工厂化养鳖技术探讨章剑(苏州市郊区水产科学研究所215004)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工厂化养鳖迅猛发展,目前已遍及大部分省市。在技术方面,主要是采用地热水、工厂余热水的条件增温,打破鳖的冬眠习性,使鳖一年四季处在生长状态。同时改进饲料成分,使鳖生长加快。...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甘居利 林钦 王小平 杨美兰 王增焕 黄洪辉 贾晓平
于粤东工厂化杂色鲍(HaliotisdiverscolorReeve)养殖场的进水管、养鲍池、排水渠分别取水样,测定水中pH、DO、DIN及DIP的质量浓度C(X)。进水为自然海水经沉淀、过滤。池中水温为26 9~29 0℃,幼鲍养殖密度2500~3000ind/m2;成鲍放养密度为120笼/池,40个/笼,体重12g。观察实验共进行6天。结果显示,水质有一定程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和时间变化。出水口水体DIP质量浓度、DIN质量浓度及COD质量浓度比进水水体明显增高,平均分别增高1.6、1.4和0.6倍,出水口水体DIP质量浓度20%观测值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出水水体C(DO)和pH略有降低,平...
关键词:
杂色鲍 工厂化养殖 水质变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海文
搞好工厂化养鳖水质的调控,对改善鳖的生态环境条件,加速鳖的生长,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饲料及投喂技术直接影响到养鳖水体水质的污染程度,进而决定着水质的好坏。所以饲料及投喂必须讲究科学。饲料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辅加动物肝脏、植物油及新鲜蔬菜投喂。动物肝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波 雷霁霖 张榭令 张春利 陈爱萍 张朝晖
对工厂化养殖的大菱鲆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生长旺盛期在2龄,日生长最快达13.52g·d-1,平均为6.84g·d-1,养殖250d以上其平均体重可达500g左右,1周年达1000g,2周年达3000g。其体长和体重的关系为W=0.0314SL3.0972,全长和体长的关系为TL=1.1839SL+0.5012,体高与全长的关系为BD=0.8512TL-1.0358。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是Lt=49.2294(1-e-0.7106(t+0.2211)),Wt=6186.2350(1-e-0.7106(t+0.2211))3.1609,体重生长拐点年龄1.3984...
关键词:
大菱鲆 工厂化养殖 生长特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乔秀亭 白东清 孙文君 张亮 韩世华
从澳大利亚引进体长3~5cm的鱼苗5000尾,利用地热水控制水温,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经过12个月养殖后,鱼体均重达到754g。
关键词:
宝石鲈 工厂化养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泽铨 茹国祥 胡国祥
工厂化养鳖常年产卵技术朱泽铨,茹国祥,胡国祥(浙江省绍兴县水产局)(浙江绍兴东浦镇水产站)1995年4月我们在绍兴县东浦镇特种水产养殖总公司研究建成了带暖房的亲鳖池,培育了100只亲鳖,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1.1鳖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龙峰 张应良 湛小梅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化生产必将成为现代农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是促进农业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根据川渝地区448户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在水稻育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收入越高、稻田交通状况越好,农户更倾向于将水稻育秧环节进行外包;务农人数越少、务农收入比重越低,农户更愿意自己育秧。宣传示范、育秧机构数量、组织化程度对农户选择水稻育秧环节外包的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也表示农户的经济收入结构、土地的集中度、服
关键词:
分工 水稻育秧 外包 影响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云武 林纲 赵德明
试验比较了碎稻草、酒槽、腐熟牛粪、鲜杂草、红浮萍、菌基料(食用菌生产废料)、锯木屑、堆肥、水粪等有机物料制备旱地育秧苗床的效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有机物培肥育苗床土,均能达到相似的增产效果。结合本地实际,就地取材,以施用碎稻草2kg/m2、腐熟牛粪4kg/m2或酒槽5kg/m2培肥苗床效果最佳,增产显著。
关键词:
水稻,旱地育秧,苗床培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言文 丁艳锋 陈留根 黄丕生 王强盛
从旱育秧苗离土萎蔫反应及其生理响应方面初步研究了旱育秧苗的水分生理特性和对其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旱育秧苗离土后达到临界萎蔫时间比水育秧早 6 0min左右 ,失水速率较快 ,但旱育秧苗临界萎蔫后失水速率比水秧苗低 5 5 2 % ,且临界萎蔫后旱育秧苗在水中恢复展叶所需时间短于水秧苗 16 0~ 2 14min ,吸水速率是水秧苗的 2 4~ 6 3倍。旱育秧苗在离土—临界萎蔫—再吸水恢复展叶过程中 ,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 (NRA)分别是水秧苗的 2 7~ 2 1 1倍、 6 3~ 17 5倍、 13 0~ 2 1 0倍 ;秧苗体内NO 3 含量变化趋势与NRA类似 ;旱秧苗...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秧苗 萎蔫 水分代谢 生理特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文胜 姬长英 金诚谦 胡敏娟 张文毅
为解决现有水稻育秧方式存在的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参考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要求等相关行业标准开展试验测试,分析育秧播种机的铺土均匀性、播种均匀性和机具的整体作业质量。结果表明,该机在播种作业过程中只需驾驶员和辅助人员两人即可完成,每小时可播种4 000盘以上,具有用工少、生产效率高、播种质量高等特点。该机采用直径为160 mm的大直径外槽轮式排土辊和直径为110 mm的大直径、大窝眼式排种辊,满足了水稻育秧底土量和播种量较大的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育秧盘内不同点的底土铺土厚度变异系数均小于6%,每盘播种均匀度和总播种均匀度均在90%以上,按插秧时对应切块位置测得的每格播量合格率均≥85%,作业流畅、性能稳定,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实际生产要求。研究表明,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挂接在插秧机底盘后,可一次完成在水稻育秧盘内均匀铺底土和播种作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国明 姜莹莹 刘钊
为探究寒地水田区最佳的育秧模式,以优质粳稻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置超级大棚、标准大棚和传统小棚等3种棚式,分析不同棚式育秧对寒地水田区秧苗素质、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大棚的增温、控温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小棚,适宜春季水稻幼苗生长;超级大棚所育秧苗的株高、根长、穗长和根重等秧苗素质数据均优于其他2种育秧棚式,传统小棚的弱苗率最高达24%,超级大棚的弱苗率最低为8%;2种大棚所育秧苗的生育期较传统小棚缩短1周时间;超级大棚、标准大棚秧苗有效穗数较传统小棚分别提高15.83%和4.80%;超级大棚、标准大棚秧苗全粒数分别较传统小棚高出3.52和1.47粒/穗;超级大棚、标准大棚秧苗每穗实粒数分别较传统小棚高出2.10和2.16粒/穗;标准大棚水稻结实率较传统小棚提高0.18%;超级大棚的产量较标准大棚和传统小棚分别提高3.21%和7.75%。
关键词:
棚式 育秧 寒地水稻 产量 产量构成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