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
- 2023(1662)
- 2022(1538)
- 2021(1402)
- 2020(1387)
- 2019(3132)
- 2018(3036)
- 2017(5388)
- 2016(2978)
- 2015(3067)
- 2014(2764)
- 2013(2925)
- 2012(2729)
- 2011(2574)
- 2010(2660)
- 2009(2452)
- 2008(2580)
- 2007(2293)
- 2006(2088)
- 2005(2062)
- 学科
- 济(10393)
- 经济(10383)
- 管理(5075)
- 学(4505)
- 业(4356)
- 企(3797)
- 企业(3797)
- 关系(3065)
- 中国(2900)
- 方法(2871)
- 经济关系(2496)
- 对外(2417)
- 外经(2275)
- 对外经济(2263)
- 数学(2199)
- 农(2191)
- 地方(2182)
- 财(2131)
- 数学方法(2123)
- 理论(1987)
- 贸(1916)
- 贸易(1914)
- 易(1847)
- 制(1802)
- 业经(1726)
- 及其(1707)
- 融(1640)
- 金融(1637)
- 银(1546)
- 银行(1526)
- 机构
- 大学(40477)
- 学院(39148)
- 研究(18470)
- 农(14051)
- 科学(13691)
- 中国(12710)
- 济(12408)
- 经济(12118)
- 农业(11484)
- 所(11289)
- 研究所(10397)
- 管理(9906)
- 京(9643)
- 业大(9342)
- 理学(8331)
- 理学院(8132)
- 管理学(7769)
- 管理学院(7693)
- 中心(7415)
- 农业大学(7224)
- 室(7163)
- 省(7032)
- 江(6821)
- 业(6692)
- 实验(6431)
- 科学院(6420)
- 财(6417)
- 院(6348)
- 实验室(6228)
- 技术(6211)
共检索到65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程顺峰 战文斌 邢婧 周丽 绳秀珍
以牙鲆淋巴囊肿病毒(LCDV)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而后将小鼠脾细胞与P3U1骨髓瘤细胞融合,以囊肿组织冰冻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筛选杂交瘤细胞,阳性结果显示特异性块状荧光信号集中在囊肿细胞的细胞质边缘部分,且多个荧光信号相连呈现链圈状,有限稀释法克隆阳性杂交瘤细胞,三次克隆后获得4株稳定产生抗LCDV抗体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1A8、1D72、B6、2D11)。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单抗识别蛋白的分子量,结果显示,单抗1D7和2B6均能特异性结合一条分子量116kD病毒多肽;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定位单抗识别的抗原决定簇,结果发现胶体金颗粒集中吸附在病毒粒子衣壳周围,且背景清...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汪沐 绳秀珍 战文斌
利用非变性电泳与病毒铺膜印迹技术(VOPBA)分离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鳃细胞(FG)上淋巴囊肿病毒结合蛋白,结果显示在FG细胞膜上有分子量为135 kD的蛋白与淋巴囊肿病毒特异结合;对该蛋白切胶回收后进行SDS-PAGE与双向电泳,发现135 kD蛋白由3个蛋白组成,分子量分别为58.3 kD、44.6 kD及37.6 kD;135 kD蛋白SDS-PAGE的VOPBA显示,仅出现37.6 kD的蛋白带,而58.3 kD、44.6 kD蛋白皆不与淋巴囊肿病毒结合。结果表明牙鲆FG细胞上135 kD蛋白是淋巴囊肿病毒的结合蛋白,其37.6 kD蛋白具有病毒结合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杜程鹏 汪沐 绳秀珍 战文斌
应用抗牙鲆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LCDV)受体蛋白(27.8 ku)的单克隆抗体(2G11和3D9)定位LCDV受体蛋白在牙鲆组织中的分布。通过对牙鲆外周血、白细胞、鳃、胃、肠、表皮、肝脏、头肾、体肾、脾、性腺、脑、心脏等进行LCDV受体蛋白的间接免疫荧光与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观察,发现在牙鲆外周血白细胞的细胞膜、鳃上皮细胞、表皮、胃黏膜上皮细胞顶端、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脾表层结缔组织细胞及头肾后端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均有较强的阳性信号,表明这些部位分布有LCDV的27.8 ku受体蛋白,但在体肾、性腺、脑、心脏及外周血红细胞中未观察到阳性信号。推测LC...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邵蓬 战文斌 绳秀珍 邢婧
用患淋巴囊肿病牙鲆体表肿瘤纯化的淋巴囊肿病毒对健康牙鲆进行人工感染,应用抗牙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感染之后的牙鲆血清总抗体水平和抗LCDV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感染7d后,牙鲆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和总抗体水平都显著升高。抗LCDV特异性抗体水平在405nm处的OD值从对照的0.129上升至0.238;随着感染时间延长抗体水平持续升高(第14天0.247,第21天0.410),在第28天达到最高值0.436,然后开始缓慢降低(第35天0.385,第98天0.357);总抗体水平在405nm处的OD值从对照的0.135上升至0.250;随着感染时间延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程顺峰 战文斌 绳秀珍
病鱼为威海水产养殖场感染淋巴囊肿病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收集病鱼的囊肿组织,匀浆破碎,采用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纯化淋巴囊肿病毒粒子。负染后,电镜观察证实获得的病毒纯度高,杂质极少,病毒粒子呈近似于圆形的多角形,结构完整。纯化的淋巴囊肿病毒粒子经SDS-PAGE,硝酸银染色后,电泳图谱清晰显示病毒结构蛋白带共有22条,且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23~26 kD。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病毒结构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显示,分子量分别为123.55 kD、65.292 kD和54.438 kD的3条蛋白带发生了免疫反应,其中分子量为65.29...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毒 结构蛋白 抗原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范彩霞 陈松林 王磊 刘洋 张英平
为了筛选出中国牙鲆群体的抗淋巴囊肿病相关SSR标记,实验采用分群分析法对102个牙鲆个体(感病56个,抗病46个)进行了抗淋巴囊肿病相关SSR标记的筛选。首先构建了抗、感基因池(抗病个体和感病个体各15个),并利用178对微卫星引物对其进行了扫描;对于在抗、感池间扩增出差异条带的引物,用构建基因池的30个个体对其进行了第一次单个体验证;对于在第一次单个体验证中差异显著的引物用102个个体进行了第二次验证。结果显示,有4对引物(scaffold440_22585、scaffold826_5003、scaffold703_4284和scaffold185_597)在抗、感基因池间扩增出了差异条带;...
关键词:
牙鲆 淋巴囊肿病 微卫星标记 分群分析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程顺峰 绳秀珍 战文斌
比较了3种不同的牙鲆淋巴囊肿病毒纯化方法,优化后的方法如下:剥离囊肿表面薄膜,收集内容物,匀浆后再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破碎,反复冻融,650×g、1800×g差速离心,30%(W/W)蔗糖垫底超速离心(78500×g)浓缩病毒,最后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78500×g)纯化病毒。电镜观察发现,出现在47%~52%蔗糖密度区域的病毒带含有多量、纯净和结构一致的病毒粒子。此外,利用制备的兔抗血清对不同地区的病毒进行了免疫特性分析,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来自威海、青岛及秦皇岛3个地区的淋巴囊肿病毒反应结果是一致的,均有3条蛋白带发生反应,其分子量分别为125、66和55kDa。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晓玲 黄倢 杨冰 史成银 张立敬
应用常规显微和亚显微技术观察和分析患淋巴囊肿病养殖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的病理学变化,利用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离其病原———淋巴囊肿病毒,并利用牙鲆鳃组织细胞系FG-9307为感染基质,观察淋巴囊肿病毒引起的细胞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患病牙鲆的囊肿组织是一些淋巴囊肿细胞的集合体,这些囊肿细胞排列紧密,直径为10~100μm,细胞近圆形,细胞质内散布有大量的嗜碱性包涵体,且多数集中在细胞的边缘部分;囊肿细胞内含有大量病毒粒子,其衣壳外形呈六角或五角形,直径为150~230nm,大多数病毒粒子中央有一致密的核,核外周包围着一双层核衣壳,核衣壳的表面可见一圈把手...
关键词:
牙鲆 淋巴囊肿病 病理 病原分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侯吉伦 王桂兴 张晓彦 宋立民 孙朝徽 赵雅贤 任建功 姜秀凤 司飞 刘海金 王玉芬
为了选育抗淋巴囊肿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新品种,2015年建立了5个普通家系(C1C5)、3个雌核发育家系(G1、G2、G3)和1个对照组,在淋巴囊肿病高发养殖场进行自然染毒实验,统计各家系的抗病保护率。同时对各家系120 d、180 d、240 d和300 d时的生长性状进行跟踪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各家系牙鲆在不同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生长规律,呈现出家系间生长规律的不一致性。但在所有家系中,家系G2各个时期的生长表现始终排名靠前。390 d统计抗病保护率的结果显示,对照组的
关键词:
牙鲆 淋巴囊肿病 抗病保护率 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乌日琴 张培军 徐芃 李军 徐永立
To observe the surface microstructure features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and study the surface antigen on lymphocytes of Paralichthys oliveaceus by form rosette with sheep red bloods cells and the cross-reactivity by using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human CD.Under scanning microscope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琼 岳志芹 凌宗帅 刘荭 梁成珠 陈晓 陈昌福
根据淋巴囊肿病毒的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保守序列,利用PrimerExplorer 3软件设计了5条引物,对LAMP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与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虎纹蛙病毒、蛙虹彩病毒、新加坡石斑虹彩病毒、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等其它虹彩病毒及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都没有交叉反应。将LAMP检测方法与常规PCR进行灵敏度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LAMP的检测灵敏度约为15 fg,比常规PCR灵敏度高一个数量级。该方法检测时间短,在1 h内即可完成检测。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临床鱼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2尾外观有淋巴囊肿病症状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常藕琴 石存斌 马红 潘厚军 余德光 吴淑勤
应用病理组织学和电镜方法,对患疑似淋巴囊肿病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各器官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患病军曹鱼的皮肤囊肿组织由一些淋巴囊肿细胞集合体组成,这些囊肿细胞排列紧密,直径为10~150μm,细胞呈圆形、锥形不规则状;细胞外有一层厚的囊膜;细胞质内散布有大量的嗜碱性包涵体,且多数集中在细胞的边缘部分;电镜观察到囊肿细胞质中有大量二十面体的病毒粒子,病毒颗粒直径220 nm。据此确认该病为病毒性淋巴囊肿病。其他器官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有:在心脏、肝脏、脾脏和头肾中也存在囊肿细胞,心肌纤维水肿;肾间质淋巴细胞增生,巨噬中心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脾淋巴细胞增生...
关键词:
军曹鱼 淋巴囊肿病 组织病理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绳秀珍 邢婧 战文斌 王云忠
取山东、河北、浙江等地感染淋巴囊肿病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许氏平鮋(Sebastes schlegeli)、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及纹腹叉鼻(Arothron hispidus),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及组织化学方法,对患病鱼淋巴囊肿组织的病理特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发现,来自不同地区同一种鱼的淋巴囊肿组织的病理特征无明显差异,不同种鱼的淋巴囊肿细胞具有共同的特征:细胞膨大,细胞核不规则,细胞质内有嗜碱性的、呈Feulgen和Mann氏反应阳性的包涵体,囊肿细胞的细胞膜外有呈PAS反应阳性的均质囊壁,细胞质内病毒颗粒的大小200~2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欣梅 李银 赵冬敏 刘宇卓 张敬峰 韩凯凯 钮慧敏
选取鹅黄病毒囊膜蛋白(E蛋白)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纯化,以获得能应用于血清学诊断和可作为亚单位疫苗的重组蛋白。根据鹅黄病毒JS804株全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了鹅黄病毒的E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a-E,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结果表明,鹅黄病毒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70 kDa,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菌体中。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发现,重组E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和良好的免疫原性。鹅黄病毒E蛋白的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功能、建立血...
关键词:
禽黄病毒 E蛋白 原核表达 抗原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龙军 陆月华 黄立平 危艳武 刘长明
【目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重要病原,其基因组ORF2编码的Cap蛋白为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起保护性抗原作用,对其进行抗原表位鉴定十分必要。【方法】本研究采用杆状病毒表达的重组Cap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5株单克隆抗体,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对ORF2基因进行了截短表达,先行对Cap蛋白抗原表位进行宽幅定位,然后利用合成多肽对Cap抗原表位做精确扫描定位。【结果】5株单抗中有4株针对同一抗原表位,坐落在Cap蛋白N末端核定位信号区,经多肽扫描证实,核心序列为26RPWLVHPRHRY36;另1株单抗(1D2)仅与重组Cap蛋白产生免疫活性反应,对4个分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