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9)
2023(3723)
2022(3192)
2021(3246)
2020(2781)
2019(6104)
2018(6108)
2017(10875)
2016(6686)
2015(7992)
2014(8137)
2013(7417)
2012(6967)
2011(6503)
2010(6781)
2009(6149)
2008(6200)
2007(5630)
2006(5138)
2005(4503)
作者
(19624)
(16691)
(16680)
(15766)
(10697)
(7918)
(7596)
(6575)
(6391)
(6170)
(5756)
(5670)
(5526)
(5365)
(5289)
(5149)
(4959)
(4911)
(4839)
(4833)
(4366)
(4247)
(4019)
(3932)
(3831)
(3777)
(3717)
(3674)
(3475)
(3468)
学科
(23322)
经济(23284)
管理(18669)
(16040)
(13834)
企业(13834)
方法(11398)
数学(9725)
数学方法(9532)
中国(7674)
教育(7537)
(6918)
理论(6306)
(5731)
(5700)
业经(4818)
教学(4353)
(4244)
贸易(4243)
(4186)
地方(4066)
(4061)
技术(3986)
农业(3835)
(3689)
金融(3688)
(3680)
(3527)
(3435)
(3427)
机构
大学(103093)
学院(95468)
研究(34370)
管理(33138)
(32699)
经济(31877)
理学(29320)
理学院(28801)
管理学(27840)
管理学院(27696)
中国(22882)
科学(22875)
(22308)
(18126)
(17964)
(17287)
师范(17126)
研究所(16776)
(15695)
业大(15599)
(15164)
农业(14279)
北京(14162)
中心(14079)
师范大学(14035)
教育(13788)
财经(12827)
(12276)
(11867)
(11718)
基金
项目(64124)
科学(51303)
基金(46423)
研究(46221)
(40898)
国家(40515)
科学基金(34437)
社会(28654)
社会科(26911)
社会科学(26903)
(25212)
教育(24951)
基金项目(24707)
自然(23338)
自然科(22907)
自然科学(22896)
自然科学基金(22525)
(22395)
资助(18789)
编号(18431)
成果(17091)
重点(14981)
(14900)
大学(14578)
课题(14546)
(13710)
教育部(12935)
(12827)
创新(12446)
科研(12285)
期刊
(36229)
经济(36229)
研究(31658)
教育(25038)
中国(24125)
学报(19511)
科学(17089)
(16367)
大学(15860)
学学(13356)
管理(12483)
(11428)
农业(11282)
技术(7279)
财经(6766)
(6628)
金融(6628)
(5829)
(5824)
图书(5789)
(5756)
经济研究(5598)
业经(5564)
业大(5433)
高等(5039)
科技(4988)
职业(4691)
问题(4655)
农业大学(4594)
(4415)
共检索到146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林园  许睿  方晓义  
本研究通过对319名恋爱中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父母冲突对大学生恋爱冲突和冲突解决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恋爱的比例为30.70%,总体上,恋爱冲突水平并不高,且恋爱冲突解决方式较积极,其中使用最多的冲突解决方式是"建设性沟通";(2)男生比女生感知到的冲突更明显,同时男生比女生更多采用消极的冲突解决方式,如"对方要求,本人回避"和"相互回避",女生比男生更多采用积极的冲突解决方式——"建设性沟通";(3)父母冲突频率越高、强度越大、解决情况越差,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越低,则大学生恋爱冲突越多,且更多采用消极的冲突解决模式("要求-回避"和"双方回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鸿飞  杨玉川  董妍  臧虹  
基于认知-情境理论、溢出效应和控制-价值理论,对854名中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探究父母冲突对学业情绪的影响,以及学生感知父母冲突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父母冲突显著负向预测学生的学业高兴情绪,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业焦虑情绪。学生感知父母冲突在父母冲突与学业高兴之间起中介作用;学生感知父母冲突在父母冲突与学业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提示可以通过降低父母冲突发生的频率,减少学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业高兴情绪,缓解学生的学业焦虑情绪,减少家庭不良环境对学生学业情况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岳军  
作为德育工作者,面对高校的道德教育,进行向善道德教育的态度总是坚决的,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价值冲突以及由价值冲突带来的道德冲突的现实,却总是严竣的。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现有的道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雄鹰  韩欣谕  孙瑾  
父母心理控制是父母教养方式的构成部分,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有重要影响。研究通过父母心理控制问卷、人际适应问卷、情绪管理问卷对824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心理控制、情绪管理与人际适应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情绪管理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大学生人际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东昀  陈翩  刘新生  刘晓杰  王美萍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自尊量表和大学生妒忌量表对山东省4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妒忌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父亲情感温暖与自尊显著正相关,与妒忌显著负相关;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与自尊显著负相关,与妒忌显著正相关。(2)自尊在妒忌与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拒绝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妒忌与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妒忌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乔毅  杨媚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学生干部群体存在疏离现象,情感上不认同,冷漠疏远,工作上不支持,有抵触情绪,对学生干部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教育管理工作不积极参与、不配合。这种疏离行为是部分学生内心不满情绪的外在表现,是很多校园冲突的重要起因。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学生干部的多重角色冲突是疏离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同时,也有学生干部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能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完善对学生干部群体的教育、培养、使用和保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翔  樊富珉  
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人际交往中,人际冲突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合理应对人际冲突,势必对个体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新形势下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冲突教育,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欧阳九根  花卉  
良好的宿舍氛围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心理不成熟、学生之间存在利益竞争关系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发生。高校在大学生宿舍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分析人际冲突的原因,并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合理的干预管理策略,能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其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永斌  郭思智  
行为是显示社会和文化价值观的符号,要研究行为,价值观的分析就比较重要。文章对云南、上海、山西的四所大学学生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和物质观(对物质生活的态度)进行因子分析,然后把与生活满意度明显相关的因子得分作为自变量,生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和物质观方面存在冲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卢勤  亢旭东  李旭  
以809名来自初高中的男性青少年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冲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 34.4%的男性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来自农村的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男性青少年;有重大创伤经历的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显著高于来自无重大创伤经历的男性青少年;2性别角色冲突在父母教养方式对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林园  许睿  方晓义  
应对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探讨影响青少年应对方式的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基于家庭系统理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北京、重庆、石家庄三所中学中选取1100名初一至初三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父母冲突对青少年应对方式的作用,以及亲子三角化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青少年积极应对方式的使用多于消极应对方式;(2)父母冲突强度越大、频率越高、冲突解决越差,青少年就会更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更少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且卷入亲子三角关系的程度也更高;(3)亲子三角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锋  
宿舍是高职院校展现环境育人功能的重要场所,深藏在高职院校宿舍内部"稳定—冲突—稳定"人际生态决定着宿舍基本亚社会形态。针对高职院校宿舍人际冲突形态具有隐秘性、必然性和多因性等特征,通过运用创设防控触点框架系统,有效畅通冲突信息传达通道,共建团体心理自治方案,有力化解微小人际冲突矛盾以及实施危机逐级无缝转介,提升心理危机干预质量等防控策略,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生态的和谐稳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浩天  
作为转户对象,农村籍在校大学生必然面临一些得失和取舍,引起思想上的冲突。高校作为具体实施单位,应该关注其思想状况,进行对策研究,从而实现以加强学校教育帮助农村籍在校大学生转户后的成长成材。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林园  周佳莹  周楠  高诗晴  李蓓蕾  
父母冲突会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适应带来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近年来旨在改善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的父母冲突干预方案也越来越多。国内外相关的父母冲突干预方案大致可以分为针对离婚夫妻的干预项目和针对完整家庭的干预项目。这些干预方案有的侧重于说教和信息分享,有的侧重于技能训练;有的关注夫妻沟通和冲突解决,有的则关注父母共同养育。总体来说现有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但部分方案的研究设计仍不够严谨,或对方案如何起效缺少深入探讨。未来,我国的父母冲突干预研究可以开发更适用于中国家庭的干预方案,探索和开展对离异家庭的父母冲突预防性干预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更系统地探讨父母冲突干预方案的效果、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连福鑫  管姗姗  
采用Schwartz价值观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314名聋人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聋人大学生价值观结构以"安全、享乐、遵从"为主导,价值观体系结构处于矛盾状态;(2)男生比女生受到父母更多的惩罚、严厉管教、过分干涉以及拒绝否认;(3)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助于聋人大学生形成较为正向的价值观体系。相比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对聋人大学生价值观具有更好的预测作用,但解释率不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