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4)
2023(2040)
2022(1772)
2021(1608)
2020(1414)
2019(3253)
2018(3078)
2017(5721)
2016(3294)
2015(3915)
2014(3732)
2013(3752)
2012(3733)
2011(3457)
2010(3447)
2009(3145)
2008(3025)
2007(2833)
2006(2530)
2005(2374)
作者
(13210)
(10919)
(10825)
(10367)
(7240)
(5433)
(4874)
(4389)
(4262)
(3923)
(3919)
(3824)
(3811)
(3786)
(3694)
(3548)
(3431)
(3385)
(3365)
(3364)
(2943)
(2834)
(2831)
(2604)
(2593)
(2572)
(2488)
(2414)
(2390)
(2383)
学科
(11876)
经济(11851)
管理(7573)
(6989)
(6016)
方法(5548)
(5505)
企业(5505)
数学(4845)
数学方法(4766)
中国(3433)
(3172)
水产(2967)
(2839)
动物(2532)
(2475)
业经(2204)
农业(2134)
(2106)
贸易(2105)
动物学(2101)
理论(2079)
及其(2051)
(2044)
地方(1862)
(1812)
金融(1812)
(1755)
(1726)
(1701)
机构
大学(51785)
学院(49602)
研究(24210)
科学(18282)
(17472)
经济(17045)
中国(17034)
(16852)
(14605)
管理(14588)
农业(13998)
研究所(13621)
理学(12251)
(12208)
理学院(12067)
管理学(11652)
业大(11646)
管理学院(11599)
中心(10051)
(9392)
(9295)
(9150)
(8758)
实验(8641)
农业大学(8555)
实验室(8258)
(8172)
重点(7900)
北京(7807)
研究院(7783)
基金
项目(35792)
科学(26205)
(25515)
国家(25322)
基金(25157)
研究(20335)
科学基金(19195)
自然(15040)
自然科(14683)
自然科学(14673)
自然科学基金(14421)
(13951)
(13318)
基金项目(12367)
资助(11937)
社会(11119)
社会科(10372)
社会科学(10367)
计划(9710)
科技(9324)
教育(9310)
重点(9168)
(8062)
科研(7844)
(7624)
专项(7600)
(7567)
(7386)
(7127)
编号(6837)
期刊
(19435)
经济(19435)
学报(16149)
研究(14303)
(14080)
科学(12640)
中国(12460)
大学(10780)
学学(10323)
农业(9485)
管理(6305)
(5487)
教育(5433)
(5303)
业大(4803)
(4085)
金融(4085)
农业大学(4059)
技术(3600)
林业(3475)
经济研究(3473)
(3411)
水产(3144)
财经(3073)
中国农业(2789)
科技(2719)
(2689)
自然(2633)
世界(2519)
业经(2482)
共检索到79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薛敏  李爱杰  张显娟  
研究了EPA和DHA水平对牙鲆生长的影响,饲料中含0.5%EPA和1.0%~1.5%DHA能保证牙鲆幼鱼最适生长,鱼体水分最低,肝体指数最小,脂肪含量有较大幅度提高,肝脏极性脂中EPA和DHA达到最大积累;在肝脏和肌肉的非极性脂部分,各组间的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变化,而极性脂部分能体现出饲料中n-3HUFA含量对鱼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极性脂中的EPA和DHA含量远高于非极性脂;在肌肉和肝脏的极性脂和非极性脂中都含有较高的16:0和18:1n-9;18:1n-9/n-3HUFA可以作为必需脂肪酸满足程度的一个判据,18:1n-9值的升高往往是缺乏必需脂肪酸的表现,在生长最佳时18:1n-9/n-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杰  张秀梅  高天翔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相同养殖条件下生长的正常和白化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皮肤和肌肉组织中的DHA和EPA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和白化褐牙鲆的皮肤和肌肉中EPA含量相近,但白化个体皮肤中DH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个体,约为后者的1/2。而两者肌肉中的DHA含量则没有显著差异。同时,白化个体皮肤和肌肉组织中的DHA/EPA比值略低于正常个体。这一结果证明白化褐牙鲆皮肤蓄积或利用DHA的能力要低于正常褐牙鲆。关于鲆鲽类白化现象同鱼体对饵料中脂肪酸类物质的利用率之间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田丽粉  任仲  崔毅  陈碧鹃  矫国本  王学端  张旭光  
实验研究了胜利原油污染物对褐牙鲆仔稚鱼的急性毒性和对肝脏碱性磷酸酶(AKP)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胜利原油为低毒性污染物,其对褐牙鲆仔鱼的毒性主要是通过使水体与空气的交换量减少而导致鱼类窒息死亡,仔鱼中毒表现为乏力、身体失去平衡、打旋和下沉死亡;而稚鱼主要中毒表现为身体特别是尾部出现糜烂,最终导致死亡。胜利原油对褐牙鲆仔鱼的96hLC50为1.194~4.15mg/L,对稚鱼的96hLC50为7.87~11.86mg/L。低浓度的胜利原油对实验牙鲆的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有诱导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对其活性影响越大。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曝油时间的延长先升高然后降低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增新  柳学周  史宝  徐永江  刘权  
采用MiSeq 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构建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工厂化人工育苗模式下仔稚幼鱼阶段6个不同发育时期18个样品的16S rRNA基因测序文库,共获得7462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分类为42个菌门972个菌属。对肠道菌群的形成过程及结构多样性变化分析显示,牙鲆初孵仔鱼的菌群组成多样性丰富,体内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熊向英  黄国强  李洁  唐夏  张秀梅  
实验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水流量控制溶解氧供给,设计不同溶解氧供应和限制溶解氧供应及恢复两个实验来研究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生长及能量分配等指标的响应。在不同溶解氧供应实验中,溶解氧含量梯度设置为2.24 mg/l,3.14 mg/l,4.27 mg/l,5.38 mg/l,6.94 mg/l,实验结束时褐牙鲆幼鱼体重、日生长系数、摄食率、以湿重表示的饲料转化效率与溶解氧含量呈正相关(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崔剑斌  孙朝徽  赵雅贤  任建功  张晓彦  王桂兴  都威  侯吉伦  宫春光  王玉芬  
#N/A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蔡文超  柳学周  马学坤  战文斌  徐永江  
研究了漠斑牙鲆仔鱼、稚鱼和幼鱼对低盐度的耐受力和漠斑牙鲆的淡水驯化技术。初孵仔鱼在盐度为5的水中最多存活5d,5d以后全部死亡。30日龄稚鱼在4h10min淡水组全部死亡,对淡水的耐受力较低,而盐度为5~25的各组72h的存活率都在95.00%以上。90日龄幼鱼经缓慢淡水驯化9d后存活率可达98%以上,对漠斑牙鲆幼鱼进行淡水驯化的最佳年龄为90日龄。淡水驯化影响幼鱼初期的摄食,以后则逐渐趋于正常;急性淡水驯化对幼鱼的伤害比缓慢淡水驯化大;漠斑牙鲆对低盐的耐受力随生长和发育逐渐增加,年龄是影响幼鱼对低盐度耐受力的主要因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茂林  张秀梅  黄国强  张沛东  李君丰  
在盐度30和水温20℃条件下,配制钙、镁(1∶3)总浓度A(700mg/L)、B(1100mg/L)、C(1600mg/L,对照)、D(2200mg/L)、E(2800mg/L)的人工海水,研究了5种人工海水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生长、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观察发现,褐牙鲆幼鱼初次接触高钙、镁浓度人工海水(D组和E组)时产生应激反应,鱼体呈弓形,呼吸频率降低,摄食不积极,适应7d左右恢复正常。经60d养殖实验,各处理组实验鱼食物转化效率(FCE)无显著差异(P>0.05),成活率均在90%以上。0~20d时实验鱼特定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边慧慧  黄倢  王秀华  蒋继志  
用添加绿色荧光蛋白(GFP)饲料投喂牙鲆,研究了不同消化时间内食糜在牙鲆消化道中的分布情况,采用福林-酚法测定了不同时间胃、前肠、中肠和后肠各组织黏液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牙鲆在摄食后消化道蛋白酶活性随着食糜在消化道内的分布而变化,食物的刺激引起消化腺体分泌蛋白酶。牙鲆摄食后1h食糜达到中肠,胃和中肠蛋白酶活性与空腹相比迅速增高;食糜在5h时遍布整个消化道,此时胃蛋白酶活性几乎检测不出,而前肠蛋白酶活性迅速增高,5h达到最高,然后开始降低;8h时中肠蛋白酶活性一直很高,之后降低;而后肠直到12h其蛋白酶活性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牙鲆这种消化道较短的鱼类其肠道比胃在蛋白质消化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万权  李爱杰  李德尚  张树令  孙宗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国政  黄国强  田思娟  王丽华  韦柳枝  张秀梅  
采用生物能量学方法对不同盐度对褐牙鲆幼鱼生长和补偿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盐度12~40的范围对平均体重为2.6g的褐牙鲆幼鱼的湿重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而盐度5(IS5)和47(IS47)会明显阻碍平均体重为6.9g幼鱼的生长,但IS5的生长延缓在30d的恢复生长(盐度19,IS19)后获得完全补偿,而IS47处理最终未能赶上IS19处理。盐度操作对幼鱼摄食能、摄入的能量分配于呼吸消耗、排粪的比例均有显著影响,而对排泄损失的能量比例没有明显影响。对于单位体重日能量分配而言,盐度操作对摄食能、呼吸消耗、生长、排粪损失的能量有明显的影响,但对排泄能量损失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盐度操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春胜  庄志猛  陈四清  燕敬平  刘长琳  陈昭廷  
为探讨中国近海常见大型钵水母对鱼类资源补充的影响,本实验利用清除率法比较研究了伞径4 cm的3种大型水母幼体—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和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对不同发育阶段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仔稚鱼的捕食量。结果表明,3种水母均可捕食牙鲆和许氏平鲉仔稚鱼,其捕食率随仔稚鱼生长而降低,其中海月水母可捕食规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国强  李洁  唐夏  张灵燕  
在循环水实验系统中,设置1 L∶23 D、9 L∶15 D、12 L∶12 D、15 L∶9 D、24 L∶0 D(光L∶暗D)共5个光照周期处理组,研究其对褐牙鲆幼鱼生长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束时褐牙鲆幼鱼的体质量为41.10~43.98 g,不同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体质量未表现出与日光照周期长短的相关性。日生长系数只在21~30 d阶段内出现显著差异,整个实验期间的平均日生长系数为1.86~2.02,不同处理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日生长系数随日光照周期的延长略呈下降趋势。不同阶段的摄食率在31~40 d阶段出现显著差异,12 L∶12 D处理组摄食率显著高于9 L∶15 D处理组。在整...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董晓煜  张秀梅  张沛东  
20±0.4℃及循环水条件下,研究了溶解氧与养殖密度对褐牙鲆幼鱼(全长11.84±0.45cm)血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溶解氧含量和养殖密度设置为两种模式:5.5±0.5mg/L(空气充氧)对应养殖密度为100、200、300和400ind/m2与14±2mg/L(纯氧充氧)对应养殖密度为200、400、600和800ind/m2。实验历时30d,存活率均达到94%以上。结果表明,(1)空气充氧条件下,红细胞数目(RBC)、白细胞数目(WBC)、血红蛋白(Hb)含量均有随养殖密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纯氧充氧条件下,3项指标也有随养殖密度增大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郁  苏冒亮  刘南希  张俊彬  
在海水鱼苗培育过程中,温度耐受能力和饵料营养需求是主要考虑的因素。采用人工降温胁迫法,探讨金钱鱼幼鱼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金钱鱼幼鱼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12.2℃,低温致死温度为11.0℃。此外,还开展了金钱鱼幼鱼营养需求的研究,结果显示植物蛋白人工饲料组的生长显著快于动物蛋白人工饲料组,表明金钱鱼对饲料的动物蛋白需求低,这一养殖新对象符合低碳经济的养殖潮流,结果有助于指导金钱鱼人工养殖过程中对水温及饵料营养等因子进行有效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