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74)
2023(12209)
2022(9854)
2021(9169)
2020(7363)
2019(16944)
2018(16736)
2017(30962)
2016(17198)
2015(18937)
2014(18931)
2013(18365)
2012(17034)
2011(15265)
2010(15869)
2009(14751)
2008(14868)
2007(13887)
2006(12247)
2005(10827)
作者
(44550)
(37319)
(37061)
(35222)
(23947)
(17726)
(16862)
(14452)
(14253)
(13630)
(12742)
(12515)
(11989)
(11593)
(11350)
(11249)
(11041)
(10880)
(10727)
(10621)
(9323)
(9108)
(8954)
(8673)
(8581)
(8404)
(8278)
(8220)
(7589)
(7274)
学科
(83215)
(75798)
经济(75713)
(71804)
企业(71804)
管理(61617)
(37332)
方法(35058)
业经(30073)
数学(27358)
数学方法(27224)
农业(26523)
(25269)
中国(23507)
技术(21048)
教育(20290)
(18805)
财务(18801)
财务管理(18782)
企业财务(17850)
理论(16359)
(16171)
(15026)
技术管理(13505)
地方(13480)
(12953)
(12669)
(12272)
(12116)
(11308)
机构
学院(244536)
大学(241411)
(103353)
经济(101427)
管理(99591)
理学(86100)
理学院(85309)
管理学(84390)
管理学院(83881)
研究(74561)
中国(56086)
(49793)
(48613)
(39321)
科学(38692)
财经(38570)
(38558)
(37633)
师范(37462)
中心(35179)
(35111)
(34245)
北京(31641)
教育(31498)
经济学(31498)
业大(30890)
(30719)
研究所(30284)
师范大学(30046)
经济学院(28744)
基金
项目(154565)
科学(127490)
研究(126838)
基金(111945)
(92575)
国家(91436)
社会(83747)
科学基金(82028)
社会科(79126)
社会科学(79113)
教育(64350)
(63298)
基金项目(58826)
编号(52955)
(51996)
自然(47724)
自然科(46703)
自然科学(46696)
自然科学基金(46000)
成果(44382)
资助(43646)
(38692)
课题(38551)
(37136)
(35416)
创新(34975)
(34736)
重点(34522)
国家社会(33736)
教育部(33730)
期刊
(120293)
经济(120293)
研究(82278)
中国(55946)
教育(53171)
(42037)
管理(40183)
(40148)
科学(28341)
农业(28189)
技术(26081)
(25371)
金融(25371)
学报(25241)
业经(25165)
大学(23142)
学学(20475)
财经(20060)
(17312)
经济研究(17198)
问题(15537)
(15037)
技术经济(14665)
职业(13395)
世界(12096)
商业(12012)
农村(11980)
(11980)
现代(11607)
农业经济(11443)
共检索到376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琦   贺小刚  
本文采用“千村调查”数据,对父辈教育期望是否会导致子代选择创业进行考察,实证发现:(1)父辈“望子成龙”的教育心态会促使成年子代倾向于开展创业活动,这支持了“家庭教育投资激励”的假说;(2)父代务农经历、子代缔结婚姻和亲子离散印记均能够有效激发父辈“为之计深远”的期望效应,提升子代创业的可能;(3)父辈教育期望通过“利他主义”传递、“创业效能感”生成和“人力资本”累积三条路径来影响子代创业活动的展开;(4)“望子成龙”会显著促进儿子创业,但并不会促成女儿创业。此外,父辈教育期望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地也比在东部地区明显。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家庭教育期望的研究成果,也为鼓励从创业角度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推进家庭创业创新教育提供了政策洞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琦   贺小刚  
本文采用“千村调查”数据,对父辈教育期望是否会导致子代选择创业进行考察,实证发现:(1)父辈“望子成龙”的教育心态会促使成年子代倾向于开展创业活动,这支持了“家庭教育投资激励”的假说;(2)父代务农经历、子代缔结婚姻和亲子离散印记均能够有效激发父辈“为之计深远”的期望效应,提升子代创业的可能;(3)父辈教育期望通过“利他主义”传递、“创业效能感”生成和“人力资本”累积三条路径来影响子代创业活动的展开;(4)“望子成龙”会显著促进儿子创业,但并不会促成女儿创业。此外,父辈教育期望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地也比在东部地区明显。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家庭教育期望的研究成果,也为鼓励从创业角度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推进家庭创业创新教育提供了政策洞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亮  林钟高  郑军  彭琳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嵌入媒体监督等非正式制度压力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形式多样的非正式制度对其影响的交互作用效果如何还鲜有文献涉及,因此本文基于社会信任和媒体关注两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所处地区社会信任程度越高,其社会责任履行越好,同时有助于增强媒体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促进作用,说明社会信任与媒体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存在协同效应;(2)通过引入媒体的公信力后发现,相对于其他媒体,社会信任与权威媒体关注的协同效应更强,并且相对于政策导向性权威媒体,社会信任与市场导向性权威媒体关注的协同效应更强。此外还发现,社会信任与媒体报道特别是权威媒体的促进效应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得更明显,而且主要集中在政府干预程度更低的地区,但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不明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小刚  张琦  
在有关家庭期望的早期文献中,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父母对子女教育期望的探讨。本文采用“千村调查”数据,基于代际互动与人力资本形成视角,对父母期望与子女创业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发现,(1)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程度会显著增加子女选择创业作为职业的概率,并且这种关系会受到代际互动结构框架的制约;(2)在代际互动的子女数量结构方面,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其高期望的教养方式所产生的焦虑会通过代际转移对子女创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3)在代际互动的亲子关系质量方面,亲子离散家庭的子女在父母早期的期望“烙印”效应下会选择创业作为缓解经济压力和谋生的出路。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创业通过代际传递影响了子女的职业选择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父母“望子成龙”会显著促进儿子的创业概率,对女儿创业的影响则不显著;并且,在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与社会地位较低的家庭中,父母期望效应对子女创业的促进作用也表现得更为明显;最后,子女创业所在农村地区的信任体系与父母期望效应之间会形成互补作用,提升了子女创业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家庭背景对个体创业选择影响的研究,也为鼓励全民创业和保障就业公平提供了新的政策思路。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斌  
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建立微观计量模型分析了劳动者在创业中可能存在的同群效应的影响。首先,在充分考虑并控制了个人、家庭、社区和地区层面的特征以后,不论是利用2014年未考虑内生性的截面样本还是2012-2014年考虑了内生性的追踪调查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均证实了创业的同群效应的存在:劳动者居住社区较高的创业水平能显著提高劳动者创业的概率。其次,本文进一步考察了创业同群效应对不同创业类型和不同年龄段的两种可能的异质性影响:一方面,在个人受到同群效应的影响而进行创业路径的选择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难度更低的自雇类型的创业;另一方面,社区创业的同群效应对"70后"和"80后"的个体存在明显的影响,而对"90后"个体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本文通过对社区邻里互助和创业机会认知的观察验证了创业同群效应的传导机制:社区邻里之间的互助程度越高,同群效应对创业概率的影响就越大;同群效应改变了雇主型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认知从而提高了其主动创业的概率;而自雇型创业多为被动创业,其同群效应更大程度上来源于模仿行为的影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金典   程名望   吴春燕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父母最高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子女认知能力提高0.019。其中,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女孩认知能力的影响高于男孩;随着子女认知能力的提高,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趋于下降,表明认知能力较低的孩子受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通过影响教育期望和教育投入而作用于子女的认知能力,学业成绩要求、学历层次要求、子女自身学历期望和亲子陪伴都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重分别为29.56%、44.52%、40.19%和2.59%。因此,政策上要对弱势家庭的孩子进行适度的倾斜;父母要构建家庭文化资本,适度提高子女的教育期望,并增加对子女的陪伴,担当起子女成长的“重要他人”角色。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柴时军  
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统一框架下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提升了家庭从事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其对农村家庭创业参与的边际影响要高于城市家庭。进一步地,社会网络可以通过改善家庭信贷约束促进家庭参与创业。研究还发现,社会网络在市场化越不发达的地区对家庭创业的边际影响更大,市场化所构建的理性法制体系在家庭创业决策中与非正规的关系体系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榕玲  李长洪  杨翱  
本文利用2013-2014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择校"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否控制学生、父母、家庭特征变量和校级效应,"择校"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均呈显著负向影响。即使在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缓解可观测变量的自选择问题、使用干预效应模型缓解不可观测变量的自选择问题、使用工具变量Probit校正内生性偏误等情况下,这一结论仍稳健。分样本估计也发现,"以钱择校"、"以权择校"和"以房择校"学生感到幸福的概率基本上显著地低于"非择校生"。本文的实证结果对我国当前的"择校热"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榕玲  李长洪  杨翱  
本文利用2013-2014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择校"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否控制学生、父母、家庭特征变量和校级效应,"择校"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均呈显著负向影响。即使在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缓解可观测变量的自选择问题、使用干预效应模型缓解不可观测变量的自选择问题、使用工具变量Probit校正内生性偏误等情况下,这一结论仍稳健。分样本估计也发现,"以钱择校"、"以权择校"和"以房择校"学生感到幸福的概率基本上显著地低于"非择校生"。本文的实证结果对我国当前的"择校热"有一定的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美群  杨映月  
文章以代理理论为出发点,对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如何进行审计师选择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司总资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性与审计师的选择正相关,但都不显著;股权集中度与审计师选择负相关;地理位置对审计师选择有重要影响。针对创业板市场的审计风险,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运坤   周京奎   袁旺平  
公共数据开放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与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举措,其能否释放价值创造效应、促进社会创业与增强经济活力,是实践界与理论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利用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与企业工商注册信息数据,基于公共数据开放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检验了公共数据开放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公共数据开放能显著促进城市创业活力提升。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通过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的政府治理逻辑和信息搜寻匹配效率优化的市场效益逻辑的途径来推进城市创业活力提升。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区域要素禀赋与非正式制度环境强化了公共数据开放的创业促进效应,而且公共数据开放弥补了初始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的差距;此外,公共数据开放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创业促进作用更明显,表明公共数据开放还促进了高质量创业。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公共数据开放、释放其价值创造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向荣  
如何寻求推进组织转型的创新型管理方法,实现从松散封闭的自治学术组织向高效服务的战略中心型创业组织转型,对于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探索创业型高校与加强产教融合、开放办学的高职发展方向完全一致。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模型,可以充分发挥管理流程中的战略协同效应,并把组织的创业发展战略转化为各种具体指标。从客户(学生、社会组织与企业)、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四个维度,建立起分适于组织层面和业务部门的变革管理框架,推动高职院校向创业型组织转型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家龙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创业活动水平的分层次决定因素模型,将影响创业活动的生态因素和创业者的人口经济特征联系起来。然后,利用国内外创业研究的最新成果,着重对影响企业家创业活动的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和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创业动机等个体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以理论模型为基础,从加强创业者素质教育、政府宏观指导和创业理论研究三个层面,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一个视角。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靳卫东  刘敬富  何丽  
创新创业是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战略选择,而其心理动因研究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进而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的关键。文章借鉴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创业成功模型,论证了心理因素作用于创新创业的机制,并使用Hausman-Tailor估计和工具变量方法为此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创新创业具有显著的深层心理动因,已有文献所强调的创新创业前因变量可以经由心理因素来解释;第二,心理因素与创新创业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所以企业家精神能够通过后天实践而习得;第三,受调节变量的影响,创新创业的心理动因存在地区和时代差别。因此,适时制定有区域差别的企业家精神的激发和保护措施,将具有重要的创新创业实践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钱燕  段姝  张林郁  
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面板数据,以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科技型企业创新效率,研究内源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采用现金流组合法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探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融资结构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源融资和债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股权融资对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融资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研究结果以期为科技型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提升创新效率提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