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57)
- 2023(15873)
- 2022(13043)
- 2021(12020)
- 2020(10146)
- 2019(23560)
- 2018(22967)
- 2017(43584)
- 2016(23314)
- 2015(25873)
- 2014(25496)
- 2013(25669)
- 2012(24041)
- 2011(21686)
- 2010(21839)
- 2009(20849)
- 2008(21036)
- 2007(19391)
- 2006(16927)
- 2005(15281)
- 学科
- 济(108311)
- 经济(108204)
- 业(93911)
- 企(79951)
- 企业(79951)
- 管理(77940)
- 方法(47202)
- 农(42349)
- 数学(38199)
- 数学方法(37943)
- 业经(34425)
- 财(32065)
- 中国(30166)
- 农业(28982)
- 制(23075)
- 务(22164)
- 财务(22145)
- 财务管理(22112)
- 技术(21676)
- 企业财务(20972)
- 贸(20480)
- 贸易(20466)
- 易(19949)
- 地方(19496)
- 和(17846)
- 策(17760)
- 学(16973)
- 银(16719)
- 银行(16694)
- 体(16611)
- 机构
- 学院(343752)
- 大学(340460)
- 济(153939)
- 经济(151203)
- 管理(136980)
- 理学(117634)
- 理学院(116434)
- 研究(115230)
- 管理学(114920)
- 管理学院(114242)
- 中国(92751)
- 京(71196)
- 财(69928)
- 科学(66520)
- 农(61439)
- 所(57476)
- 财经(55662)
- 中心(53824)
- 江(52403)
- 研究所(51813)
- 经(50632)
- 业大(48641)
- 经济学(48022)
- 农业(47333)
- 北京(45163)
- 经济学院(43543)
- 范(41922)
- 师范(41553)
- 州(41068)
- 财经大学(40866)
- 基金
- 项目(222827)
- 科学(178278)
- 研究(166880)
- 基金(164600)
- 家(141914)
- 国家(140606)
- 科学基金(121931)
- 社会(110470)
- 社会科(104713)
- 社会科学(104689)
- 基金项目(86696)
- 省(86520)
- 自然(75415)
- 教育(74337)
- 自然科(73763)
- 自然科学(73741)
- 自然科学基金(72541)
- 划(71641)
- 编号(66490)
- 资助(65910)
- 成果(53663)
- 创(51514)
- 部(50718)
- 重点(49740)
- 发(49539)
- 创新(47409)
- 国家社会(46812)
- 业(45370)
- 课题(44858)
- 教育部(43886)
- 期刊
- 济(175636)
- 经济(175636)
- 研究(103084)
- 中国(68119)
- 农(61416)
- 财(56546)
- 管理(52872)
- 科学(48603)
- 学报(48498)
- 农业(41359)
- 大学(37976)
- 学学(35902)
- 融(34872)
- 金融(34872)
- 业经(32009)
- 教育(30069)
- 技术(29988)
- 财经(28388)
- 经济研究(27706)
- 经(24653)
- 问题(23334)
- 业(23098)
- 技术经济(20467)
- 贸(19114)
- 世界(18710)
- 统计(16730)
- 版(16524)
- 科技(16346)
- 商业(16275)
- 现代(16272)
共检索到520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小刚 张琦
在有关家庭期望的早期文献中,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父母对子女教育期望的探讨。本文采用“千村调查”数据,基于代际互动与人力资本形成视角,对父母期望与子女创业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发现,(1)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程度会显著增加子女选择创业作为职业的概率,并且这种关系会受到代际互动结构框架的制约;(2)在代际互动的子女数量结构方面,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其高期望的教养方式所产生的焦虑会通过代际转移对子女创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3)在代际互动的亲子关系质量方面,亲子离散家庭的子女在父母早期的期望“烙印”效应下会选择创业作为缓解经济压力和谋生的出路。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创业通过代际传递影响了子女的职业选择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父母“望子成龙”会显著促进儿子的创业概率,对女儿创业的影响则不显著;并且,在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与社会地位较低的家庭中,父母期望效应对子女创业的促进作用也表现得更为明显;最后,子女创业所在农村地区的信任体系与父母期望效应之间会形成互补作用,提升了子女创业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家庭背景对个体创业选择影响的研究,也为鼓励全民创业和保障就业公平提供了新的政策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婵 贺小刚 李征宇
很多学者从个体特质与外部环境的角度探讨农民创业行为,而实际上农民的创业选择深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结构如何影响到农民的创业选择,这是一个仍未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基于家庭资本理论将家庭结构分为社会精英家庭与人力残缺家庭,并使用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中国千村调查"的数据,就两种类型的家庭结构与农民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农民的社会精英家庭背景,如有家庭成员担任村干部、拥有党员身份、或者是村里公认的德高望重者,将显著提高其选择创业活动的可能性;而人力残缺家庭,即家庭结
关键词:
创业 农民 社会精英家庭 人力残缺家庭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苏群 徐月娥 陈杰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本研究对农村父母外出务工与留守子女初、高中阶段辍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父亲外出务工会显著降低留守子女初、高中阶段的辍学概率,母亲外出务工则会显著增加留守子女初中阶段的辍学概率。此外,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留守子女的初、高中阶段的辍学概率;与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留守子女相比,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留守子女越不容易辍学;家庭子女数和机会成本会提高留守子女初中阶段辍学的概率。因此,为降低农村中学阶段子女辍学率,政府应当增加农村妇女当地就业机会以减少母亲外出的影响、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随迁子女能获得同等的教育机会,并为高中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蔺楠 包颉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和支持农民就业创业,拓宽融资渠道对于解决农村创业融资难有重要意义。农民创业融资深受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本文将文化价值观分为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采用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的"中国千村调查"数据,分析了两种文化价值观对于农民创业融资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都会促进农民创业者内源融资,并且现代价值观对农民创业者内源融资的边际促进效应更大,现代价值观还能促进农民创业者的外源融资和正式外源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文化价值观与创业融资因制度信任而异,制度信任对传统价值观与内源融资之间的关系有弱化作用,但制度信任对现代价值观与正式外源融资之间的关系有强化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经济转型时期农民文化价值观变化对创业融资的影响,构建文化价值观与创业融资的理论框架,为农民创业融资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价值观 农村创业 创业融资 制度信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怡安
由父母通过其政治身份、职位带来的资金灵活性、更广泛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其子女创业有促进作用,从而对创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以及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本文评估了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对于子女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父母为党员的家庭可能由于良好的家庭环境或体制内单位对其子女创业的限制造成子女创业动力不足。(2)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对于子女"自我实现型"创业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但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对子女"生存型"创业存在一定抑制效应。且有职位的党员父母的子女的创业概率显著增加。估计结果显示,中等职位的父母对于男性子女创业概率的影响最为明显。(3)同时发现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带来的资金灵活性、更广泛的社会网络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父母的政治身份、职位对子女创业活力影响的效果差异;然而,利用中共"十八大"后的反腐这样一个"自然实验",发现了寻租动机可能是有职位党员父母其子女较高创业活力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
政治身份 创业 寻租 社会网络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怡安
由父母通过其政治身份、职位带来的资金灵活性、更广泛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其子女创业有促进作用,从而对创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以及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本文评估了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对于子女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父母为党员的家庭可能由于良好的家庭环境或体制内单位对其子女创业的限制造成子女创业动力不足。(2)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对于子女"自我实现型"创业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但父母政治身份、职位对子女"生存型"创业存在一定抑制效应。且有职位的党员父母的子女的创业概率显
关键词:
政治身份 创业 寻租 社会网络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琦 贺小刚
本文采用“千村调查”数据,对父辈教育期望是否会导致子代选择创业进行考察,实证发现:(1)父辈“望子成龙”的教育心态会促使成年子代倾向于开展创业活动,这支持了“家庭教育投资激励”的假说;(2)父代务农经历、子代缔结婚姻和亲子离散印记均能够有效激发父辈“为之计深远”的期望效应,提升子代创业的可能;(3)父辈教育期望通过“利他主义”传递、“创业效能感”生成和“人力资本”累积三条路径来影响子代创业活动的展开;(4)“望子成龙”会显著促进儿子创业,但并不会促成女儿创业。此外,父辈教育期望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地也比在东部地区明显。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家庭教育期望的研究成果,也为鼓励从创业角度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推进家庭创业创新教育提供了政策洞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琦 贺小刚
本文采用“千村调查”数据,对父辈教育期望是否会导致子代选择创业进行考察,实证发现:(1)父辈“望子成龙”的教育心态会促使成年子代倾向于开展创业活动,这支持了“家庭教育投资激励”的假说;(2)父代务农经历、子代缔结婚姻和亲子离散印记均能够有效激发父辈“为之计深远”的期望效应,提升子代创业的可能;(3)父辈教育期望通过“利他主义”传递、“创业效能感”生成和“人力资本”累积三条路径来影响子代创业活动的展开;(4)“望子成龙”会显著促进儿子创业,但并不会促成女儿创业。此外,父辈教育期望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地也比在东部地区明显。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家庭教育期望的研究成果,也为鼓励从创业角度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推进家庭创业创新教育提供了政策洞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黄菲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了青年时期,他们的父母也渐入老境。利用2009年全国城市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本文从子女视角出发,以独生子女属性和生命历程状态为研究重点,探讨开始逐渐步入自己人生轨迹的青年子女与其父母之间的代际互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可能与父母同住,并得到父母较多的经济帮助;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给予父母经济支持和情感联络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就业、结婚和生育等生命事件,对代际互动有重要影响。在业、在婚、已育子女更可能与父母分开居住,更少接受父母的帮助,更少与父母情感联络,但会给予父母更多的经济支持。论文据此对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前景进行了讨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贾广美 姚延波 范雪丰 刘欣
成年子女与父母旅游的消极体验逐渐受到关注,以往仅聚焦积极层面的研究已不足以解释双方互动的复杂性。基于此,文章从共创和共毁双重视角,以脚本理论和逆转理论为基础,探究成年子女与父母旅游互动能否导致价值共创和共毁双重结果。通过对成年子女与父母双方访谈以及网络资料分析,结果发现,成年子女与父母在旅游中通常经历4种互动类型,即协作和参与、依赖和确认、倾诉和分享,以及学习和关爱。每类互动因双方运行脚本一致性及动机逆转状态不同,存在价值共创和共毁双重潜力。具体而言,成年子女和父母互动脚本一致性是导致价值共创或共毁的前提,但脚本不一致不一定导致价值共毁,还取决于双方动机激活情况。当价值共毁发生后,成年子女和父母会积极进行价值恢复,恢复措施体现为共同恢复和自我恢复两种形式,并且与自我恢复相比,共同恢复更可能实现共毁向共创的转化。研究结论为家庭旅游研究及营销提供重要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波文 应望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留住农村青壮劳动力是关键,而促进农民立足于农村地区自主创业是一个恰当的对策。使用"千村调查"项目①数据,从家庭背景的研究视角运用二值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农民的创业模式。研究发现,当下的中国农村,模仿创业是农民创业的主流形式,家庭背景等一些因素会对农民的创业模式产生影响,精英家庭的创业农民比普通家庭创新创业的概率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外出打工经历、所在地区显著影响了普通家庭农民的创业模式,而个人的年龄、风险偏好程度和创业时间却会显著影响精英家庭农民的创业模式。基于研究结论,得到的促进农民创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启示是:(1)树立"榜样作用",发掘广大农民投身于创业的潜质;(2)设立农村创业学院;(3)与高校合作"孵化"创新创业模式并复制推广给农民创业;(4)让普惠金融服务于农民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农民创业 创新创业 模仿创业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金典 程名望 吴春燕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父母最高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子女认知能力提高0.019。其中,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女孩认知能力的影响高于男孩;随着子女认知能力的提高,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趋于下降,表明认知能力较低的孩子受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通过影响教育期望和教育投入而作用于子女的认知能力,学业成绩要求、学历层次要求、子女自身学历期望和亲子陪伴都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重分别为29.56%、44.52%、40.19%和2.59%。因此,政策上要对弱势家庭的孩子进行适度的倾斜;父母要构建家庭文化资本,适度提高子女的教育期望,并增加对子女的陪伴,担当起子女成长的“重要他人”角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长洪 刘颂 毛京沭 刘越 葛芳 刘佩丹 韩青松
根据2010年对全国5县(区)的抽样调查,大多数50岁以上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在经济生活方面并未真正实现"少生快富",他们在晚年经济保障上存在很大问题。目前在养老的经济支撑上是以个人为主、子女和社会为辅的格局。多数家庭自身养老经济支撑能力薄弱,收入偏低,超过一半家庭经济收入低于贫困线,接近80%的父母不同程度感觉经济生活窘困。这些曾为我国人口控制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人养老的经济状况值得关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学义 张冲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需要高度关注,而养老意愿则是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利用"四川省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问卷调查"的数据,从养老依靠对象、参保意愿和养老方式的选择三个方面分析了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意愿。文章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方式选择受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居住情况、子女就业地方和是否有养老保障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家人数量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独生子女父母 养老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余锦亮 杜亦譞
多代直系家庭成员之间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是我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特征,因而老年人在家庭照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文章利用2010年、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并实证分析了老年父母的隔代照料及料理家务活动对子女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父母的隔代照料显著提高了子女的劳动供给,其中男性劳动参与率提高了6.3%,女性提高了14.3%,并且女性的工作时间增加幅度远大于男性。此外,隔代照料对农村居民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大于城市居民,而对城市居民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作时间上,公共服务不均
关键词:
老龄化 隔代照料 家务料理 劳动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代际网络、父辈权力与子女收入——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老年父母照料家庭与成年子女劳动供给——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分析
隔代抚育与子女养老会提前父母的退休年龄吗?——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新农保”拉近了父母与子女的空间距离吗——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子女增加会减少父母对商业保险的需求吗?——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
教育机会、人力资本积累与代际职业流动——基于岳父母/女婿配对数据的实证分析
村长权威与村落发展——基于中国千村调查的数据分析
父母外出与农村留守子女的学习表现——来自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调查
父母流动对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证据
家庭代际关系对农村随迁父母心理福利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