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9)
- 2023(13996)
- 2022(11756)
- 2021(10823)
- 2020(9331)
- 2019(20922)
- 2018(20207)
- 2017(38680)
- 2016(20610)
- 2015(22888)
- 2014(22283)
- 2013(21515)
- 2012(19372)
- 2011(17098)
- 2010(16588)
- 2009(15131)
- 2008(14455)
- 2007(12138)
- 2006(10324)
- 2005(8735)
- 学科
- 济(78200)
- 经济(78067)
- 管理(61358)
- 业(58160)
- 企(48362)
- 企业(48362)
- 方法(39305)
- 数学(34947)
- 数学方法(34479)
- 财(22450)
- 农(21629)
- 中国(20177)
- 业经(17481)
- 学(17227)
- 制(16108)
- 贸(15474)
- 贸易(15468)
- 易(15103)
- 农业(14386)
- 务(14136)
- 财务(14088)
- 财务管理(14057)
- 企业财务(13380)
- 技术(12908)
- 地方(12838)
- 环境(12132)
- 银(12096)
- 银行(12042)
- 理论(11724)
- 体(11668)
- 机构
- 大学(287172)
- 学院(284620)
- 济(115566)
- 经济(113507)
- 管理(112689)
- 理学(99457)
- 理学院(98398)
- 管理学(96548)
- 管理学院(96051)
- 研究(93732)
- 中国(69213)
- 科学(59658)
- 京(58413)
- 农(53542)
- 财(52259)
- 业大(47824)
- 所(46630)
- 中心(44158)
- 研究所(43012)
- 财经(42817)
- 农业(42615)
- 江(40480)
- 经(39308)
- 经济学(36137)
- 北京(35360)
- 范(34874)
- 院(34577)
- 师范(34303)
- 经济学院(32767)
- 财经大学(32345)
- 基金
- 项目(208469)
- 科学(165347)
- 基金(155580)
- 研究(144242)
- 家(139210)
- 国家(138083)
- 科学基金(118702)
- 社会(94467)
- 社会科(89567)
- 社会科学(89546)
- 基金项目(82661)
- 省(80280)
- 自然(80096)
- 自然科(78375)
- 自然科学(78349)
- 自然科学基金(76994)
- 划(69171)
- 教育(67106)
- 资助(62560)
- 编号(55002)
- 重点(47490)
- 部(46616)
- 创(44306)
- 发(43343)
- 成果(42405)
- 创新(41451)
- 科研(41415)
- 国家社会(40200)
- 计划(40117)
- 教育部(40001)
- 期刊
- 济(114074)
- 经济(114074)
- 研究(75289)
- 学报(52334)
- 中国(50610)
- 科学(46856)
- 农(46643)
- 管理(40676)
- 财(40452)
- 大学(39739)
- 学学(38134)
- 农业(31402)
- 教育(25257)
- 技术(23127)
- 融(22484)
- 金融(22484)
- 财经(21223)
- 业经(19385)
- 经济研究(19301)
- 经(18236)
- 业(16849)
- 问题(15510)
- 版(14942)
- 业大(14168)
- 科技(14047)
- 技术经济(12805)
- 统计(12549)
- 商业(12491)
- 理论(12096)
- 贸(12074)
共检索到394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丰 付裕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备受关注。本文将初育年龄引入含有生育数量的三期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从初育年龄和生育数量双维度选择视角出发,基于1998—2018年七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实证检验父母生育行为对子女反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初育年龄不仅对代际资金支持有倒U型影响,还通过减少生育数量进一步弱化代际资金支持和代际照料支持。拥有社会养老保障和追求高质量老年生活分别对代际资金支持产生补偿效应和需求效应,进而减弱初育年龄推迟和生育数量减少对代际资金支持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构建家庭支持政策体系,鼓励家庭适龄、适度生育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生育与养老互促的正循环效应,从而实现生育提振和老有所养的双重目标,助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何圆 王伊攀
文章基于CHARLS数据利用生存分析方法,探析了隔代抚育与子女养老对微观个体退休时机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传统认识不同,子女对主体进行净转移会延迟主体的退休时间,在主体经济条件不好时延迟效应增强;(2)与其他主体相比,需要照顾孙辈的主体倾向于提早退休;(3)综合考虑经济效应和时间效应,经济效应是造成主体延迟退休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隔代抚育会提前主体退休年龄,而子女养老不会减弱主体的工作意愿,主体会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帮助子女分担抚育孙辈的压力。未来政府应加大对学前儿童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子女养老,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福利水平,并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养老保障压力。
关键词:
隔代抚育 代际转移 退休决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波
基于2016年对北京市功能拓展区46所学校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父母参与对子女发展的影响。首先,二元Logit模型的父母参与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经济资本和家庭出身显著影响父母参与行为。个体特征中,子女学业基础越差,父母对其作业督导越多和学校联系越频繁。同时,对于女生和本地儿童,其父母参与行为显著高于男生和流动儿童。其次,为了解决自选择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探讨父母参与对子女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参与对子女学业成绩和非认知能力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具体而言,亲子阅读、亲子活动和亲子交流能够提高子女的学业成绩。除家校互动外,父母参与对子女各维度非认知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父母参与对学业成绩影响的路径检验表明,父母参与主要通过非认知能力这一中介来影响子女学业表现。同时,父母参与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会因家庭资本、学业基础和教育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父母参与有助于缩小因家庭资本、学业基础导致的学生间发展不平等,且子女年龄越小,父母参与的作用越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风笑天
生育意愿是人们对自己生育行为的主观期望。对于承担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控制人口重任的一代独生子女父母来说,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生育意愿呢?他们的生育意愿与其生育现实之风,是否存在差距呢?弄清这些问题,既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生活中众多的独生子女现象,也有助于我们探讨将来可能出现的某些社会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靳永爱 赵梦晗 宋健
文章使用2016年全国6省12市的生育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城市地区父母对20~44岁已婚已育一孩女性的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并讨论了家庭收入水平如何在代际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父母通过照料支持和表达自身生育偏好影响女性的二孩生育计划,父母提供二孩照料支持、父母的二孩或多孩偏好以及性别偏好会显著提高女性有二孩生育计划的可能性。家庭收入水平不仅对二孩生育计划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即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更可能有二孩生育计划),还在父母性别偏好对女性生育计划的影响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父母性别偏好对女性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在收入水平不同的家庭间存在差异,在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父母的性别偏好产生的影响越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树进 朱振亚
新市民对农村父母的反哺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益补充,且其反哺机制稳固。实证分析发现,影响新市民反哺农村父母力度的因素有新市民的性别、职业、家庭平均每月税后收入、家庭平均每月开支、已经购房或打算购房的房价及其父母育子女个数,其中新市民家庭平均每月税后收入和已经购房或打算购房的房价因素是政府可以左右的关键变量,所以政府可对新市民群体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从而达到间接反哺农民、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
新市民 反哺农村父母 影响因素 实证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连玉君 黎文素 黄必红
本文采用包含工具变量的有序Probit模型(IV ordered Probit model),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中2006年和2009年两个截面数据,研究了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在家乡的父母自评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为了克服模型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取失业率和就业人口结构变化作为工具变量。我们发现,子女外出务工使得父母自评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双双下降。
关键词:
外出务工 留守老人 有序Probit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凤莲 杨鑫尚
基于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数据,本文使用probit、OLS和Tobit模型分别估计子女升学对父母劳动参与率、有酬劳动时间和无酬劳动时间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子女升学会降低父母劳动参与率,减少有酬劳动时间并增加无酬劳动时间;第二,子女升学对父母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父亲和母亲分别通过减少有酬劳动时间和降低劳动参与率来适应子女升学,且这种影响只存在于同性之间,这将强化"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模式,加剧家庭内部性别不平等;第三,子女升学降低了父母劳动和娱乐时间,增加了生活照料和教育照料时间。本文的研究发现为中小学阶段儿童照料如何影响父母劳动供给和家庭性别分工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劳动供给 儿童照料 升学压力 家庭分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碧君
通过选取"是否与父母(公婆)共同居住"作为代理变量,考察了祖父母支持对已有一个孩子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祖父母在孙辈照料上的支持能够有效提升城镇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但这种促进作用会受到居住条件和赡养负担的影响,即只有在居住不存在困难时,祖父母支持才会提高妇女生育二孩的意愿,而且这种效用对有兄弟姐妹的夫妇更加明显。据此,只有减轻成年子女的赡养负担,解决儿童公共看护场所覆盖不足的问题,才能在当前"421"家庭结构趋于普遍的情况下,缓解低生育水平的延续。
关键词:
祖父母支持 二孩生育意愿 儿童照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远发
既有研究未能有效解释父母政治资本如何影响子女工资溢价,因而未能将其归因于"拼爹"还是"拼搏"。本文基于国际劳工组织实施的"从学校向职场过渡调查"(SWTS)之中国数据,采用剔除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偏差的区间回归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发现有:(1)父母政治资本确实促进了子女人力资本积累,在控制家庭规模和父母教育年限后,"官二代"的教育年限比"非官二代"显著高0.42年;(2)"官二代"进而将教育优势转化成了职场优势,获得了5.5%的工资溢价,也即父母政治资本通过子女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产生了工资溢价;(3)"官二代"的工资溢价来源于"拼博"积累人力资本而非"拼爹"进入高收入行业。这些发现共同...
关键词:
父母政治资本 人力资本 工资溢价 官二代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马良 方行明 雷震
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数据(2010),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父母的政治资本和人力资本可以显著地提高子女的深造意愿,父母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意愿也越强烈。本文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验证了父母政治资本通过学校资源、专业资源和家庭经济资本的中介作用间接提升了子女深造意愿,同时子女自身人力资本和家庭经济资本中的消费支出也是父母人力资本影响子女深造意愿的中介,而家庭收入在父母人力资本对子女深造意愿的影响中起到了调节作用。此外,深造意愿的提升可以显著地提高大学毕业生进入公有部门的意愿,也会提高其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这些发现表明了父母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志宏 夏咏荷 张莉
文章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低龄老年父母家庭的代际支持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如下特点:(1)在代际经济支持上,子女给父母钱的比例和数量均超过老年父母给他们钱的比例和数量,独生子女与老年父母之间的代际经济支持比多子女更加均衡;(2)在家务代际支持上,独生子女及老年父母对对方的支持都比多子女多,但独生子女及老年父母间的交换更加均衡;(3)在精神慰藉方面,独生子女老年父母感到子女亲近的比例高于多子女老年父母;(4)独生子女内部,在经济和精神支持上,独生子和独生女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但代际劳务支持上有显著差异;(5)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家庭代际支持受独生子女状况和代际关系的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健 周宇香
文章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基于概率论和生命表估算了中国父母的丧子概率与丧子时的平均年龄,并讨论了死亡水平对这两个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父母失去儿子的概率更高;年龄别丧子概率随着父母年龄的增加呈"L"形。在同样条件下男性(父亲)失去孩子的概率低于女性(母亲),丧子时的平均年龄也低于女性(母亲)。丧子概率取决于父子两代人死亡率的差异分布,在死亡水平均匀变动的条件下,死亡水平下降,丧子概率也会下降。父母丧子时的平均年龄受低龄人口死亡率变动的影响更明显。
关键词:
死亡概率 生命表 丧子 生命历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纪竞垚
中国自古有"久病床前无孝子"之说,意为随着老年父母所需照料时间的增长,子女很可能在照料过程中丧失耐心或感到力不从心。本研究利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2005年、2008年、2011年三期纵向追踪数据在探索老年人被照料时长和子女照料表现的基础上,运用无条件平均模型和随机截距模型重点探讨子女对父母的照料时长对其照料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老年人对子女的照料表现给予积极评价,但确有约10%的子女在照料时长压力等因素下趋于不孝,因而需针对家庭照料者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减轻照料负担,使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贝妮 李岳云
本文利用陕西、江苏、四川、河北、吉林五省农村的入户调查所收集的一手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了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对子女高中升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父母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村家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父母外出务工对子女的高中升学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研究显示,父母外出务工对子女升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统计上这种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农村教育 高中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父母健康:金钱和时间孰轻孰重?——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影响的再审视
父母参与如何影响流动儿童认知能力——基于CEPS基线数据的实证研究
父母随迁对流动子女居留意愿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反事实估计
读写困难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
政策工具视角下“双一流”政策工具选择研究——基于政策工具和建设要素双维度的分析
父母流动对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证据
父母积极思维对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情绪教导和感知积极贡献的链式中介作用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风险——父母参与和学业成就的中介效应
产品市场竞争对资本结构的双维度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微观和中观视角
夫妻议价能力差异对农村老年父母照料行为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