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1)
- 2023(4422)
- 2022(3618)
- 2021(3617)
- 2020(2860)
- 2019(6708)
- 2018(6865)
- 2017(10891)
- 2016(7534)
- 2015(8541)
- 2014(8790)
- 2013(7914)
- 2012(7638)
- 2011(7217)
- 2010(7532)
- 2009(6666)
- 2008(6773)
- 2007(6268)
- 2006(5741)
- 2005(5313)
- 学科
- 教育(19188)
- 济(18841)
- 经济(18813)
- 管理(12205)
- 中国(11871)
- 业(10366)
- 学(9816)
- 理论(8598)
- 企(8037)
- 企业(8037)
- 方法(7755)
- 教学(6262)
- 数学(6079)
- 数学方法(5888)
- 农(5603)
- 发(5108)
- 财(4665)
- 发展(4475)
- 展(4353)
- 研究(3926)
- 业经(3890)
- 技术(3817)
- 农业(3732)
- 思想(3677)
- 和(3606)
- 制(3533)
- 革(3495)
- 地方(3470)
- 融(3314)
- 金融(3313)
- 机构
- 大学(107424)
- 学院(99618)
- 研究(42286)
- 教育(29921)
- 济(29282)
- 经济(28342)
- 管理(27442)
- 科学(26760)
- 范(26310)
- 师范(26127)
- 京(25302)
- 中国(23792)
- 理学(23501)
- 理学院(22970)
- 所(22480)
- 管理学(22134)
- 管理学院(21919)
- 师范大学(21840)
- 研究所(20763)
- 江(17498)
- 北京(17027)
- 农(16949)
- 中心(16786)
- 技术(15177)
- 院(15050)
- 财(14729)
- 业大(14155)
- 农业(13461)
- 州(13402)
- 职业(12740)
- 基金
- 项目(62959)
- 研究(51340)
- 科学(50230)
- 基金(41868)
- 家(37306)
- 国家(36866)
- 教育(32493)
- 科学基金(29192)
- 社会(28619)
- 社会科(26650)
- 社会科学(26643)
- 省(24972)
- 划(24646)
- 编号(22976)
- 成果(22936)
- 基金项目(20820)
- 课题(20069)
- 自然(17983)
- 自然科(17556)
- 自然科学(17547)
- 资助(17264)
- 自然科学基金(17227)
- 年(16727)
- 重点(16448)
- 部(15836)
- 发(14793)
- 规划(14583)
- 性(13995)
- 教育部(13854)
- 项目编号(13477)
共检索到161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檀传宝
仁爱、关怀等教育爱的理论解释与有效实现,一直是困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大难题。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以及当代关怀教育理论代表人物诺丁斯(Noddings,N.),无疑都是这一领域最重要的言说者,虽然一中一西、一古一今的两位思想家在时空上相距甚远,孔子的语录体与诺丁斯体系化的现代学术话语表达风格迥异,他们的思想体系与
关键词:
诺丁斯 关系性 道德实践 关心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苏静
儒家的仁爱教育和诺丁斯的关怀教育在精神实质和教育理念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如都把情感作为道德的基础,重视情感教育;均视家庭教育为教育的起点。但两者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如仁爱作为个体美德与关怀作为关系美德之不同;重责任教育与重权利教育之不同;培养男性为主的君子与培养两性平等的关怀者之不同。仁爱教育与关怀教育之比较,不仅有利于解释仁爱教育的现代化内涵,而且也能充实关怀教育思想。
关键词:
仁爱 关怀 仁爱教育 关怀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关若村 于秀丽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出现于历史的同一时期,来自于东方和西方的大教育家、思想家,他们都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做出了贡献。文章从对他们所处时代背景的分析,对两者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对象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带给我们对于当代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孔子 苏格拉底 教育思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晶晶 朱小蔓
当代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基于西方关怀伦理的思想传统,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诺丁斯的关怀所具有的具体性、个体性、主体间性等特征彰显了鲜明的时代个性。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以身作则、对话、实践和认可。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就要尊重并合理引导生命的个性、差异性;即便每个人都实现了最好的自我,差异仍然难免。
关键词:
诺丁斯 关怀 道德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保华 杨晨
诺丁斯是关怀伦理学和关怀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基于对传统人文教育的批判性分析,诺丁斯主张课程与教学必须以关怀为核心重新组织,这为我们重新理解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的本质在于关系型关怀;教学方式的实质是为学生的学习建构新的意义而非知识的传递;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要超越学科知识;教学评价不是通过考试、分数控制学生的手段,而是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解放性力量。
关键词:
诺丁斯 关怀教育 教学论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晓玲 邹春梅 黄新平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孔子及其儒家学派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孔子"仁"的伦理思想的分析,揭示"仁"的文化底蕴及实现"仁"的内涵的途径,指明"仁"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对当代社会、尤其是在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形势下的人文环境有极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孔子 仁 伦理 教育思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东杰夫
孔子与亚氏关于"中"的思想是东西方人异曲同工的思想产物,二者几乎产生于相同的历史时期,虽然二者对"中"的界定和阐述不同,但目的相同,并且在理性精神和思想方法方面都有大同小异之处。与此同时,孔子和亚氏的思想对东西方人们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模式也产生了影响,并且对世界文化的推进也起到了影响性的作用。时至今日,二者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并且对时下人们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给出了一种恰当的处理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振娟
孔子的生命思想从其"天生万物"的本体论观点出发,关爱自然生命的存在,追求社会生命的价值,崇尚积极的生命态度。在当今功利主义思想盛行、工具理性充斥教育领域、生命现象屡遭异化的背景下,重新挖掘与探索孔子生命思想的内涵,对于当代的生命教育有着积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价值。珍爱自己及他人的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追求、树立积极进取的生命态度,是孔子的生命思想给当代教育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
孔子 生命思想 生命教育 教育价值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澜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毕生以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为己任,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目睹社会处在大动荡、大分化、大组合之中,他满怀修齐治平的理想,鼓吹仁义,推行礼教,一面深入实际作社会调查,一面培养推行理想的政治人才,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因而形成了他二重性的理论素养、政治主张和生活作风。他的学说与事业闻名世界,本人被誉"圣人"。然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高喊打倒"孔家店",到"文革"至于极点,对孔子的评价其实各执一端。按历史唯物论试图实事求是地辩证孔子的思想核心,还其本来面目,以此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孔子 仁道 克己复礼 三纲五常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莉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以关怀伦理学为基础,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现代社会深受传统儒家伦理的影响,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与儒家伦理相契,但并不完全适应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需求,受儒家伦理影响的中国现代社会和学校道德教育恰恰缺失的是以正义伦理为基础的道德理论。
关键词:
关怀伦理 道德教育 儒家伦理 正义伦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兴国
陈桂生先生所著《孔子授业研究》以孔子授业为研究对象,把《论语》看作是有关孔子教育实践的记录,即通过语言来显现的教育实践(授业)。为把握孔子如何授业这一问题,《孔子授业研究》主要是从语境而不是从语义出发,来理解孔子授业的意图。《孔子授业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开创性工作主要表现为:在研究对象上,《孔子授业研究》将孔子授业行为而不是孔子教育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取向上,"历史"的研究与"哲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力图把孔子的授业行动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来理解孔子授业的意图,以回归我国教育文化的源头。在研究方法上,文本分析与语境分析相互支撑。
关键词:
陈桂生 孔子 授业研究 方法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惠民
我国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是终身教育思想最早的论述者,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尔·郎格朗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使人们开始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探讨教育。从时间的持续性与空间的开放性两个维度对孔子的终身教育思想加以整理论述,并结合借鉴法国教育家格朗格终身教育思想,总结出现代终身教育的内涵,以期为完善现代终身教育的制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孔子 郎格朗 终身教育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连起
我于孔子,自认为是他的一个远年弟子。虽然没正式给这位曲阜老头儿拜过师,窃以为私淑可也,想必先生不会嗔怪。老头儿出身贫寒,我也出身贫寒。老头儿年少时酷爱读书,我也是。更有趣的是,老头儿曾是"孔会计",而我一直做会计到现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麦茹
孔子的经济思想富含大量生态因子,因顺时节以时生产、节俭消费和以相对合理的分配政策来保证各阶层的和谐相处并维持社会生产的可持续进行等思想都是这种生态因子的具体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内圣外王、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逻辑思想是支撑着这一特色的两大根基,孔子的这种思想为身处生态困境的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关键词:
孔子 经济思想 生态阐释 启迪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冯丽娜
颜氏一族既是儒学世家,也是佛门弟子。虽然《颜氏家训》的创作基于儒者本分,其与儒家思想存在一脉相承的必然联系,但究其内容本身来看,颜氏与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为学科目之选择、治学方法之形成、倾慕效仿之榜样、勤学苦读之目的上实则存在很大差别。运用图书情报学领域的词频统计方法以及知识图谱表示方法对《颜氏家训》与《论语》文本进行词频分布对比分析,揭示二者在教育思想上表现出来的相承(相同)与相异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