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2)
- 2023(10738)
- 2022(8678)
- 2021(8189)
- 2020(6664)
- 2019(14843)
- 2018(14267)
- 2017(27455)
- 2016(15104)
- 2015(15944)
- 2014(15595)
- 2013(15448)
- 2012(14341)
- 2011(13005)
- 2010(12981)
- 2009(11860)
- 2008(11972)
- 2007(10785)
- 2006(9569)
- 2005(8268)
- 学科
- 济(61011)
- 经济(60926)
- 业(50885)
- 农(48117)
- 管理(35904)
- 农业(32586)
- 企(27252)
- 企业(27252)
- 方法(23974)
- 数学(21481)
- 数学方法(21237)
- 业经(18516)
- 中国(15591)
- 财(14930)
- 学(14167)
- 制(12866)
- 贸(12118)
- 贸易(12117)
- 易(11868)
- 地方(11338)
- 收入(10590)
- 农业经济(10390)
- 发(10319)
- 技术(10191)
- 银(9834)
- 银行(9785)
- 策(9429)
- 体(9427)
- 行(9352)
- 融(9269)
- 机构
- 学院(219193)
- 大学(215774)
- 济(89404)
- 经济(87831)
- 管理(80357)
- 研究(77871)
- 理学(71257)
- 理学院(70426)
- 管理学(69028)
- 农(68758)
- 管理学院(68667)
- 中国(58001)
- 农业(53582)
- 科学(52167)
- 业大(46004)
- 京(43622)
- 所(41611)
- 研究所(38572)
- 财(37685)
- 中心(35866)
- 农业大学(33637)
- 江(32346)
- 财经(30714)
- 经(28287)
- 范(28154)
- 师范(27715)
- 业(27542)
- 省(27166)
- 经济学(27092)
- 院(26501)
- 基金
- 项目(156595)
- 科学(122390)
- 基金(115242)
- 研究(107563)
- 家(104748)
- 国家(103747)
- 科学基金(86548)
- 社会(70558)
- 社会科(66509)
- 社会科学(66488)
- 省(62413)
- 基金项目(61783)
- 自然(57235)
- 自然科(55948)
- 自然科学(55923)
- 自然科学基金(54973)
- 划(52396)
- 教育(47342)
- 资助(45204)
- 编号(41704)
- 农(37907)
- 重点(35539)
- 发(34645)
- 部(34479)
- 创(33062)
- 成果(32428)
- 业(31353)
- 计划(31126)
- 创新(30974)
- 科研(30619)
- 期刊
- 济(99459)
- 经济(99459)
- 农(72145)
- 研究(56438)
- 农业(48545)
- 学报(46961)
- 中国(41559)
- 科学(40268)
- 大学(34588)
- 学学(33640)
- 财(26357)
- 业经(23452)
- 管理(23215)
- 业(22946)
- 融(22021)
- 金融(22021)
- 教育(16423)
- 版(15465)
- 业大(14829)
- 问题(14827)
- 财经(14656)
- 经济研究(14253)
- 技术(14097)
- 农村(13927)
- 村(13927)
- 农业经济(13827)
- 农业大学(13112)
- 经(12456)
- 世界(12193)
- 科技(11502)
共检索到310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帆 庄天慧
从代际传递视角探索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生成机理。为了弥补既有研究将"父辈"概念捆绑使用的局限,将"父辈"概念拆分,从父亲和母亲的异质性视角来探讨父辈禀赋对子辈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和母亲的禀赋状况均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相对贫困产生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性别、是否拥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人力资本对其经济相对贫困与否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影响最大;父亲教育和父亲政治面貌总体上显著影响子辈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而母亲禀赋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产生显著影响;教育水平、语言技能、专业技术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是决定其是否陷入或摆脱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泽洪 李传香
本文基于麦尔.伏吉特的就业能力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社会、个体三个层面构造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再造系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希玲
由于工资性收入偏低、社会保障缺失、土地分配不公等原因,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存在明显的贫困代际传承问题,这种传承导致社会阶层固化。可以通过创新农民工就业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置换制度、统一城乡计划生育政策、建立按居住地入学、升学制度、改革粮食价格体系,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实行城乡配套的低保制度等一系列化解新生代农民工贫困代际传承问题。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贫困 代际传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耀洲
正确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特征是提升其培训效果的前提。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既包括整个农民工群体培训的一般性问题,还包括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培训的特殊性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特殊性问题,源于将所有农民工看作一个同质的群体,集中表现为培训的"针对性"不足。本文论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异质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一群体培训存在的特殊性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培训管理方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喻贞
正确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特征是合理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回流的前提。本文论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异质性特征,以我国新型城镇化改革为制度背景,基于768份新生代农民工调研数据,考察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异质性特征与回流决策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差异化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回流的建议。实证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禀赋越高,回流意愿越强烈;环境因素制约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回流决定;个体偏好于生活环境型或长期发展型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回流。此外,新生代农民工的异质性特征对其收入水平影响显著,且收入水平对其回流决策并未产生实质性影响。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云虹 刘津铭
该文基于2014—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经济条件、自我发展、生活保障三个维度构建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运用空间统计工具与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我国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状况逐年改善,贫困发生率逐步降低;生活保障维度指标对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而经济条件与自我发展维度指标的贡献度趋于上升。2)东中西三大区域、各类城市群、各级城市的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状况整体呈现改善趋势;东部地区、国家级城市群、规模大的城市减缓幅度较大。3)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分布呈现一定的空间依赖性,低-低集聚型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与西部地区。4)农民工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等个性特征与流入地财政支出、医疗服务供给、信息化建设等外部因素均影响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农民工自身教育水平和流入地基本医疗服务供给能有效发挥减贫效应,而且该效应还呈现一定的空间溢出特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丹淅 赖柳华
基于河南、北京、福建、广东四省市10余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问题。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有较大差别。总体上看,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工作时间偏长,日均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9-10小时、11小时以上比例分别为60%、50%、20%。同时,年龄、子女数量、受教育程度、是否为蓝领、劳动合同关系、工作单位规模、是否为工会会员、是否亲自照看孩子、求职途径等因素显著地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政府必须采取相应举措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过度劳动。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工作时间 受教育程度 工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丽 郑晶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归纳为职位特征、乡土记忆、城市经历和发展预期四个方面。基于对四川364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使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检验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较为清晰,且大多认同自己的工人身份;模型中的职位特征、乡土记忆、城市经历以及发展预期都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产生一定影响;受教育程度、所处职位、是否了解惠农政策、是否融入城市生活和入户意愿五个因素最终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丹淅 赖德胜 李宏兵
基于2012年河南省问卷调查数据,笔者借助欧洲基金会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总体上不高;Porbit和Ordered Probit模型计量结果表明,职业类型、工会、工资水平、工作强度、加班情况、培训状况等是影响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深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和谐度等有助于他们尽早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和社会融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亚军 郑晓冬 方向明 陈典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影响已被广泛讨论,但少有研究从生命周期视角探讨留守经历与儿童长期发展的关系。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构建4个维度6个指标的多维测量框架,系统考察了儿童期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收入贫困率很低,但多维贫困率较高,健康和社会保障维度贫困是其陷入多维贫困的主要原因。(2)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多维贫困状态和多维贫困指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3)留守经历对女性、“90后”、短期流入、省内流动的新生代农民工多维贫困影响更大,父母双方均外出型比父母单方外出型留守经历的作用更明显。(4)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留守经历产生多维贫困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对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的显著负面作用。因此,有必要制定针对性政策提升农村留守儿童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减轻“拆分型”家庭模式对农村儿童长期发展的不利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胜蓝 江立华
基于四川、湖北、江西等地的田野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走向个体化,父辈式"标准化"的人生轨迹不复存在,呈现出方向迷失的职业目标困惑、工种分化的职业选择困惑、频繁跳槽的职业忠诚困惑。其职业困惑的深层原因在于"为自己而活"的价值理念盛行,脱嵌于传统家庭引发强烈的个人诉求,个体化进程中的安全感与稳定感缺乏。化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困惑,既需要在微观层面进行个体调适,也需要宏观层面的社会支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欢
笔者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在不同样本下随户口迁移变化的父辈贫困代际传递效应的显著性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样本下,父辈收入对子辈收入都有明显的正向传递效应;引入子辈迁移变量及交互项后,迁移交互项明显削弱了父辈收入的传递效应,其中低收入、绝对贫困家庭样本的削弱程度明显要高于全样本的削弱效应。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对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子辈,迁移能够明显提高其收入,且其对代际贫困的削弱效应要高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而在非高收入家庭的迁移类型中,省外迁移明显增加了子辈收入,外省迁移与父辈收入交互项对代际传递效应的削弱作用更加明显。对代际贫困传递因素分解后回归结果显示,迁移强化了BMI值、教育以及社会网络对子辈收入的正向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应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减少个人迁移的成本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贫困 代际传递 户口迁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欢
笔者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在不同样本下随户口迁移变化的父辈贫困代际传递效应的显著性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样本下,父辈收入对子辈收入都有明显的正向传递效应;引入子辈迁移变量及交互项后,迁移交互项明显削弱了父辈收入的传递效应,其中低收入、绝对贫困家庭样本的削弱程度明显要高于全样本的削弱效应。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对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子辈,迁移能够明显提高其收入,且其对代际贫困的削弱效应要高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而在非高收入家庭的迁移类型中,省外迁移明显增加了子辈收
关键词:
农村贫困 代际传递 户口迁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来桂
在我国务工潮中,新生代农民工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扎根与归根,或者叫"去"与"留"的两难选择。如何认识与消除这种尴尬与困境,关系我国城镇化持续发展,关系新一代产业工人的健康成长。一、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去"与"留"两难困境2011年,湖南农民外出务工人员总数达到1137.7万人,平均年龄30.56岁,表明农民工代际替代基本完成,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步成为进城务工群体的主流。据调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永民 赵金江 史孟君
新时代背景下,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是促进城乡深度融合,推进有质量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住房情况总体上还处于"两难"困境:高房价与低收入使新生代农民工"望楼兴叹";而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保障房体系还需要逐步落实。为破解新生代农民工住房困境,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购房压力、消除后顾之忧、使其租有所选,应建立住房"梯级"消费理念、切实推进"租售同权"、实现租赁性住房产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将新生代农民工逐步纳入公共租赁性住房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