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68)
- 2023(2966)
- 2022(2597)
- 2021(2237)
- 2020(1960)
- 2019(4228)
- 2018(4177)
- 2017(7226)
- 2016(4536)
- 2015(5088)
- 2014(4995)
- 2013(4848)
- 2012(4474)
- 2011(4109)
- 2010(3985)
- 2009(3326)
- 2008(3417)
- 2007(3064)
- 2006(2621)
- 2005(2144)
- 学科
- 济(13611)
- 经济(13598)
- 业(8896)
- 管理(8535)
- 方法(7285)
- 数学(6578)
- 数学方法(6491)
- 学(6436)
- 企(6294)
- 企业(6294)
- 农(4700)
- 农业(3300)
- 中国(3198)
- 财(2997)
- 水产(2973)
- 业经(2917)
- 环境(2908)
- 动物(2672)
- 地方(2573)
- 贸(2392)
- 贸易(2389)
- 易(2310)
- 动物学(2281)
- 划(2219)
- 理论(2131)
- 技术(2066)
- 务(2001)
- 财务(2000)
- 财务管理(1995)
- 制(1951)
- 机构
- 大学(65382)
- 学院(64862)
- 研究(26918)
- 农(25020)
- 科学(22483)
- 农业(20539)
- 济(20331)
- 经济(19930)
- 管理(19283)
- 业大(18157)
- 中国(17523)
- 理学(17308)
- 理学院(16979)
- 管理学(16457)
- 管理学院(16356)
- 所(16188)
- 研究所(15462)
- 京(14046)
- 农业大学(13704)
- 室(12995)
- 实验(12476)
- 实验室(12049)
- 中心(11776)
- 重点(11399)
- 业(10910)
- 省(10747)
- 江(10556)
- 技术(10439)
- 院(9514)
- 科学院(9363)
- 基金
- 项目(51052)
- 科学(38612)
- 基金(36767)
- 家(36096)
- 国家(35811)
- 研究(29161)
- 科学基金(28485)
- 省(22105)
- 自然(21798)
- 自然科(21278)
- 自然科学(21270)
- 自然科学基金(20922)
- 基金项目(19922)
- 划(19330)
- 社会(16577)
- 社会科(15739)
- 社会科学(15732)
- 资助(14394)
- 计划(13956)
- 教育(13633)
- 科技(12993)
- 重点(12454)
- 发(11340)
- 农(11265)
- 创(10941)
- 科研(10873)
- 业(10769)
- 专项(10761)
- 创新(10329)
- 部(10042)
共检索到89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晓武 施志仪 江山 李倩
采用RACE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克隆牙鲆生长抑素(SS)基因cDNA序列并且分析了其在仔鱼期的表达规律,同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牙鲆胃肠道和脑垂体等器官的生长抑素分泌细胞进行定位。最终获取包含完整编码区的牙鲆SS基因cDNA序列,其编码区长为381 bp,推测编码的蛋白质为126个氨基酸,其前23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分子量为14.3 ku,理论等电点为8.33。牙鲆仔鱼不同发育时期的SS基因表达量比较结果表明,出膜后仔鱼体内SS基因表达不断增加,到变态发育期变化不大,变态后期又开始显著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SS细胞存在于胃、胰腺和脑垂体中。在胃中,生长抑素分泌细胞主要分布于胃上皮层...
关键词:
牙鲆 生长抑素 序列分析 免疫组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静凤 刘扬 赵芹 逄龙 薛长湖
采用链霉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利用兔抗哺乳动物生长抑素血清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幽门垂、肠道全长及肛门)、肝胰脏、肾脏、脾脏以及生殖腺等器官的生长抑素(SS)分泌细胞进行定位和鉴别。结果表明,生长抑素分泌细胞仅存在于胃和胰岛中,其他检测部位均未见分布。在胃中,生长抑素分泌细胞主要散在分布于胃黏膜上皮、胃小凹底部上皮和胃腺的颈部周围。在胃的不同部位,生长抑素分泌细胞的分布密度存有差异,以胃体部数量最多,贲门部次之,幽门部最少。参照消化道内分泌细胞与胃肠腔或腺腔有无直接联系,以及基部有无胞质突起的分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武宁宁 刘翠 汪惟超 张俊玲
为明确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foxl3的结构和功能,通过PCR克隆和测序获得了牙鲆foxl3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 CDS)和3'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 UTR),共1089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pen reanding frame,ORF) 750 bp,编码249个氨基酸。Foxl3二级结构包含一个FH (Forkhead)结构域;三级结构则包含20.48%的α螺旋、15.26%的延伸链和64.26%的无规则卷曲,不均匀分布在蛋白多肽链上。比较多种生物Foxl3氨基酸序列发现,牙鲆Foxl3与其他鱼类相似度较高,其中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同源性最高,达到91.97%,与斑马鱼(Danio rerio)的同源性最低,仅为66.27%。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与Foxl2相比, Foxl3在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说明foxl3的进化速度比foxl2快。亚细胞定位显示,Foxl3细胞融合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foxl3在牙鲆卵巢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精巢等其他组织,暗示foxl3可能在牙鲆卵巢发育与分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古樾 付元帅 施志仪 张俊玲
通过PCR技术,从牙鲆(Paralichtys olvaceus)总RNA中克隆了牙鲆Dicer基因序列,该序列全长6 585bp,包括5 69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 896个氨基酸。在多个物种间的蛋白序列对比中,牙鲆Dicer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平均高达78%,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同源性最高达到89%;在进化树分析中,牙鲆Dicer与其它鱼类Dicer聚集一支。荧光定量PCR显示,牙鲆Dicer基因在牙鲆大脑里的表达最高。同样的,在牙鲆胚胎和仔鱼早期发育阶段里也发现了相对高水平的Dicer mRNA表达。在用甲状腺激素(TH)处理过程中发现,牙鲆Di...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庆 刘文波 潘杰彦 杜念兴 陈溥言 赵国屏
分别将SS基因克隆至pET 32a和pET 32c表达系统中 ,得到重组质粒SS N/X和SS N/S。实验结果表明 ,SS N/X Thioredoxin (硫氧还原蛋白 )和SS N/S Thioredoxin融合蛋白在IPTG (异丙基硫代 β D半乳糖苷 )诱导 3h后(37℃ )表达产量最高 ,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30 %左右。 0 0 5~ 1mmol·L-1IPTG对SS融合蛋白表达产量的影响并不太大 ,0 0 5mmol·L-1IPTG即可达到有效的诱导效果 ,但单位体积内的表达产量以 0 5mmol·L-1时为最高。乳糖诱导 4h(37℃ )的效果明显低于IPTG ,但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舒邓群 茆达干 陈荣达 吴志敏 杨利国
选择40头断奶的长大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分别口服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DNA疫苗pcS/2SS、pGM-CSF/SS和pGM-CSF+pcS/2SS,分析这些DNA疫苗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相关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与Ⅱ组和Ⅳ组相比,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37%(P>0.05)和17.2%(P<0.05),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4.8%和6.7%。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浆中GH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Ⅱ组IGF-Ⅰ的含量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Ⅲ和Ⅳ组在第2周后处于较低的分泌水平,Ⅲ组IGF-Ⅰ的峰值高于其他组。Ⅰ、Ⅱ和Ⅳ组T3的含量呈下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邹莎 范纯新 周婷婷 张昊 宋佳坤
鲽形目鱼类仔鱼经过变态后形成眼睛和偶鳍等器官左右不对称的稚鱼。Tbx家族成员参与脊椎动物心脏、肢体和眼等器官的发育,而Tbx基因与鲽形目鱼类变态的关系目前尚无报道。运用扫描电镜和软硬骨染色等方法对出膜后2 d(变态早期)和26 d(变态前期)的牙鲆仔鱼的形态进行观察,牙鲆出膜后2 d胸鳍原基出现,出膜后26 d胸鳍发育成熟,而在出膜后26 d胸鳍和腹鳍仍左右对称。我们克隆了牙鲆Tbx5基因的CDS序列,该序列编码的多肽具有部分T-box保守结构域,与斑马鱼Tbx5同源性高达93%。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这段CDS序列与硬骨鱼的Tbx5基因聚为一支,但与四足动物Tbx5相分离。整体原位杂交显示出膜后...
关键词:
牙鲆 Tbx5基因 胸鳍 眼睛 表达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谢彩霞 邢巨斌 鲍宝龙
为了调查表皮细胞分裂原epigen基因是否与牙鲆变态发育有关,分析了从变态期牙鲆仔鱼cDNA文库中测序得到的epigen基因。发现epigen基因编码162个氨基酸,具有信号肽序列,一个跨膜结构域和EGF-like结构域。EGF-like结构域包含有可形成3个二硫键的6个半胱氨酸残基,是表皮生长因子家族的结构特征。此外,利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调查了epigen基因在牙鲆眼睛移动过程中的变化。相比眼睛移动之前(17DAH,day after hatching),epigen基因在眼睛移动初期(19DAH)表达明显增强,为17DAH时的2.363倍;而在眼睛移动过程的高峰期(23DAH),...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近近 张俊玲 孙文慧 施志仪
dazl(deleted in azoospermia-like)基因是多种物种精子发生的重要调控因子,为探讨该基因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性腺发育分化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了牙鲆dazl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其序列结构,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牙鲆成体组织和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牙鲆dazl cdna序列全长2 031 bp,包括105 bp的5'端非翻译区,1 275 bp的3'端非翻译区和编码217个氨基酸残基的651 bp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显示该序列存在一个高度保守的r...
关键词:
牙鲆 dazl cDNA克隆 基因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建勇 陈松林
采用同源克隆及基因组步移的方法,分离克隆了牙鲆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经过序列分析及cDNA验证,牙鲆MSTN基因具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编码377个氨基酸。5′侧翼区含有8个TATA框,一个CAAT框,6个E框;3′侧翼区含有加尾信号。通过同源分析,牙鲆MSTNC末端含有9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和一个RVRR蛋白酶酶切位点;通过进化树分析,牙鲆MSTN与鱼类MSTN基因聚为一支。RT-PCR分析表明,牙鲆MSTN在胚胎发育中不表达或表达量较低,说明MSTN在牙鲆胚胎发育中并不起重要作用;其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随个体和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暗示MSTN的表达受外界因素调控。
关键词:
牙鲆 肌肉生长抑制素 克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宏伟 曹磊 李忠 邹桂伟
【目的】克隆黄颡鱼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基因cDNA全长序列,分析其在黄颡鱼胚胎发育、胚后发育阶段及成鱼各个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以黄颡鱼脑组织为材料,根据瓦氏黄颡鱼和斑点叉尾鮰SS基因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用于扩增SS基因中间保守区序列,再根据中间保守区序列设计2对引物,分别用于扩增5′端和3′端序列,将扩增得到的中间保守区序列、5′端和3′端序列拼接后得到黄颡鱼SS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NCBI的Protein Blast对黄颡鱼与其他物种S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进行比较,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SS基因在胚胎...
关键词:
黄颡鱼 生长抑素 基因克隆 表达特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鲍宝龙 杨桂梅 施志仪 任大明
为了克隆变态早期牙鲆头部差异表达的基因,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法,以变态前的仔鱼头部表达的RNA作为驱动RNA,建立了牙鲆变态早期的差减cDNA文库,并利用相对定量RT-PCR对其进行了筛选。差减库的平均插入片段558bp左右,阳性率为81.8%。随机测定的45个克隆,在剔除假阳性克隆后,共得到22个不同的基因,其中13个为已知cDNA的同源基因,而另外9个为已知蛋白的同源基因,分别为prolactin receptor-like,COL1A1,M-3muscarinic receptor,Sfrs3,tropomyosin,ribosomal protein L27,ribosomal prote...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施志仪 吴明林 付元帅
let-7是时序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在促进幼体向成体转变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探讨let-7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从幼体到成体转变的变态发育过程的影响,本实验对let-7进行了克隆与表达研究,并预测了其可能的靶基因。利用普通PCR技术从牙鲆中成功鉴定出let-7及其前体序列,该前体序列在不同的物种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析let-7在牙鲆变态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结果发现,水温(16±0.5)℃条件下,在牙鲆变态发育的前5个阶段(孵化后17、20、23、29、36 d),let-7的表达量逐渐上升,在变态末期(36 dph...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翟万营 张俊玲 施志仪 李巍
利用RACE-PCR技术,从牙鲆肝脏组织总RNA中克隆得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1,IGFBP-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为1 070 bp,开放阅读框为729 bp,编码242个氨基酸。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牙鲆IGFBP-1与鱼类IGFBP-1基因紧密聚为一支;通过同源性比对,牙鲆IGFB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大菱鲆同源性最高,为95%,而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鱼类如大菱鲆、五条、黄金鲈、红点鲑、鲤和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为89%、89%、84%、79%、67%和67%。半定量RT-...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天翔 张秀梅 朱杰 柳广东 张亚平
对养殖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的线粒体DNA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定,测得的目的DNA片段的长度为410bp,其A(104bp)、T(119bp)、C(117bp)、G(70bp)4种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5.4%、29.0%、28.5%、17.1%。在28个褐牙鲆个体中共出现了3种单倍型。白化褐牙鲆出现的第1种和第3种单倍型个体数分别为10尾(占白化褐牙鲆样本数的90.91%)和1尾(9.09%);6尾黑化褐牙鲆均出现第1种单倍型(100%);正常褐牙鲆出现的3种单倍型尾数分别为7尾(占正常褐牙鲆样本数的55.56%)、2尾(22.22%)和2尾(22.22%...
关键词:
褐牙鲆 细胞色素b 序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