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07)
- 2023(3214)
- 2022(2624)
- 2021(2678)
- 2020(2043)
- 2019(4821)
- 2018(4840)
- 2017(7000)
- 2016(4952)
- 2015(5669)
- 2014(5722)
- 2013(4553)
- 2012(4322)
- 2011(3960)
- 2010(4318)
- 2009(3525)
- 2008(3370)
- 2007(3201)
- 2006(2961)
- 2005(2764)
- 学科
- 教育(18516)
- 中国(10191)
- 济(7371)
- 经济(7350)
- 业(5891)
- 理论(5802)
- 教学(5374)
- 管理(5329)
- 学(4392)
- 企(4350)
- 企业(4350)
- 发(3948)
- 发展(3701)
- 展(3579)
- 农(3403)
- 革(3257)
- 改革(3172)
- 研究(3112)
- 思想(3066)
- 高等(3058)
- 政治(2969)
- 技术(2896)
- 教育改革(2818)
- 思想政治(2770)
- 政治教育(2770)
- 治教(2770)
- 德育(2742)
- 学校(2583)
- 学法(2378)
- 教学法(2378)
- 机构
- 大学(60438)
- 学院(54426)
- 教育(26639)
- 研究(24464)
- 范(19906)
- 师范(19854)
- 师范大学(16804)
- 京(15069)
- 济(14089)
- 经济(13512)
- 科学(13484)
- 管理(13424)
- 所(11803)
- 理学(11448)
- 理学院(11100)
- 研究所(10840)
- 职业(10754)
- 北京(10683)
- 管理学(10657)
- 中国(10656)
- 管理学院(10519)
- 教育学(10512)
- 技术(10351)
- 江(9780)
- 中心(9668)
- 院(8734)
- 教育学院(7662)
- 州(7365)
- 职业技术(7342)
- 研究院(7278)
共检索到96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申素平
父母与国家都对儿童的教育享有权利,但又有所区分。父母教育权的内容既及于家庭教育,也及于学校教育,包括教育选择权和学校参与权。承认并扩大父母的教育权已得到各国、地区及国际法的重视,也亟需我国教育立法的正面回应。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袁梦 郑筱婷
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村居民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父母外出对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是否有不利影响?本文利用CFPS2010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父母外出对农村儿童教育获得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父母均在家的农村儿童相比,"仅父亲外出"显著改善了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而"仅母亲外出"和"父母均外出"对农村儿童教育获得的影响均不显著;"父亲因务工外出"通过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可以改善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而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母亲因务工外出"会有利于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外出务工 农村儿童 教育获得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继红 徐宁吟
伴随中国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导致的留守儿童规模不断扩大,城乡留守儿童的健康与教育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运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19972011年六轮家庭数据,研究了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和受教育情况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影响的城乡差异。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文章运用工具变量法构建了内生处理效应模型。主要结论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尤以农村儿童突出;对儿童身高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尤以城市儿童突出;对儿童体重产生显著改善作用,超重减少,尤以农村
关键词:
父母外出务工 留守儿童 健康 教育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孟祥丹
本文从外出务工父母这一独特视角出发认识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发现,外出务工父母往往只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而忽视其内心情感;外出务工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表示很了解子女心事的外出务工父母比例不高;从表面上看,打电话是处理亲子之间情感问题的"理想"办法,但这种沟通媒介实际上无法实现给留守儿童以关爱的作用;外出务工父母希望内部群体(例如自家人、亲戚)多给留守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外部群体(尤指学校)多提供学习方面的支持;此外,外出务工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关键词:
外出务工父母 留守儿童 社会支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庆华 杨航 刘方琛 李姗泽
为系统考察父母教育期望与留守儿童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在其中的双重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育期望问卷、自我教育期望问卷、父母教育卷入问卷以及学习投入问卷,对我国河南、四川、贵州、山西等地1535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知觉到的父母教育期望、自我教育期望、父母教育卷入和学习投入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2)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父母教育卷入与自我教育期望在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之间起到双重中介作用。因此,父母教育期望既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又通过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的中介作用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苏华山 吕文慧 黄姗姗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和2014年的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了因父母外出所导致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健康差异。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健康水平显著地低于非留守儿童,表明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健康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父母同时外出对留守儿童健康的负面影响是显著的,而父亲或母亲单方外出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过对比发现,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负面影响明显超过对城镇留守儿童的影响,对6岁及以下留守儿童健康的负面影响明显超过对6岁以上留守儿童的影响。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健康 倾向得分匹配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林园 周佳莹 周楠 高诗晴 李蓓蕾
父母冲突会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适应带来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近年来旨在改善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的父母冲突干预方案也越来越多。国内外相关的父母冲突干预方案大致可以分为针对离婚夫妻的干预项目和针对完整家庭的干预项目。这些干预方案有的侧重于说教和信息分享,有的侧重于技能训练;有的关注夫妻沟通和冲突解决,有的则关注父母共同养育。总体来说现有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但部分方案的研究设计仍不够严谨,或对方案如何起效缺少深入探讨。未来,我国的父母冲突干预研究可以开发更适用于中国家庭的干预方案,探索和开展对离异家庭的父母冲突预防性干预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更系统地探讨父母冲突干预方案的效果、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段颀 刘冲 钱留杰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法构建计量模型,就我国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基础教育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的学习成绩具有负面影响,且在初中及以上学生群体中更为显著。在使用不同的匹配方式和剔除回迁样本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我们进一步发现影响渠道可能有三个方面:一、父母外出务工会减少子女假期上补习班的频率,使得子女丧失更多的学习机会。二、平均而言,留守儿童父母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父母更不重视教育。三、父母外出务工会增加子女使用手机的频率,使子女的学习精力更容易被分散,从而对子女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外出务工 留守儿童 基础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嘉 张海峰 姚先国
父母外出务工引发的照料缺失会如何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不同于以往文献只分析留守儿童在某一调查时点上的短期教育情况,本文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不仅考察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照料缺失对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短期影响;并且首次考察了少儿时期的留守经历对儿童教育发展的长期乃至终身教育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父母外出务工引致的照料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在家庭沟通、家庭关怀、学习监督检查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少儿时期缺少父母照料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了显著的长期负向影响,并且留守儿童群体内部因为照料缺失类型的不同其教育发展也存在差异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全礼 王琦 葛康美 周旭 讷蕾蕾 韩冰
用问卷法对全国32所培智学校的1510名智力障碍儿童父母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具体教育方法的认知是正确的,表现为父母觉得不要由着孩子、夫妻的教育意见应该一致,觉得应该多用表扬、鼓励,少用批评、骂人和打人的方法。但大多数父母对孩子未来独立生活和工作的期望过低,对智障儿童的行为、言语、动作和写字指导等方面的认知不正确,反映出智障儿童父母缺乏对孩子身心特点的正确认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竹贤 张骁鸣
文章以亲子旅游中围绕“乖小孩”展开的社会话语为切入点,以亲子互动过程为考察重心,探究亲子旅游体验与教育之间的实际关联。文章借鉴了教育现象学理论,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和焦点访谈的调研方法,结合儿童绘画和作文、照片以及父母提供的朋友圈图文等材料,将亲子旅游中的基本行为互动结构梳理为:“好父母”的“轻学校”“见世面”“尊喜好”等行动以及“乖小孩”的“不乱跑”“敞开玩”“玩中学”“好状态”“给面子”等表现。由此进一步指出,亲子旅游中围绕儿童教育的核心互动形式——“双向性”情感互动,它既是实现儿童教育目标的手段,也理应成为教育目标之一。这种亲子旅游中“双向性”情感互动的意义首先在于,“乖小孩”与“好父母”在旅游语境中有机会更充分地表达差异化的诉求,突破日常生活互动中的惯例化与模糊性。其次,亲子间“双向性”情感互动的意义还在于,它揭示了以共同成长为要义的亲子教育的实质内涵。研究从“乖小孩”这一日常话语作为切入点的方法路径选择,有利于凸显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表象背后容易被忽视的教育意义;而对亲子旅游互动的“双向性”特征的强调,有利于将亲子旅游从一般性的“儿童教育”推进到富含情感意蕴的“亲子教育”,并为亲子旅游与教育的结合发展提供明确的实践参考。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畅 伍新春 邹盛奇
协同教养指在教养儿童的过程中,家庭中多名承担教养责任的成人相互协作所构成的联盟。在双亲家庭中,第一个孩子降生后,父母子系统从夫妻子系统中分化出来,形成父母协同教养关系。之后随着儿童的不断成熟,父母协同教养关系在婴儿期、学步期、童年期、青少年期虽然表现出不同特点,但对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均具有独特的贡献,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能从良好的协同教养关系中获益。未来研究可关注协同教养的稳定性、协同教养关系的扩展、协同教养与儿童发展的追踪研究等重要议题。
关键词:
协同教养 儿童发展 家庭系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敬忠 王伊欢 张克云 陆继霞
本文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这一宏观背景,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0个农村社区中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情感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微观社会学研究。研究发现,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稀少的联系很难弥补留守儿童关爱的缺失,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性格成长由此受到了很大影响。进而并从监护人、学校和社区的角度出发提出建议。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情感生活 监护人 外出务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雷秀雅 杨振 刘愫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父母教养效能感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影响。研究选取了生活在北京地区的9-16岁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87组(儿童+父亲和母亲)为访谈、问卷调查和观察的研究对象。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效能感基本上可以划分为成熟型、一般型和放弃型等三种类型,父母的教养效能感与患儿的康复之间具有明显的关联;父母教养效能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母亲的教养效能感一般高于父亲;受教育程度对父母教养效能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结论,高父母教养效能感是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必要条件之一。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父母教养效能感 康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波 王倩
养育倦怠是父母长期置身于养育压力下所形成的由与父母角色相关的极度耗竭感、与子女的情感疏远感、父母角色的无效能感等组成的三维独特综合征。与普通儿童父母相比,特殊儿童父母养育倦怠水平较高,养育倦怠降低了特殊儿童父母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及养育质量。针对特殊儿童父母的养育倦怠,文章从社会支持、心理咨询、精准服务和积极情绪培养四个维度梳理了相关干预研究,建议要从加强对特殊儿童父母养育倦怠的本土化研究以及构建特殊儿童父母养育倦怠的多维支持体系等方面重视特殊儿童父母的养育倦怠问题。
关键词:
养育倦怠 特殊儿童父母 养育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