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1)
- 2023(10108)
- 2022(9019)
- 2021(8480)
- 2020(7218)
- 2019(16774)
- 2018(16884)
- 2017(32939)
- 2016(17915)
- 2015(20334)
- 2014(20205)
- 2013(20063)
- 2012(18073)
- 2011(16079)
- 2010(15846)
- 2009(14542)
- 2008(14309)
- 2007(12289)
- 2006(10491)
- 2005(8939)
- 学科
- 济(69653)
- 经济(69574)
- 管理(54669)
- 业(51359)
- 企(44777)
- 企业(44777)
- 方法(36187)
- 数学(31062)
- 数学方法(30597)
- 财(19087)
- 农(16857)
- 学(16589)
- 中国(16073)
- 业经(15279)
- 务(13860)
- 财务(13797)
- 财务管理(13772)
- 地方(12928)
- 企业财务(12871)
- 理论(12861)
- 和(12114)
- 贸(11749)
- 贸易(11744)
- 易(11388)
- 农业(11272)
- 技术(11073)
- 环境(11022)
- 制(11006)
- 教育(10114)
- 划(9941)
- 机构
- 大学(253020)
- 学院(250494)
- 管理(104808)
- 济(94361)
- 经济(92148)
- 理学(91890)
- 理学院(90924)
- 管理学(89134)
- 管理学院(88705)
- 研究(78813)
- 中国(57325)
- 京(53949)
- 科学(50823)
- 财(42870)
- 所(39000)
- 业大(38316)
- 农(37398)
- 研究所(35762)
- 中心(35695)
- 财经(35344)
- 江(34783)
- 北京(34129)
- 范(32950)
- 师范(32681)
- 经(32070)
- 院(29259)
- 农业(29250)
- 州(28698)
- 经济学(27045)
- 商学(26718)
- 基金
- 项目(177613)
- 科学(139478)
- 研究(129512)
- 基金(129110)
- 家(112115)
- 国家(111203)
- 科学基金(96154)
- 社会(79805)
- 社会科(75520)
- 社会科学(75497)
- 基金项目(68919)
- 省(68903)
- 自然(64431)
- 自然科(62910)
- 自然科学(62898)
- 自然科学基金(61722)
- 教育(59411)
- 划(58273)
- 资助(54158)
- 编号(53373)
- 成果(42783)
- 重点(39037)
- 部(39017)
- 创(36531)
- 发(36445)
- 课题(36017)
- 科研(34302)
- 创新(33921)
- 教育部(33411)
- 项目编号(33398)
共检索到349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忠直 魏薇 张世英 李光泉
1.版权及其评估特点 版权是指出版单位经申请被国家出版管理部门批准的拥有对某一著作的出版发行的专有权利。版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出版单位与著作者共同拥有的版权,出版物发行所得收益共同分享,于是这种版权是作者的著作权与出版单位的出版权的组合版权。另一种是出版单位从作者手中一次购买其作品的著作权,并向政府出版管理部门申请,获批准而取得该作品的出版发行权,出版物发行所得收益不与作者共享,这种被出版单位独立拥有的版权称为独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晓鹏 冯文丽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商誉问题历来是会计和评估理论界及实务界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但对于"什么是商誉"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商誉的定义、商誉价值评估中应注意事项及评估方法选择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
商誉 无形资产 评估方法 价值评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南星恒 柴济坤 曲培烊
本文以高新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财务报告为目的部分商誉价值评估为例,从剩余收益的视角评估以财务报告为目的商誉价值。文章构建了适用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商誉价值评估的修正的剩余收益模型,并给出了详尽的评估过程。结果表明,用修正的剩余收益模型评估商誉价值,可以使评估过程较为精简且评估分析重点突出,进而节省评估资源、提高评估效率。因此建议评估人员在商誉价值评估中使用修正的剩余收益模型,特别是在以财务报告为目的商誉价值评估中使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贾明琪 陈利叶 马宁
文章以现金流量折现法和实物期权理论为基础,引入合创商誉的概念,研究了战略型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估值,并构建了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整体框架。研究表明,合创商誉是由主并企业和目标企业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资产,它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应计入目标企业的价值估值中,这使得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更准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兰振海 黄丽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先吉
文章认为, 商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与商标权等无形资产有很大的区别: 商标与企业生产的产品相联系, 而商誉与整个企业相联系; 商标权是属于可确指无形资产, 它可离开企业单独存在,而商誉则是不可确指无形资产, 不能离开企业单独存在。对商誉的评估主要有两种方法: 割差法和超额收益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冰清 庞立中
目前广泛应用于评估寿险公司价值的方法是基于内含价值的估价模型。内含价值评估法认为寿险公司的评估价值等于现有内含价值加未来新业务价值,这与当前在一般企业价值评估中最为流行的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具有很大相似性。本文首先对一般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和寿险公司价值评估模型进行综述;然后基于剩余收益角度,分析了目前寿险公司广泛使用的内含价值评估法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修正的内含价值评估模型;最后以中国人寿为例,证实修正的内含价值评估模型较原内含价值评估模型对公司价值更具解释力。
关键词:
寿险公司 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 内含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超
本文根据超额收益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商誉进行计量,以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数据计算商誉因素,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商誉价值进行评估。并且,根据样本数与行业均值的关系,将商誉的每种影响因素划分为四个类别,以此为基础对每个因素每一类别进行"优良中差"的评价调查并利用相应权数对调查结果进行调整。影响因素的权数和各个大类别的权数是根据商誉和商誉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标准化系数绝对值在其相应类别系数绝对值之和中所占的比重来确定的。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商誉发展水平偏低,企业需要重视增强超额盈利能力。
关键词:
商誉 商誉因素 标准化回归系数 模糊数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尚
作为企业整体价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商誉价值评估在企业运营管理和并购上市等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受限于商誉依附性、抽象性和不可确定性等特征,传统评估方法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概述了选择超额收益法的原因,并针对其弊端构建灰色神经模型和马尔科夫链进行改进,再通过泸州老窖具体案例论述商誉评估过程,同时对模型合理性进行分析,希望为商誉价值评估准确性和科学性的提高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商誉评估 马尔科夫链 灰色神经网络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东 刘小勇 何小军
林木是生物体,其价值会随生物转化而变化。对影响林价评估的林木生物特性、经营目的和评估方法等3大因子进行联动分析,并对重置成本法与收益现值法计算的林价进行了对比,探讨树种、经营目的、利率、评估方法等因子是如何影响林木评估价值的。
关键词:
林木评估 经营周期 林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芬
本文以联想并购摩托罗拉为例,对企业合并商誉理论进行简要论述,并运用割差法对企业并购中的合并商誉价值进行计算评估。从割差法的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入手,详细研究该方法在企业具体并购活动中的适用性,并针对割差法评估合并商誉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因此,本文不仅可以为联想企业并购活动中的商誉价值评估提供理论支持,也为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
合并商誉 割差法 可辨认净资产 会计准则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甘露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对A公司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公司海外收购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中收益法评估的合理性,经对比两次评估中的参数选取及估值情况,得出实操中收益法评估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折现率、并购协同效应等因素进行了模拟测算和量化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发现,收益法评估模型可以通过折现率的修正、协同效应的量化、细化预测期间等,提高评估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由于非市场化因素导致的评估参数变动而影响到并购前后收益法评估的可比性。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商誉减值 收益法评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晖
商标价值的由来与评估黄晖(国家工商局商标司)商标作为一种区别商品出处的标志虽然出现很早,但其数量急剧增加则只是近一百年的事。这主要是因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易距离日益扩大,消费者选购商品时直接得到建议的机会越来越少,从而不得不求助于商标来引导消费。经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钟翰
本文首先分析了各种商誉本质理论,认为以"投资者视角"下的"超额盈利观"来界定商誉最具有实证分析意义。进而引入著名的Ohlson剩余收益模型,理论分析了商誉和当期剩余收益之间的联系,绕开传统的多期贴现求和方式,建立了一个基于当期信息的商誉分析框架。最后基于此框架,以A股数据来对现行披露商誉的"杂质"问题和价值相关性问题做了经验研究,发现现行披露商誉具有正的价值相关性,但是也存在着不属于"超额盈利能力"的"杂质"。
关键词:
商誉 超额盈利观 剩余收益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