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0)
- 2023(10848)
- 2022(9541)
- 2021(9076)
- 2020(7482)
- 2019(17387)
- 2018(17250)
- 2017(33490)
- 2016(17857)
- 2015(20173)
- 2014(19972)
- 2013(19495)
- 2012(17711)
- 2011(15709)
- 2010(15471)
- 2009(13934)
- 2008(13217)
- 2007(11161)
- 2006(9578)
- 2005(8009)
- 学科
- 济(67427)
- 经济(67337)
- 管理(51096)
- 业(49482)
- 企(41790)
- 企业(41790)
- 方法(32202)
- 数学(27579)
- 数学方法(27274)
- 农(18383)
- 中国(17635)
- 财(16888)
- 业经(15613)
- 学(15088)
- 地方(13485)
- 农业(12282)
- 贸(12248)
- 贸易(12242)
- 理论(12013)
- 易(11897)
- 和(11728)
- 技术(11484)
- 制(11059)
- 环境(10920)
- 务(10906)
- 财务(10847)
- 财务管理(10827)
- 企业财务(10234)
- 划(9975)
- 教育(9845)
- 机构
- 大学(248275)
- 学院(245735)
- 管理(102806)
- 济(94879)
- 经济(92797)
- 理学(90336)
- 理学院(89347)
- 管理学(87890)
- 管理学院(87455)
- 研究(79138)
- 中国(56500)
- 京(52323)
- 科学(49928)
- 财(42017)
- 所(38246)
- 业大(37052)
- 农(36594)
- 中心(35805)
- 研究所(35323)
- 财经(34799)
- 范(33260)
- 江(33058)
- 师范(32997)
- 北京(32811)
- 经(31826)
- 院(29112)
- 农业(28662)
- 经济学(27783)
- 州(27445)
- 师范大学(27012)
- 基金
- 项目(177872)
- 科学(140212)
- 研究(132017)
- 基金(129386)
- 家(112707)
- 国家(111444)
- 科学基金(96061)
- 社会(82458)
- 社会科(78026)
- 社会科学(78004)
- 基金项目(69751)
- 省(68864)
- 自然(62691)
- 自然科(61201)
- 自然科学(61188)
- 自然科学基金(60083)
- 教育(60062)
- 划(58148)
- 编号(54417)
- 资助(52260)
- 成果(43604)
- 部(39218)
- 重点(39086)
- 创(37399)
- 发(37323)
- 课题(36327)
- 创新(34708)
- 项目编号(34015)
- 教育部(33948)
- 科研(33910)
共检索到340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金荣 邹瑶雯 沈王艳 张婵孺
父母养育倦怠是一种长期置身于养育压力下所形成的由情绪耗竭、情绪疏离以及低个人成就感构成的三维综合症。父母养育倦怠易带来对孩子的忽视和暴力行为,与父母逃避、自杀意念、物质和行为成瘾、睡眠障碍显著相关,也能准确地预测婚姻冲突和对配偶的疏远心态。父母养育倦怠的形成与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儿童的特殊性、父母的稳定特质、父母的养育认知与行为、家庭功能等因素相关。未来研究有必要制定干预方案,降低父母养育倦怠水平。
关键词:
父母 儿童 养育倦怠 家庭教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父母倦怠是由于家庭资源和心理需求之间可感知的差异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学理与概念溯源上看,它由职业倦怠的概念演化而来,其特点是对孩子养育的退缩、不负责任,情感和身体的衰竭,以及对家庭生活态度消极、情感冷漠,成就感降低等,这些都与父母的人格特征、养育压力、亲子关系和生活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上述消极症状对父母和孩子有严重的不良后果。为了缓解、减少和消除父母倦怠现象,全社会应着力建构父母压力源和资源之间的平衡系统,这是维持和促进父母心理健康水平的前提条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波 王倩
养育倦怠是父母长期置身于养育压力下所形成的由与父母角色相关的极度耗竭感、与子女的情感疏远感、父母角色的无效能感等组成的三维独特综合征。与普通儿童父母相比,特殊儿童父母养育倦怠水平较高,养育倦怠降低了特殊儿童父母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及养育质量。针对特殊儿童父母的养育倦怠,文章从社会支持、心理咨询、精准服务和积极情绪培养四个维度梳理了相关干预研究,建议要从加强对特殊儿童父母养育倦怠的本土化研究以及构建特殊儿童父母养育倦怠的多维支持体系等方面重视特殊儿童父母的养育倦怠问题。
关键词:
养育倦怠 特殊儿童父母 养育压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玉环 尚继霞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执行的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养育目标与父母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多重对应关系。根据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各养育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将养育目标分为传统型养育目标、经济型养育目标和新型养育目标。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家庭养育目标越偏离传统型目标和经济型目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家庭养育目标越偏离新型目标,但是当父母受教育程度达到专科及以上时,则不再影响家庭养育目标的选择。根据结论,建议增加中低学历人群的教育投入,促进中国家庭养育目标向更高层次转变。
关键词:
养育目标 受教育程度 对应分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宫秀丽 刘长城 魏晓娟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济南、青岛两地的7所初级中学抽取学生897人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儿童权利意识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结果如下:(1)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行为倾向均具有显著影响。(2)在农村,中等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情感得分显著高于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情感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情感得分越高;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权利行为倾向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具有更强的权利行为倾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小菊 周绮云 茹秀华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家庭结构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防御机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对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家庭教养因子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家庭结构和不同性别子女,父亲的教养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母亲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维度,仅性别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防御机制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结构家庭,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子女的不成熟防御机制有显著影响。在正常结构家庭中,母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对子女的成熟防御机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特殊结构家庭中,父亲的拒绝、否认对子女的成熟防御机制有预测作用。在正常结构家庭中,母亲的拒绝否认对中间型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玲晓 张丽娅 常淑敏
本研究以490名九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学习投入量表、父母教育期望量表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其进行测查,综合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教养行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期望、父母积极教养行为、父母消极教养行为和学习投入间相关均显著。(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学习投入的路径有四条: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教育期望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积极教养行为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积极教养行为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消极教养行为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3)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教养行为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习投入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侯雨佳 颜廷睿
本研究以生态系统理论和父母倦怠理论模型为基础,考察养育倦怠和心理控制在养育完美主义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问题行为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对江苏、湖北两省的304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完美担忧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内化问题行为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完美努力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父母养育倦怠的中介作用显著,完美努力与完美担忧均通过提高养育倦怠而间接增加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出现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可能性;(3)养育倦怠和心理控制在完美努力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间的链式中介路径显著,且养育倦怠和心理控制能遮掩完美努力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这些结果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维 于志涛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本文从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该领域内研究的新进展:(1)研究范式从亲子单向决定观向亲子系统观转变;(2)研究方法从传统单一化向现代综合化转变;(3)研究内容从单纯类型化影响研究向影响教养方式的多因素研究转变;(4)研究重心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并就这些转变和已有研究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前景展望。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研究 进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志宏 夏咏荷 张莉
文章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低龄老年父母家庭的代际支持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如下特点:(1)在代际经济支持上,子女给父母钱的比例和数量均超过老年父母给他们钱的比例和数量,独生子女与老年父母之间的代际经济支持比多子女更加均衡;(2)在家务代际支持上,独生子女及老年父母对对方的支持都比多子女多,但独生子女及老年父母间的交换更加均衡;(3)在精神慰藉方面,独生子女老年父母感到子女亲近的比例高于多子女老年父母;(4)独生子女内部,在经济和精神支持上,独生子和独生女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但代际劳务支持上有显著差异;(5)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家庭代际支持受独生子女状况和代际关系的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万莉莉 张福娟
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缺陷感量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听障初中生自尊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教养方式对听障初中生自尊水平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教养方式则有极其显著的消极影响。在听障初中生一些群体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听障初中生自尊水平的影响作用和预测效果存在差异。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来看,父母某些消极教养方式对听障初中生自尊水平的影响作用更明显。本研究还提出有关建议,为听障初中生的父母教养子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听力障碍 初中生 教养方式 自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孟祥红,刘玉良
The resul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survey shows that there is difference of scale of defense mechanism between university student groups and difference of teaching method between male students' parents and female students' parents. All these impact strongly the defense method of university students.
关键词:
大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防御方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菁
采用EPQ成年人量表及EMBU量表对青少年罪犯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罪犯人格表现特殊,其父母教养方式与全国常模组表现有所不同,其中的相关因素对人格中的神经质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表明青少年罪犯的人格形成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关键词:
青少年罪犯 人格特征 父母教养方式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林园 周佳莹 周楠 高诗晴 李蓓蕾
父母冲突会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适应带来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近年来旨在改善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的父母冲突干预方案也越来越多。国内外相关的父母冲突干预方案大致可以分为针对离婚夫妻的干预项目和针对完整家庭的干预项目。这些干预方案有的侧重于说教和信息分享,有的侧重于技能训练;有的关注夫妻沟通和冲突解决,有的则关注父母共同养育。总体来说现有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但部分方案的研究设计仍不够严谨,或对方案如何起效缺少深入探讨。未来,我国的父母冲突干预研究可以开发更适用于中国家庭的干预方案,探索和开展对离异家庭的父母冲突预防性干预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更系统地探讨父母冲突干预方案的效果、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保中 张月云 李建新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所收集的10~15岁青少年样本,本文考察了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教育期望"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城乡差异。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都通过父母参与这条路径间接作用于子女对自身的教育期望。分城乡来看,本文所关注的父母参与的两个维度——学业期待和日常关怀——有效解释了城市家庭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而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参与也部分解释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本文还对父母参与在城乡样本中差异化的中介作用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