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5)
- 2023(16220)
- 2022(13462)
- 2021(12362)
- 2020(10430)
- 2019(23595)
- 2018(23292)
- 2017(44461)
- 2016(24951)
- 2015(27917)
- 2014(27732)
- 2013(27233)
- 2012(24911)
- 2011(22481)
- 2010(22203)
- 2009(20206)
- 2008(19817)
- 2007(17399)
- 2006(15185)
- 2005(13147)
- 学科
- 济(94801)
- 经济(94697)
- 管理(66673)
- 业(64459)
- 企(51924)
- 企业(51924)
- 方法(43036)
- 数学(36850)
- 数学方法(36410)
- 农(28276)
- 中国(25762)
- 学(25533)
- 业经(22773)
- 财(22027)
- 地方(19089)
- 农业(18960)
- 贸(18264)
- 贸易(18258)
- 易(17701)
- 制(16155)
- 理论(16147)
- 和(15314)
- 技术(15158)
- 环境(15063)
- 务(13824)
- 银(13806)
- 财务(13751)
- 财务管理(13727)
- 银行(13709)
- 融(13334)
- 机构
- 大学(357850)
- 学院(354965)
- 管理(135299)
- 济(134489)
- 经济(131615)
- 研究(126804)
- 理学(118072)
- 理学院(116643)
- 管理学(114239)
- 管理学院(113632)
- 中国(90108)
- 科学(85681)
- 京(77909)
- 农(74704)
- 所(67125)
- 业大(64515)
- 研究所(62278)
- 农业(59102)
- 财(57697)
- 中心(55491)
- 江(51789)
- 北京(48779)
- 范(47518)
- 财经(47380)
- 师范(46904)
- 院(46252)
- 经(43247)
- 州(41587)
- 经济学(39395)
- 技术(39318)
- 基金
- 项目(254101)
- 科学(196585)
- 基金(182688)
- 研究(175541)
- 家(164902)
- 国家(163585)
- 科学基金(136959)
- 社会(108097)
- 社会科(102246)
- 社会科学(102217)
- 省(100081)
- 基金项目(97808)
- 自然(93272)
- 自然科(91028)
- 自然科学(90994)
- 自然科学基金(89356)
- 划(85512)
- 教育(79984)
- 资助(74671)
- 编号(69857)
- 重点(58082)
- 成果(55723)
- 部(54075)
- 发(54039)
- 创(52276)
- 计划(50064)
- 科研(49699)
- 创新(48911)
- 课题(48840)
- 大学(45599)
- 期刊
- 济(143701)
- 经济(143701)
- 研究(98134)
- 学报(72799)
- 农(68186)
- 中国(64057)
- 科学(62437)
- 大学(53236)
- 学学(50564)
- 管理(47533)
- 农业(47082)
- 财(40964)
- 教育(37761)
- 技术(28126)
- 融(26107)
- 金融(26107)
- 业经(25150)
- 业(24733)
- 经济研究(22900)
- 财经(22162)
- 业大(20919)
- 版(19935)
- 科技(19827)
- 问题(19737)
- 林业(19003)
- 经(18921)
- 图书(18663)
- 农业大学(16522)
- 资源(16380)
- 技术经济(16340)
共检索到505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鸿雁 郑征 王瑾 李志鹏 林小兵 杨效东
植食性昆虫取食叶片(叶虫食)不仅影响植物种群结构、群落组成和生态系统的功能,还影响食物网内物种的相互关系。但是有关叶虫食在人为干扰的片段化森林中的情况还研究甚少。本研究以西双版纳纳板河保护区两种森林类型(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各4个片段森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冠的叶片采样分析了每种片段森林共有优势树种的虫食率和虫食频度,并调查了各片段森林的面积和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雨林片段和常绿阔叶林片段的优势树种平均虫食率分别为7.6%和6.7%,雨林片段的优势树种平均虫食频度(77.0%)显著高于常绿阔叶林片段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方晰 陈金磊 王留芳 李胜蓝 项文化 雷丕锋
磷(P)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有效提高森林土壤P的生物有效性,高效利用土壤中潜在的P资源,从根本上解决土壤"缺P"的难题,对解决中国亚热带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生态恢复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和资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了P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循环、转化过程,土壤P有效性研究与土壤P分级的关系,亚热带森林土壤P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研究表明,P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由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以及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共同控制的;土壤P化学分级不仅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P循环的核心,也是研究土壤P有效性的关键;亚热带森林土壤P形态特征及其与土壤P有效性的关系目前还没有明确和统一,林龄对林地土壤P含量的影响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土壤P有效性随着森林演替的变化趋势仍存在不一致性。最后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森林土壤P有效性的形成转化机理及其影响机制,寻找有效提高森林土壤P有效性的途径;随着森林演替进程和全球变化,土壤P的限制性是否更为加剧,以及同位素示踪法和31P-NMR波谱技术的应用等不仅是亚热带森林土壤P有效性研究面临的一些问题,也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少强 阙翔 严宣辉 何中声 刘金福 李梦航 黄朝法 刘海
[目的]探究森林病虫害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关键因素驱动力的空间分布,为森林病虫害防控与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联系局部指标(LISA)和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分析2008-2018年福建省县域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夏季均温、冬季均温、月均降水量、夜间灯光均值等变量构建时空加权回归(STWR)模型,分析各变量与森林病虫害发生率之间的时空异质性。[结果](1)2008-2018年福建省有16个县域森林病虫害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以“低-低”聚集的空间聚集类型为主,空间分布范围先缩小后扩张。不同变量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率的影响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夜间灯光均值、月均降水量、夏季均温、冬季均温。(2)4种不同变量的影响机制有明显的时空分异性,其中夜间灯光均值、夏季均温、冬季均温对森林病虫害发生有正向促进作用,月均降水量对森林病虫害发生有负向抑制作用。(3)在森林病虫害高发生率县域中,夜间灯光均值为最大的负向影响因素,月均降水量也通常为负向影响因素。[结论]STWR模型的拟合性能优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与普通线性回归(OLS)模型,且STWR模型预测能力比GWR模型更佳,能更精细地分析4个变量对县域森林病虫害发生率影响的时空变化过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富强 罗勇 李清湖
在广东省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样地(50个)的四个角外2 m处设置3个2 m×2 m的林下植被生物量调查样方,对林下灌木层植物组成和结构进行详细调查,并采用收获法测定每个样方中林下灌木层优势植物各器官生物量。结果表明:粤东地区森林灌木层植物种类丰富,6种森林类型150个样方中的主要灌木和小乔木有93种,分属36科72属,其中丰富度最大的为桃金娘、红背山麻杆、山苍子、山乌桕、檵木、岗松、栓叶安息香、白花灯笼、变叶榕、三桠苦、石斑木、托竹等。根据测定的生物量,建立了12个优势灌木各器官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统计分析验证表明估算模型能满足生物量估算的精度,为估算广东省森林林下灌木层的生物量和碳贮量提供了科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庄雪影 王通 甄荣东 黄坚城
报道了增城市主要林区次生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湿地松林、南洋楹林等 4种森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调查了 19个 4 0 0m2 的样方 ,共记录了 16 3种乔灌木植物种类。除 5种未能鉴定外 ,其余15 8种分属 5 0科 97属 ,包括 2种国家保护植物 :穗花杉和白桂木。等级聚类分析和无偏对应分析(DCA)结果显示 :次生林群落多样性较高 ,人工林较低。多样性变化的总趋势为 :次生林 >南洋楹林>马尾松林 >湿地松林。次生林与人工林群落在种类组成和多样性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次生林群落的树木种类较丰富 ,但大多数为早期的先锋树种 ,原生的地带性森林建群种 ,如壳斗科、樟科、木兰科等种类很少 ...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天铎
论文阐述了植物生理数学模型在对森林的水文气候效应的研究中所能起和应起的作用。从树木的多年生习性和宜林山地的复杂地形等因素论证植物生理数学模型对制订造林优化方案、乔灌草关系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论述了植物生理模型与土壤模型、微气象之间结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
植物生理 模型 模拟 森林 水文 气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重华 巫涛 王海峰 黄宗胜 彭殷
对长沙岳麓山、湘潭昭山、株洲大京山等地部分天然林,选择有代表性地段设置样方75块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长株潭地区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地区森林主要有15个天然群落,其中乔木46种,27科31属;灌木67种,29科35属;草本27种,13科19属.②群落类型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③15个群落植物种数量,灌木层最多,乔木层居中,草本层最少,植物分层分布格局基本符合较古老次生植被种的分布规律.④长株潭地区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指数值不高,反映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周边自然环境尤其是森林植被的日益破碎化的影响.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长株潭地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柳新伟 申卫军 张桂莲 彭少麟
适应度和生态位适应度既有相似性也存在区别,该文在综述两者概念的基础上,利用生态位中心、实际生态位和生态位宽度构建生态位适应度,分析两者存在的关系.结果发现生态位适应度和适应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幼苗的生理特性可以用于表征物种在演替过程中的适应度,但是生态位适应度的动态提前于适应度的动态;同时利用限制因子构建的生态位适应度模型可以了解演替过程中影响物种演替的限制因子.该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利用物种生理特性定量研究演替过程中物种适应度动态的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砚秋 柯娴氡 徐明锋 李文斌 苏志尧
确定森林群落中林下草本植物的分布及其对光照的响应,不仅能揭示草本植物对光的生态需求,而且能为其引种和利用提供关键参考。在东源康禾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内设置2 hm~2样地,样地划分为50个20m×20 m样方,在样方内设置小样方进行林下草本植物(包括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调查。用半球面影像技术测定林下光照指标,进而分析草本植物分布与林下光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林下光环境的变异为草本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多样的小生境,不同光照需求的物种在样地内均广泛分布;林下散射光与林下草本分布的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排序轴的相关性高于直射光与排序轴的相关性,说明林下散射光与林下植物的分布关系更为密切;不同光照总立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家城 陈力
亚热带多优势种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 ,依第 1优势种的耐荫、喜湿特性 ,可划分为 6个阶段 :(1 )针叶林阶段 ;(2 )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阶段 ;(3)以阳生性阔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阶段 ;(4)以阳生性树种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当中生性树种成为第 1优势树种表明演替已进入顶极阶段 ,此后 ,又以优势树种分布格局为依据 ,将顶极阶级分为第 5、第 6阶段 ;(5 )未发育完善的顶极阶段 ;(6 )发育完善的顶极阶段。据此 ,判定本文所研究的常绿阔叶林处于未发育完善的演替顶极阶段。干扰强度与强阳生性树种种群扩展程度呈正相关。若干扰导致强阳生性树种替代群落原第 1优势树种 ,称这种干扰为导致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琼轩 孟玲 李保平
为评估外来广聚萤叶甲对外来入侵豚草的寄主专一性,在野外网室中采用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幼虫期完成发育所取食的植物(豚草、苍耳)是否影响其成虫在这2种植物大、小株型上的产卵决策。连续观测雌虫的4次产卵量、卵粒大小及其卵孵化情况等。结果表明:成虫在小株型豚草和苍耳上平均产卵数量不受其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影响,但在大株型豚草和苍耳上的平均产卵数量受其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影响。当幼虫取食苍耳发育到成虫后,在大株型豚草上的产卵数量大于幼虫取食豚草的成虫,4次产卵数也差异较大(中位值25~46粒);但两者在大株型苍耳上的平均产卵数量无显著差异,4次的产卵数差异较小(中位值15~20粒)。总体上在豚草上的产卵量均明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刚标 郭小丹
空间遗传结构是保护遗传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正确解释植物种群遗传特征,探讨植物适应、物种的形成与进化等因素交互作用,揭示珍稀植物濒危的种群遗传学原因的前提。森林片断化,是全球森林保护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直接影响植物种群空间遗传结构。本文综述了森林片断化对植物空间遗传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植物种群空间遗传结构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对植物空间遗传结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昌贵 李景侠 方大凤
【目的】明晰道路建设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的恢复提供依据。【方法】以公园红桦坪到下板寺之间道路两侧的植被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地法,在道路的边缘设置干扰样地3块,分别在3块干扰样地同侧水平距离50m或近无人干扰处设置对照样地3块,样地面积为20m×20m,在每块样地中又各设5个5m×5m的灌木样方和5个1m×1m的草本样方,对干扰样地和对照样地的植物群落进行对比调查,从物种组成、重要值、α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4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与对照样地相比,干扰样地中总体物种数量仅少1种,为57种;乔木、灌木、草本中各物种的组成差异较大,有些物种在干扰样地中消失...
关键词:
道路建设 森林公园 植物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元福
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前人关于热带昆虫比温带昆虫种类多、数量少的科学论断,并阐述了尖峰岭林区各植被类型的昆虫固有种、共有种、代表种以及该地出产的热带昆虫类群和虫种。
关键词:
热带森林害虫 区系特色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保有 郑毓 马桂莲 戴云喜
为摸清浙江省黄岩区蚧虫的种类、分布和寄主植物 ,先后对全区 1 5个乡镇、 1个林场和 1个公园的主要森林植物进行了重点地块详查和面上随机抽样相结合的调查。结果表明 ,全区有蚧虫 8科 37属 5 2种 ,分别寄生于 4 9种森林植物。为我区今后对蚧虫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表 1参 2
关键词:
蚧 寄主 分布 森林植物 浙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