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1)
2023(11440)
2022(9951)
2021(9357)
2020(8285)
2019(19086)
2018(19021)
2017(36535)
2016(20131)
2015(23464)
2014(23663)
2013(22941)
2012(21274)
2011(19181)
2010(18947)
2009(17552)
2008(17185)
2007(15406)
2006(12865)
2005(11245)
作者
(56748)
(47847)
(47847)
(45704)
(30500)
(23174)
(22055)
(18873)
(18242)
(17143)
(16327)
(16027)
(15072)
(14983)
(14937)
(14913)
(14648)
(14176)
(13812)
(13789)
(11773)
(11694)
(11655)
(10969)
(10837)
(10758)
(10729)
(10543)
(9740)
(9636)
学科
(84801)
经济(84719)
管理(56584)
(54958)
方法(46329)
(43964)
企业(43964)
数学(42224)
数学方法(41734)
(22574)
(22202)
中国(20719)
地方(17178)
(16171)
贸易(16169)
业经(16163)
(15647)
农业(15327)
(15016)
(14500)
财务(14459)
财务管理(14423)
企业财务(13728)
(13469)
理论(12955)
(11930)
环境(11597)
(11569)
金融(11565)
技术(11555)
机构
大学(290388)
学院(286109)
(116495)
经济(114156)
管理(112848)
理学(98789)
理学院(97700)
管理学(95812)
管理学院(95298)
研究(89769)
中国(66391)
(59483)
科学(54826)
(52181)
(46829)
(44237)
中心(43911)
财经(43139)
业大(43003)
(42013)
研究所(40403)
(39265)
(39135)
师范(38758)
农业(37048)
北京(36966)
经济学(36379)
(33649)
经济学院(33304)
(32261)
基金
项目(197134)
科学(155825)
研究(143744)
基金(143486)
(123981)
国家(122914)
科学基金(106517)
社会(90942)
社会科(86195)
社会科学(86171)
(77480)
基金项目(76154)
自然(69804)
教育(69798)
自然科(68224)
自然科学(68206)
自然科学基金(66997)
(65626)
资助(59953)
编号(58942)
成果(47511)
(45064)
重点(44253)
(41517)
(41024)
课题(40767)
大学(39553)
教育部(39116)
科研(38655)
创新(38145)
期刊
(118193)
经济(118193)
研究(80553)
中国(51837)
学报(44310)
(41016)
(40619)
科学(39605)
管理(38100)
教育(37777)
大学(34795)
学学(31592)
农业(27584)
技术(25747)
(23883)
金融(23883)
财经(21249)
业经(20010)
经济研究(19361)
(18137)
统计(16020)
问题(15921)
(15004)
(14488)
图书(14090)
技术经济(14024)
商业(13949)
(13490)
决策(13139)
理论(13042)
共检索到406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梁前德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社会化的过程中,其消费行为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依据调查资料、运用统计方法,证明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水平与其父亲从业状况显著相关;在控制经济变量的条件下,这种关系依然存在。其中,父亲为农民和农民工的大学生消费支出水平最低,群体内的差异较小;父亲为领导干部的大学生消费支出水平最高,群体内的差异较大。大学生的精神消费有两种不同特征,社会交往性的吃请消费有相同倾向,个人享用性的观光消费与其父亲从业状况相关。不论大学生的一般消费心态还是衣着消费心态,均与父亲从业状况相关。由此需要我们深入认识大学生的消费角色,切实解决他们消费中的问题和困难。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梁前德  
大学生消费看起来是一个生活问题,但从人生的成长过程研究,则涉及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问题。大学生虽然进入了高校的集体生活圈,由于消费惰性的延续,仍会受到父母及其家庭环境的影响。依据调查资料,运用统计方法,证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其消费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控制经济变量的条件下,这种关系仍然存在。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保证贫困生正常消费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前德  
在校大学生离开家庭、进入了高校,生活在一个新的群体和新的环境之中,过去的被动消费变成了现在主动消费,那么,他们的现实消费是否还与家庭居住环境相关呢?文章依据调查资料,运用统计方法,证明大学生的家庭居住环境与其消费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控制经济变量的条件下,这种关系基本存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梁前德  沈红  
消费与人终生为伴,消费常说常新,社会的发展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作为一个消费者,如何做到理性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正处于人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年大学生更是如此。色彩斑斓的消费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孔颖  王庆如  
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期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其消费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却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盲目,缺乏理性,消费思想不成熟,没有理财意识,畸形的消费结构不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促进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合理消费、全面发展的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冬霞  林小荣  林春暖  
作者在对粤东地区五院校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是粤东地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男女、本专科的差异上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在城乡、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则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晓飞  
伴随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低碳消费的重视度也逐渐提升,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与消费的主力军,对低碳消费的认识和践行度备受瞩目。文章以6所在京高校在校生为调查样本,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和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影响大学生低碳消费的7个主要因素。并且针对主要因素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从而加强对大学生低碳产品消费认识的宣传和低碳产品消费行为引导,促进低碳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江帆  王齐  
本文对大学生消费状况作了抽样调查,获得了大学生消费支出及影响消费支出的相关变量的样本数据,并据此进行了横截面分析。在综合考虑了各个因素之后,发现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之外的其他实际因素对于大学生消费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宋娟  
高校心理咨询发现,大学生的爱情态度,受到来自其家庭和社会的多重影响,具体而言:父亲在位各维度与大学生爱情态度普遍相关,而与父亲的身体互动、对父亲的信念、父亲与祖父的关系,以及母亲与外祖父的关系等因子,则对大学生的爱情态度有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尚航  张德祥  
大学生学业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学业发展与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我国56所高校的7 198名在校本科生进行学业指导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学业指导工作还未能引起我国高校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学业指导的专业化、规范化、多样化等程度明显不够,大学生对高校的学业指导工作总体满意度不高,大学生学业指导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当前我国高校应尽快建立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以更好地保障与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学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淑萍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研究发现:多数大学生的精神信仰是科学的、合理的,他们能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看待现实社会、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及模糊的倾向,不够关心国家政治等问题。文章提出: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力度,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密切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以人为本强化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塑造大学生的健康政治人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吕秀云  王增清  龚景兴  吕元康  丁兰兰  
本文对华东师大、同济大学、湖州师院三所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状况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用Excel建立原始数据文档,采用SPSS V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就统计结果分析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展基  陈建平  
本文在对广东某农业大学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学风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汉清  况志华  王庆生  居里锴  
对江苏地区426名大学生的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大学生的智力水平达到极优秀,但是在创造力倾向上则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中国大学生在文、理、工三学科之间,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在创造力倾向上,都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学科内部,文科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差异明显大于理、工科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教育,虽然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文化除外)没有明显提高,但是他们之间的差异明显缩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边文霞  
在对高考弃考现象分析和对学习能力、就业质量概念界定基础上,通过对72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得出课程学习比较困难和比较容易的专业较好就业,反之则不太容易;大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文艺活动通告"和"学术讲座",最喜欢的学习模式为"个人自主学习"与"体验式学习",最不喜欢的是"问题式学习模式";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们更愿意表现出"学习坚韧、学习兴趣、知识拓展、学习团队"四方面,而他们对就业质量偏差性认识主要体现在"晋升机会、工作收入、职业发展前景"三方面。最后,据此提出在校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