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6)
- 2023(7236)
- 2022(6527)
- 2021(5975)
- 2020(5427)
- 2019(12331)
- 2018(12284)
- 2017(23129)
- 2016(13276)
- 2015(15315)
- 2014(15469)
- 2013(15378)
- 2012(14658)
- 2011(13305)
- 2010(13597)
- 2009(12635)
- 2008(12790)
- 2007(11902)
- 2006(10148)
- 2005(9095)
- 学科
- 济(53180)
- 经济(53109)
- 业(33395)
- 管理(32727)
- 企(25791)
- 企业(25791)
- 方法(25545)
- 数学(22660)
- 数学方法(22435)
- 农(16260)
- 中国(14520)
- 学(13555)
- 财(13204)
- 地方(11306)
- 农业(10526)
- 贸(10259)
- 贸易(10256)
- 业经(10210)
- 易(9934)
- 制(9902)
- 银(8745)
- 银行(8707)
- 和(8509)
- 融(8509)
- 金融(8504)
- 行(8290)
- 理论(7943)
- 务(7667)
- 财务(7642)
- 财务管理(7612)
- 机构
- 大学(194814)
- 学院(193530)
- 济(75754)
- 经济(73996)
- 研究(70578)
- 管理(68825)
- 理学(58689)
- 理学院(57913)
- 管理学(56752)
- 管理学院(56403)
- 中国(51395)
- 科学(47107)
- 农(43714)
- 京(42270)
- 所(38615)
- 研究所(35495)
- 农业(34935)
- 财(34677)
- 业大(34498)
- 中心(32404)
- 江(30652)
- 财经(27374)
- 北京(26331)
- 范(25773)
- 师范(25400)
- 经(24708)
- 院(24407)
- 州(23999)
- 经济学(23326)
- 技术(23076)
- 基金
- 项目(128811)
- 科学(97782)
- 基金(90296)
- 研究(89977)
- 家(81535)
- 国家(80460)
- 科学基金(65613)
- 社会(54030)
- 省(52135)
- 社会科(50927)
- 社会科学(50907)
- 基金项目(47738)
- 划(44110)
- 自然(43355)
- 自然科(42260)
- 自然科学(42230)
- 教育(42016)
- 自然科学基金(41463)
- 资助(37597)
- 编号(36889)
- 成果(31119)
- 重点(29869)
- 部(28106)
- 发(28070)
- 课题(26627)
- 创(26401)
- 计划(25897)
- 科研(25334)
- 创新(24728)
- 科技(23638)
共检索到288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磊 陈松林 张英平 范彩霞 刘洋 田永胜 邓寒 刘寿堂 孙德强 谢明树 李文龙
为了培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病的品系或品种,2009和2012年利用中国牙鲆抗病群体、从日本和韩国引进的牙鲆群体以及2007年和2009年从大量牙鲆家系中选留的优良家系为亲本,通过巢式杂交、三元杂交及雌核发育等方法,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建成牙鲆家系43个和65个,选取2009年的33个家系和2012年的43个家系进行鳗弧菌感染实验,共筛选出13个抗病家系,其中3个家系的存活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另外10个家系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13个家系包含F3家系、雌核发育一代和二代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田军 陈松林 田永胜 王磊
2007年以从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中筛选出的抗病选育群体、从日本引进的日本群体以及从黄海捕捞的野生群体为基础,进行各种组合方式的交配,建立了63个牙鲆家系;2008年又建立了30个家系。对2007年培育的59个家系和2008年培育的30个家系进行了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的抗病力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从2007年培育的59个家系中筛选出4个抗病家系,鳗弧菌感染后存活率达到50%以上;2008年的30个家系中5个家系抗病力较强,鳗弧菌感染后的存活率达到60%以上。2008年培育的30个家系其4月龄...
关键词:
牙鲆 杂交组合 家系 鳗弧菌 抗病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英平 陈松林 孙何军 王磊 范彩霞 于洋 张文婷 杨英明 张永珍 田永胜 邓寒 陈红林 刘肖峰 吴娅红
为筛选出抗迟缓爱德华菌的牙鲆家系,实验以已经选育出的牙鲆抗病和快速生长家系以及从韩国引进的选育群体为亲本建立了牙鲆家系56个,并对其中32个家系进行了迟缓爱德华菌人工感染实验。确定了迟缓爱德华菌对牙鲆家系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3.69×105CFU/mL后,从每个家系中随机抽取75尾,按照0.2 mL/10 g体质量腹腔注射半致死浓度的菌液,并设置1次重复。人工感染时水温控制在(19±1)℃。从32个家系中共选取4 800尾5月龄牙鲆幼鱼进行感染,16 d实验结束后统计各家系存活率为8.2%~66.1%,平均存活率为31.2%。不同家系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感染能力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关键词:
牙鲆 迟缓爱德华菌 家系 抗病力 选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何军 陈松林 郑卫卫 马佳璐 王文文 田永胜 邓寒 陈红林 高进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病害日益严重,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牙鲆养殖中的主要致病菌,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培育出对该病抵抗能力强的牙鲆新品种,2014年4–6月间,利用我们长期以来建立和筛选出来的牙鲆抗病群体和家系的亲鱼,通过杂交,自交,雌核发育建立47个家系,9–10月间,对其中39个家系进行感染实验,先用少量鱼进行预实验摸索出半致死浓度,然后再进行正式感染实验,感染数量为每个家系80尾。各家系的存活率范围为1.19%~51.19%,最终平均存活率为20.29%,认为存活率高于30%的7个家系为抗病力强家系,存活率在20....
关键词:
牙鲆 迟缓爱德华氏菌 抗病性 家系筛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侯吉伦 王桂兴 张晓彦 宋立民 孙朝徽 赵雅贤 任建功 姜秀凤 司飞 刘海金 王玉芬
为了选育抗淋巴囊肿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新品种,2015年建立了5个普通家系(C1C5)、3个雌核发育家系(G1、G2、G3)和1个对照组,在淋巴囊肿病高发养殖场进行自然染毒实验,统计各家系的抗病保护率。同时对各家系120 d、180 d、240 d和300 d时的生长性状进行跟踪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各家系牙鲆在不同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生长规律,呈现出家系间生长规律的不一致性。但在所有家系中,家系G2各个时期的生长表现始终排名靠前。390 d统计抗病保护率的结果显示,对照组的
关键词:
牙鲆 淋巴囊肿病 抗病保护率 生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云国 陈松林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感病群体和抗病群体通过注射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获得。利用61对AFLP引物组合扫描了牙鲆感病群体和抗病群体各20个个体,结果共扩增出3 200条带,8条AFLP带在2个群体中显示了极大的差异(P<0.01),其中有2条带是在抗病群体中出现的高显性基因频率的标记,另外6条带是在感病群体中出现的高显性基因频率的标记。这些标记很可能是与抗病性相关的候选标记。这些抗病性候选标记的获得为实现牙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病基因克隆奠定了一定基础。[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55-159]
关键词:
牙鲆 鳗弧菌 AFLP标记 抗病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爱军 郭建丽 王新安 黄智慧 王婷 商晓梅
基于家系选育技术开展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抗鳗弧菌病选育研究,从2010年构建的37个选育二代家系中选择成活率高的30个家系进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实验,开展对鳗弧菌的抗病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抗鳗弧菌感染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30个家系中,鳗弧菌感染后,12个家系的存活率达到65%以上,其余家系的存活率则低于65%;通过bCOX回归分析,计算各家系的优势比,优势比最高的5个家系的存活率达到65%以上;对各家系的成活率、优势比和死亡历时差4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优势比最高且存活率达到65%以上的5个家系聚为一类。综合...
关键词:
大菱鲆 家系 选育 抗病力 优势比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桂兴 张晓彦 孙朝徽 赵雅贤 都威 侯吉伦 王玉芬
为了研究纯合度和遗传相似度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连续四代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家系中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利用分布在不同连锁群上的24个高重组率微卫星标记对牙鲆连续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二代(G2)、三代(G3)、四代(G4)家系及普通家系对照组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24个微卫星位点在对照组、G2、G3、G4家系中,分别检测到96、42、32和3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00、1.98、1.33和1.33;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416、0.3472、0.1694和0.1492;纯合度分别为0.3503、0.6528、0.8306和0.8508;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5822、0.9238、0.9890和0.9988。24个位点中已有17个纯合,但尚有7个保持杂合状态。同时,将上述结果和已发表的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一代(G1)家系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诱导连续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不仅能提高个体的纯合度,同时也可提高子代个体间的遗传相似度;纯合度和遗传相似度在G1、G2和G3家系中能够得到逐步提高,代际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在G4家系中趋于稳定,与G3家系差异不显著。G4家系的遗传相似性(0.9988)已高于连续20代全同胞交配所获得的理论值(0.9860),连续诱导减数分裂雌核发育是快速建立鱼类近交系的良好方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磊 胡灿灿 陈松林 田永胜 邓寒 李文龙 谢明树 牛余泽 庞仁谊 赵永伟
为了研究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不同选育性状之间的相关性,2009年建立了38个牙鲆实验家系和1个养殖场对照组。选取其中33个家系和对照组进行鳗弧菌感染实验并对存活个体进行荧光标记后混合养殖在2个水泥池中,其中一个混养池在平均400日龄时暴发了淋巴囊肿病(Lymphocystis Disease,LD),LD发病率为62.4%,包括16个家系和对照组。从这些家系中筛选出4个发病率低于40.0%的抗病家系(F0939,F09104,F0915,F0908)。另外,在4~5月龄时,从每个家系中平均选取100尾鱼进行荧光标记后混合养殖,580日龄时测定这些家系的养殖存活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桂兴 刘海金 张晓彦 刘永新 王玉芬 蒋丽
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Meio-G1)再次诱导减数分裂雌核发育,获得连续两代雌核发育二倍体家系(Meio-G2),以Meio-G1亲本与1尾普通牙鲆雄鱼人工授精获得的家系作为对照组(control)。利用15个微卫星标记对3个家系进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5个微卫星位点在Meio-G1、Meio-G2和对照组3个家系中,分别扩增到30、28、50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0、1.9、3.3,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875 3、0.774 2、0.908 3,平均纯合度分别为0.124 7、0.221 5、0.091 7。...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高冬梅 李健 王群
制备鳗弧菌福尔马林灭活的全细胞疫苗 ,腹腔注射接种牙鲆 ,50d后进行第 2次免疫。利用自制的兔抗鱼血清的抗血清通过ELISA实验检测了受免鱼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 ,并通过攻毒实验 ,测定了疫苗对牙鲆的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 ,各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的最高值分别达 1∶51 2、1∶2 0 4 8、1∶1 0 2 4 ;各组受免鱼对人工攻毒均具有保护作用。用鳗弧菌攻毒后 ,免疫保护率分别达81 2 5%、87 50 %、93 75% ,而且发现受免鱼对副溶血弧菌 (Vibrioparahaemolyticus)也表现了一定的交叉保护性 ,免疫保护率分别为 46.1 5%、53.85 %、53.8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新 孙朝徽 王玉芬 刘奕 刘英杰
为准确进行不同家系的亲权鉴定,筛选具有高亲本排除概率的微卫星DNA标记,从牙鲆选育基础群体中挑选性腺发育良好的雌雄亲本各10尾建立全同胞家系10个,从独立饲养的每个家系中随机选取30尾个体组成系谱结构已知的家系群体,从混合培育的子代群体中随机选取200尾个体组成系谱结构未知的混合群体。48个微卫星DNA标记选自牙鲆第二代遗传连锁图谱,且均匀分布于24个连锁群上,每个连锁群2个标记。家系群体的遗传分析结果发现,10个拥有丰富遗传多态性的微卫星DNA标记表现出高的亲本排除概率,其Excl 1和Excl 2的范围分别为0.655~0.719和0.792~0.837。随鉴定所用微卫星DNA标记数目的增...
关键词:
牙鲆 微卫星 家系 亲权鉴定 排除概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祥孔 田永胜 李洪 宋莉妮 高进 段会敏 戴欢 陈张帆 陈松林 王秀利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优良养殖新品种培育是防止其品种退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数量性状遗传评估是牙鲆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利用已建立的牙鲆核心群体建立42个牙鲆家系,分别测量140、170、200、380日龄各家系生长相关性状(体重、全长和体宽),通过MINQUE、REML和BLUP方法对其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期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56%–38.62%,其中,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全长和体宽的变异系数都较小,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小。
关键词:
牙鲆 家系 遗传力 生长性状 育种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程顺峰 邓灯 张毅 姜有声
采用十二烷基肌氨酸钠(Sarkosyl)和苯甲基磺酰氟(PMSF)2种方法提取秦皇岛弧菌HQ010712-1(Vibrio qinhuangdaora sp.nov.)外膜蛋白,结果显示Sarkosyl法提取效果较好,且所提取的主要外膜蛋白分子量为102kD、45kD、39kD、36kD、30kD、28kD、24kD、22kD;为比较该菌株与弧菌属其他细菌外膜蛋白组分及抗原性异同,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胶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为对照,电泳图谱显示4种弧菌外膜蛋白的分子量主要集...
关键词:
秦皇岛弧菌 外膜蛋白 抗原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范玉顶 陈妍婕 钟其旺 齐洁 张全启
本研究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mRNA differentid display,DD-PCR)分离得到20个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诱导前后差异表达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cDNA片段。通过对差异片段进行回收、再扩增、克隆、测序、序列比对以及验证分析后,得到9个阳性片段,其中2个片段与已知基因高度同源,一个与牙鲆C3补体高度同源,同源性98%,另一个与牙鲆TEGT(睾丸增强基因转录子)基因高度同源,同源性98%;其余7个为新的cDNA片段。基因表达分析表明,这9个差异片段均在处理组、对照组的不同器官和时间段差异表达,而且多数片段经鳗弧菌诱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