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29)
- 2023(2486)
- 2022(2061)
- 2021(1919)
- 2020(1656)
- 2019(3724)
- 2018(3513)
- 2017(6488)
- 2016(3670)
- 2015(4146)
- 2014(3881)
- 2013(3860)
- 2012(3759)
- 2011(3575)
- 2010(3557)
- 2009(3193)
- 2008(3085)
- 2007(2903)
- 2006(2769)
- 2005(2592)
- 学科
- 济(12194)
- 经济(12167)
- 管理(10695)
- 业(9137)
- 企(7860)
- 企业(7860)
- 方法(5411)
- 学(4971)
- 数学(4526)
- 数学方法(4450)
- 中国(4017)
- 财(3734)
- 农(3112)
- 制(2794)
- 业经(2781)
- 教育(2664)
- 理论(2528)
- 技术(2331)
- 贸(2268)
- 贸易(2267)
- 易(2200)
- 务(2163)
- 财务(2162)
- 财务管理(2154)
- 融(2105)
- 金融(2105)
- 农业(2075)
- 企业财务(2067)
- 银(2016)
- 体(2011)
- 机构
- 大学(56032)
- 学院(52908)
- 研究(23263)
- 济(19039)
- 经济(18562)
- 管理(17395)
- 科学(16612)
- 中国(16149)
- 理学(15222)
- 理学院(14894)
- 农(14789)
- 管理学(14412)
- 管理学院(14305)
- 所(13384)
- 京(13270)
- 研究所(12354)
- 农业(12122)
- 业大(11017)
- 中心(9823)
- 江(8858)
- 财(8614)
- 北京(8576)
- 范(8540)
- 院(8503)
- 师范(8339)
- 省(8150)
- 室(7803)
- 农业大学(7678)
- 教育(7562)
- 业(7048)
共检索到85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向伟 肖汉仕 王玉龙
目的:探讨父母关爱缺乏与留守青少年自伤之间的关系机制。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父母关爱缺乏问卷、消极情绪量表和学校联结量表测量633名留守青少年。结果:①父母关爱缺乏对留守青少年自伤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②消极情绪在父母关爱缺乏与留守青少年自伤之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③学校联结对消极情绪的中介效应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父母关爱缺乏通过消极情绪的中介和学校联结的调节对留守青少年的自伤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桑晔 陈祉妍 鲍文韬 刘洪波
目的:考察父母的特质元情绪与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及父母元情绪理念的中介作用。方法:对医务人员及子女各306人进行问卷调查,特质元情绪、父母元情绪理念由医务人员报告,情绪调节策略由子女报告。结果:①父母的特质元情绪、元情绪理念与儿童情绪调节策略两两之间显著相关。②教导型和摒除型的父母元情绪理念在父母的特质元情绪(情绪恢复)与儿童情绪调节策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在父母的特质元情绪(情绪恢复)与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中,教导型和摒除型的父母元情绪理念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
特质元情绪 元情绪理念 情绪调节策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彩娜 王彩云 钟娇 张晓玲
采用一般依恋问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与孤独量表调查了775名中学生的依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和消极情绪的现状及其关系。结果发现:(1)中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依恋、消极情绪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依恋的自我模型不仅能直接预测消极情绪,还可通过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和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间接预测消极情绪;依恋的他人模型不仅能直接预测消极情绪,还可通过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间接预测消极情绪。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在依恋和消极情绪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鸿飞 杨玉川 董妍 臧虹
基于认知-情境理论、溢出效应和控制-价值理论,对854名中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探究父母冲突对学业情绪的影响,以及学生感知父母冲突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父母冲突显著负向预测学生的学业高兴情绪,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业焦虑情绪。学生感知父母冲突在父母冲突与学业高兴之间起中介作用;学生感知父母冲突在父母冲突与学业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提示可以通过降低父母冲突发生的频率,减少学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业高兴情绪,缓解学生的学业焦虑情绪,减少家庭不良环境对学生学业情况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父母冲突 学业情绪 学业高兴 学业焦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钟奇 刘国雄 王鸢清
采用鲍姆林德教养方式调查表、班杜拉道德推脱问卷和Zoll共情问卷探讨了512名普通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道德推脱、共情水平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初中升入高中,中学生报告的父母要求、关怀程度都出现显著下降,而道德推脱水平则显著上升,其认知共情有明显提高、情感共情并无变化。中介作用分析显示,父母对青少年的关怀程度以青少年的情感共情为部分中介,影响青少年的道德推脱。这些结果充分显示出情感与关怀、而非认知与要求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道德推脱 教养方式 共情 青少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侯金芹
读写困难是一种较常见的表现为阅读、书写能力缺陷的神经综合症,是学生成绩欠佳的主要原因。读写困难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会衍生出情绪与行为问题。青岛市黄岛区的549名小学生参与了此次调查,结果发现读写困难学生的抑郁情绪和问题行为显著高于普通学生,亲社会行为显著低于普通学生。同时,读写困难也会通过降低父母的教养满意度和效能感的方式间接影响情绪和行为。
关键词:
读写困难 抑郁情绪 问题行为 教养方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景欣 孙萍 丁彬彬 刘萌
采用父母支持、自尊和生活目的感量表对444名服刑青少年进行测评,探讨父亲支持、母亲支持对服刑青少年生活目的感的预测作用,并检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父亲支持、母亲支持能够显著正向地预测服刑青少年的生活目的感;(2)自尊水平越高,服刑青少年的生活目的感越高;(3)自尊在父亲支持与服刑青少年生活目的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母亲支持与服刑青少年生活目的感之间则不存在中介作用。这表明,父亲支持、母亲支持均为服刑青少年发展生活目的感的重要资源,但是对青少年生活目的感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关键词:
父母支持 自尊 生活目的感 服刑青少年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保中 张月云 李建新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所收集的10~15岁青少年样本,本文考察了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教育期望"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城乡差异。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都通过父母参与这条路径间接作用于子女对自身的教育期望。分城乡来看,本文所关注的父母参与的两个维度——学业期待和日常关怀——有效解释了城市家庭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而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参与也部分解释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本文还对父母参与在城乡样本中差异化的中介作用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邵景进 李丹 郭芳 武盼盼 张大均
为考察不同类型的父母教育卷入对流动儿童学业成绩和情绪适应的影响,以及自主感和能力感可能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调查了631名流动儿童。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父母的智力卷入和情感卷入显著低于城市儿童父母,但父母行为管理卷入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父亲受教育水平、母亲受教育水平和儿童年龄段等可以显著预测流动儿童父母教育卷入程度;(2)父母智力卷入、行为管理和情感卷入与流动儿童学业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父母智力卷入和情感卷入与流动儿童情绪适应呈显著的负相关;(3)自主感和能力感在父母教育卷入和流动儿童学业成绩和情绪适应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自主感还通过能力感而起间接作用,因父母教育卷入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父母教育卷入 自主感 能力感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林园 周佳莹 周楠 高诗晴 李蓓蕾
父母冲突会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适应带来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近年来旨在改善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的父母冲突干预方案也越来越多。国内外相关的父母冲突干预方案大致可以分为针对离婚夫妻的干预项目和针对完整家庭的干预项目。这些干预方案有的侧重于说教和信息分享,有的侧重于技能训练;有的关注夫妻沟通和冲突解决,有的则关注父母共同养育。总体来说现有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但部分方案的研究设计仍不够严谨,或对方案如何起效缺少深入探讨。未来,我国的父母冲突干预研究可以开发更适用于中国家庭的干预方案,探索和开展对离异家庭的父母冲突预防性干预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更系统地探讨父母冲突干预方案的效果、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庆华 杨航 刘方琛 李姗泽
为系统考察父母教育期望与留守儿童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在其中的双重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育期望问卷、自我教育期望问卷、父母教育卷入问卷以及学习投入问卷,对我国河南、四川、贵州、山西等地1535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知觉到的父母教育期望、自我教育期望、父母教育卷入和学习投入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2)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父母教育卷入与自我教育期望在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之间起到双重中介作用。因此,父母教育期望既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又通过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的中介作用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武玮 李佳丽
探索影响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因素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使用似不相关回归(SUR)分析父母参与对本地和流动青少年认知能力、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亲子沟通、父母监督和家校联系显著影响青少年发展,家庭间联系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二,亲子沟通和家校联系对本地和流动青少年的影响存在差异。第三,父母参与可以通过改变子女和父母的未来信心间接影响青少年发展。因此,应充分发挥学校在父母参与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向弱势家庭尤其是流动家庭提供教育补偿计划,并努力完善配套改革以提升青少年和父母的未来信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雄鹰 韩欣谕 孙瑾
父母心理控制是父母教养方式的构成部分,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有重要影响。研究通过父母心理控制问卷、人际适应问卷、情绪管理问卷对824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心理控制、情绪管理与人际适应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情绪管理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大学生人际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父母心理控制 人际适应 情绪管理 大学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林园 刘丹 徐洁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中学768名学生为被试,探讨父母监控与青少年自我控制的关系,同时考察父母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总体处于较好水平,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比高中生更好。(2)父亲、母亲监控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母亲行为和心理监控水平均高于父亲;父亲行为监控在子女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父亲对男孩的行为监控水平高于女孩;父、母行为监控在子女年级上有显著差异,父亲和母亲对初中生的行为监控高于高中生。(3)父、母自我控制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母亲自我控制能力高于父亲自我控制能力;父、母亲自我控制能力在子女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的父母自我控制能力高于高中生父母自我控制能力。(4)父母行为监控、父母自我控制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父母心理监控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呈显著负相关。(5)父母监控、父母自我控制对青少年自我控制的预测关系强弱依次为,母亲自我控制、母亲行为监控、父亲自我控制。父亲自我控制对父亲监控与青少年自我控制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父母监控 行为监控 心理监控 自我控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鲁明辉 史可欣 庞飞帆 石梦良
本研究采用标准量表对308名孤独症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并分析了情绪教导和感知积极贡献在父母积极思维和儿童情绪行为问题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父母积极思维可显著预测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2)父母情绪教导、父母感知积极贡献均在父母积极思维和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父母情绪教导和父母感知积极贡献在父母积极思维与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